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咸鱼的自救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貌似高手

    而巴人娱乐是一家自媒体公司,自媒体公司在人们的印象里普遍都比较神秘,来之前很多人觉得应该是一个小作坊,而且网上对巴人娱乐这个作坊也有一些爆料,和他们想象的差不多。

    然而到了巴人之后发现之前的猜测太特么离谱了!怎么跟网上说的不一样啊?

    其实还没完全散开的油漆味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曹珊说完有请楚垣夕上台说几句,主要是讲述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对未来的愿景。这不是一个恳谈会,而是神器公司宣讲自己的优劣势和出发点,让来人判断一下是成为神器公司志同道合的伙伴呢,还是继续观望。

    只听楚垣夕不徐不疾的说:服装行业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好和最古老的行业,诞生过许多首富,比如说西班牙zara的阿曼西奥做过世界首富,瑞典的h&做过本国首富,离咱们比较近的,岛国。岛国首富这些年来轮流坐,要么是软银的孙正义,要么就是优衣库的柳井正。

    所以本公司做服装绝对是认真的,这一点希望各位了解。很多人觉得我们一家纯正的自媒体公司,做做广告带带货就好了,向实体方向蔓延是会出问题的,我想说的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我们不怕出问题。

    那么我们的神器公司主要做什么呢?主要做基本款。

    在座的都是业内翘楚了,肯定了解什么是基本款。所谓基本款就是内衣衬衫tshirt帽衫等等,所有人都可以穿的百搭款,我就简称其为文化衫好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嘴炮服人楚垣夕
    实际上在准备创品牌的时候楚垣夕就全盘考虑过理想情况下神器公司怎么发育。主打基本款并靠爆品取胜是王道,最典型的就是优衣库,一个heattech系列全球销量就破10亿。

    据调查,服装店的日常买卖中基本款最少占到总销售额的30,考虑到基本款相对偏低的售价来说,数量上就不止是30了。而且一些消费者会追季节的流行款,但这些流行款需要不同的基本款进行穿搭。

    因此基本款下能满足it宅男们的刚需,上能适应对衣品有追求的用户的口味,归根到底就是用产品驱动一切。

    然而做基本款其实是有很高要求的,这一点很多基本款的业内人士也并不清楚,特别是那些跨界的,比如说凡客就是头特别大的那种。好在这条路已经有无数人趟过了,留下了各种血淋淋的经验。

    原世界里楚垣夕虽然不做服装生意,但是小康好歹也算半个零售业,离得很近,有不少道理是共通的。所以他跟服装界的从业者其实并不缺少交流的机会,

    像他在台上说的两个国际大品牌zara和h&,就是基本款的反面。它们注重将t台上的流行元素搬到零售店里,而且速度要快,所以它们无法预测销量,必须做到款多量少。

    而做基本款和它们反着来就行了,款少量多是关键。比如是优衣库吧,每年的款式也就1000来款,还不到上面那两家的十分之一,因此它能大规模的减少sku,从而尽量深入挖掘基本款的标准化品类。

    为什么说凡客的头大呢?因为凡客天天嘴上喊着学优衣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库存,这么扎眼的数据不知道凡客是靠哪只眼睛学来的。

    也因为这个经营思路,优衣库可以把代工厂数量降低到一百家以下,而其它服装巨头都是1000家起步。这就使得优衣库犯错误的机会也比比人少很多,隐性成本大大降低。

    当然,归根结底优衣库能赚钱的原因还是把平价商品的奢侈感做了出来,这是它的卖点。

    楚垣夕要做的就是建立有巴人娱乐特色的基本款产销策略,在有限的版式中做出深度,在颜色面料工艺这些细节上深挖,保证单品销量,靠自媒体的粉丝价值建立品牌,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捷径。

    要知道那些成功的品牌要么靠悠久的口碑和高昂的设计和宣传方面的花销来建立品牌,要么就得靠高技术,同样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神器公司直接跳过这些,靠粉丝价值,虽然基础不牢但是性价比高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珊叫来一群供货商后者说代工厂的负责人是对的,他们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工艺和选择,吊死在杨妈一棵树上长远来看未必是福。

    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必须结合起来,而研发有赖于策划,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有益于降低沟通障碍。楚垣夕站在台上叮咣五四把嘴炮一放,当时就把下面的人震惊了。

    对巴人娱乐他们来之前多多少少都是调查过的,万万没想到一个自媒体公司的老板说起服装行业来居然一门灵。要不是知道楚垣夕之前是做it产品经理的,非得认为他是服装行业的老司机不可。

    这是针对生产方。对于旗舰店的建设,楚垣夕的原则是不激进,伴随品牌口碑和知名度的建立,先建第一批旗舰店,这批种子店的存在是完全为了品牌的树立而服务的,等到品牌树立之后再扩张旗舰店的数量。

    这个方案和楚垣夕明年要推的小康如出一辙,相当于一次预演。原世界中小康的诞生更极端,第一步在帝都开店只选取北五环和中关村两个区域集中开店,使得小康门店在这两个it基因强大的地区形成规模效应,共享单车才得以顺利铺开,然后再蔓延向全城。

    听他在台上侃侃而谈,下面的人有的点头有的沉思,唯独朱魑坐卧不定。

    倒不是因为神器公司按这个方略推进将在很长时间内无法产生分红的原因,这点钱她现在已经不太在乎了,特别是在看到楚垣夕写一篇知识分享就让公司进账超千万的情况下。

    她坐卧不宁是因为感觉楚垣夕实在太折腾了!这么折腾真的好吗?其实对于巴人娱乐大举进入服装行业她比在座的代工厂和店长们更加难以适应,楚垣夕的脑洞也太大了吧?

    因此中午的宴会她也吃得心不在焉的,想问问杨苑美,又发现杨苑美对这件事是欣然接受的,毫无任何不好的感觉。于是,她干脆直接找到楚垣夕,问:咱们舒舒服服赚钱不好吗?为什么突然搞得这么大啊?

    楚垣夕早就知道朱魑会有此一问,如果她连问都不问,那楚垣夕反而会惊讶了。因为很明显的,巴人一下子要招进许多新人来,而且不见得招到就好使,不适应的还得淘汰掉,可以预见会有很大的人员出入,要增加大量开销。

    然后本来神器公司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这下也没了,神器公司在制定扩张计划之后只能自给自足,能够不再找巴人要钱就不错,那巴人的现金流立刻就成了大问题。

    不计算果实研发的手游团队,现在巴人娱乐员工总数也已经30多人了,每个月的工资支出和五险一金就70多万,一个大规模的招聘计划下来又要招20多人,特别是里面还有微电影团队和ai团队,新增工资支出60万,合计130多万,这仅仅是每月的人工成本,摊上其它开销就算保守估计就奔150万了,这是要疯?

    如果按照之前的情况,每月70万的人工支出正好可以用神器公司的收入覆盖掉,公司还有其它收入,现金流是正数,岂不是美滋滋?现在如果直播不求打赏那现金流直接就是负150万,靠账上那点钱只能支持一年

    要是楚垣夕能一个月卖一次知识分享倒也无妨,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韭菜也不是这个切法吧?



第二百六十章 鸣鉴服装
    连朱魑都注意到的财务数据楚垣夕不可能注意不到,公司扩充到五十多人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ai团队的高薪和微电影团队的开销他也很清楚,还有未来的dkp兑换资源,都需要钱。

    然而楚垣夕胸有成竹的告诉朱魑:你所谓的舒舒服服赚钱,非常不好!躺赚对创业公司非常不好,创业公司不成长就是等死,你所谓的安定增长换一个说法就是小富即安,根本不是创业公司的玩法。

    可是你不能保证今后没有其它额外开销吧?朱魑最近对于这家占有25期权的公司已经不是一般的上心了,跟刚开始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那时是图新鲜,现在是看见钱景了。可楚垣夕现在所做的事情虽然很正常,让她模模糊糊的感到十分危险。

    然而对这个问题楚垣夕的回答粉碎了她美好的幻想:你说的没错,但是,我宁可每天在公司倒闭的噩梦中惊醒,也要加杠杆。

    加杠杆这三个字实在太形象了,一下子就把朱魑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起来。对,就是加杠杆,那些投机客爆仓都是因为加杠杆爆的!本仙女买股票套牢的再深,都没有爆仓的风险

    她和楚垣夕说话并没躲着别人,袁苜在旁边看得很好笑,心说朱魑一介网红居然过问公司日常事务,这简直猪八戒上树啊!难得的是楚垣夕还真耐心的解释,换成是她的话估计早就让朱魑哪凉快哪歇着去了。

    她春风满面的上去打圆场:女神,现金流的事情其实没必要担心,没钱了还可以融资嘛这叫重点在于试错,哪怕错了也能得到经验。

    对,像某些无良的投资者就盼着咱们现金流枯竭呢。楚垣夕挑衅式的瞪了袁苜一眼,袁苜丝毫也不示弱的瞪了回来,宛如两个开了白眼的忍者

    其实袁苜对开多少旗舰店不是太关心,对旗舰店的规模和雇员数量也不是太关心,她关心的是大的地方,是战略和方向,这两个只要ok对她来说就是ok的。

    因此她现在是严重高看了楚垣夕好几眼,然而头疼的是巴人的估值,不但肯定是不下来,而且还得等一段时间看看神器公司的品牌战略执行的怎么样,才好给出正确的估值。

    然而如果她知道楚垣夕真正的算盘是怎么打的话,估计会月经失调。

    于是她饶有兴味的问:话说你们这品牌战略都快开始了,你们品牌叫什么啊?

    嗯,我比较倾向于叫做‘鸣鉴’,logo也比较好设计。

    鸣涧?那不是拍电影的么?影视大佬龙哥也给你投资了?

    是以史为鉴的鉴,不是山涧的涧。说起品牌名,楚垣夕也很挠头,因为天朝的公司是在太特么多了,想到各种各样的好名字,一搜,都有人注册,简直强无敌,最后才想到这么一个名字,谐音就谐音吧!对了,你们雪上项目什么进度?

    啊,没什么进度,有了我会通知你的。就是李靖飞真的信了你的邪,把他港股上的股票清了一批出来,把什么联众之类的股票都卖了,准备了不少子弹。

    朱魑站在一边,产生一股严重的被疏远的感觉,没有人主动疏远她,但是她插不上话!这就很尴尬了,仿佛她不是那个高端圈子里的人一样。

    她本来还想问一下楚垣夕她的电商团队怎么办的,忽然间失去说话的想法了。然而她不相信公司中只有她一个人对楚垣夕这么大跃进式的产生不安。

    结果等她试探了一圈,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被孤立了,居然没人质疑楚垣夕的决定?

    其实这一系列计划公布之后公司里显然有人质疑,不过主要质疑的是dkp方案,因为这套系统在员工看来简直让他们占了大便宜了,这种明显不合理的制度要么是天上掉馅饼,要么就是做出承诺的人根本就没打算旅行自己的承诺,只是画张大饼而已。

    而且,巴人娱乐里不乏职场中的老司机,很快想到这套dkp制度可能变为空中楼阁,因为很显然的一件事情是,任何项目组或者其它单元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员工跑去孵化。没有什么项目组长是喜欢放人的,谁爱孵化谁孵化,只要我的人不出幺蛾子就行。

    所以孵化项目的先决条件很可能就会被人为的扼杀。

    这个问题倒是必须认真解答的,楚垣夕给出的答案是:用扁平化管理保证dkp制度能够得以施行。公司层级一多,上下沟通就断了,高层和基层坐在一张桌子上互相骂街,可能都听不到对方在骂什么。这也是大公司病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可能让dkp制度变成空中楼阁。

    但是扁平化管理中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出现!

    至于公平与否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因为所有的资源诉求都要以dkp为前提,想攒dkp就得为公司努力做贡献。也就是说最终员工从公司兑换来的扶持资源是自己辛苦劳动所得,并不存在所谓的占了公司便宜。

    换言之dkp能够作为一种润滑剂存在。

    比如说公司设立了两个游戏项目,一个挣大钱了,另一个没挣啥钱,挣大钱的研发团队肯定要拿奖金,但是给多少奖金合适?按流水比例给奖金肯定不合适,另一个团队显然会眼红,必然人心浮动,都想调到赚钱的项目去,那个项目就没法干了,连招人都很难招上来。

    凭什么都是公司安排的活,都是保质保量完成的,他们就能挣高额的奖金,我们就不能?我们项目不挣钱是公司的问题,是立项的问题啊!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

    然而不按流水比例发奖金,挣钱的团队又会有意见,譬如说设立一个奖金帽之类的,那就变成吃大锅饭了。

    这个时候dkp制度的润滑效果就显出来了,挣钱的项目组,奖金有限,然而额外发放dkp。这样不挣钱的组犯红眼病的几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因为dkp是虚的。而赚大钱的组也不会有很大意见,因为他们赚到了希望。

    这是真正的双赢,因为他们用dkp创业孵化的项目如果成功,公司才是赚大头的,如果失败了,那只是他们兑现了自己的赢得的dkp而已,公司绝不吃亏。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夏目的前途
    经过一连串的疏通,楚垣夕对巴人娱乐这番大刀阔斧的推动终于算是差不多了,时间也来到了周五下班。

    今天又是齐雨的直播,楚垣夕经过上次直播中遇到的案例分析相信齐雨肯定不会踩坑了。她只是直播技能不熟练,并不是傻,有这种预警的情况下朱魑出错她都不会出错的。今天她需要继续给文化衫带货,而且因为《乱世出山的歌已经被声叔突击搞定了,齐雨要在直播中献唱,穿一件印了乱世出山宣传画的文化衫献唱,完美!

    周三周四朱魑两次给巴人自己的文化衫带货,销售数据有明显的抬头。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段子的红利只能算是白得的,能卖多少是多少,巴人自己的文化衫卖不卖得动才是检验实力的硬指标。

    这段时间齐雨变身飞人两头跑,过的非常辛苦。快本是周一拍摄,她作为练习生也不是什么大牌,最好周日就到,所以休息日几乎就没有了。这让楚垣夕好几次想给她额外放假,都被齐雨拒绝掉。

    第二期《下一个是我上周就播出了。那一期里齐雨的表现没有多突出,这也是节目组的安排,主持新生那么多,露脸的机会就那么几个,肯定要匀开。

    然而在最后播放的短视频还是炸裂了。

    这个节目的第一期播出之后反响很一般,网上不说恶评如潮吧,但是负评价茫茫多,很多人都觉得芒果是不是要把娜姐换掉了,而娜姐的人气在快本可以开无双。

    因此怀疑这个节目的声音在开播之前的预热阶段就变得很大。

    结果齐雨成了这个节目中的一股清流,第一期里就收获不少好评。第二期节目整体都很渣,九十分钟的节目播出时间里微博上讽刺声不断,弄得导演都特尴尬,没想到最后的尾巴上播放的短视频《空空如也一下子把人气撑起来了,瞬间爆了一波好评。

    相当于齐雨给《下一个是我挽尊了

    因此第三期节目还没播出,齐雨在快本那边已经有了很好的评价,连待遇都无形中变得高了一截。

    这个视频楚垣夕在节目播出的同时就传到了抖音上边,一周收割了400万赞,给空山新雨加了80万抖音粉丝的同时还加了60万微博粉丝,使得空山新雨抖音粉丝快速接近千万,追击主号的情形更紧迫了。

    这就使得朱魑的怨念更大,因为齐雨微博粉丝已经将将150万,眼瞅着向200万大踏步迈进,不但实现了对巴人微博大号的反超,也把她甩得影子都看不到了。对于网红来说,第一重视的数据仍然是微博粉丝数,这种情况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特别是楚垣夕承诺她的超级爆款迟迟都不兑现。

    楚垣夕敏锐的察觉到这种情况,决定晚上请朱魑吃个饭,聊一聊,打击打击她,也被她吐吐糟。

    像微博粉丝之类的,楚垣夕是觉得根本不是大事,哪怕那个微博号是齐雨自己的。但朱魑心里显然没完成从一个网红到大公司股东的角色转变,考虑问题还是那么单纯。
1...114115116117118...5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