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呆客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景君大帝
“我不管你家中是有八十岁还是一百岁老娘,反正你不陪我一个挽回我玉香楼声誉的门联,你今天就别想走了,等着官府来吧!”
朱琦此时走到了赵大娘面前:
“赵大娘,您到底要他陪多少银子,我帮他出了!”
赵大娘打量了下朱琦:
“姑娘,你这口气也太大了,五百两银子你有吗?”
朱琦摇了摇头:
“没有。”
赵大娘于是推开了朱琦:
“没有就让开吧,别在这里妨碍老娘的大事!”
朱琦此时有些生气了,便想还手去推赵大娘,被一旁杜不忘看到拉住了。
杜不忘于是走到赵大娘面前说道:
“不就一副对联吗?我帮你重新写一副不就行了?”
赵大娘对着杜不忘一阵嘲笑:
“哈哈……哈哈,你是谁,你写的门联能和大官状元郎吴宽的比吗?”
一旁高拱马上走了过来,对着赵大娘气愤的说了句:
“你真是一个没见识的妇孺,你知道你面前这人是谁吗?”
赵大娘于是蔑视的眼光看着杜不忘:
“不就一个寒酸的书生吗?它还想飞上枝头做大官啊?我看它这一辈子也就只会模仿人家写几个字而已了。”
高拱一笑,没等杜不忘阻止,就说了句:
“这位便是西北王,大将军、杜探花!”
高拱话一出,周围百姓皆向杜不忘投来了不可思议表情。
赵大娘于是指着杜不忘一阵大笑:
“哈哈……你……你说它……它是杜探花?你别……别逗我了!”
说完捂着脸又是一阵大笑了起来。
这时突然来了几个官兵,推开了周围几个百姓,然后一个官员走了出来,指着杜不忘说了句:
“那位朋友说的没错,这位正是杜探花!”
杜不忘仔细一看这来人,差点没认出来,原来是朱纨。
然后迅速上前与朱纨拥抱了一下,问了句:
“朱兄,你怎么来杭州了?”
朱纨一笑:
“杜兄,我可是苏州人,离杭州又不远,今日正好来杭州有公务要办,所以路过这里,一看杜兄你在这,我也是興奋不已啊!”
杜不忘与朱纨寒暄了一番后,然后又给朱纨介绍了一下朱琦和高拱。
没想到高拱此时见到朱纨,犹如故人一般,甚是興奋的喊了一句:
“老师,没想到学生在杭州还能再见到您!”
原来朱纨在两年前就在苏州遇到过高拱了,而且朱纨曾经还是高拱会试的考官。





呆客 451.壮志犹在乎
杜不忘见朱纨与高拱相谈起来后,便走到赵大娘指了指面前说了句:
“既然这位刘斧子兄弟坏了您的门联,那我帮您重写一对如何?”
赵大娘自从知道这人是真的杜不忘,一直头低的都恨不得贴地上了,又听杜不忘这一说,似乎没与自己计较,而且还愿意为自己这玉香楼重写门联,马上说了句:
“好啊……好啊……我一直做梦都想得到杜探花您的真迹呢!”
杜不忘又问一句:
“那我有一个要求,您能答应吗?”
赵大娘马上回着:
“好……好……好……就算杜探花您有一万个要求,我都能答应您!”
杜不忘便说道:
“我希望你别在跟刘斧子兄弟计较了,让它走吧!”
赵大娘点了点头。
刘斧子马上走过来,就要给杜不忘磕头,被杜不忘拉住了:
“斧子兄弟,不可这样,好好回去忙你的就行!”
刘斧子感激的对着杜不忘行了个礼后,便端着羊血走了。
于是杜不忘便叫赵大娘重新买了两块崭新的门联板回来,然后亲自在门联上开始题字了。
正准备落笔时,高拱走了过来,说了句:
“杜兄,既然杜兄要亲自题字,可否容老弟也来沾沾光呢?”
杜不一笑:
“好啊!”
朱纨也走过来说道:
“既然你们两位要一起题字,不放一人题一上联,另一人对下联如何?”
高拱拍手叫着:
“好……好……朱先生这意见甚好、甚好!”
杜不忘也是点了点头,望着高拱说道:
“高老弟,你看你是你先作,还是我先呢?”
高拱回着:
“杜兄,您为长,当然是您先了!”
杜不忘看了看这玉香楼的门匾,想了下,提笔就在木联写出了一句:
“香满临杭春意尤未尽”。
高拱马上接过笔也对了一句:
“叫鸡登楼四季唤客入”。
朱纨立刻拍手大叫了一句:
“好句……好句……果然两位都是大才子。”
一旁围观百姓也纷纷叫好起来了。
赵大娘也是兴高采烈的感谢了杜不忘与几人一番,便让人帮忙开始从新把门联挂了上去。
杜不忘又顺便赵大娘提了个要求:
“如果你们玉香楼靠我与我高老弟这题字日后宾客满堂了,可否立个规矩,就是以后周围若遇到穷困潦倒的百姓可否赏它们口饭吃,救济于它们?”
赵大娘马上答应了,然后对着周围百姓说道:
“你们听到杜探花刚才的话了吗?我们玉香楼以后若生意好了,不仅做酒楼生意,而且还做那些救济贫苦百姓之事。”
周围百姓们都吆喝了起来:
“好……好……好……多谢杜探花……多谢赵大娘!”
杜不忘这时便邀朱纨、高拱三人又回到了酒楼上继续畅谈了起来。
朱琦早已经饭饱了,闲着没事,不知道从哪找了个琵琶,坐在三人面前弹了起来。
杜不忘与朱纨、高拱又喝了几杯后,便趁机问了朱纨一句:
“朱兄,你跟三妹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纨倒是有些尴尬了:
“杜兄,你说永安公主啊?这……这兄弟我该如何说起呢?”
杜不忘一笑:
“没事,这里又没外人!”
朱纨犹豫了下,便说道:
“其实,我跟永安公主只是挂名的夫妻而已,我当初同她在一起,也是为了保护她,毕竟当初太后可是对永安公主很是不喜呢!”
杜不忘叹了口:
“原来这样啊!”
然后又问:
“难道你不喜欢永安公主吗?”
朱纨有些垂头丧气:
“喜欢又怎么样?可是她心里只有一个人,你应该清楚的!”
杜不忘便问:
“那永安公主心中那个人是谁呢?她从来没跟我说过!”
朱纨一阵苦笑:
“杜兄,你难道不知道三妹心里一直最放不下的就是你吗?”
此时杜不忘惊了一下:
“朱兄,你说什么?你说三妹最放不下的是我?”
朱纨点了下头:
“是的,就是杜兄你,三妹还跟我说过,她这一辈子除了你不可能再爱上别人的!”
杜不忘此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旁朱琦自然也听到俩人谈话,放下琵琶后,走过来,对着杜不忘说了句:
“杜大哥,我以前也听说过永安公主和你之事,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永安公主居然还忘不了你,看来你不能再辜负永安公主了。”
朱纨也跟着说道:
“琦儿姑娘说的对,杜兄,我觉得你应该好好去京城找三妹去谈谈你们间的事了,虽然你早放下她了,可是她始终都没放下你!”
杜不忘喝了一大杯酒:
“这事我知道了,容我以后再说吧,现在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去一趟龙虎山,找一个人,解决一些这么多年来的恩怨了!”
朱纨脱口说了句:
“龙虎山,那不是国师邵元节的道场吗?杜兄,你是要去找邵元节?”
杜不忘点了点头:
“是的,端午节,就是我跟邵元节了结恩怨的日子。”
朱纨叹了口气:
“杜兄,邵元节这事你应该知道我是没法帮你的,不过你若有其它事,我朱纨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杜不忘回着:
“我懂,朱兄,这事与你无关!”
然后又问:
“朱兄,听说你要升迁去广东做布政使了,真是恭喜你啊!”
朱纨一笑:
“这有什么恭喜的,广东可不是个好地方,如今广东福建可都是海寇横行之处呢,朝廷让我去广东任布政使,想必就是因为海寇之事了。”
杜不忘此时甚是好奇:
“难道如今的海寇之乱还是那么猖獗吗?”
朱纨便解释了起来。
原来侵扰大明沿海的海盗共分为三个海盗队伍,最靠北,主要在山东、江苏一带劫掠的,就是汪直带领的超过半数都是扶桑武士的汪直海盗队伍。
再往南就是集结于宁波沿海岛屿一带的许栋海盗队伍,这里面扶桑武士只占四十三,却是三支海盗队伍中最猖獗的一支。
最靠南的,也是实力最为薄弱的一支,几乎都是广东和福建沿海的渔民演变而成的海盗队伍,就是徐海的队伍了。
这几年北方的汪直倒是都没什么音讯了,可是许栋与徐海的海盗队伍却从没有停止过劫掠沿海百姓。
杜不忘此时听着这徐海名字似乎有些熟悉,想了想,不禁说道:
“这徐海不正是汪直兄弟的旧部吗?怎么会到福建和广东做了倭寇首领呢?”
朱纨表情凝重的说道:
“杜兄其实你的功劳很大的,至少已经暂时安抚住了汪直部,不过我怀疑这徐海如今所带领的倭寇至少有一半是从汪直那而来的,而且有消息称,徐海的倭寇队伍中最近也出现了不少扶桑武士。”
高拱此时突然拍了下桌子:
“这些倭寇我早就听说都是些丧尽天良之辈,我高拱现在就恨不得脱下这布衣,穿上盔甲,与这些倭寇决一生死去。”
杜不忘拍了拍高拱肩膀:
“高老弟,稍安勿躁,这世道上,不是你从了军就能随意上战场去与倭寇决一生死的,这些权力可都在朝廷手中,朝廷不让你上战场,你也没办法!”
缓了一下,继续说道:
“所以高老弟,你还是好好用心考个功名,在朝廷有了话语权,比你当一个莽夫强的多了。”
朱纨也是一阵苦笑:
“杜兄说的对,莽夫只能逞一时之勇,根本左右不了倭寇犯边的大势,只有在朝廷有了话语权,劝得朝廷一句话,胜过千军万马。”
高拱只得喝了一口闷酒:
“两位前辈教训的对,我高拱心领了,我高拱今日在此发誓,我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这样才能让我高拱全心全意的去保护百姓。”
朱纨马上说了句:
“高拱老弟,你果然有志气,不像我朱纨,这一辈子就只想做一个征战疆场的武将,可是不得已却只能做了一个文官。”
杜不忘一阵大笑:
“哈哈……听两位之言,似乎都还羡慕我杜不忘了?我好像在官场上,除了做了几年小吏,几乎都在做武将呢,我都感觉浪费了我这一身的好文采了。”
朱纨对着杜不忘竖了下大拇指:
“杜兄,你就别打趣我了,你不知道我们这些文官每天得处理多少繁琐之事呢,就之前在四川兵备使任上我才轻松了几年,没想到又要去主政广东了。”
杜不忘敬了朱纨一杯:
“若我没听错,朱兄你主政的可是广东左布政使呢,正好在徐海倭寇的势利范围内,朝廷给这职位你,想必就是让你当将军去的呢!”
朱纨一口喝完后,说道:
“是啊,我就怕这次一去广东,恐怕以后再也无法与杜兄和高拱老弟见面了!”
高拱马上回了句:
“不会的,我相信朱先生您一定会凯旋而归的。”
朱纨此时放下酒杯,走到窗口处,对着外面喊了两句:
“风萧萧、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我若为荆轲,必刺秦王而返,若不得,从此不姓朱。”
杜不忘跟到了朱纨身旁,安慰了一句:
“朱兄,没想到你和高老弟居然都有如此豪气,像我杜不忘,如今都感觉自己老了……老了!”
朱琦跑过来,推了推杜不忘:
“你才刚三十有三,老什么老?你只是经历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朱兄弟和高弟弟而已。”




呆客 452.遇到小舅子
杜不忘才想起,自己如今已经三十有三了,而且还无儿无女,连个家都没有,不禁说了句:
“或许人生,就是如此吧,别人在羡慕你时,可是根本不懂你心里的苦。”
两日后,杜不忘与朱琦道别了朱纨和高拱后,就来到了熟悉的苏州城。
杜不忘与朱琦没有进城,直接买了一壶酒、香和纸钱,就先来到了唐寅墓前,拜祭了起来。
此时的唐寅墓,早已不像之前那么寒酸了,早已被人扩成了一个小墓园,杜不忘也是好多年没来过了。
杜不忘与朱琦一边点着香,一边在唐寅墓前怀念了起来。
这时突然后面传来了一句:
“杜大哥,你们怎么在这里?”
杜不忘转身一看,原来是吴承恩带着一个书童也拿着香和纸走了过来。
杜不忘赶紧转过身与吴承恩拥抱了一下,然后又同它介绍了朱琦。
待吴承恩拜祭了一番后,杜不忘便问了吴承恩一句:
“怎么没见你夫人来呢?”
吴承恩回着:
“嫣儿身体最近有些不适,刚好今天是清明节嘛,所以我就替它来拜祭岳父了!”
然后又问了句:
“杜大哥,你怎么会在苏州呢?”
杜不忘回着:
“我打算去一趟龙虎山,刚好路过苏州,所以就先来拜祭一下唐大哥了!”
吴承恩很是感激的说道:
“杜大哥,你真是有心了!”
杜不忘走到唐寅墓碑前抚了抚:
“算来,唐大哥都已经走了十五年了,这时间过得也太快了,我杜不忘都不知道自己哪天也得去陪唐大哥呢?”
吴承恩过来安慰了一下杜不忘:
“杜大哥,你生值壮年,怎能说这些话呢,既然我们这么有缘在这里见面,不如找个地方先去喝一杯如何?”
杜不忘问了句:
“吴兄弟,你什么时候也能喝酒了啊?”
吴承恩回着:
“我也是最近才爱上酒的。”
两个说着说着,就与朱琦,还有吴承恩书童一起进了苏州城,来到了吴中酒楼之上,叫了几壶酒几盘小菜,就边吃边喝了起来。
朱琦也听杜不忘说过一些吴承恩之事,便好奇的问了吴承恩一句:
“吴大哥,听说你很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是吗?”
吴承恩对着朱琦一笑:
“是啊,朱姑娘!”
朱琦又问:
“吴大哥,怎么这次没见你带大圣出来呢?”
吴承恩回着:
“我来拜祭岳父,怎么可能带它们呢?它们现在在我山阳老家呢,若朱姑娘你想看看它们,随时你去我家做客呢!”
朱琦微微一笑:
“好啊,我跟杜大哥下次若走运河北上,一定去吴大哥你家中玩一玩。”
杜不忘打岔了一下:
“如今都清明节了,我们也准备好,该早点赶去龙虎山了,恐怕要去吴兄弟家做客,恐怕也是几个月后了!”
吴承恩说了句:
“好吧,待我回去后,我就随时欢迎两位大驾光临了。”
杜不忘顺便问了句:
“吴兄弟最近在家做何事呢?”
吴承恩回着:
“我如今在家中忙着著书呢,反正科举我早已经失望了,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后世留些笔墨吧!”
杜不忘叹了口气:
“我其实也想几年后,找一安静安静之处把自己经历写一本著作,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呢!”
吴承恩一笑:
“杜大哥你要是把自己经历写书,恐怕没有十万卷是办不到的了。”
杜不忘也回了句:
“那吴兄弟,你的书恐怕也不是几千卷的事吧?”
两个说着说着,大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突然楼上跑上来了一群捕头,拿着一幅人像,围到了吴承恩面前,打量了一下它,然后为首的一个捕头,指了指吴承恩,说道:
“你是叫吴承恩吗?”
吴承恩点了点头,很是惊讶的看着这捕头问了一句:
“怎么了,这位官爷,有事找我吗?”
这捕头回着:
“既然你是吴承恩,那就陪我们去衙门走一趟吧!”
说完几个捕头迅速就把吴承恩押了起来。
这时一旁朱琦小声问了杜不忘一句:
“我们要动手救吴大哥吗?”
杜不忘摇了摇头,也是小声回着:
“不要轻取妄动,我们先跟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不一会,杜不忘与朱琦,跟着这几个捕头来到了知府衙门之内。
此时一个年轻的官员走到公堂之上坐了下来。
杜不忘便询问了一下旁边一围观汉子:
“这苏州知府怎么这么年轻呢?”
这汉子小声在杜不忘耳边回了句:
“这位公子,说话小心点呢,知府老爷听说是当朝大学士夏言的公子夏旬呢,刚来我们苏州也才一个月,就已经把我们整个苏州搞的人心惶惶了!”
杜不忘赶紧又问:
“这是为何?”
汉子解释着:
“因为它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来到苏州的人士,一律不得有提及任何有关朝廷或是皇上的言论或书籍,否则一律重罪论处。”
杜不忘一惊:
“这一个知府仗着身后有些势利……难道还不让人说话了吗?”
这时只听见知府夏旬重重的拍了一下案板,指着吴承恩说了句:
“大胆刁民,你居然敢写诽谤当朝太祖的书籍,你该当何罪?”
吴承恩此时还是吃惊的表情,看了看这知府夏旬,回了一句:
“我吴承恩一贫民百姓,怎么敢写诽谤当朝太祖之书呢?”
夏旬又重重拍了下案板,对着一旁府丞说了句:
“去把证据拿过来!”
府丞走出去后,没过多久,带回来了一个手里拿着一叠纸的一个中年仆人。
吴承恩一看这人,便说了句:
“李叔,你怎么会在在这里?”
这李叔不敢抬头看吴承恩,两手紧张的就把这叠纸张递到了夏旬手中。
夏旬从中抽了两张纸出来,递给了府丞:
“你拿下去给它看看,是不是它写的?”
府丞拿着这两张写满字迹的纸,放在了吴承恩面前:
“你好好看看,这些究竟是不是你写的?”
吴承恩扫视了一眼后,回了句:
“正是玩吴承恩所写!”
夏旬收回这两张纸后,便质问了起来:
“吴承恩,你好大胆子,居然敢用猪八戒的名字来侮辱我朝太祖之名朱重八,你可知罪?”
此时吴承恩愤愤的看着那个出卖自己的李叔,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了。
夏旬重重的又拍了一下案板:
“吴承恩,你听到本官问你话了吗?如今证据俱在,你到底知不知罪?”
吴承恩此时反应过来后,马上对着知府夏旬喊了一句:
“小民冤枉啊,小民冤枉,小民肯定是被这我府中这李叔陷害了。”
说完指了指那李叔。
夏旬又拍了下案板,对着吴承恩大喝了一句:
“大胆狂徒,既然还敢在此胡言乱语,既然你都认了是你自己所写,就别再狡辩了,赶紧准备签字画押吧!”
府丞马上不知道从哪找了一张写满罪状的纸放在了吴承恩面前。
此时吴承恩马上又说了句:
“我写的不过是一个叫从天上转世投身为猪的猪八戒的,怎么可能是暗指当朝太祖皇帝呢,我吴承恩无罪,所以这手印我是不会按的!”
夏旬一阵冷笑:
“吴承恩,我告诉你,就算今天,你不按也得按,因为现在官兵昨天就已经去往你老家山阳县了,不出意外,今晚你家人可能都要被押来我们苏州府了,你要不按手印,你自己看着办吧?”
吴承恩此时一阵惊慌试色:
“什么?你……你……夏旬,我与你无冤无仇,你居然连我家人都不放过?”
夏旬又是一阵冷笑:
“这事可不能怨本官,这都是你李叔的功劳!”
吴承恩愤怒的眼光转向了还低着头的李叔:
“李叔,你在我们吴家这么多年,难道我们吴家亏待你了吗?”
李叔微微抬起了头,看着吴承恩:
“这不能怪李叔我,只能怪你家里太有钱了,而你居然还敢诽谤当朝太祖皇帝,不过你不用担心,你夫人李叔我会帮你照顾好的!”
1...220221222223224...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