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的自救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貌似高手
从企业的角度,培养自己子弟兵是一个需要耐心的选择,算是培养留鸟,而刘璐的引进算是飞来一群候鸟,只要他们在企业内安心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就算今后依旧远走高飞也没关系。
第三就是小康现阶段确实缺人啊。经济寒冬中壮劳力是不缺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有经验的永远不嫌多。不然的话楚垣夕也不会让刘璐尝试沟通考拉的中高管。
所以该插入插入,该放权放权,小康经营到现在一直都是一家离职率很低的公司,足以说明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和满意度,而okr制度保证了员工的主动性和上进心,在这种条件下楚垣夕不觉得招进来一批带有共同标签的管理岗会出什么大问题。这也是他希望收掉考拉的中高管的原因,候鸟也不是不能留下,群体标签也不是不能消化,这叫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结果十一刚过他就发现自己太自信了。刘璐这批老同事,楚垣夕防着他们搞出山头,结果山头没出现,出了别的大公司病灶。
事情的起因,正是那两个跳线的年轻人,一个叫刘深,一个叫董冒。他们很像,都是农村娃,当了很多年留守儿童,以至于最该学习的时候错过,到去年年底,前后脚加入曹珊的神器公司,在巴拿拿品牌的旗舰店里做店员,其实是给小康代培。
因此他们两人其实跟楚垣夕早就面谈过,楚垣夕启动小康之前是亲自去南方巴拿拿旗舰店里边挑人的,所有转岗的员工都聊过一遍。这种情况下,他们本就比小康后来在帝都新招的员工更有优势,被楚垣夕调岗也不奇怪。
因为是从巴拿拿抽调过来的,所以肯定是里程碑3里的早期店员,楚垣夕给他们调岗是在七月份,然后多留意了一下。虽然不是非要捡拔遗珠,但是有这种case的话,如果他们做的好,能够出人头地,未来都是小康对外招聘的宣传素材,非常好的素材。即使从这个意义上楚垣夕也愿意多分配一点精力留意他们两个。
刘深进的是物流组,这个组的工作对他很有挑战,因为物流组一直都在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适应小康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此外还要尽快准备好里程碑4超大框架下的物流准备。
因为小康不搞前置仓模式,所以物流成本的损耗不高,但是需要物流中心对sku精打细算,还要模拟检验才能进入实践。然后不嫌添乱的楚垣夕还否了物流副总**的奇服科技仓库方案,换成了购买大狗东的物流仓储服务,一来一回把**手底下的人都折腾了个够。
刘深在这种情况下加入物流组,几乎是零基础,仅有的一点经验还是当店员的时候和物流对接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不掉链子完成任务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他干的比仅仅完成任务还要更多,在他的老司机师傅病倒的情况下盯住了物流中心的进度,被**发邮件表扬。
董冒的供应链相对没那么复杂,但是需要细致的工作。
小康供应链的负责人是高级总监马晓溪。这位姐姐在原世界里就负责小康的供应链,但是一直也没提副总,因为能力上始终有点欠缺。
所以楚垣夕是知道她能力存在极限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小康还不会触发她的极限,而且关键是放心,她对自己不熟但是自己对她熟啊,所以直接挖了过来。她也是少有的几个原世界里小康的中高层骨干被楚垣夕这回依旧挖过来的。
董冒在马晓溪手底下更受重用。因为是楚垣夕亲自调岗,而且对**和马晓溪两个人私下里做了说明的,她给董冒安排了一个进货渠道维护的工作。
这个工作相当锻炼人,而且要随着小康版图的不断扩大而动态调整,里程碑4里要不断和不同的人沟通,锻炼的是一种软实力。虽然岗位看着累,但是只要能坚持到小康推向全国的那一刻,收获的将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全链路经验。
楚垣夕最近没再关注他们因为他们已经走上正轨了,剩下就看他们自己的。
结果十一刚过,董冒提出离职了。楚垣夕幸亏多看了一眼,不然人事就要批了
卧槽马晓溪在搞什么飞机啊楚垣夕当时就惊了,而且他当初是加了这两个小伙微信的,心说年轻人就是高傲,离职了都不跟我吐个糟吱一声也好啊
然后他马上想到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调出工作系统一看,马晓溪根本不在帝都她整个十一期间根本没休,去羊城了,现在这个时间应该在羊城鹏城两头跑。而且整个供应链体系十一期间都没休,是小康中少有的几个十一期间也不得不加班的部门,不过董冒是留在帝都的。
这特么到底什么情况楚垣夕先在系统里以总裁权限否掉了董冒的离职申请,不批准。然后先发微信问马晓溪:董冒要离职的事情你知道吗
再发微信问董冒:因为什么啊
不是董冒有多大才能需要楚垣夕亲自萧何月下追韩信,而是这事里外都不对劲。董冒是自己亲自提拔的,虽然自己怎么想的马晓溪不见得知道,但是至少在她看来应该和管培生一个意思吧虽然小康现在还没有管培生。
这要是她开的,不就相当于皇上宠一个妃子,然后皇后娘娘明目张胆把那个妃子给干掉了
纵观天朝古代历史,这么干的皇后肯定不在少数,但都是偷偷摸摸的干啊,好歹构陷一下罗织个罪名再说。敢明目张胆打皇帝脸的只有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没别人。
那独孤伽罗跟杨坚是什么关系马晓溪心里一点b数都没有吗
————————
《山泉客栈有点仙》这本书一直在404的边缘徘徊,却顽强的活下来了……这本书真的一点都不涩q。虽然被封了好多章,但是作品相关都能找到。
周五上架,够肥可宰。
第八百八十八章 棘手问题怎么解决
楚垣夕转念又一想,不能啊,马晓溪就是因为做事太谨慎了前怕狼后怕虎的,才在自己这儿扣了不少能力分,这样的人心里b数最多。而且她还是个女的,心思比男的细腻一点,生性小心,不应该啊。
结果先回微信的是董冒:楚总,是我自己的原因,想不开所以不想干了。
楚垣夕:想不开你问我啊。你糊涂!简直白加我微信了,这不是最应该给我发微信的时间吗别老发朋友圈指望我看见,我微信里4000多人,平常根本不看朋友圈。
这时马晓溪的回信也到了:楚总抱歉,我不清楚。我在羊城呢,走之前总部的业务线都交给几个总监了,董冒应该是分配到一个新来的总监那里,叫金旭。等我问问他。
楚垣夕正盯着工作系统看呢,瞧见马晓溪的回信,心里顿时几个念头一闪,立刻回信:你别问。
本来他有一大段话要打,但是打完这三个字立刻敲了发送,以免大段输入的时候对方去问下面的总监了。
发送完了他立刻敲入一行字:我问你,你走了之后,总部这边你这条线上的招聘,你都是怎么签字的
马晓溪发了个冒汗的表情:我都是当橡皮图章的,来了就签。楚总我真没办法啊,这边两座城市都要跑,总部那边我根本顾不过来。业务我还能问一下,人事的事儿我全盲。
楚垣夕:不用解释,我没有责备你的意思,就是了解一下情况。你不要问金旭,该干啥干啥,羊城那边辛苦你了。
马晓溪:不过总部那边最近招人的速度确实有点快,您不说我还没感觉。
楚垣夕心里冷笑一声,何止是有点快啊,你觉得有点快是因为你下边好几个总监呢,其中有一个快的其它都正常,一平均,到你那的感觉就是有点快。
金旭,楚垣夕调出他的简历又看了看,原先销售部门的经理,后来出去创业,头衔是coo,某智能门锁企业的首席运营官和联合创始人。
这批带着群体标签入职的人,当初楚垣夕没有一个个聊,而是刘璐安排好了各自岗位之后趁他们散开之前过去统一聊了一下,没深谈。
记得当时会面时,金旭说他创业做智能门锁,主要的至败原因是败在供应链上。在遽变的市场环境下,特别是在价格屠夫入场之后,供应链的运营没跟上变化的速度,导致研发那边能力尚可,但是产能总是跟不上。
颇有一点公孙永浩锤子没干成,然后凶猛甩锅富士康的意思。
不过金旭不是甩锅,而是说他在败局中也有收获,后来虽然不赶趟了但是对供应链很上心,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进小康之后希望进入运营线继续做供应链。
小康没有销售部门,便利店全都是销售,反而没有专设销售部门的必要,销售完全由大数据控制。而供应链确实是coo工作中的重点,通常的公司还要再委任一个副总裁负责,所以他的岗位需求楚垣夕觉得没问题。
至于所谓coo的头衔,一家创业失败的小公司的履历对目前的楚垣夕来说已经不够看了,相当于游戏中进阶失败,他的有效职级只能是原先的经理级。
所以给金旭定的职级和岗位都没有什么问题,他接的okr也很正常,但是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他特么进公司不到20天招了12个人啊而且还跨着个十一,这是母猪下崽吗
这12个人里两个主管和两个副主管薪资高点也就罢了,另外八个怎么这么贵啊里边还有应届毕业生,居然给到7k的薪资,这是疯了吧这是
九月十月早就过了校招的时间段了,所谓应届毕业生,其实是毕业就失业没找到工作的,稍微靠谱点的公司这个时间根本不招应届生,更不用说给这么高的薪资了!巴人小康招程序猿,应届毕业生也就是这个价,甚至更低。金旭找到什么天纵奇才了吗这种招聘传出去小康以后怎么被人看啊
这就是让马晓溪不要问金旭的原因,她问了金旭,金旭肯定要去找刘璐,刘璐先开口,楚垣夕再做某些决定就十分尴尬了。反过来,他先做出决定,刘璐再开口也是针对事件本身。
实际上看到董冒被开,而金旭那边狂招人,楚垣夕心里已经产生了几种猜测,全都是非常阴暗负能量的猜测。
这时董冒磨叽了半天终于又回信了:是我犯错误了,我不该问新同事的薪资。
楚垣夕:你不是说你想不开吗问了新同事薪资之后想不开
董冒:不是,是我被调了岗位,有点想不开。
楚垣夕:为什么被调岗啊调的什么岗
董冒:调我去和物流对接。至于为什么被调,可能是金总重新看了我的简历,觉得我更适合去干简单一些的工作。
楚垣夕:你这不挺想得开的吗怎么又要离职
董冒来回几句发现楚垣夕都是秒回的,也就逐渐放下拘束,先发了个熊猫头偷窥jpg,然后说:不是,是金总招了三个新人顶我的原来的岗。然后交接完了他们还是不会,每天都来问我问题,我就按捺不住问了一下他们的薪资。
楚垣夕大概其已经知道董冒身上发生的属于那种情况了,也说不定是几种情况之合。
他问:然后呢
董冒:然后金总就找了我,跟我说公司章程里有规定不可以互相打听薪资,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楚垣夕心说这倒是确实,几乎所有创业公司里都要求薪资保密。不但薪资保密,期权也得保密。很多公司发期权的时候直接说明,只要有第三个人知道你的期权数,就直接废掉这部分期权。
不过小康里期权是作为任务奖励存在的,巴人虽然不是okr制度但是改组架构等等过程中也是公开期权发放的,所以没有要求保密。
所以董冒要是问完薪资之后才想不开倒是很正常,他当店员的薪资是5500,这还是提过一次的,转岗到马晓溪那边,楚垣夕亲自调岗又给他调了一次,一年两次加薪,现在是6000。那他当然想不开,要是一个应届毕业生接他的班,人家有文凭,比他多点很正常,三个人接换成楚垣夕自己都想不开。
但是刚被调岗就想不开,那么产生情绪的时间就比较积极了,是因为工作主动性的原因想不开。
楚垣夕继续问:然后呢十分严重的问题,金旭打算怎么搞
董冒:金总说他也是初到小康不太了解企业制度,得找人研究研究,包括我的期权怎么处理。我觉得特没意思,就说我没有期权,干脆我离职吧。
楚垣夕心说这孙子可够假惺惺的啊,还特么研究研究,期权怎么处理跟你丫的有什么关系啊
他问:那他没说你主动申请离职拿不到离职补偿啊
董冒发了个666:他说了,他真的是这么说的!
这一刻董冒有一种在跟工友吐糟的感觉。实际上刚才他跟刘深就是这么说的,刘深跟他本来不认识,转岗到小康才认识的,后来作为同时被老总提拔的人,自然也就打上了相同的标签,互相之间有了更多的联系。
想到这,他发送:刘深其实也想离职呢,只是还没提。
楚垣夕很明显的出现卡顿,过了几秒才回:啊为什么啊
董冒:他也被调岗了。我们俩都觉着是不是公司改变想法了,不需要我们了,所以商量是回店里还是怎么着。他没犯任何错误,所以也没有特别想走,我是觉着我在别处也能找工作了,所以就离了,其实我一直挺感谢您的。
楚垣夕:如果你感谢我,那么最好的方式是让公司今后感谢你。因此我把你的离职申请否掉了,你原地待命吧,随时关注微信。
说的倒是挺硬气,但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却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刘深也出现同样问题的情况,说明这还不是个例,得先盘查一下梳理梳理情况。
楚垣夕大概其知道怎么回事,但是看看工作系统就很头疼,因为他这个所谓的“精确化”管理是不管最底层员工的。要是无论多大的公司,总裁都一扎到底那还要基层管理者干什么呢
所以只有相当职级的员工离职才会提示他签字批准,而现在的问题是他以总裁权限遍览工作系统能够发现第一,最近的离职率变高了,第二各个部门都有人离职。问题是谁是正常离职谁是不正常
不过马上,他发现特么刘深后来被分到一个叫王博的主管名下了,而王博跟金旭一样,也是群体标签的一员。
擦了个擦的,楚垣夕瞬间聚焦,只查这批人下边的人事变动!
这样梳理的速度激增,看完之后发现还好,一共只有三个组出现了大规模的招人和调岗,以及老员工离职的现象。
看完之后楚垣夕只想敲桌子,我日tmlgb的!这群人也太嚣张了吧全都如出一辙,这手法是受过什么集体培训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果这么心急火燎的是因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吗现在不这么搞,后面就没有适合的时机了
不过想想还真是,目前因为要搞其他四大城市的复刻工作,复刻帝都的里程碑3,所以各条战线上的主要负责人轮番出差,工作只能放权到总监一级,图的是帝都这边平稳推进,骨干们把复刻里程碑3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定。
特别是公共关系这方面,因为要投单车,而各个地区的政策还都不尽相同,所以有坑存在的可能很高。因此骨干们频繁离开大本营的局面可能就这么一阵,后面即使向全国推广也不会是副总和高级总监这一级别的骨干全国到处跑了,他们也会把工作安排下去。
是刘璐招人的时机太奇葩吗也不是,因果关系反了,是因为大量缺人手所以刘璐才这么招人。但是现在篓子出来了。
楚垣夕梳理结束立刻干了以下四件事。
第一件,召唤薛建华,他是高级运营总监,物流供应链都在他的工作范围内。之前他被楚垣夕拉来熟悉小康的系统和线上内容等等,并不意味着他的工作就是这么清闲。小康没有coo,是因为袁苜和刘璐都不能做coo,所以楚垣夕一直兼任着所有运营相关的事务,招薛建华实际上就是没有coo头衔但是要顶上半个coo的职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