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这一次赈灾的事情,粮食到了,赵彦也只是下发给了布政使衙门。
至于布政使具体是怎么处置赈灾粮食的,赵彦不是很清楚。当然了,这也是失职,事后肯定会调查他,对他的处罚也肯定会有。
不过赵彦也清楚,自己到山东来其实是为了巩固后方,说白了自己是为了军事来的。所以自从上任以来,赵彦的精力一直都在这方面,打造战船、整修军备,准备支援蓟州和辽东。
在军事方面自己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只不过是在政事方面自己管的并不多,所以即便被处置也不会太严重。
不过陈四海的态度赵彦也明白,也知道现在不是较真的时候。
于是赵彦连忙说道:“陈大人尽管放心,山东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员一定会尽力配合,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本官回去之后会严令他们,不会让陈大人有任何掣肘的地方。”
“希望如此吧。”陈四海点了点头说道。
赵彦这个巡抚,陈四海没有办法动,不过不代表陈四海害怕他。如果赵彦在这个时候搞出了什么事情,那自己正好趁机搞了他,这一点陈四海还是有信心的。
至于抓了布政使和提刑使,陈四海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
根据锦衣卫的调查以及这一段时间的种种迹象,全都可以表明这一次的案子赵奎和周福生两人涉入最深,甚至可以说是主谋之一。
抓了赵奎两人才方便调查,如果还把他们两个放在原来的位置上,调查起来的难度会很大。有的人不敢,有的人有侥幸心理,所以会变得很麻烦。
先把赵奎两人抓起来,再去调查的难度就小多了。这一点陈四海都没和陛下说,陛下就已经让他去做了。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校看的明白,也想得清楚。
这就像后世的双规一样,先把人抓起来,不让他们在外面毁灭证据搞事情,然后再继续调查。
相信那个时候会有很多人落井下石,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想查清楚他们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看了一眼赵彦,陈四海说道:“不过有一件事情还是要大人帮忙。”
“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赵彦连忙问道。
“也没什么,就是大人需要戒严济南城,我们要抓几个人。”陈四海语气随意的说道。
当然了,也仅仅是说的时候语气随意,真抓人的时候可就没有这么随意了。陈四海这一次要动手抓的是孔家的人,同时还要抓闻香教的人,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出差错,否则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对于这一点,陈四海心里面很清楚,所以他会让赵彦配合,却绝对不会信任他们。
即便赵彦是可信的,赵彦的手下可就不一定了。现在济南城恐怕也是危机四伏,自己也不可能乱来。
如果自己乱来的话,搞乱了济南城,恐怕陛下都不会放过自己。所以陈四海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听了这话之后,赵彦倒是没有说什么,直接点头说道:“陈大人放心,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山东巡抚衙门一定尽力配合。”
陈四海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样的话谁都会说,但即便是说了出来,真正会怎么做谁都不知道。自己如果真的死心塌地的相信赵彦,估计最后会死的很惨。
“事情已经办完了,那咱们进城吧。”陈四海笑着说道。
“好。陈大人这边请。”赵彦在旁边笑着说道。
这两个人是走了,但是济南官场上却是一片哗然。
谁也没想到,钦差到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布政使和提刑使给抓了,这绝对是一个很吓人的操作。
这两位大佬被抓的时候,其他的人还能好得了吗?
有很多人心虚,如果事情一旦翻腾起来,他们肯定会受到牵连;也有人心中喜庆,这两个家伙终于倒了,他们不倒自己就根本没有上位的机会;更有人觉得山东拨云见日了,这个在山东百姓头上的贪官污吏终于被抓起来了。
一时之间,济南官场上人心惶惶。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四海开始了自己在济南城的反贪之旅。
与此同时,济宁城之中。
朱由校站在台阶上晒着太阳,轻轻的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又一次斜靠在摇椅上。
说起来,好些日子没有这么清闲了。
自从来到山东之后,自己一直都在忙着,糟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终于有一些空闲了,赈灾的粮食也足够了,说不定还会有富裕。各种银钱也被聚集了起来,自己短时间内又够花用一些时日的了。
这让朱由校的心情很好。
鲁王府贡献了很多的钱,又把耕地给朱由校一部分,让朱由校用来安置灾民。
至于说打击土地兼并、全面均摊土地,朱由校本身就没想过。
在这个时代,土地兼并是大趋势,是不可逆的。除非彻底来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搞一次土地改革。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这个皇帝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直接把自己推入尘埃里埋葬了。
大明的问题也不是土地兼并,而是不纳税;是底层百姓生活困苦,被压榨的太厉害;是生产力低下;是粮食产量低;是百姓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活路。
单纯地均田地并不会起太大的作用,一场天灾、一场人祸,甚至是家里有人生一场大病,分到土地的百姓就会再一次重新沦为佃农。
无非就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罢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58章 孔胤植会不会心怀愧疚?
即便自己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也不能够解决一世的问题。到最后,所有的问题还会全部回到原点,根本就没有意义。
何况自己能够解决孔家、能够解决鲁王,但是不能够解决天下的士绅。所有的读书人都在这么干,而且没有人觉得这么干不对。
甚至底层被压着的百姓都这么想,他们想通过读书翻身,不会想着推翻压榨他们的那些人,只会想着成为压榨别人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自己强制去推行全面均摊土地,没有人会支持自己。顶层的权贵不会支持自己,中层的士绅不会支持自己,甚至连底层的百姓也不会支持自己。
在所有人都不支持自己的情况下,均田这件事情根本就干不成,最后只能是把自己给烧死。
对于大明的底层百姓来说,投献甚至是一种好事情。一个村子或者一个家族里面出了一个不用纳税的人,这个村子或者这个家族的人都会把自己的钱交给这个不需要纳税的人,算是投献给他,然后再把这些地租回来。
这样一来,这些土地不用纳税,士绅们只收取地租,地租要比交给朝廷的税低的多,是一个双方都得利的事情。
只不过一旦有了天灾或者人祸,朝廷没钱救灾,士绅也不会帮助百姓,百姓就会成为流民,会死得很惨。
为什么很多士绅在地方上的名声非常的好?
因为这些人修桥补路、照顾鳏寡孤独、扶助残疾老幼,所以他们的名声非常的好。可事实上,他们确实在挖国家的根。
当整个国家所有阶层都在做这件事情,没有人可以打破这个利益链条。哪怕朱由校身为皇帝,也不可以。
除非来一次敢叫日月换新天,否则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
即便是清代,也要稳住这些人,稳住这样的利益。雍正皇帝的改革,无非也就是全民纳税罢了。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用这样的政策来增加朝廷的收入,但是底层百姓会活得更苦。因为他们除了交纳田租之外,还要缴纳朝廷的赋税。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根本没有活路。
之所以清朝能够存活下去,是因为高产作物的推广。土豆、玉米、地瓜,还有东北的土地开发,使更少的土地可以承载更多的百姓。
你可以把百姓迁移到东北去,朱由校也可以这么做。但是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推广,暂时还不行。
土豆已经开始种植了,但是想要铺满整个北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至于东北,暂时拿不下来,自己也没有精力在东北和草原开战。
重要的是不想这些。现在朱由校做的事情,就只是吃几个大户,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是皇帝的原始积累,而不是这个国家的原始积累。
真正要完成国家的原始积累,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山东的事情也只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了。大明的问题不是山东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
朱由校活动了一下身子,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之后,整理了一下脑中的思绪,转头看了一眼陈洪说道:“有什么紧急的奏报没有?”
这几天所有人都在展开行动,朱由校虽然看起来很悠闲,但心里面一直都是提着的。
这一次这么大的动作,朱由校其实也担心出问题。如果闹出太大的乱子,反而麻烦了。
毕竟山东这边的情况比较复杂,什么人都有,浑水摸鱼的人更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
“回皇爷,没有什么紧急的奏报。”陈洪连忙说道:“许显纯许大人那边,锦衣卫四下出击抓人,各地的锦衣卫全都动了起来。徐阁老坐镇济宁,黄阁老则是带着人去查处各方的官员,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朱由校看了一眼陈洪,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继续等着吧。”
与此同时,锦衣卫的牢房里面。
徐光启正在审问孔胤植。
说是审问,其实就是在谈话。
过了这么几天的时间,孔胤植的精神状态也已经恢复了过来。
看着自己面前的徐光启,孔胤植苦笑。
“徐阁老,事情就没有转机了吗?”孔胤植看着徐光启,语气之中带着几分哀求的说道:“何至于此?”
徐光启看了一眼孔胤植,语气柔和的说道:“这一次的事情,你们做的太过分了。最关键的也不是倒卖粮食的事情,而是你们在山东做的太过了。”
“整个山东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都和你们有关系。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你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乖乖的认罪,然后等待陛下的惩处。如果再耍一些没有用的心思,我也帮不了你们。”
孔胤植顿时就沉默了下来,半晌说道:“那徐阁老想让我们认什么罪?”
撇了一眼孔胤植,徐光启当然听出了对方语气之中的言不由衷,也听出了语气之中的怨气。
可是徐光启现在可顾不得这些,他也不想和孔胤植废话,直接将一份供状拿了过来,放在了孔胤植的面前。
徐光启直接说道:“你看一看吧。如果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签字画押吧。”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乖乖的认罪才是最好的出路。孔胤植虽然心里面有怨气,不过他也明白事情真的走到这一步。
自己现在被压在这里,根本就出不去。跟随自己来的人全都被抓了起来,可以说孔家已经没有主心骨了。
即便是消息传到了曲阜,一样没有用。
何况陛下这次下了决心,也没有人能够改变陛下的主意。
孔胤植强压心中的不甘心,伸手拿起徐光启准备好的供状,快速地看了一遍。
在这份供状上,徐光启把罪名写得很清楚:勾结地方官员、倒卖赈灾粮食、御下不严、将粮食卖给闻香教。
一条条一件件全都写的很清楚。当然了,这只是能够写在明面上的。像孔家收买山东上下大大小小官员的事情,这上面就没有提。
孔胤植抬起头看着徐光启说道:“如果我签了这份供状,我们孔家会是什么结果?”
“不会杀了你们的,也不会充军。”徐光启说道。
对于陛下的心思,徐光启还是知道的,无非就是想废了孔家。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也只能是做到这个地步了。
如果真的将孔家满门抄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太大了,扛不住。
不过孔家牵扯到犯法的事情,应该还是会处理一些人的。比如牵扯到了人命,比如牵扯到了官司的,肯定会被收拾。
不过那些都是中下层,不会牵扯到孔胤植他们这样的顶层,毕竟很多事情不是他们做的。
至于说以后怎么收拾他们,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要等风声过去以后。
不过孔家这一次钱财田地恐怕留不下多少了,对于孔家这样的大家族来说,恐怕会有很多人活不下去,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就不一定了。
不过在徐光启看来,这些人恐怕也做不出什么是什么。陛下不可能让他们放任自流,让他们有时间或者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在孔家的周围,恐怕到处都是锦衣卫的人。孔家会被死死的盯着,稍有差错就会被找麻烦。
孔胤植听着徐光启的话,脸上露出了自嘲的笑容。
孔胤植的心里面也明白,这话也就是徐光启敢说,也只有他会对自己说。如果换成其他的人,绝对不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也不会敢和自己说这样的话。
其实徐光启只是不想事情变得麻烦。如果孔胤植不认罪,也会变得很麻烦。
拿起笔签个名字,按上了手印,孔胤植将供状推到了徐光启的面前,对他说道:“徐阁老,东西已经在这里了。”
“回去等着吧。”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我把供状送给陛下。”
说完这句话之后,徐光启拿着供状直接就去找朱由校了。
不过徐光启失望了,他根本就没有见到朱由校,供状也是由陈洪递进去的。
朱由校方看着手中的供状,脸上的表情不喜不怒。
半晌之后,朱由校放下手中的供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行了,既然已经认罪了,那就这样吧。让锦衣卫把他们送回曲阜去吧。”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一声,语气恭敬的说道。
虽然朱由校想杀了他们,但是不能够在这里动手。如果他们死在了济宁,那么这口锅肯定会背在自己的身上。
不过朱由校也不会让他们回到曲阜去,一盘散沙的孔家对自己来说才是好的孔家。
何况在朱由校的心里面,孔家也该分家了。
这么大的家族,不分家怎么可以呢?
如果孔胤植他们活着,那么孔家就不好分了。这一次自己要把孔家给拆开。
于是朱由校对陈洪说道:“你说孔胤植会不会心怀愧疚?”
听了朱由校的话,陈洪连忙说道:“孔圣人的后人做了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朝廷的事情,想必应该是羞愤不已的。如果是奴婢的话,奴婢恐怕会羞愤得自杀,无颜再活在这个世上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59章 许显纯犯错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陈洪,缓缓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这个做奴婢的有这样的心思,外边的那些人可不一定。他们脸皮厚着呢,如果脸皮不厚,早就死光了。”
“奴婢以为他们的脸皮还是很薄的。”陈洪躬身说道:“想来和奴婢想的一样。”
“不说这个了,准备一点晚饭吧,朕还真的就有一些饿了。”朱由校摆了摆手,语气随意的说道,一副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的样子。
“是,皇爷。奴婢马上就安排。”陈洪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便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他是真的饿了,现在等着吃饭。
陈洪安排好了一切之后,便悄悄的离开了驻地。
很快,他就来到了锦衣卫的驻地。
在得知陈洪来了的第一时间,许显纯急忙迎了出来。
原本许显纯对陈洪就一点都不敢怠慢,现在更不敢怠慢了。眼前的局势不是很明朗,情况复杂,许显纯迫切的需要宫里面的消息。
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或者事情有了什么变化,许显纯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那下场可不会太好。
见到陈洪之后。许显纯连忙躬身说道:“陈公公。”
陈洪点了点头说道:“行了,进去说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陈洪也没有在这里过多的停留,直接向里面走了进去。
两人很快便来到了后堂。
门口站岗的锦衣卫已把门给关上了,没有人敢过来偷听。
各自坐下之后,许显纯先笑着拿出了一卷东西,轻轻地推到陈洪的面前说道:“陈公公,一些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您收下。”
看了一眼许显纯,陈洪不动声色的将东西拿了起来。
两张地契,一张房契,额外还有一张飞钱。
抬起头看了一眼许显纯,陈洪沉着脸说道:“你可别告诉咱家这东西是你贪来的,或者是你收了什么人的钱、放过了什么人?”
这笔钱很烫手,许显纯要是不说清楚的话。陈洪真的不敢拿。
以现在皇爷的状态,这件事情要是捅到了皇爷那里,即便是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皇爷也不可能放过自己。
看看现在山东的情况,谁能够跑得了?
陈洪的心里面也很愤恨,这人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呢?
钱可以拿,但是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分得清楚的人才会有将来、才会有好处;分不清楚的人只能够人头落地。
在这个时候拿钱?
做死也不是这么做的。
听了陈洪的话,许显纯连忙说道:“陈公公你放心,这钱的来路绝对没有问题。”
原本许显纯以为只是这样一句话,陈洪便不会再追着。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听了这话之后,陈洪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
陈洪盯着许显纯问道:“这钱是怎么来的?查抄物品的时候贪污来的?还是勒索贪官来的?”
一边说着,陈洪一边将东西推了回去,盯着许显纯说道:“如果你不把事情说清楚,不把这些钱的来历告诉咱家,这些钱咱家是绝对不会收的。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你也不要找我,咱家是不会管的。”
见到陈洪把话说的这么严重,许显纯心里面一沉。
在这之前,许显纯也给陈洪送个东西,那个时候的陈洪收得可是很痛快的,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的情况。
比这些更多的钱、更贵重的东西,陈洪都没有犹豫过。没道理以前收了,现在不收了。显然这一次有不同寻常的情况。
许显纯连忙压低了声音说道:“陈公公,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陈洪看着许显纯,笑着说道:“没出事,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你掉脑袋罢了。”
“只是原本我以为你比骆思恭要聪明一些,没想到你只是自作聪明。咱家最后问你一遍,这些钱究竟是什么来路?你要是说不清楚的话,咱家现在就走。”
听到这话之后,许显纯连忙说道:“公公,公公,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陈洪嘲讽的笑了笑,冷声说道:“现在外面到处都在抓人,每天都在死人,你凭什么以为这是小事情?”
“山东这个地方因为贪钱死的人少吗?孔家都倒了,你以为你是谁?从上到下抓了多少官?你现在敢来这一套,真以为陛下不知道?”
许显纯无奈的说道:“公公,这些钱是那些粮商送来的,无非就是让我查抄的时候少查抄一些,给他们留下一些,最好能够放过他们。”
陈洪听了这话之后,猛地一拍桌子,大声的说道:“这钱你也敢拿?”
“现在山东到处都是灾民,陛下在到处筹措粮食赈济灾民。你倒好,居然敢打粮食的注意。山东那么多官员都栽在粮食上了,孔家都栽在粮食上了,你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
“公公,公公,您别这么生气,粮食是不会少的。”许显纯连忙说道:“就是给我多大的胆子,我也不敢在粮食上打折扣。”
“这些人只是希望不给他们定一个囤积居奇的罪名。至于他们手上的粮食,他们全都愿意拿出来。”
陈洪转头看着许显纯问道:“以什么样的名义拿出来?”
“捐赠。”许显纯想了想之后说道,不过还是有些小心翼翼的看着陈洪,轻声的说道:“如此一来,粮食不缺,陛下那边我们也交代得过去,这件事情也就办下来了。”
听了这话之后,陈洪就笑了,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站起身子,陈洪轻轻地拍了拍许显纯的肩膀说道:“挺好,做的不错。咱家到这里来也没什么事,没什么事情我就走了。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陈洪便没有再继续停留的意思,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见到这一幕,许显纯才真的慌。
他连忙一把拉住陈洪,作势就要往下跪,哭丧着脸说道:“公公,公公,你不能不管我呀。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情。不到这个份上!”
“不到这个份上?”陈洪冷笑着说道:“陛下要严查的人,你居然敢放?”
“粮食足额了就行了?那些人都是什么人?”
“囤积居奇,坏事做尽。陛下难道收拾他们就是为了粮食?那是为了惩治他们。现在倒好,坏事变好事了。他们捐粮食,是不是还要给他们立个碑?”
“这事要是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你让陛下怎么想?我告诉你,许显纯,你要是说这钱是你在查抄的过程中贪的,那都比你现在做的事情要好。你贪的那些钱,陛下可能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个钱,咱家不敢拿。”
说完这句话之后,陈洪一甩袖子就向外面走了出去。他在这里是不敢待了。至于原本想交代给许显纯的事情,现在也不敢再交代了。
原因也很简单,许显纯出了这样的差错,接下来能不能办差都是两说的了。
1...162163164165166...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