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九八一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黄道舟心思缜密又做过会计,给了他这个思路,再有二小带着几个年轻的技术工以实践经验,改良工序压缩工时、最大化使用原材料。

    阀门、水龙头的技术不值一提,液压元件厂谈不上生产出的产品比人家的好,也应该不会差,即便成本低不了多少,也不会比人家的高。

    接下来采取些灵活的营销手段,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率先跟广播电台联系进行广告宣传,再弄到省优部优的噱头包装成名牌产品难度真不大。

    黄瀚没有解答黄道舟的疑问,因为没法解释得通,他继续谆谆诱导道:

    “国营大厂的负担更加重,婆婆妈妈更多,工人普遍没有积极性,成本可想而知。

    你去了液压元件厂搞出这两个产品,肯定能够让这个厂赚到钱,你作为承包人当然能够赚很多钱。”

    “我每天都看报纸,国家、省里、市里确实是在鼓励承包经营,这个我倒是不担心,就是担心管不好厂里的那些老油条!”

    “你不是直接去承包液压元件厂,而是尽快要求调动去那个厂上班。

    争取利用今年下半年的时间熟悉六十几个在职工人,要能够区分出哪些人有技术、哪些人成天混日头。”

    “有道理,不调查没有发言权,我调查了解几个月,心里就有数了。”

    黄瀚确认道:“液压元件厂这一两年都在微亏对不对”

    “嗯啊!听你大伯说过。”

    “你认为明年春天提出承包液压元件厂,承包期十年,按照工资单足额发放所有工人的工资。

    每年上缴利税两万块,盈利部分你这个承包人得一半可行吗”

    “这,这有些说不准,万一液压元件厂的厂长和其他干部也想承包,估摸着局里应该先考虑本厂的老资格。”

    “爸爸,我有一个办法能够让你志在必得,万一遭遇其他承包者竞争也能够胜出。”

    “你说说看!”

    “如果有竞争者,你就提出愿意缴纳三千块钱风险金,如果连续三年做不到足额发工资,上交两万块钱利税,承包合同终止,三千块钱风险金充公!”

    “这一手狠啊!我家明年春天肯定拿得出三千块钱,其他人家恐怕不太容易,即便能够弄到这么多钱,也不敢赌上。”

    这不是说瞎话,八一年,二十年工龄以上的普通职工平均工资四十几块钱。

    这个时代有级别的干部跟后世截然不同,跟职工的工资差距小得很,没有外财,家里能拿得出三千块钱的真不多。

    但是黄瀚家到了明年春天,即便不是万元户,也不远矣!

    如果没有缴纳风险金的限制,保不准会有人跳出来碰运气,目的就是空手套白狼。

    八二年春天,黄道舟提出缴纳三千块钱保证金,高调宣布,自己其实是响应国家号召,愿意缴纳风险金承包亏损的液压元件厂,目的就是带动更多职工共同富裕。

    这个小小的动作,足以能够让准备玩空手套白狼的竞争对手歇菜。

    以后真的把液压元件厂搞得风生水起,这样的承诺还会成为政治资本,成为有编制的体系内干部肯定水到渠成。

    黄瀚带着上帝视角判断问题,帮助黄道舟盘活液压元件厂小菜一碟,能否做大做强,就得看得到锻炼机会的黄道舟心有多大。

    那时黄瀚会鼓励他,“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爸爸,你不担心三千块钱打水漂吗”

    “花三千块钱获得三年担任液压元件厂一把手的时间,即便打了水漂我也认了,大不了以后安稳点,守着我家的饭店过安生日子。

    我认为只要兢兢业业做实事,人家国营厂能够生产出水龙头、阀门赚到钱,我为什么不能”

    “爸爸,你真棒!放心吧,我们家的饭店一年恐怕能够赚一两万,三千块钱不算啥!”

    “是啊!三千块钱买一个机会或者买一个教训都值当。”

    “嘿嘿,用不着担心,投入三千块,保不准会赚回三十万呢!”

    “哈哈,你也太能吹了。”

    黄道舟有了目标心情更好,劲头十足,居然去借了不少有关于阀门制造的书研读。

    县酒厂有刘经理这层关系,黄道舟很容易就跟酒厂的几个领导处熟了。

    眼看着三百斤粮食酒卖得差不多了,黄道舟上午给丁厂长打了个电话,通知酒厂送一百五十斤地瓜干酒、二百五十斤粮食酒。

    下午丁厂长亲自来送酒,散装酒是一种类似于槽罐车,载重两吨不到,打开槽罐的阀门用专用的酒桶放酒,一桶五十斤。

    丁厂长之所以亲自来看看,目的简单,想要些货款回去。

    黄道舟热情邀请丁厂长送完糖烟酒公司门店的货后来店里好好喝一杯,并且主动拿钱当场结清这一次的货款。

    见“事竟成饭店”居然卖得怎么快,给钱又爽利,丁厂长干脆跟黄道舟说开了,事先送来的六百斤酒作为铺底,以后送酒就采取当场给现钱的模式进行。

    ……

    ……

    ……

    ……

    ……

    谢谢书友们的支持!给大家拜早年喽!祝书友们心想事成,身体健康永远不差钱!




第二百零四章:只有利益永恒
    “事竟成饭店”开业时,除了黄瀚,其他人都没有经验,经过十来天的适应已经由刚开始的忙乱往忙而不乱发展。

    黄瀚逐渐减少在店里照看的时间,因为最忙的时间段有黄道武、黄道舟兄弟俩盯着,这里又是城里的繁华地段,不做夜市,不会有什么恶**件发生。

    饭店的盈利能力很不错,乃至于都瞧不上了卖茶叶蛋的微薄利润干脆放弃。

    家里反正需要小龙虾,因此黄道舟这段时间每天让那几个农村人送二三百斤。

    不仅仅烧十三香小龙虾卖,还在门口放了两只白铁皮水桶、两只荷花缸卖活蹦乱跳的小龙虾、黑鱼、鲫鱼。

    因为需要养鱼,黄道舟和黄道武干脆把老宅一大一小两个水缸运来了,放在店门口东侧。

    一个大水缸和两个大荷花缸都放在这里,每天早上鱼贩子、摸鱼的送来的鱼都养在里面。

    到了天黑时如果还有剩下的黑鱼、鲫鱼,就捞出来放到厨房里的那只小一些的水缸里继续养着。

    鱼不能留在外面过夜,被偷的可能性太大,捉住个偷两条鱼的小偷,派出所最多关几个小时,教育一下就放了。

    这个时期小偷小摸的人真不少,外面也只能放三个装满水的大缸,连扫把放在外面都有可能被顺走。

    外卖十三香小龙虾价格相当于三毛钱一斤,不是按斤卖,而是一份六毛钱,用料二斤足。

    门口卖活小龙虾,按照给招待所的价格,一斤两毛钱,生意蛮好的,一天平均能卖一百多斤。

    秀儿、玉儿、玉兰三个人轮流值班负责卖小龙虾、黑鱼、鲫鱼。

    由于她们的卖法与众不同,黑鱼、鲫鱼卖得真不错。

    首先,此时的三水县很少有活蹦乱跳的鱼卖,“事竟成饭店”大门东侧独此一家。

    再则,此时的菜市场不是成天营业,只做早市,中午、下午除非碰巧,否则根本买不着鱼。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个时期卖鱼的没有人肯给顾客杀鱼、破肚、刮鳞、扒鱼鳃……

    秀儿几个只要不是店里上客做生意的时段,买鱼的顾客提出这个要求,她们都给予满足,甚至于肯帮顾客剐黑鱼片。

    如此好的服务态度,配上鲜活的黑鱼、鲫鱼,生意不好没天理啊!

    “事竟成饭店”的出货量大,远近闻名,太多摸鱼的和鱼贩子知道把活蹦乱跳的黑鱼、鲫鱼送来这里拿现钱。

    黄瀚家进货用不着烦,争这个长久生意的人多,互相之间存在着竞争。

    因此进价不可能高于市场上鱼贩子的拿货价,竞争力杠杠的。

    黄馨也听了黄瀚的劝告,把收钱、算账的活儿交给了张芳芬。

    黄馨亲自参与经营了,知道这个饭店能赚不少钱,心里高兴,这段时间更加自信。

    她再也不是以前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样子,黄瀚经常听到她开怀大笑。

    小丫头有些不高兴,因为她爱上了跟着爸爸、哥哥、姐姐去卖茶叶蛋,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够帮家里挣钱。

    她甚至于提出天真的要求,让黄道舟送她去电影院那里,言辞凿凿她一个人可以卖茶叶蛋,惹得全家人笑成一片。

    以前一家人都穿得寒碜,如今截然不同,黄馨、黄颦的花裙子、塑料头箍、塑料凉鞋漂亮着呢。

    黄瀚不肯要穿了臭脚的塑料凉鞋,买了两双“回力牌球鞋”换着穿。

    “回力鞋”是沪城的名牌产品,黄瀚脚上的这款“回力”鞋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板鞋,比特别臭脚的“解放鞋”好多了,也贵多了。

    黄瀚家妥妥的脱了贫,正走在成为万元户的路上,要知道,此时的三水县真没几个万元户,但是明年就应该截然不同。

    因为那时改革开放的政策肯定落到了实处,六七十万人民会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八月十七号,黄瀚和成文阁、沈晓蓉、张春梅、刘晓丽在朱校长、教育局陈书记、小韩老师以及县里的一个女领导带领下坐上了去省城的公共汽车。

    两天前教育局、县里就接到了通知,各级领导都认为这是一次宣传三水县的好机会,都慎重对待,女性副县长姜晓娟亲自带队。

    小韩老师被选上的很大原因是歌中那位主角,也因为带队的县领导是个不到四十岁的女性。

    朱校长通知孩子们做准备时还每人发了二十块钱补助费。

    这年头,替公家出外办事用不着自己花一分钱,省吃俭用的还能攒下不少补助费。

    黄瀚、沈晓蓉几个是去为三水县争荣誉,当然是出公差,理应拿到补助费,二十块钱有些多,有可能包括服装费。

    很简单,去省城总要穿漂亮点,买一身新衣服怎么着也得花十几块呀!

    得到了副县长带队去省城录音的确实消息后,不少领导特意再来“事竟成饭店”关心个体户发展。

    秦局长关心得更加到位,他考虑得很长远,讲的话很有道理,局党委会一致通过。

    他究竟讲什么了

    他说《老师慢些走》这首歌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么好听而且健康向上的歌,一旦在广播电台播出恐怕真会风靡一时。

    那时说不定就会有记者采访黄道舟父子,黄道舟同志多才多艺连续五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居然是个普通职工。

    万一记者写出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我们局情何以堪

    这肯定不行啊!记者又不傻,说不定会认为我们局嫉贤妒能刻意打压能人,这妥妥的是污点不符合潮流啊!

    于是乎,党委会一致通过,提拔黄道舟担任煤球厂副厂长,给予副股级待遇。

    其实国家干部入门级就是副科,祝厂长因为是转业干部,退役时是个排长,因此他是副科级。

    股级、副股级得不到国家承认,是地方上搞出来的。

    按照正经八百的编制,三水县物资局仅仅是个科级单位,局长是正科级干部,有个副处级就很牛逼。

    燃料公司应该算副科级单位,这已经是国家承认的最低级。

    可是燃料公司还有下属单位煤球厂呢咋弄股级的诞生也就不奇怪了。

    黄道舟听从黄瀚的建议,有了去液压元件厂大展拳脚让那个小厂扭亏为盈的目标。

    他约祝厂长、刘经理喝酒唠嗑,表明了态度。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崛起的黄道舟一时间风头无两,在被提拔为煤球厂副厂长的当天就让祝厂长觉得如临大敌。

    黄道舟历经坎坷,察言观色早就练得炉火纯青,哪能没有觉察

    他今天请祝厂长、刘经理二人喝酒就是为了一吐心声。

    ……

    ……

    ……

    ……

    ……

    谢谢书友们的支持!给大家拜早年喽!祝书友们心想事成,身体健康永远不差钱!



第二百零五章:化敌为友
    “事竟成饭店”没有雅间,为了说话方便,三人在楼上房间里喝酒。

    上菜的活儿黄道舟安排黄馨帮着做,还告诉黄馨不要让人打扰他跟两个叔叔说话。

    三杯酒下肚,黄道舟就坦诚相告道:“刘经理、祝厂长,我想调动工作!”

    刘经理不解道:“黄厂长,你刚刚被提拔,这时提出来调去更好地单位影响不太好啊!”

    刘经理这是审时度势考虑问题,他见黄道舟特意请他来楼上房间里喝酒,认为得到了尊重,好心出言提醒。

    祝厂长认为崛起的黄道舟有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听到黄道舟这句话,意识到黄道舟应该是担心接下来会影响俩人的关系,主动避让,心里痛快了不少。

    他是军人出身,性格豪爽,其实不难相处,此时开口道:“我们厂就是脏了点,效益蛮好的,你干嘛要走啊”

    “不瞒二位,我不是想着攀高枝儿,而是准备调去一直在亏损的液压元件厂。”

    刘经理惊讶道:“人家都是往高处走,你干嘛要去那个按时发工资都成问题的液压元件厂”
1...6566676869...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