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宋默然
尽管他也猜得到,徐卫既然敢驱使主力进攻延安,肯定会先图蒲津浮桥。浮桥一下,入援之路就断绝了。因为要从河东进入陕西,只有两个地方可以渡河,一是蒲津关,一是风陵渡。这两个地方,只要有数千兵守护,任你雄师百万也绝难过来,除非再撞一次大运,黄河冰封,可那起码也是寒冬腊月的事情。
但韩常坚持认为,金廷是不会放弃陕西的,一定会广选精兵强将,大举入援。他就这么一直眼巴巴地望着,望到了十月底。让他奇怪的是,十几二十天里,围城的西军一直没有进攻,这让长于城池攻守的他不禁怀疑,难道徐虎儿想困死我?
延安西城几天以前,徐卫就从帐篷里搬到了西城来住。经过大战之后,城池破坏很严重,百姓的损失也不小,目前正着力恢复正常秩序。
徐卫住的这地方,据说从前是张深的别院,条件非常不错,比他在秦州的官邸还豪华。吴玠打一进门就开始,就惊叹这位前鄜延帅会享受,问明宣抚相公在书房后,他径直寻去。
“相公。”吴玠立在书房之外唤道。
“是晋卿?快进来。”房里传出徐卫的意思。
吴晋卿跨进门槛,打量着这间古朴的书房,笑道:“张深带兵不行,搞这些倒有一套。他若得知宣抚相公住在他的别院里,不知作何感想?”
徐卫正坐在案桌后,面前摆着一堆书,其中有一本还摊开着,吴玠见状,遂问道:“卑职没有打扰到相公吧?”
“左右无事,随便翻几本看看。”徐卫合上书本,吴玠一看封皮,原来是本朝编写的通鉴。
两人到旁边坐下,唤士卒奉了茶水,吴玠也不等对方问,开门见山道:“相公,这围城已二十日,但迟迟不得军令。前些时候问,相公说还要考虑考虑,不知……”
徐卫『摸』着刮得干净的下巴沉『吟』道:“有些作难,因此不决。”
“相公可是担心东城高大坚固,急切之间攻不下来,而且必将折损将士?”吴玠追随他多年,如何不知他心事?
“正是。”徐卫毫不隐讳道。“韩常不比张俊,他是金营名将,倒不是说他本事比张俊大。而是他的心比张俊铁,他的兵也比张俊强。以我军目下的兵力,攻城倒是足够,也有必胜的把握,只是大规模的伤亡难以避免,我这才一直没有下令。”!~!
宋阀 第五百八十二章 长期围困
吴玠缓缓点头,这倒也是。打仗确实免不了伤亡,但目下的情况有些特别。整个陕西境内,绝大部分已经被西军收复,只剩下同州城和延安东城这两处,剩下的诸如绥德军境内和延安府北部一些军寨堡垒,于大局已经没有影响,而且克定也是早晚的事。
最重要的是,目前的陕西是封闭状态。河东河南进入陕西的通道完全被西军控制,金军想入援也不说完全没有可能,但确实难如登天。拿河中府的金军来说,至今耶律马五没有渡河,不是他怕了,而因为要从河东跨黄河进入陕西,只有两个地方,一是蒲津关,一是风陵渡。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地方只要有兵防守,金军就不可能过来。除非再像当年那般,黄河冰封,金军履冰入关中,但这种事可遇而不可求。
综合起来看,对延安东城,可以只围不攻。反正咱们粮道畅通,补给安全,且不用担心有援兵突至。一念至此,他对徐卫道:“宣抚相公,依目下情况来看,延安东城固若金汤,骤然之间难拔,不如就实施长期围困。”
徐卫这些天其实就一直在考虑这个事,听吴玠提出,来了精神:“我也正是这么想的。马上快到冬月了,正是播种小麦的时节。延安、同州、丹州、鄜州、华州、绥德多处,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莫如困住东城,四面立营,屯田固守,断其出入联系,以待自『乱』。”
“正是,耶律马五在河中府已经有些时日,但迟迟不动,以卑职猜度,他非是畏惧西军,实则无可奈何。金军要过黄河,除非就是再遇上冰封,这种可能『性』不大,即便成真,现在陕西大势已定,他过了黄河又能怎样?同州有熙河军永兴军,此地更有十数万人马!还惧他马五?”吴玠赞同。[]宋阀582
徐卫站起身来,舒了口气,朗声道:“开战之前,我一再强调速战速胜。就是担心金军大举入援,今蒲津关为我所扼,鄜延一路只剩孤城,夫复何惧?今明两日召诸路帅守相商,尽快施行。”
建武四年十月底,徐卫在会聚文武商议之后,决定对延安东城实施长期围困。西军再次祭起金军惯使的“锁城法”,构筑工事,设置障碍,断绝东城内外交通和联系。四面立营,分遣乡兵义勇和部分正军,在延安本地和鄜州、绥德等处垦荒种地。
这一切,被韩常看得清清楚楚。其实,西军若是发动猛攻,他倒不惧,反而对方跟没事一般,实施围困,却让他胆战心惊。因为如果西军没有万全的把握,就不会这么悠哉。莫非,徐卫断定金军不会入援,或者说无法入援?
时延安东城里屯积了大批物资,还可以支撑四个月,扛到明年开春没有问题。但西军不来打,金军就只能在城里空耗,粮食吃一粒少一粒!想突围?基本不可能,上城看看外头那惊人的阵仗吧,徐卫至少都有十万以上的兵力!再说,你突围之后往哪跑?
韩常虽然恐惧,但却还保持着信心。西军一旦开始屯田围困,他在城里也拿出对应的措施,首先就是节流。规定凡是没有战事,从军官到士卒,日常用度减三成。如此一来,凭屯积的物资,可以撑半年。其次,就是清剿百姓存粮,派部队挨家挨户掘地三尺地搜查,敢藏匿粮食者,死罪。城中实行配给制,每家按人头配给口粮,数量嘛,只要你一家人每日除了煮饭吃饭和出恭,其他时间都躺在床上别动,保留体力,应该不会饿死。
这两条策略实施之后,韩常乐观地估计,金军最多可以撑到七个月!两百多天!至于七个月之后的事,那再说吧。
十一月初,徐卫鉴于已经开始实施围困策略,延安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人马。遂留泾原军和两兴军继续驻守延安,五万乡兵义勇就此扎根陕北,自率秦凤永兴两军南下入关中平原。
同州,朝邑县。
县城北门外,熙河帅姚平仲、副帅关师古,以及平仲之弟姚必隆等熙河帅司主要官员列成队等候。
小太尉志得气满,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精神。按说现在还是作战期间,他却穿着一身整齐的紫『色』公服,顶着长帽翅的幞,腰里扎根明晃晃的金带,盛装出现。
“大帅,此番我军虽只攻蒲津一处,但却开胜利之先,较其他诸路并不逊『色』。徐宣抚想必有数吧?”关师古趁着人未到,随口问首。
姚平仲看他一眼,笑道:“你『操』个甚心?早在宣抚相公兵出潼前之前,就已经说了这事。诸路同袍能在陕西境内安然作战,还不是因为我熙河勇士夺取蒲津之故?徐宣抚何等人?自然有分寸!”
“哈哈,大帅之言在理。想那耶律马五,前些时候还投书过河,声称要践踏关中,可时至今日杳无音讯。”关师古亦笑。
“哼,想过河哪有那么容易?昔日魏武战马超等关中诸阀,派徐晃朱灵将数千兵在此地偷渡,以魏武之雄尚且不敢大意,何况区区马五?”姚平仲不屑道。
说话间,一彪兵马自北南来,姚平仲忙整肃衣冠恭迎。眨眼之间,对方奔至面前,那为首一人,身披铠甲,跨坐良驹的,不是徐卫是谁?
姚平仲大步迎上,等对方马一停稳,就抓住缰绳,大笑道:“平仲在此恭候相公多时!”
徐卫翻身下马,也是一阵爽朗的笑声:“怎敢让姚经略替我牵马?”
“哎,若是旁人便罢,宣抚相公这马岂是谁都牵得?”姚平仲声如洪钟。那熙河一众文武也上得前来,纷纷见礼,将徐卫一行迎入县中。早在县衙厅堂上设下了宴席,替徐卫接见洗尘。
至席上,依官阶落坐,徐卫这边随行的有制置司参谋军事吴玠,秦凤帅司参议军事马扩,统气官杜飞虎,以及几名干办公事,书写文字之类的佐官。!~![]宋阀582
宋阀 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州投降
“宣抚相公,不是说两兴军也一同南下么?怎不见杨经略踪影?”姚平仲挨着徐卫坐下之后问道。
“哦,杨帅且在澄城安顿兵马,未能同行。”吴玠随口道。
“原来如此,当日宣抚相公引主力北上之后,卑职听说杨经略引军久攻丹州不下,只是军令如山,否则该当援他。”姚平仲笑道。
上下官员都入座,那席上都是些陕西本地饮食,不甚稀奇。只是有人注意到,这摆满了两桌菜,却不见一壶酒,怎么,吃素饭?吴玠拿这话去问,姚平仲笑道:“作战时严禁饮酒,这是铁律,宣抚相公不开口,平仲哪敢造次?”
在座的大多是带兵将领,粗犷惯了,哪人平日里不好饮两口?听了这话,都把目光转向徐卫,希望他能点个头,大家痛快喝一场。倒是人逢喜事,紫金虎也不想扫众人的兴,大方道:“罢,上酒,今日与诸君痛饮!一醉……算是,还是点到即止。”[]宋阀583
“哈哈!”众人一片哄笑,不一阵便有士卒抬了酒坛进来。
吴玠一拍桌子,大声道:“来来来,先打两角来我尝尝,几月未沾酒气,当真憋得慌。姚经略,但愿你这酒别叫我失望!”
姚平仲亲自提起一坛,自信道:“参谋官人只管放心,若说这酒不好,你往我脸上泼!”
当下,众人欢欢喜喜,都满上杯碗,姚平仲算是地主,首先举盏起身,这开场白素来不好说,他端着酒碗哎啊几声,这才道:“今日这酒,算不得庆功,只是宣抚相公和诸位长官同僚征伐辛苦,权当接风洗尘!来来来,卑职先代表熙河帅司一干人,敬徐宣抚一杯,贺连战连捷,收复失地!”
熙河众将官喝声彩,都举杯起身敬向徐卫。后者端起酒碗,朗声道:“希晏,你这碗酒却敬得早了。待延安平定,陕西光复,诸路帅守收兵之时,再敬不迟。这碗,算是本帅敬诸位熙河弟兄,有你等夺取关桥,隔断黄河,诸路大军方可在陕北从容作战。这复陕首功,当推熙河,是也不是?”
“是!”在场所有人一声高呼。
“这碗酒,熙河众将该不该喝?”徐卫又问。
“该!”众人轰声应道徐卫将碗一伸,笑而不语。姚平仲直摇头,而后又频频点头:“要说人徐宣抚该是我们西军总帅,听相公这话说得多体面?罢,熙河文武都听了,干!”
“干!”众将虎吼出声,捧了碗盏一饮而尽,饮罢之后,都呼痛快。姚平仲忙得不得闲,亲自替众人添酒,啥也不说,先干三碗。
“来,相公,这回该是卑职敬了吧?”姚平仲举碗笑道。
徐卫连连摆手:“稳一阵,稳一阵,我这午饭都没吃,空着肚子,三碗一下肚,全都上头了,待我吃几筷子菜,再跟你拼!”
姚平仲也不勉强,趁这空档,他问道:“对了,宣抚相公,怎么听说党项人还来『插』一杠子?”
徐卫不回答,手指对面一人,众将皆不解其意,只见那人倒也磊落,径直端了碗,恭敬四方,不卑不亢道:“诸位同袍,在下李世辅,草字君锡,初次见面,先干为敬!”语毕,一饮而尽,丝毫不拖泥带水。
众人喝声彩,却都不知他是何来历,只看他一副党项人装扮。熙河副帅关师古趁给他添酒之际问道:“这位兄弟是党项人?”
“正是。”李世辅答道。
“却不知是哪一系?”关师古又问。大宋“熙河开边”,讨伐西夏,持续近三十年,熙河军一直是主力,所以熙河将帅对党项十分熟悉。党项人中,拓跋氏曾经在唐时被天子被赐“李”,至宋时,已经分出多支,因此关副帅有此一问。
“苏尾李氏。”李世辅答道。
一听这话,那熙河众将官立时对他刮目相看,苏尾九族是党项大族,其中的李家从唐朝开始世袭“苏尾九族都巡检使”,在西军中,虽然不如折家那样称将门,倒也颇有名气。
姚必隆此时『插』话道:“不知昔年鄜延管内安抚使李永奇是足下谁人?”李永奇曾经是鄜延帅司重要将领,后来据说是跟随张深降了金,莫说这李世辅就是此次西军攻延安的降将?[]宋阀583
李世辅脸『色』一暗,沉声道:“乃先父。”
死了?姚平仲盯了弟弟一眼,怎么问话呢?
马扩见状,替李世辅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当年张逆降金,其部将多人被裹胁,李氏父子便在其中。但历年来,一直思念回归,前两年,李公和君锡曾密谋回宋,宣抚相公还指示环庆刘经略接应。只是天不遂人愿,事泄致败,李公永奇不幸遇难。君锡只带二十六骑投奔西夏,问夏主借兵复仇。”
那熙河众将听到此处,不禁又高看他一眼。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李世辅只二十六骑投夏,仍欲借兵复仇,倒不失为一条铁汉!
“夏主轻易不肯,给三千精骑,命他平巨寇,君锡一战成功,生擒敌酋,夏主大喜之下,既起兵二十万助他攻金报仇!”马扩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一下。
熙河众将变了脸『色』!二十万!挤干水分,六七万总有!往年咱们跟党项人打仗,必是重大战役,夏主才会投入如此之多的兵力。此番,虽借口替李家报仇,恐怕实际上没这么简单!
这些人尽管知道惊险已经达去,但仍不禁捏把冷汗,急欲知道后事。
“但夏军入延安时,我军已经兵临城下。其实,夏军此来,一为李氏复仇,二为夺取鄜延。马某奉宣抚相公钧旨出使夏营,得君锡相助,方才说得那夏帅王枢退兵。然君锡本忠义之心,脱离夏军,引部归国。攻延安一役,他可是战功不小!”
听了这么一段故事,熙河将佐无不钦佩!姚平仲亲自捧碗,正『色』道:“为你大义归国,为你满门忠烈,受我一敬!”
“份内之事。”李世辅淡然道,两人相对而饮。
关师古待他坐下又道:“不知阁下大仇可报?”
李世辅闻言长叹:“赖宣抚相公庇护,西军攻破东城。昔年谋害我父之主使张俊,以及爪牙多人落网。张俊被枭首于市,当时引军杀害我父母弟侄的苏常柳仲二贼,被我剖腹挖心,以祭英灵!”
“足下既然大仇得报,为何叹息?”姚平仲疑『惑』道。
“家仇虽得报,国耻几时雪?想张俊等贼,不过女真飞鹰走犬而已,杀之不足喜。”李世辅道。
众人听了这话,无不赞叹!好一个忠义汉子!
又说一阵,徐卫过问同州局势。姚平仲报告称,耶律马五集结部队于黄河东岸,积极准备船只,但一直没有大举强渡,甚至没有来攻过浮桥。同州金军自从被锁在城里之后,几番挣扎,都被吴璘、李成、梁兴等将杀退回去。这一月来,不见任何动静,看来是力竭了。
“相公,既然秦凤永兴两军南下,何不集师破了同州?也省得在此碍眼!”姚平仲建议道。
徐卫一时不语,后问道:“同州被锁多久?”
吴玠想想,回答道:“足四月有余。”
次日,徐卫往同州州治冯翊县,召见吴璘等将,详细询问了情况以后,即传令杨彦张宪引军南下,又召杨再兴李成卫引骑兵来,万军云集同州城外,准备拔掉关中平原上最后一颗钉子。
开战之前,徐卫仍旧“故伎重施”,投书城中劝降。当然,他知道同州控扼关河巨防,韩常肯定不会派个路人甲乙来坐镇,劝降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攻城还是免不了的。
但同州城虽也经过改造,却无法和延安的坚城相提并论,且被围困已经超过四个月,打它显然就容易得多。[]宋阀583
眼下,秦凤永兴两军南下,有三万余众,姚平仲熙河军亦有三万余,吴璘、李成、梁兴等将有兵力一万数千,更兼秦陇义勇乡兵万余,杨再兴李成卫诸将引骑兵万余,合计步骑十万之众,压住同州。
姚平仲的熙河军久不打仗,寂寞难耐,主动请缨进攻,并保证限期破城。徐卫嘉其言,壮其行,答应下来,定于十一月十六日发动攻击。
十五日,上午。
天气阴沉,寒风阵阵,同州城外的宋军各部正在忙碌着拆除部分障碍,以给攻城部队腾出地方。远望同州城头,因为是平头墙的缘故,也看不见几个敌兵。只一面军旗在城楼前飘『荡』,显得有气无力。
永兴帅司统制官梁兴,正指挥士卒移开鹿角拒马,填上陷坑,忽见同州西城的吊桥缓缓降下,而后城门洞开,数骑缓缓走出。在此之前,同州守军多次出城袭击和突围,都被杀回,现在梁兴虽然只看到四五骑,却也不敢大意,命令部队暂时停止作业。
只见那几骑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怎样,走得极慢,五六百步距离,他们骑着马愣走了一泡『尿』的功夫。最后,在永兴军将士弓箭环绕之下,停在障碍带之后。
梁兴见那五骑,人黄马瘦,全都跟病秧子似的。那战马瘦得能数清肋骨,骑士脸上都是两个坑,就跟好多天没吃饭一般。
“你几个出城作甚?”梁兴站在一段矮墙上喊道。
对方一个为首的,遥拱双手,有气无力地回道:“劳烦兄弟通报一声,我是同州守将,求见徐宣抚。”
梁兴听他中气不足,说句话都在喘,又观几个形状,心中料定城中必然已经断粮。遂笑道:“好大口气,徐宣抚便是我也轻易见不着,你算老几?有甚话,跟我说罢!”
对方也不拖延,从鞍上取了一物,奋力举起来:“同州知州人头在此,便算个投名状,可见得徐宣抚?”
梁兴一听这话,就从矮墙上跳下来,往前奔一段,大声问道:“真是同州知州?”
“绝无虚假!我等杀了知州,已决意开城归顺,我便是受全城弟兄所托,来见徐宣抚请罪!”那将越说越痛苦,说完之后,身形摇晃,险些从马背上栽下来。
梁兴略一迟疑,暗思若果真如此,倒省了麻烦。对方只五骑,也不怕他有诈,遂命士卒放了过来,亲自引一都兵马押送,拥着那五人往西营而去。
至营中,见了吴璘,吴唐卿在问明情况以后,带了五人,火速赶往徐卫所在的东营。当时,徐卫正在给绵州的宣抚处置司写报告,听说吴璘来,即命入帐。
“相公。”吴璘匆匆步入帐内。
见他有些气喘,徐卫皱眉道:“何事如此着急?”
“禀相公,好事!同州不用打了!”吴璘嘴角一扬,笑道。
徐卫眉头一展,放下笔转出案桌,催问道:“怎么回事?说。”
“方才,有数骑自城***,自言杀了守将,将首级献至帐下,并表示愿意开城投降!”吴璘语速极快地说道。
徐卫一听,又惊又喜:“首级何在?”
吴璘不答,只朝外喊道:“带进来!”
话音一落,只见帐帘掀处,四名卫士拥着一人入得帐中。徐卫竟一时看不出他年纪来,只觉得来者面黄肌瘦,双目无神,那一把胡须也如干草一般,全无生气。手里提着个包袱,还在滴血,进帐以后,一手撑着膝盖,缓缓往上跪,像是极吃力。
徐卫看了半晌,问道:“你是何人?”
“小人乃广武军都指挥使,充同州四壁守御,姓宁名超。”那人俯首答道。
“来此作甚?手中所提何物?”徐卫又问。
“受全城弟兄所托,特来求徐宣抚宽大。手中所提,乃同州知州首级。”宁超道。
徐卫注意到他额头上汗珠滚滚,脸『色』变作煞白,遂命士卒扶他起来,又从帐中倒碗热水给他。宁超千恩万谢,喝了个干净。
吴璘在宣抚相公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又上前提了那包袱过来,展看一看,果然是颗人头!想来刚砍下不多久,这颜『色』还没太大变化,断处血『液』已经凝结,但须发完整,嘴巴微张,显是被斩首之时极度震惊。
这颗首级,上边秃顶,两侧结着辫子,左耳朵挂了一个金环。凡是跟金军打上几场仗的人都知道,女真人里,凡是耳挂金环的,级别一定不低,反正猛安谋克往上说。
看这厮面容,估计也就三十出头的模样,徐卫端详片刻,问道:“此人姓名?”
“此是女真宿将完颜娄宿之子,完颜活女。”宁超答道。
徐卫不禁为之『色』变!娄宿之子?活女?
完颜活女,徐卫还是有些印象的,但万万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之下“见面”。娄宿,那可是金营名将,金军首侵陕西,就是由他统率。娄宿儿子,自然不该是脓包,否则韩常也不会用他坐镇同州,可怎就落得如此下场?
当他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宁超未语先叹:“宣抚相公恐怕不知,自西军锁城以来,同州城里坐吃山空,只三个月,粮食吃尽,百姓抢光,牛马骡驴一头不剩,连骨头都被嚼完。最后实在没办法,吃皮革,吃马料,撑不到十天,能吃的都吃了!宣抚相公投书城中劝降,我等见势穷,都劝活女献城。但他坚持不允,还杀了进言之人,我等心知不活,遂引军迫州衙,杀散活女卫士,将其刺于堂上,斩首级来献。”
“那城里女真军也肯甘休?”吴璘质疑道。
“哪有甚么女真军,只活女卫队二百人。其他的,俱是签军和契丹军。我们动手时,契丹人作壁上观,并未干预。”宁超饮了热水,面『色』好些。
徐卫吴璘听罢,都不禁嗟叹。想来活女也算个将种,谁知身首异处?
“若我等再不降,城中恐怕人相食!小人此来是为禀明,稍后,城中守军即出城弃械,听相公处置。但求一点,纵是死,也让我等作个饱死鬼!”宁超说着,再次跪了下去。
徐卫见他谈吐之间,并不慌张,甚至镇定自若。可以想像得到,对方应该不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可他竟能刺了主将,斩首来降,饥饿难道比死亡还令人恐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