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在这份状纸上,孔尚生承认了很多东西,比如孔家勾结地方官员的事情。这上面写的很清楚,这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倒卖赈灾的粮食,也不是今天一天就能够做到的。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可是孔家在山东地面上,那已经不止两百多年了。朝代更迭,帝王覆灭,但是孔家一直屹立不倒。
在山东这个地面上,与其说是朝廷说的算,不如说是孔家说了算。衙门之中,除了朝廷派下来的官员,剩下的地方吏员那基本上都是孔家安排的人。即便不是孔家安排的人,也没有人敢得罪孔家。
当官的三年一任,拍拍屁股走了,即便得罪了孔家,也能算得上是有恃无恐。
但是这些地方官吏不一样,他们永远都在山东这块地面上,得罪了孔家,孔家有一百种方法让他们走不出山东,所以没人敢得罪孔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衙门就没有孔家不知道的事情。朝廷派下来的官员如果想在山东做好官,没有孔家的配合你是想都不要想。何况这些人都是读书人,都是孔圣人的门徒,自然想要与孔家交好。再加上孔家的大量钱财得辅助,自然就将山东官场渗透了个遍。
整个山东上上下下,孔家一声招呼比皇帝的圣旨都要好使,所到之处尽皆俯首。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家想做什么,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侵吞田地,除了鲁王府之外,没人能和孔家抗衡。在倒卖赈灾粮食上,也不是这一天才弄出来的。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整个山东的官府就像是孔家的库房,任由他们予取予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像孔尚生说的一样,无非就是生意罢了。
看过供状之后,朱由校却没有像之前那么生气。
轻轻地将供状放了下来,朱由校看着许显纯,摆了摆手说道:“退到偏殿等着吧。”
“是,陛下。”许显纯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退了出去。
等到许显纯走的时候,朱由校转头看向陈洪,直接说道:“去把徐光启他们找来。这一次事情这么大,朕要和他们商量一下。”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这一次的事情闹大了。
陈洪在朱由校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他很清楚自家皇爷的脾气。
如果皇爷发了脾气,那么可能还没什么大事;可要是像今天这么平静的情况下,那又是真的要出事了。
ps:全订群641093105,加群前私聊管理发截图,群内有福li。
书友群645915254。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53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
徐光启等人很快就来了。
进入大殿之后,他们就感觉到大殿之中的气氛有些凝重。
他们与朱由校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陛下的脾气。
看着朱由校此时面沉似水的表情,他们就明白了,这是出事了。
“臣等参见陛下。”
见到朱由校之后,徐光启等人连忙躬身行礼。虽然心里面有事情,也知道事情比较严重,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不能够失礼。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诸位爱卿免礼吧。”
等到徐光启等人都站起身子之后,朱由校直接说道:“今天把诸位爱卿找过来,主要就是有一件事情想要和诸位爱卿商量一下。”
“关于倒卖赈灾粮食的事情,锦衣卫已经有了突破。”
说着,朱由校将桌子上的证供拿了出来说道:“诸位爱情都拿过去看看吧,看完之后咱们再谈。”
陈洪连忙捧着供状来到徐光启等人的面前,将供状交给了徐光启。
徐光启双手接过供状,展开之后快速看了起来。
看过之后,徐光启整个人的表情都不好了,心也直接跌入了谷底。
原本徐光启以为,即便是案发了,也不会大动干戈。对于徐光启来说,大动干戈并不是什么一个好的事情。
可是在看到这份供状之后,徐光启知道,想要不大动干戈也不可能的。
在这份供状上,详细地写了孔家对整个山东的渗透,甚至是周围的几个省也全都有渗透,上到巡抚衙门下到每个县衙门,层层渗透。从巡抚这样的高官到底层的小吏,全都有渗透。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孔家遍布山东上下的各个位置,也就是因为还有一个鲁王府的存在还占据了一部分,否则的话就已经全都是孔家的。即便是如此,在官场上也一样是孔家说的算。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光启知道这已经触到陛下的逆鳞了。这一次陛下是无论如何都要动孔家了,要是不动的话,情况就会更麻烦。何况这样的情况是陛下不能够容忍的,肯定要动。
将手中的供状交给了身边的黄克缵,徐光启站在原地没有开口说话。
徐光启要等这两个人把这份供状看完之后,在和朱由校商量这件事情。
一边在黄克缵看了一眼之后,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不过他也学徐光启站在一侧,一句话都没有说,而是将手中的供状递给张维贤,等着张维贤看完。
张维贤也将供状拿过来看了一遍,没说什么,将供状还给了陈洪。
“都看完了?”
朱由校的目光从徐光启等人的脸上扫过,问道:“既然都看完了,那就说说看吧,接下来该怎么办?”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易大动干戈。”徐光启想了想之后,向前走了一步,咬着牙说道。
“哦,是吗?徐爱卿继续说。”朱由校看着徐光启,面无表情的说道。
徐光启知道自己这句话恐怕触怒了陛下,如果自己接下来的解释不能够让陛下满意,恐怕自己的处境就会变得不妙了。不过徐光启心里面就是这么想的,他也觉得这么做对大明最好。
于是徐光启继续说道:“陛下,现在天灾颇多,陛下初登大位,各地并不安;内有白莲教这样的反贼,外有野猪皮和鞑子;朝廷国用匮乏,入不敷出;各地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百姓食不果腹。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宜大动干戈。”
“如果大动干戈,恐怕会给有些人可乘的机会,也会引起内部的动荡,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臣以为,当前应该以稳妥为主。”
说完这句话之后,徐光启一躬到地,说道:“这是臣的肺腑之言,还请陛下明察!”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爱卿免礼。朕今天把爱卿召过来,自然就是想和爱卿商量商量,听一听爱卿的意见。既然是商量,那朕自然是能够听得进去的;如果听不进去,朕就不找你们商量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语气柔和的说道:“那爱卿的意思是放过孔家?”
“臣不是这个意思。”徐光启连忙说道。
前面的话还能说,陛下也不会怪自己。可是如果自己说放过孔家,那自己妥妥的完蛋。
虽然自己是陛下提拔的心腹,也是陛下看中的人才,可自己真的要保孔家的话,那自己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当今陛下看起来十分的会用人,对人也非常的坦诚,只要做事便不会担心受到报复和牵连。但是徐光启也明白,这其实就是陛下的帝王之术。
如果你真的认为陛下是一个坦诚好说话的皇帝,那你就离死不远了。当今的陛下有非常心狠手辣的一面。
很多时候,不挑战陛下的底线,那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如果挑战了陛下的底线,那就真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这一次孔家的事情,摆明了就是孔家挑战了陛下的底线。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要敢说保着孔家,谁就会被陛下当成孔家的同党,下场绝对不会好。
所以徐光启果断的否认了。
“那徐爱卿是什么意思?”朱由校看着徐光启,笑着问道。
“孔家所犯的罪名,可以说是罪大恶极。虽然是孔圣人的后裔,依旧是罪不可赦。所以臣以为,孔家必将严惩。责令孔家退还田地,拿出粮食赈灾,抄没一部分家产。”
“至于衍圣公,管教不严,治家无方,已经不配再做衍圣公了。命其请罪辞爵,爵位要再给谁,那就要陛下乾纲独断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徐光启便不开口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大概明白了徐光启的意思。无非就是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但是把出自自己的惩罚,换成是孔家请罪,给孔家留一个脸面。
同时给天下读书人留一个脸面,让他们明白,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还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
这样安抚人心,不会造成太大的震动,算得上是非常好的处理方式。
于是朱由校转头看向黄克缵,说道:“黄爱卿以为如何?”
听到朱由校的话,黄克缵心里面就是咯噔一下,向前走了一步,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以为徐大人说的对。”
朱由校再一次点了点头,目光落到了最后面的张维贤身上。
“英国公是怎么看的呢?”朱由校看着张维贤说道。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应该像徐大人所说的那样。”张维贤向前走了一步,沉声说道:“孔家之人罪大恶极,难道因为他们是孔家人,就要放过他们吗?臣以为不然,正因为他们是孔家的人,所以才要严惩。”
“他们这是在给孔圣人抹黑,在给天下的读书人丢脸,他们所行所做之事,哪一点是孔圣人当年传下来的?臣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也明白什么叫做忠义廉耻。可是孔家人呢?圣贤之书传家,结果却学成了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不严惩?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
“所以臣以为,不但要严惩恐家,而且还要昭告天下。如此一来,方可震慑宵小,使不臣之人心虚胆寒,让天下的人都看看,让他们都明白,敢做这样的事情,无论是谁都会被严惩。”
听到这话之后,徐光启和黄克缵都是一愣,这是英国公能说出来的话吗?
这话从他的嘴里面说出来,心不发虚吗?
不过两个人也明白,这估计是英国公揣摩陛下的心思才说出来的,说白了就是在拍皇帝的马屁。
毕竟如果刚才自己两人说的事情合乎陛下的心意,陛下就不会再问英国公了。这就已经表明了陛下的态度,陛下就是要严惩。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两个人的表态已经足够让陛下不高兴的了。不过两个人也佩服英国公的胆子,敢说这样的话。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站起身子说道:“英国公说的好,朕也是这个意思。这一次朕走到山东之后,才发现真的是触目惊心。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大明的江山也不是什么繁花似锦,而是大厦将倾。”
“连孔家都是如此,还能指望其他的人吗?这一次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要告诉天下所有的人,莫要伸手,伸手必被抓;莫要贪赃,贪赃必被杀。”
“这一次案子的审理,朕就交给三位爱卿了。三位爱卿你们记住了,一切都要从重从严的审问,绝对不能够有徇私枉法的事情。朕会让锦衣卫配合你们,绝对不能够出任何的差错。”
“回去之后你们准备一下,马上开始抓人。孔家在山东各府县的人手全部抓起来,所有赈灾的粮食全部扣押,朕会让戚金派出一部分人马直接去孔府,把那里先封了。”
“除此之外,除去衍圣公的爵位,即刻下狱。”
三个人一听这话,连忙躬身说道:“是,陛下。臣等领旨。”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54章 山东不能乱
徐光启想了想之后,还是向前走了一步问道:“那山东的各级官员呢?”
这件事情也很关键,处理不好是会出问题的。现在整个山东就像一个火药桶,有人在准备造反。如果在这个时候搞得太激烈,很可能就会出问题,那样反而会变得很糟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光启的担心也是很有必要的。
朱由校转头看着张维贤,说道:“英国公,现在朕把山东的军权交给你,所有山东的军队都由你来节制,这个没有问题吧?”
“参谋处这一次朕也带来了不少人,好好的用他们。虽然这些人还年轻,但都是很有能力的人,让他们好好干。如果有人造反的话,朕还要用他们去平叛。”
“陛下放心,臣一定知人善任。”张维贤连忙说道。
事实上,陛下在意的那些人,张维贤已经考察过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以后,张维贤对他们很在意。
参谋处的这些人可以说得上是有勇有谋。即便是像刘贤那种不能打的,也是暗中出谋划策的好手。而像卢象升、曹文诏等人,那绝对是文武双全。张维贤怎么可能不重用他们?
再加上孙传庭等人,张维贤很有信心。即便有人造反,张维贤也有信心带着这群人去平叛。
再说了,这一次要惩治的是山东各地的文官,这些人倒卖粮食,与地方上的武将没有关系。
地方武将也不会参与进来,更不会造反。谁没事造反玩?那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所以张维贤很有信心。
听了张维贤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转头看着徐光启,直接说道:“凡是参与倒卖粮食的官员,全部严惩不贷。至于其他的官员,小惩大诫。”
“是,陛下。”徐光启连忙答应道:“臣马上就回去安排人手。”
陛下既然已经说了这样的话,徐光启的心里边也就明白了。哪怕是真的有人造反,哪怕是用兵平叛,陛下也要把这些人给收拾了。
到了这个程度,自己再说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徐光启也就不准备再说什么了,下去之后尽自己的全力把事情办好,这就已经足够了,
“你们去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臣等告退。”徐光启等人连忙躬身答应道。
目送着徐光启等人离开之后,朱由校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陈洪,直接说道:“让陈四海来一趟。”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陈四海就被叫了过来。
这一段时间陈四海还是很忙的,惩治各种官员,到各处去巡查断案,为各种冤屈平反,上演了一把八府巡按。陈四海在各地饱受好评,可以说是十分的有效果,对朱由校的名声都很有好处。
所以朱由校觉得,这个制度或许可以长期保持下去,没事就安排人下来巡视一番,可以探查一下民情,为百姓平反冤狱,给自己刷一刷好的名声。
当然了,这些人很可能也会和官员相互勾结,所以也需要监督。可以安排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还可以安排内务府的来见度,反正这种制度如果效果好的话,就肯定要推行下去,总比现在的状况要好得多。
陈四海走进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很疲倦,有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
看了一眼陈四海,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免礼。
不过陈四海还是恭敬的行了礼,显然心里面保持着礼不可废的态度。
“朕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去办。”朱由校看着陈四海说道。
“是,陛下。”陈四海连忙答应了一声:“陛下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朕想让你去一趟济南,那里的情况现在应该很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恐怕也很危险。朕想让你去一趟,你敢去吗?”朱由校看着陈四海,缓缓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无所畏惧。”陈四海面容坚定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没有什么不敢去的。”
“好。”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语气之中带着赞赏的说道:“你很不错。”
“这一趟济南之行,朕不要求你做什么,你只需要做好几件事就行了。首先,查清楚济南府的几个官员之间与孔府和鲁王府之间的勾结。其次,安抚住济南的局势,济南不能乱。总体上来说就是这两件事情,只要你能够把这两件事情做好,就算是完成了朕的交代。”
“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好。”陈四海躬身说道。
朱由校缓步走了下来,径直来到陈四海的面前说道:“济南府现在危机重重,恐怕会有危险,朕会派人保护你。如果事不可为,保命为先,明白吗?”
陈四海点了点头,感激的说道:“陛下对臣爱护有加,臣心里明白,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所托。”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是陈四海的心里面可不是这么想。
在陈四海的心里面,他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这次的事情办好。像陛下说的办不好要保命为先,他根本就没有想过。陛下对自己信任有加,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自己,自己要是办不好的话,怎么对得起陛下?
遇到危险保住自己的命?这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是把自己的命丢在了济南城,自己也要把事情办好。
当然了,当着陛下的面,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
所以陈四海也没说什么,心里面却非常的坚定,随后说道:“如果陛下没有什么其他的交代,臣就回去准备了,明日一早臣就出发。”
“好,回去准备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等到陈四海离开,朱由校转头看着一眼陈洪说道:“你让戚元功安排一队人保护他。告诉戚元功,一定要把他活着带回来。看他的样子,朕的话根本就没听进去。真的有危险的话,估计也会不惜命。虽然他这样做,朕很高兴,他很忠心,可是朕需要他活着。济南城的那些贪官污吏,不值得他拿命去换。”
陈洪连忙答应道:“是,皇爷,奴婢一定安排好。”
见自家皇爷如此安排,对陈四海如此关心,陈洪的心里面也明白了,皇爷对这位陈大人还真就是爱护的很。这要是让他死在了济南城,估计济南城上上下下的官员没几个能活着。
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惨事,自己还是好好和戚元功交代一下吧。
于是陈洪脚步轻快的向外走了出去,心里面盘算着怎么做。
与此同时,徐光启他们也各自回去了。
张维贤把参谋处的人都叫了过来,开始安排人手调配人员,准备接手整个山东的军队,做到严防死守。
徐光启和黄克缵,两个人直接赶到锦衣卫的住地,调遣了这一次跟过来的六部众多官员,准备随时接替被抓起来的官员。
案子要破,人要抓,但是山东不能乱,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要在有序和安稳的秩序之中进行,绝对不能够出乱子。
许显纯没想到徐光启和黄克缵回来,不过两人是带着皇上的圣旨来的,他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忙迎接了出来。
“下官见过徐阁老、见过黄阁老。”许显纯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徐光启点了点头。这一次的事情是他做主。所以他要出面。
看了一眼许显纯,徐光启面无表情的说道:“带我去见孔尚生。”
对于许显纯,徐光启的心里面是抱着怀疑的,他不相信这个心狠手辣的锦衣卫指挥使。
这个人为了名、为了利、为了权力,那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整件事情不能出任何的差错,所以徐光启决定先见见孔尚生。如果事情如孔尚生所供述的,那么就说不得了。
“是,徐阁老,您这边请。”许显纯的神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脸上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在前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他的心里面一点都不担心,所有的事情他都已经准备好了,也不害怕被人抢。
孔尚生和孔尚礼这两人到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再翻供了,做到今日今时这一步,他们两人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很快徐光启就见到了孔尚生。
虽然经过简单的治疗,孔尚生整个人还是很萎靡。毕竟之前锦衣卫用了酷刑,再加上许显纯一顿诛心,他整个人都恢复不过来了。
徐光启皱着眉头。
果然锦衣卫用了刑罚,这样的刑罚之下,很少有几个人能够坚持下来的。
徐光启就又对许显纯的证词产生了怀疑。
他走到孔尚生的身边说道:“本官是徐光启,当朝内阁次辅、户部尚书。这一次陛下已经把你的案子交给了本官。这一份是你的供状。”
“现在本官来问你,关于这一份供状,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如果你现在有话说,可以当着本官的面,但说无妨。”
徐光启的语气很柔和,目光很真挚,努力减少孔尚生的恐惧。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55章 今后再无衍圣公
事实上,孔尚生的心里面已经没有多少恐惧了。
与许显纯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他该经历的也都经历过了,心里面该做的准备都准备好了。所以他无所畏惧,也快要无欲无求了。
现在孔尚生心里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住自己的家人,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即便是满门抄斩,也希望朝廷能给自己留一个后人,别的他就不那么看重了。
徐光启的话孔尚生也明白,无非就是想试探一下自己说的是不是真的,或者是让自己翻案,或者是让自己咬死。
这些对于孔尚生来说都不重要了。
这种事情他以前也见过,以为来的是好人你就翻案了,这样的人只能说是蠢货。因为你前脚翻案,随后就会被人弄死。
所以孔尚生根本就没有想过翻案。何况事情摆在那里,不是自己不承认它就不存在的。
孔尚生看着徐光启说道:“徐阁老,我说的都是真的,这上面写的也都是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