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呆客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景君大帝
“小女白莲花见过严大人了!”
严嵩对着白莲花一笑:
“白莲花,莫非夫人就是襄王爷的那个外甥女白莲花吗?”
杜不忘看了看白莲花,对着严嵩说道:
“严大哥,她正是襄王爷的外甥女呢!”
严嵩大笑一声,然后拉了拉杜不忘衣袖:
“杜探花,我们去那边船上谈吧!”
杜不忘回着:
“好啊,不过我要去杭州呢!”
严嵩一边拉着杜不忘,一边说道:
“我也打算回江西老家一趟呢,我们正好顺路!”
然后几人坐到了严嵩的一艘大船之上,自是有人开始摆上了酒菜。
不一会船舱中走出来了一个手拿扇子的年轻公子哥,来到杜不忘面前后,行了个礼:
“杜探花,世藩我从小就听闻过您的大名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今日能见杜探花一面,真是我严世蕃这辈子的福气了。”
严嵩便对着杜不忘和白莲花介绍了一番:
“这个就是犬儿世藩了,也是我的长子!”
杜不忘一笑:
“严公子果然也是气宇轩然,仪表堂堂,看来严大哥您是后继有人了。”





呆客 432.鞑靼犯太原
杜不忘、白莲花还有严嵩父子在船上几人吃着酒菜时,白莲花突然发现严世蕃似乎老是銫迷迷盯着自己看,便放下了碗筷,有些不开心的对着严世蕃说了句:
“严公子,还望你自重一些!”
严嵩这时也注意到了儿子严世蕃,马上训斥了严世蕃一句:
“世藩,你不知道白姑娘是你杜叔叔的夫人吗?爹平时教你那些学哪去了?”
严世蕃被父亲严嵩这么一训斥气的回到船舱去了。
严嵩马上对着白莲花与杜不忘道了声歉:
“不好意思了杜兄弟、白姑娘!”
杜不忘摸了摸白莲花手,安慰了一下她,然后对着严嵩说了句:
“严大哥,没事,严公子应该也是年少爱美,况且令儿她也确实长的好看,哪个男子见了不会心生爱慕呢!”
严嵩叹了口气:
“可气我这个逆子,居然如此不知礼仪,是我管教不严,我实在太过愧疚于白姑娘了!”
白莲花这些气也消了一些,然后看了眼严嵩:
“不好意思了严大哥,刚才确实是我太过激动了!”
严嵩便转移话题对着杜不忘说了句:
“杜兄弟,其实我这次约你,也是有件事想求杜兄弟你的!”
杜不忘看着严嵩甚是好奇:
“不知道严大哥有何事,直说便是,什么求的,严大哥你当我兄弟的话,我们之间以后就别说求这样话了吧。”
严嵩一听脸銫变为了喜悦:
“好,杜不忘不愧我严嵩好兄弟。”
严嵩便把自己所求之事说了出来。
原来严嵩是替皇帝来说情的,想让杜不忘再去北方领兵抵御鞑靼。
此事杜不忘正要答应,被一旁白莲花拦住了:
“杜大哥,你忘了你以前的遭遇了吗?”
杜不忘很是坚决的回了句:
“我杜不忘身为男儿,当家国有难之际,我怎能坐视不理?令儿,我已经决定赴北边了,你不用劝我了。”
然后对着严嵩说了句:
“严大哥,不过此时我去北方抵御鞑靼,可否给我缓三个月时间,我有一件要事需要去杭州办!”
严嵩便说道:
“可是现在大同、太原皆告急,没有杜兄弟您在,恐怕鞑靼人会打下太原后,一路向东直逼京师的。”
杜不忘看了看来往船只,回了严嵩一句:
“严大哥,可否让我缓一下,我明天早上就赶往太原去!”
严嵩点了点头。
杜不忘便拉着白莲花下了严嵩的船,回到了承天府的客栈之中。
白莲花坐到床边后,就问了杜不忘一句:
“杜大哥,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杜不忘在房中来回走了几圈:
“边境告急,我身为大明子民,自然不得袖手旁观,可是我徒弟如今又深陷危险,我也不能不去救它,现在我杜不忘也真是两难了。”
白莲花起身来拉着杜不忘坐到了自己身边,替杜不忘擦了下额头的汗珠:
“杜大哥,既然如此,那我去帮你救英书和英琴,你明天就赶去太原不就行了吗?”
杜不忘看了眼白莲花:
“可是我不放心你啊,你武功也不算太好,而且我两个徒儿遇到的贼人定然也非一般人,不然它不会以血书来告知我的!”
白莲花一笑:
“杜大哥,你要相信我,我若是遇到困难,我自己能应付的,我其实最不想的就是与你分开。”
杜不忘把手搭在了白莲花肩上:
“令儿,我杜不忘真是对不住你,不过你要是真想一个人去杭州,记得去苏州找我兄弟胡虎,它肯定能帮到你的。”
白莲花憋了眼杜不忘:
“我就知道你是在乎我的,你不用担心我的,我自己会照顾自己的!”
杜不忘亲吻了一下白莲花的脸,然后深情的望着她:
“你这说的什么话?令儿,你知道吗?你现在可是我杜不忘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呢!”
白莲花起身来开始替杜不忘解起了衣带:
“我当然知道了,你明日去北边记得照顾好自己,我救了英书和英琴一定会带着她们去找你的,你记得等我!”
到了第二天,白莲花顺着水路与严嵩父子一起乘船往杭州方向去了,而杜不忘骑着马拿着皇帝朱厚熜托严嵩给自己的任命手谕,就往太原方向急匆匆的赶去了。
经过昼夜不停歇的快马奔波,杜不忘五天时间居然就已经到达了太原城外。
这时的太原城外,已经一片荒凉之景,四处的尸横遍野,明显的可以看出已经经历过了无数次大战了。
杜不忘纵马来到城门处,就开始叩门了。
不一会,一个陌生的将军走到城门处,望了望杜不忘:
“你是谁?进城有什么事?”
杜不忘对着这将军大喊了一声:
“我乃是朝廷新任命的西北王兼九边总制杜不忘!”
这将军一听,来人叫杜不忘,名字这似乎有些耳熟,但是又忘了是谁,又大喊了一句:
“你说你是总制大人,你有何凭证?”
杜不忘于是从怀中掏出皇帝朱厚熜的手谕丢到了那将军手中。
于是这将军把这手谕打开一看,赶紧亲自下楼替杜不忘开起了城门。
然后带着城楼附近的官兵朝杜不忘一起跪了下来:
“我周固等不识总制大人驾临,还望总制大人您莫怪罪于我等。”
不一会,太原知府许绍和总兵辛栾也都过来迎接杜不忘了。
杜不忘于是走到城楼上询问起了几人太原情况。
只听总兵辛栾说道:
“我们太原府在这个月内已经遭受了鞑靼兵十次攻城了,若鞑靼兵再来,恐怕这太原城就要跟朔州城一样,变成鞑靼人砧板上的肉了。”
知府许绍接着也说道:
“太原城中百姓不少都已经因为缺粮缺水死亡快三成了,而且这几日还出现了瘟疫,恐怕再过没多久,我们也会被传染上瘟疫而死了。”
杜不忘便问了句:
“可是我来时并没见到任何鞑靼人啊?你们为什么不放百姓逃走?”
知府许绍表情很是无奈:
“就算放百姓出去,它们也活不了,说不定还会被鞑靼兵抓住,因为现在我们整个山西、陕西、甚至京师都遭遇了大蝗灾,百姓几乎颗粒无收,就算逃出去了,迟早也饿死在路上。”
杜不忘长叹了口气:
“那,那些攻打我们的鞑靼兵,它们现在吃的什么?”
总兵辛栾回着:
“经探子报,这些鞑靼兵专抢百姓家,他们居然连人都不放过!”
杜不忘惊了一下:
“莫非他们还吃人?”
辛栾点了下头:
“是的,他们把我们大明百姓都是拿去烤了吃的!”
杜不忘此时握紧了拳头:
“这群鞑靼畜牲……!”
不一会,有一个士兵跑了过来,对着总兵辛栾说道:
“报,辛总兵,在城外十里突然又发现鞑靼骑兵身影,恐怕它们现在又要攻打我们太原城了。”
杜不忘于是问了辛栾一句:
“现在太原还有多少兵士?”
辛栾回着:
“九千左右!”
杜不忘又问:
“那鞑靼兵有多少?”
辛栾说道:
“据我们所知,这次所来鞑靼兵总人数有十万之众,而且都是作战灵活的骑兵,而且每次来攻打我们太原城骑兵人数差不多都在两万左右。”
杜不忘此时有点疑惑:
“为什么鞑靼兵不一次来十万骑兵直接占了太原城,而却每次只来两万骑兵呢?”
辛栾看了看城外方向:
“他们其它兵马应该在劫掠附近的边镇吧!”
杜不忘便与总兵辛栾还有知府许绍一起,赶紧组织起了太原城防御。
杜不忘这时才发现这些守城的士兵居然有不少老弱病残,而城中的百姓看的出,已经不少人都因饥饿、瘟疫,瘦的只剩皮包骨了。
可是过了一个时辰,鞑靼兵居然都没有来攻城,这时杜不忘便询问了城外探子:
“鞑靼兵现在什么情况了?”
探子回着:
“我们本来在十里外见到鞑靼兵了,可是不知道为何,鞑靼兵突然又不见了踪影,不知道去哪了!”
杜不忘示意探子继续去打探后,便带着知府许绍和辛栾一起在城中四处巡视了起来。
杜不忘见到城中这些饥寒交迫,瘟疫肆虐的百姓后,不免一阵心酸,便借机问了许绍一句:
“许大人,你知道这瘟疫是怎么出现的吗?”
许绍叹了口气:
“这瘟疫听说是从我们太原城的饮水中出现的,不然现在城中百姓也不可能连水都没得喝了。”
杜不忘便说道:
“那你带我去看看这水源吧!”
于是知府许绍带着杜不忘出了城,来到了城外的汾水一看,发现此时的汾水颜銫居然比黄河还要混浊,根本就不能饮用。
杜不忘此时看着这混浊的汾水,轻叹了一下,然后又问许绍:
“难道这么大一个太原城,没有别的水源了吗?”
许绍回着:
“没有了,我们太原百姓用水都是靠这汾水,而且我们整个山西已经有快两个月没降过雨了。”
杜不忘一阵苦笑:
“那你们现在都喝的什么?”
许绍转身指了指不远处一座小山丘:
“那里有一种果树,长的果实含有很大水分,百姓们都是从树上摘果子回来压出水来喝的,而我们因为衙门内有一口官井,里面还有不少水,所以我们这些官兵将士都是喝的里面的水!”
杜不忘直接怒斥了许绍一句:
“你们竟然有水为何不分给百姓喝?”
许绍此时跪在了地上,甚是无奈:
“若我们把井中水给百姓喝了,那我们这些官兵就得饥渴致死了,到时候鞑靼人再来,那谁又能来守城呢?”
杜不忘示意许绍站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我们先去那山丘看看吧。”




呆客 433.各大派支援
杜不忘与许绍一起来到这处山丘后,发现这山丘上长满了一种树干呈赤红色的野果树,不过这些野果树上的果实几乎都已经被人摘完了,只留下了不少残枝。
杜不忘找了许久,终于在这些赤红色的野果树上找到了一颗红色的果实,然后咬了一口,发现这果实里面果然水分极多,但是味道却有些异样。
于是杜不忘与许绍商量了一番,又找了几颗果实,一起拿回到城中找了三个郎中一起查探起来。
其中叫徐胜和卢奇的郎中见到这红色果实后,自然习以为常,也不愿多看,各说了句:
“这果实就是百姓们的救命果实没什么特别的!”
而另一个叫傅侬的郎中却说了句:
“这果实就是造成百姓瘟疫的根源,我反复劝它们多次勿食此果了,可是根本就没人相信我!”
杜不忘一听傅侬的话,也是惊了一下,便赶紧问道:
“傅大夫,您为何这么说?”
傅侬把这果实剥开了,解释着:
“总制大人,您看,这果实中,黄里透白、而且汁多肉少,成熟了,味道还是酸的,就是因为里面含有无数蛊虫那些,才导致果实这样的!”
杜不忘看了看这傅侬:
“你有证据证明这果实带有瘟疫之源?”
傅侬回着:
“总制大人,您可否给我一晚上时间,我明天给你答复可以吗?”
杜不忘点了下头:
“好,那明天早上我等你消息。”
这时突然有士兵又急冲冲的闯了进来,跪在了杜不忘和许绍面前:
“参加总制杜将军和许大人!”
杜不忘对着这士兵挥了下手,示意它起身:
“有什么急事,说吧!”
士兵便说道:
“报,城中又有十多名百姓因为饥饿和瘟疫,已经死亡了。”
杜不忘马上说了句:
“你赶紧带我们去看看!”
于是这士兵带着杜不忘和许绍来到了这死亡的十多名百姓尸体面前,发现这些尸体皆是面黄肌瘦,而且死相皆是十分凄惨。
杜不忘便质问了许绍:
“我不是让你下令把官井中的水,让出来给百姓们用吗?”
许绍面色有些难看:
“可是水给百姓们喝了,那我们官兵们喝什么?”
杜不忘对着许绍大喝了一句:
“我现在命令你马上把官井中的水让给百姓们,再把库房所有事物也拿出来分给百姓,禁止百姓再去外面那山丘找野果吃,听懂了吗?”
杜不忘见许绍还是犹豫不决,便拔出身后剑,指着了许绍:
“皇上派我来任总制,是授予了我现斩后奏的权力的,许绍你若再不听命去办,我现在就斩了你!”
许绍一见此,吓得跪在了地上,一连对着杜不忘磕了几个头,嘴里说着:
“总制大人饶命、总制饶命……我现在就命人去办!”
然后灰溜溜的跑去开放府库了。
这时天也已经黑了,杜不忘回到府衙房间后,也疲惫不已,毕竟已经好几日没好好睡过了,倒在床上就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杜不忘遇到了一个仙女,这时手中正拿着一个七彩瓶,对着杜不忘说了句:
“杜不忘,我乃巫山神女,这次是天帝命我来帮你的,你不久后,将有大劫来临。”
杜不忘此时一笑:
“大劫既然要来,我也挡不住,随它,不过神女你长的真漂亮。”
这时神女突然一笑,没了踪影。
杜不忘马上追了过去,可是不知道追了多久,却始终再也没见过神女的踪影了。
这时突然一惊醒,才知道刚才是场梦而已,此时已是五更天,而太原城的天也早早的亮了起来。
于是杜不忘穿好衣服,出门洗了个脸,这时已经有不少百姓拿着布袋和水桶,排着队来到衙门处,开始等待着官府分发粮食和饮水了。
杜不忘见此,便赶紧让人叫醒了知府许绍,然后让它开始带着人给这些百姓发放粮食水了。
而这时突然有一士兵拿了封书信来递给了杜不忘,杜不忘便拆开信一看,原来是兵部的密函,意思是连整个京师都缺兵少粮了,从江南运来太原的粮食最少得十日才能到,而所能征集来的兵士也不过万余人,而且来此也需五日以上。
杜不忘询问了一番临近大同府驻兵情况,才知大同府守军也不过两万余人,那边也是缺水缺粮,比这太原城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而且其它七镇兵也无法调动。
得知这些消息后,杜不忘只得无奈的望了望天空:
“老天爷你难道是在跟我们大明开玩笑吗?要兵没兵……要粮没粮,还缺水,闹瘟疫,这再过三天,恐怕我们整个太原城官兵和百姓没有被鞑靼兵攻破,就已经自己全部饿死了……!”
正在杜不忘对着天气抱怨时,傅侬突然手中拿着一颗草,表情甚是興奋的朝杜不忘跑了过来。
跑到杜不忘面前后,傅侬激动的拉着杜不忘衣袖:
“杜将军,我找到解瘟疫的药草了……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杜不忘看了看傅侬,又看了下傅侬手中那株草:
“傅郎中,莫非这株草能解瘟疫之害?”
傅侬满是欣喜的点了点头:
“是的,我昨晚一晚上没睡,都是在那座山丘上试吃野果,结果我发现我吃了不少那种野果后,身上也开始起红疙瘩了,于是我就想到了一句古话,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有能产生瘟疫之物的地方必有解药,我就试到了这种草,果然治好了我身上这瘟疫。”
杜不忘听完后,也是一阵興奋,然后也是开心的抓着傅侬的手说道:
“傅神医,你真是我们太原城的救星,好,那我们现在就赶紧找人去采这种草来替百姓除瘟疫吧!”
经过一天的时间,城中染上瘟疫的这些上千百姓吃过草药后,果然身体都已经开始恢复了,而杜不忘也命知府许绍把衙门内剩余的酒肉,都拿出来替傅侬庆起了功。
正当众人喝的尽兴之时,突然有人来报,城外数里之外,出现了数千不明身份的人,看打扮既有和尚,又有不少道士,而且这些人还拉着不少车过来的。
杜不忘听到后,马上便带着知府许绍、总兵辛栾一起来到了城楼处。
待这群人走到城外不远处一看,这不就是自己徒弟张松溪带着武当弟子、少林方丈慧真带着少林弟子,还有其他江湖各门派都来了吗?
杜不忘感觉示意守城将领,然后亲自出城去迎接了。
待走近一看,才发现仙儿和思思居然也来了,而且思思似乎也把点苍派十七位长老都带来了。
仙儿、思思、张松溪分别与杜不忘拥抱了一下后,杜不忘便走到慧真面前与它打起了招呼:
“慧真大师,您怎么来这里了?”
慧真回着:
“家国有难,我们少林寺自然是义不容辞了,我没想到杜公子您的人缘这么好,居然我一通知它们,各大门派都没有缺席的,全是自告奋勇的随我来了,而且它们也知道你们太原府缺水缺粮,所以各大门派都把自己教中物质运过来了。”
杜不忘此时甚是开心,然后与这些江湖中人一起行了个礼:
“真是太感谢大家能千里赶来太原府支援了,我替所有太原城官民和朝廷跟大家道个感谢了!”
说完后,马上邀请这些人进了城中。
半夜时分,仙儿自然也跑到杜不忘房间伺候起了杜不忘,一边替杜不忘揉着肩,一边说着:
“杜大哥,你猜我们这次带了多少粮食和水过来吗?”
杜不忘一笑,看了看仙儿:
“那你说有多少嘛,我又不知道啊!”
仙儿瘪了瘪嘴:
“杜大哥,让你猜嘛,你就猜猜好吗?”
杜不忘回忆了下:
“三十车水、五十车粮?”
仙儿摇了摇头:
“不对,杜大哥你再猜!”
杜不忘又猜着:
“五十车水、一百车粮?”
仙儿停下了替杜不忘揉肩的手:
“算了,杜大哥,我看你是猜不出来的,我就告诉你吧!”
杜不忘搂住了仙儿的腰:
“我的好仙儿,你就别吊你杜大哥我胃口了,快点说吧!”
仙儿把头靠在了杜不忘肩上:
“我们这次来带了三百车粮食、两百五十车的水!”
杜不忘有些疑惑:
“可是我看你们拉来的车也不过百余辆啊,怎么会有那么多粮食和水?”
仙儿嫣然一笑:
“其它的物质,现在正在路上呢,都是些百姓们自愿帮忙运送来的,因为我们这些江湖中人脚程快,所以也来的快了。”
杜不忘亲了下仙儿脸蛋:
“仙儿,那这次都得多谢谢你们了啊!”
仙儿瞪了杜不忘一眼:
“杜大哥,你还是那么的不正经,其实这次最得感谢段思思姑娘,各大门派都是在她的劝说下,才愿意来帮忙的,而且这次出钱财和物质最多的也是点苍派呢!”
杜不忘一笑:
“我没想到思思不仅心地善良,虽然身在滇南,居然还如此的在乎我们大明的生死存亡呢。”
仙儿把头伸到杜不忘耳边小声说了句:
“我看段思思姑娘在意的是你杜不忘,不是大明吧?”
杜不忘趁机搂着白莲花就亲吻了起来,俩人亲吻一阵后,杜不忘望着仙儿说了句:
“可是我杜不忘现在最想要的是仙儿你!”
仙儿此时居然脸红了:
1...211212213214215...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