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郭静居和金尼阁两人都是一愣,对视了一眼之后,转过头向外看了出去,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快,他们就看到一队人马冲了进来。看打扮就知道,这是大明朝东厂的番子。
郭静居和金尼阁自然也接触过大明朝的官吏,很是明白这些东厂的番子都是干什么的。当年的教案,现在还经常听到有人提起。难道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郭静居伸手拦住了要上去的金尼阁,伸手拍拍他,自己迈步走了上去。
魏忠贤从人群里面走了出来,四下打量了一下,最后目光落到了郭静居两人的身上。
魏忠贤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这里的环境倒也雅致。”
听了这话之后,郭静居心里面倒没什么高兴的意思。
眼前这个人可不好惹。从他们的服装上来看,这人是太监,是大明朝皇帝的心腹,而且跟随一起来的是东厂的番子。那眼前这个人的身份恐怕就呼之欲出了。
“你是什么人?”郭静居看着魏忠贤直接问道。
魏忠贤打量了郭静居一眼,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的改变,问道:“你是郭静居?”
郭静居点了点头说道:“我是。”
魏忠贤没有再问他,而是笑着问道:“金尼阁在哪里?”
“你有什么事情吗?”郭静居想了想之后问道,
“我们大明的皇帝陛下要见你们。”魏忠贤转头看着郭静居,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面容严肃的说道:“现在把金尼阁叫出来,跟着咱家走一趟。”
“大明的皇帝要见我们?”郭静居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实在是这个提议太突然了!
郭静居他们虽然都在期盼着这一天,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天居然到来得这么快!
郭静居和金尼阁不禁有一些恍惚,这是真的吗?徐光启他们没有来通知这事,这是怎么回事呢?
金尼阁连忙走了过来说道:“我就是金尼阁。你们的皇帝陛下要见我们,你们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魏忠贤没好气的说道:“现在放下你们的东西,跟咱家走。”
在确定了消息之后,郭静居和金尼阁两人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自然不敢再停留,连忙收拾了一下东西就跟着魏忠贤走了。
很快,消息就传了出去,魏忠贤把郭静居和金尼阁两人带走了,皇帝要见两人。
消息传到了李之藻和徐光启的耳朵里,两人的神情都有些奇怪。
尤其是徐光启,他现在有一点担心。要知道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很了解陛下,陛下可不是那种随便听人说说就能同意的人,而且对于他所信奉的教派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好感。
这一次陛下招人进宫,本就非同寻常。何况还是魏忠贤先见的陛下,然后魏忠贤去召见的人。
要说这里面没有魏忠贤什么事情,那这是谁都不相信的。虽然这段时间魏忠贤比较低调,可实际上大家对于这个人的出现也不觉得意外,只是没想到他把事情搞到了自己的身上。
“我要进宫。”徐光启站起身子直接说完,转身向着皇宫走去。
留下了目瞪口呆的韩爌和黄克缵,两人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81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门dragon星空加更)
不过很快消息就传了出来,毕竟事情这么大,这样的消息是不可能瞒得住的。
在得到了消息之后,韩爌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面不禁有了一个想法。
这个时候,黄克缵走到韩爌的身边直接问道:“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暂时先不要动。”韩爌摇了摇头说道:“等一等,静观其变吧。现在的事情不知道会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
在韩爌的心里面,很清楚陛下对徐光启的看重。这一次的事情,如果是徐光启自己作死那没办法,韩爌肯定会踩一脚;可如果不是徐光启自己作死,那就没办法踩一脚了,陛下肯定会护着他们。
“这件事情是魏忠贤搞起来的,说不定有转机。”黄克缵眯着眼说:“那个老太监可不是那么好搞的,说不定他这一次就盯上了徐光启他们。”
“那也要徐光启他们接招才行,”韩爌叹了一口气说道:“最重要是陛下的态度,我们不能乱来。”
黄克缵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会吩咐下去,让手下的人不要乱来。如果时机合适,我们再动手。”
没有再说什么,韩爌直接点了点头。
对于韩爌两人的密谋,徐光启自然是不知道的。在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韩爌两人了。
他现在很担心金尼阁和郭静居,他们进宫了恐怕没那么容易。
如果这件事情不是魏忠贤搞起来的,那还好一些;现在是魏忠贤在搞事情,那这件事情就不好办了。
徐光启火急火燎地跑来皇宫门外等着。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他要第一时间禀告陛下,要第一时间劝解陛下。
很快郭静居和金尼阁就被带进了皇宫。
朱由校也见到了郭静居两人。
两个洋人,应该说是白人,至于说是欧洲哪里的人,朱由校就不知道了。
上下打量了郭静居两人一番,朱由校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两个人。
郭静居两人见到朱由校之后,恭敬地行了一个教礼说道:“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免礼吧。”朱由校看着郭静居两人,笑着说道:“其实朕一直想见一见你们,只是没有时间。你们应该也知道,虽然朕统御了这个国家,可是总有一些人在捣乱。最近朕刚刚打了一场仗,也算好,打赢了。”
郭静居两人见到朱由校语气温和,说的话也很和善,心里面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位大明的年轻皇帝,或许对自己两人的事业能够给予大力支持,这真的是太好了。
简单的客气了两句之后,朱由校就把事情转到了正题上。
看了一眼郭静居两人,朱由校直接说道:“关于你们两个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不过朕想见你们,不是为了这个,是有一件事情想问你。你们认识王徴吗。”
事实上,这个王徴也是一个人才。他今年五十多岁了,考了十次才考上科举,而且精通中西。
朱由校可以用王徴做一件事情,官职朱由校已经想好了。
只不过王徴这个人对于朱由校来说,暂时还不能用。有一件事情需要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话,这个人就不能用。
金尼阁听了这话之后,急忙说道:“回皇帝陛下,我们认识王徴。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信教者,我们见了他之后,有过很多次的交流,非常的愉快。”
轻轻地点了点头,朱由校笑着说道:“你们认识就好。不过朕好像听说你们的交流似乎并不太愉快。”
郭静居比起金尼阁对大明的了解更多一些。
虽然这位大明的皇帝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可是郭静居已经不止一次在大明的官员身上看到过这种笑容,这就证明了一件事情,这是虚伪的笑容。这些大明人说的这些东西,与他们实际做的,根本就是两回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不能再乱说话了。
于是郭静居拉了一把金尼阁,问道:“不知道陛下说的是什么事情?”
“大明以孝治天下,相信你们到大明这么久了,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徴没有儿子,这在大明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而纳妾是大明的风俗,也是大明的规矩。”
朱由校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已经严肃了起来。
他看着金尼阁直接说道:“在这件事情上,他似乎违反了你们的教义。他最近很苦恼,找了很多的神父,希望能够得到谅解。可似乎并没有。”
事实比朱由校说的还要严重,因为在王徴的父母亲死了之后,王徴曾经动过休了小妾的念头,还曾经尝试过把小妾嫁人。
只不过王徴的小妾以死相逼,王徴才没有成功。但是王徴也跟小妾做了切割,让她在家里继续待着,却不是以妾室的身份。
这种事情朱由校绝对不允许。
可以移风易俗,但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而且也不能够由他们这些传教士发动改变。而是要大明来主动发动改变。
纳妾这个事情,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可能很多人觉得一夫一妻才是天性,但实际上,在古代,男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加上战场上的战争也比较多,造成了男女的比例失衡,很容易就出现了女的多、男的少的局面。
纳妾其实也是在平衡,也是为了繁衍。当然了,也是有权人的特权显现。
纳妾这事可以改,但是不能够让传教士他们改,而且也不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
抬升女性的地位才是关键,解放思想才是关键。信奉天主教,就是在开玩笑。
听了朱由校的话,看着朱由校脸上的笑容,郭静居心里面却打寒了起来。
他明白眼前这位大明的皇帝为什么见自己这些人了?
这是对自己这些人生出了不满。
郭静居知道这位皇帝有什么样的权势,这位大明的皇帝陛下一句话可以决定无数人的生命。
面对这样至高无上的权势,郭静居知道自己这些人毫无抵抗力。当年的教案,还不是皇帝这么关注的,结果什么样的所有人都很清楚。
郭静居向前走了一步说道:“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
“你们来大明传教,大明还是接受的。但是有一点,朕希望你们应该弄明白,那就是朕所治理的国家,所有的教派,都要遵守大明的律法,都要遵守大明的公序良俗。如果你们能够做得到,那自然没什么问题。”
这些传教士,朱由校还是要用的,只不过不能够让他们知道他要暗中做点事情。表面上还是要安抚这些传教士,把他们的思想关进笼子里面。
“王徴的事情,你们不觉得做的有些过分吗?而且在大明传教,你们不觉得你们的教义不合适吗?你们难道不应该弄出一套更加适合大明的教义吗?创建一个新的教派不好吗?好像你们自己也分了很多教派吧?”
朱由校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冰冷地盯着郭静居两人。但凡两人要是不同意,那这件事情就说不准了。
事实上,对于朱由校来说,这件事情没得商量。
站在旁边的魏忠贤心中激动了。虽然他脸上的表情很轻松,但是他恨不得替这两人不同意。
赶紧反驳呀!赶紧闹啊!
魏忠贤失望了。
郭静居两人若有所思的互相看了看。
传教的工作实在是太困难了,他们不远万里的来到这个国度,可结果却远远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个样子。
这个国家对他们的接受程度实在是太低了,如果想要在这里传教,不做改变似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当年的利玛窦也没有做到那么多事情。
郭静居想了想说道:“是,皇帝陛下。您英明睿智,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觉得也应该这么做。”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的表情才缓和下来。
算你们识相。
“不过你们两人还是有些单薄了。”朱由校看着郭静居两人说道:“应该把你们所有人全都聚集到京城来,共襄盛举。朕会在京城给你们修一个大的教堂,也会给你们建造一个大型的图书馆,把你们带来的书籍全都藏于其中、全都翻译过来,以便我们双方进行友好的交流。你们觉得呢?”
郭静居两人听了这话,互相对视了一下,全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喜色。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
他们连忙说道:“谢谢大明的皇帝陛下!您的英明睿智,照耀千古!”
郭静居两人大明话学得很熟练,可是在拍马屁的方面还是要练。
朱由校点了点头,对身边的魏朝说道:“传旨各地方衙门,凡是有洋人聚居的地方,普查人口并登记在册,将所有洋人全都送到京城来。让他们得到命令之后,不可迁延罔顾。这些洋人现在来的书籍、各种器材,一样不准确缺失,也全都送到京城来。这件事情让锦衣卫那边配合。”
“是,皇爷。奴婢马上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去办。”魏朝连忙点头说道。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很好。准备酒宴,朕要招待两位神父。”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82章 压榨剥削洋人
吃过酒菜之后,朱由校就让人把郭静居两人送了出去。
随后,朱由校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看了一眼走进来的魏朝,朱由校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回皇爷,徐光启徐阁老求见。”魏朝连忙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就是一皱眉头。
他明白徐光启是来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让他不要太为难这些洋人传教士。
看来他们的交情还挺深的。
朱由校冷哼了一声说道:“不见,让他走吧。”
朱由校是真的不想见徐光启,心里正不高兴。
这些文官与洋人传教士交好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当一个国家的官员不信奉自个儿该信奉的东西,转而去信奉其他的东西,那就是个麻烦的事情。就像后世一样,官员不信奉马列主义,开始去西方那一套,对国家来说就是个灾难。
何况在大明,官员还有另外一个职能,那就是学术权威,说出去的话能让很多人相信,这可比后世公知的能力大多了。如果这些官员要让外面的人都信这些洋人的东西,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朱由校决定打压,这只是一个开始。
“是,皇爷。奴婢马上就吩咐下去。”魏朝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静静地想了想,魏朝就从外面走了回来,显然话已经传出去了。
朱由校看着魏朝直接说道:“有个差事交给你去办,不知道你能不能办好。”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要知道,自从皇帝登基之后,魏朝的地位可没怎么提高。看看一起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太监地位都提升得很快,魏朝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魏忠贤的地位就不用说了,陈洪的地位也很高啊。只有他魏朝跑到辽东熬了好几年,这叫什么事啊?
现在虽然回到了皇爷的身边,可还总是受到陈洪的排挤,手里面可以说是无权无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朝的心里面怎么可能满意?他也想得到皇爷的宠幸,也想飞黄腾达。
现在听到皇爷有差事交给他,这心里面怎么可能不激动?
对于魏朝来说,这就是一个机会呀,一个能够让他飞黄腾达的机会!
这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在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说自己不行。
魏朝直接跪在地上,斩钉截铁的说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好!”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你有这样的信心就好,这一次的差事十分重要,除了把差事办好之外,还要保密,一定不能够把消息泄露出去。一旦走漏了消息,你知道是什么下场。”
“皇爷放心,臣一定不会走漏消息。”魏朝连忙答应道。
对于皇爷的吩咐,魏朝没有打算减少一丝半点的执行力度,他要努力的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至于说泄露消息的事情,那就更不可能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他们很快就会筹建一个图书馆,也会建一个教堂。朕想让你去管。”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就是一愣。
这是什么差事?
按照道理说,这不应该是他做的事情。无论那里建什么,也不用他来管。这样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派一个小吏都能做。
魏朝有些迟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只是表面。”朱由校看着魏朝继续说道:“表面上是让你去配合他们,协调衙门和各方面的关系,帮助他们把事情办好。实际上,却是有别的事情。”
听了这话,魏朝就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有秘密任务。
这就好。
秘密任务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就很重要,因为你能够帮助皇帝执行秘密任务,才代表着你是皇帝的心腹。你都没为皇帝干过黑活,你怎么好意思说你是心腹?
“朕已经答应他们建教堂了,却只是答应。”朱由校看着魏朝直接说道。
这句话,朱由校只是在这里和魏朝说,回头他绝对不会告诉别人,有人问他也不会承认。
毕竟皇帝说话要算数,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这种前面说出去话后面不算的事情,绝对不能够传扬出去。
这个消息要是走漏的话,魏朝就没什么好下场。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低着头,也没在意。
对于魏朝来说,皇爷说什么都是对的。一群洋人而已,答不答应的又能怎么样?他们还能上窜下跳做什么事情吗?
朱由校看着魏朝,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朱由校继续说道:“要先建图书馆,告诉他们,这个图书馆让他们自己出钱,朕不给他们出钱。这个图书馆要建的大,要足够的大。”
魏朝一边听着,一边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个图书馆到底要修得多大。修得像官员宅邸那么大行不行?
朱由校也没管魏朝有没有听进去,继续说道:“除了他们自己带来的藏书之外,咱们大明的藏书也要分门别类的收录。到时候朕会给你一个图纸,图书馆就按照这图纸来修建,这个钱让他们出。至于这个图书馆的工程做多大,你就按照皇陵来修吧。”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惊讶得嘴里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当今皇帝一向都是十分节俭,登基之后更是停了宫里的营建;对于前面两位皇帝的皇陵,也是能省就省。
可即便是省,那也是皇陵,造价可足够吓人。
图书馆若是这么修下去,得花多少钱?
虽然那些洋人有钱,可也不是这么个花法呀!
魏朝也算是明白了,皇爷这就是想把那些人的钱全都榨干,然后给大明修一个大明的藏书阁。
“是,皇爷。奴婢知道怎么做。”魏朝连忙答应道:“第一期工程计划先修建个十年,如果十年不够的话,就再修十年。”
朱由校赞赏地看了一眼魏朝。
很不错,能领会自己的意图,很好!
“这图书馆就建在新城里面。朕会在孔庙的旁边划出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建这座图书馆。你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
“等到各地的洋人到了京城之后,朕会在那边给他们准备好一个住宅,让他们全都入住进去。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盯着他们,让他们把带来的书全部翻译成大明文。”
这个时代的大明比起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虽然没有落后很多,但是在自然科学上,已经开始落后了。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方面,思想意识上更是落后,对科学的追求也落后。
这一批书籍对大明的重要性真的是非常非常大。如果不是为了这些书籍,朱由校才懒得哄这些洋人。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洋人会到大明来。朱由校要用这些人树立一个榜样,回头就让人把消息放出去,来吸引更多的西洋人。
至于这些洋人到了京城之后,自然就是让他们去翻译书和搞研究。朱由校会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到百工院去工作,跟着百工院的人一起研究。
总之就是知人善任,擅长什么就去做什么。
他们如果想要传教,那就要等。大明的信仰不能让他们弄得乱七八糟的、上蹿下跳的传教。
传什么传?
朱由校会限制这些洋人的接触范围,不让他们乱搞。
至于说用什么来让这些洋人死心,很简单,让他们修改教义,然后大明在其中挑拨离间,让他们自己产生分歧,形成两个教派,先互相斗一段时间再说。
除此之外,修建教堂那边拖延时间,反正图书馆修不好就不修建教堂。
总是一句话,干活,干活,干活!
只不过这样的心思,朱由校是不会和任何人说的。
等到把这些洋人聚集在一起之后,朱由校就会安插一大批密探进去,随时监控他们,看看谁比较危险、思想比较激进。
这样危险的人犹如一颗老鼠屎,不配待在我天朝大国,就应该直接干掉。
这些话也用不着和魏朝说,魏朝要做的就是去修图书馆,让这些洋人翻译书籍。
魏朝认真地听着朱由校的话,心里面虽然也琢磨出一些意思来了,但终究还是要差很多。但他也知道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没问题。
魏朝躬身恭恭敬敬地说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好!”
“好,朕相信你!”朱由校笑得温和无害,话语间充满了信任。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陛下要在新城修建一座巨大的图书馆用来存放各种典籍,同时还包括洋人的一些书籍。这就让人很吃惊了。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但大部分的声音都是支持的。
毕竟建造一座这样的书馆,或者说是藏书阁,那属于盛世才有的现象。大家都是读书人,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而关于洋人的事情,徐光启大概也知道了,心里面倒是松了一口气。
一时之间,京城的气氛反而和谐了下来。关于朱由校在蒙古做的事情,反倒没有太多人计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