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他给秋泉的回电很简单,部队现在继续要避敌锋芒,隐蔽待机,现阶段,以不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为妥,可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对日军进行不间断的骚扰和袭击,吸引鬼子的注意力,从侧面支援抗联部队,以减轻他们身上的压力。
另外,请秋泉转告在基地的各位指挥官,他在欧洲一切均好,将以最快的时间,返回国内,中国的形式将要发生重大的转变,在东北的一切物质和装备,要逐步转移到华北地区,这件事,他让秋泉完全负责,和基地的张全协商办理。
因为双方来往的越洋电报,都是按照事先唐秋离编制的暗语拍发的,根本不担心泄密或是暴露唐秋离身份的问题,就算是有人得到了这些电报的底稿,也是糊里糊涂,不知所云。
开学的日子终于到了,一大早,小玲就起来给巴特尔和白落羽他俩,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山虎他们也早早起来,临上车时,巴特尔这个小家伙还哭了一鼻子,弄得山虎这个铁汉也泪光闪闪。
白落羽就更不用说了,小丫头本来就感情细腻,和小玲相处的就像亲姐妹,搂着小玲痛哭一场,还是朱紫轩老人慈祥的劝慰这两个年轻人,才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上车时,俩人还频频回头,依依不舍,唐秋离的心里也是酸酸的,这两个孩子,从此就要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他坚持亲自开车,送他俩去柏林军事学院,到了学院门口,唐秋离被卫兵拦下,严格的查看了巴特尔和白落羽的各种证件后,他俩被一个中士带了进去。
看着他俩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一片古香古色的欧式建筑群中,唐秋离的心里,忽然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没来由的眼睛湿润了。
从学院大门进出的军官中,他发现了几个身着纳粹党卫军军服的军官,抛开党卫军的使命,和后来的所作所为,平心而论,唐秋离始终认为,在各国的军服中,党卫军的军服是最漂亮和威武的。
一身肃穆、庄重的黑色,透着庄严和威压,红色的袖标,黑红相映,色彩迥异却又和谐统一,各种饰物,把军服装点得熠熠生辉,一个平凡的人,穿上这身军装,立刻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庄重而威严。
唐秋离暗下决心,回国后,要着手研究自己部队的军衔和标志,而参照的,就是今天看到的党卫军军服,这样,有利于部队的管理,更能激发战士们的斗志和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也让那个战士们有了明确的晋升渠道和方向。
当然,要和他们有本质的区别,更多的是东方色彩,和体现自己的特色,他可不想被中国人看作是纳粹党魁阿道夫.希特勒的崇拜者,如果那样的话,他在中国就别想混了,在以后的战场上,怕不是得遭到国共双方军队的共同围剿,更别说英美等国家了。
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十九世纪初受拿破仑的法**队军事体制影响,一八一○年的普鲁士军队于柏林成立了第一所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军官学校,也就是位于柏林的“德**事学院”,第一任院长为普鲁士军事家沙恩霍斯特,《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也曾在该校任校长达十二年之久。
此公的军事著作,影响了欧洲大陆的战略理论和战术指导思想,甚至改变了战争的进行方式,他的著作,被西方各**事家和各级将领奉为兵家圣典,被誉为可与东方的兵圣孙子相提并论的西方兵圣。
该院的办学传统,不拘泥于理论和教条,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看重实际应用的能力,鼓励学员敢于打破教条,学院的自由争论之风,和革新思想的风气及浓,因此,在这里毕业的学员,不是满腹理论的书呆子。
德**队的高级将领,大多出身于此,由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职业军官,构成了德**队的支柱和中坚力量,如果不论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单就军事素养和指挥艺术而言,柏林军事学院培养的军官,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多有建树,起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造就了一大批威名赫赫的名将。
在一战、二战期间,柏林军事学院出身的将领,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冯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德国陆军总司令;胡戈施佩勒(空军元帅)、德国第三航空队司令;冯曼施坦因(陆军元帅)、德国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冯克鲁格(陆军元帅)、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屈希勒尔(陆军元帅)、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克莱斯特(陆军元帅)、德国a集团军群司令。
这也是唐秋离选择这里,做为巴特尔和白落羽留学之地的原因所在,在这里,他希望他俩学到的,不仅仅是军事技术和军事技能,还要有军人的气质和军人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战略眼光。
他暂时还不能离开德国,说实话,对于巴特尔还是有些不放心,在这期间,他和船长阁下见了两次面,看上去,船长的精神好极了,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船长告诉他,有关索赔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法院接受的案子,并且进行了初审,一切都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说这话时,船长眉飞色舞,大概想到了那百分之十的好处费。
两个把日本人当成提款机的老狐狸,共同举杯,心照不宣的微笑着,一饮而尽。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巴特尔的愤怒
喝干杯中酒之后,船长笑眯眯的拿出厚厚一摞钞票,送到唐秋离面前,看着唐秋离疑惑的眼神,船长告诉他,这是你借给日本人的钱,已经收回一部分了。
唐秋离为船长阁下办事的高效率很是惊讶,这么短时间,高利贷就有回收了,出乎意料,他大方的按照约定,付给了船长佣金,另外又嘉奖了一部分,船长几乎把唐秋离当成了万能的上帝。
作为穿越过来的人,唐秋离可深知,物质奖励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打这以后,船长就会竭尽全力的办好他交代的每一件事,而且,自己还想在德国采购一批先进设备,有了船长这层关系,运输就不成问题了,自己也放心。
他关切的询问,对于这次邮轮上发生的纵火事件,船务公司方面是什么态度,船长有没有受牵连,船长大为感动,这个时候,秋先生还这么关心自己,不仅仅是利益关系,这个中国朋友值得交往,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交往。
船长经常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对于中国古老的风俗和文化,也有些了解,他甚至想和唐秋离磕头烧香拜把子,这下倒把唐秋离雷住了,这个老外,门清儿啊!连这个都懂?
和船长分手后,唐秋离兜里揣着厚厚的一叠钞票,心情愉快的返回住处,这才欧洲之行,没想到还赚了这么多钱,日本人真是够意思,看来,出发前准备的钱,要一分不动喽。
拿着小日本的钱买机器、设备,然后造出枪炮、子弹用来打鬼子,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有意思的事儿吗?好像没有了。
接下来几天,他在德国的各个军工企业和制药企业间往来奔波,和不同的厂家谈判,对于德国机器设备的质量,唐秋离是很放心的,虽然价格高点,可物有所值,这总比在国内买便宜。
这些德国老板最近几天是又高兴又闹心,他们遇到了一个来自东方中国的秋先生,这个家伙,简直太精明了,谈判的技巧,对谈判项目的了如指掌,对各种机器设备的价格、性能等,掌握的一清二楚。
真让人怀疑他就是这些企业的总工程师,而且这个家伙还公开说,你们赚到应该赚的钱,多余的,我是一分也不会掏。
偏偏秋先生的采购数量还很大,这是个大客户,放弃吧,舍不得这么大的一笔生意,不放弃吧,这利润可就薄了些,记得中国政府来的那些采购官员,也没有这么狠杀价的,一点回扣、几顿美酒、若干美女就能彻底搞定。
可是,就这家伙,是刀枪不入,回扣不拿,美酒不感兴趣,美女就更别提了,有两次,他还特意把他的夫人兼秘书带来,美女就自动退场了,这些德国老板,对唐秋离是又爱又恨。
最终,在如此大的订单的诱惑下,这些德国老板选择了集体妥协,虽然比以往的生意赚的少点儿,毕竟是大生意,总体利润还是可观的,所有的合同,都是按照唐秋离的意愿签订的。
唐秋离的采购清单里,包括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尤其是制造特种枪支弹药的设备,更是采购重点,医疗设备,制药设备,成品药,抗生素原料等。
有了日本人贡献的钞票垫底儿,唐秋离花起钱来是毫不手软,有些不在原来采购计划中的东西,这回也采购,他心里很清楚,即将到来的中日大战,对各种军需用品的消耗量,是惊人的,尤其是自己的部队,一贯强调火力优势,不多做准备,将来要吃亏。
他还给在国内的秋泉拍去电报,大量采购制造各种弹药所需的原材料,资金问题不用担心,先囤积在各个码头,等他回国后,再运往太行山区,需要注意国民政府的反应,别被当成赤色分子。
唐秋离在德国这通采购,掀起了一股秋离旋风,保守估计,他给德国的gdp贡献了百分之一的增长点,那些德国企业,简直把他当成了财神爷、吉祥鸟!
第一批采购的机器设备和物资,顺利的装船后,唐秋离松了一口气,这才想起来,到了德国这么多天,还没有给小玲买些东西,人家跟自己出国一回,他暗骂自己粗心大意。
出乎意料的是,当他提出来后,小玲却婉言拒绝了,看着恋人纯净的眼神,他明白小玲的心思,是不想浪费钱,后来,在他的强迫之下,小玲总算去购物了,看着小玲这也舍不得、哪也怕花钱的样子,唐秋离一阵气苦。
还是他替小玲挑选了几件衣服和首饰,看着小玲心疼的样子,他说,你信不信,在德国,我顺便找个日本人,都能把你今天的花费挣回来,看到唐秋离气急败坏的样子,小玲也只好答应了。
其实,唐秋离的内心很是感动,小玲跟着自己这么长时间了,没有享受到什么,倒是跟着自己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时时牵挂和担心自己,花一样的年纪,从来没向自己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这使他对小玲的爱恋之中,又多了几分尊重。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他常常感叹自己的幸运,是苍天的眷顾和垂青,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有了这么一位女孩儿!使他的生命之中,焕发出瑰丽的光彩。
在德国的事情已经全都办完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巴特尔和白落羽在柏林军事学院入学已经有两周了,没有什么消息传来,看来一切都还正常。
他的下一站是芬兰,哪里有他想要的东西,办理好各种手续,明天就要启程,赶赴芬兰。
下午的时候,柏林军事学院督察处忽然打来电话,声称学员巴特尔和白落羽出事儿了,要他们的监护人和经济担保人,马上赶到学院,校方会有专人接待。
接完电话,唐秋离的脑袋“轰”的一声,脸色苍白,眼前金星乱窜,身子一软,瘫坐在沙发上,大脑一阵空白,处于无意识状态。
身旁的小玲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严重的事情,她使劲的摇晃唐秋离的身体,看到小玲眼里的泪花,唐秋离的魂儿才收回来,神智恢复了清明。
刚才接到这个电话,他已经傻了,忘了询问对方,在巴特尔和白落羽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他心里很乱,因为不知道是咋回事,他无法掌控这一切,再者,他对巴特尔实在太关心和疼爱了,所谓关心则乱,内心里,对白落羽的关心程度,要稍微逊色于巴特尔。
正好山虎进来,看到唐秋离这样,问清缘由后,还是山虎提醒了他,山虎当时就急了,“那还等啥,赶紧去吧,到了那不就啥事都清楚了吗?”
朱紫轩老人也闻讯赶来,孙子和孙女出事了,老人的焦急程度,不亚于唐秋离,他们四个人紧急乘车赶往柏林陆军学院。
巴特尔正在禁闭室里,他的衣服有几处被撕破,脸上带着几处擦伤,神情中,依然是气愤难平,那双黑亮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芒。
巴特尔入学后,被分到了装甲兵专业学习,他的班级里共有六十多名同学,其中有十来个东方面孔的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些人让巴特尔产生本能的反感,他也对自己刚一见面,就有这种感觉很奇怪,以前没有见过啊?自己是怎么了?
说实话,巴特尔的德语实在是糟糕,根本就是个二半吊子,在加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还挺快,这堂课,他听得是糊里糊涂,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下课后,后来的新学员集体排队去领军装,他以为那些让他反感的东方人,是中国学生,不管咋说,在异国他乡,能遇到自己的同胞,还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最起码语言上能相通,自己也不会寂寞了。
领完军装,在换衣间,他试着询问了一下,果然,这里面有三个学员来自中国,都是公费生,比巴特尔早到几天,几个同胞很快就亲热的聊到一块儿,这三个学员,年纪都比巴特尔大,很明显的成熟许多,他们在出国前,都是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的优秀学员,这次是被特别选调到德国柏林军事学院来进修的。
四个人聊的正热乎,又有六七个东方面孔的学员闯进来,看他们的架势,巴特尔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三个人看到他们,脸上带着明显的厌恶,默默的退到一边,给这些人让路。
巴特尔不知道咋回事,还在穿衣镜前,欣赏自己穿上德**装的样子,觉得挺帅气的,感觉到那几个人到了自己身后,忽然,他的身体被猛然撞到一边。
耳中听到:“八嘎,支那猪,滚远点!”巴特尔当时就热血涌上心头,是鬼子,那熟悉的鸟语,在东北和他们打了好几年,类似的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在这个地方还能碰到这帮禽兽?
他猛地转身,果然,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鬼子兵一贯的骄横和狂妄,当然,那是在他们活在的时候,尤其是哪个领头的,身体粗壮,一双恶狠狠的眼中,带着说不出的轻蔑,那种轻蔑,是在他们的骨子里透出来的。
这些日本学员,并不是要使用穿衣镜,因为屋子里有好几面都没人用,巴特尔明白了,这帮日本学员是看到自己和同胞交谈,还是最后来的,猜到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来挑衅的。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八十六章 咖啡店的风波
巴特尔被这几个存心来挑衅,欺负中国人的日本学员围在墙角,看着这些家伙的死样子,他觉得很可笑,这帮垃圾怎么就改不了这种臭毛病,到那都是这副德行,就好像刚刚发了笔小财的暴发户,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似的。
在东北和关东军打了好几年,死在巴特尔手上的鬼子,没到五百,也有三四百个,就这几个垃圾样的怂货,怕是连血都没见过几回吧?从他们的气势上可以看出,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根本没有军人那种铁血的味道。
对于这样的家伙,巴特尔连眼神都懒得给他们,直接选择了无视,自顾对着镜子欣赏,那是连神仙都能吐血而亡的无视。
这几个日本学员被巴特尔的轻蔑和无视激怒了,先到的那三个支那学员,第一天就被狠整一把,现在,看见大日本帝国的学员,就像耗子见了猫,唯恐避之不及,哪还敢在眼前晃来晃去。
只有这个新来的支那学员,不知道我们大日本帝**人的厉害,瞧这家伙年纪不大,可神态比我们的都傲慢,真是个不知道死活的家伙,在大日本帝**人面前,支那军人,只有远远逃开的份儿,就像他们在满洲事变中的表现一样。
几个日本学员,刚要上去动手,外面带队的教官吹响了集合的哨子,这几个家伙只好悻悻的罢手,他们虽然狂妄,可也知道学院纪律的厉害,日耳曼民族的严谨和一丝不苟,那是出了名的,可不管你是那个国家来的。
事情闹大了,被院方知道,关禁闭是轻的,严重的要开除学籍,在这个地方,大和民族的那点狂妄,还是收敛起来的好,日子长着呢,还怕找不到机会?
所以,这几个家伙恨恨的哼了一声,算是暂时放过了,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支那学员,浑然不觉的巴特尔,并不知道教官的出现,使他避免了进入学院后,和日本学员爆发的第一次冲突。
在一边提心吊胆的三个中国学员,松了一口气,他们比巴特尔早来几天,已经吃过这些日本学员的苦头,没办法,日本人对于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轻蔑和欺凌,已经渗透进他们的文化里,表现在他们日常行为中,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
从甲午战争以后,这个岛国打败了曾经的老师,曾经的天朝大国,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就无限膨胀,就没拿正眼瞧过中国人,“九一八”事变之后,这种情绪更是达到了顶峰,从他们对于中国的蔑称“支那”就可见一斑。
这个民族在骨子里,就有一种侵略和扩张的**,他们站在海岛的尽头,隔着太平洋,眺望那块幅员辽阔、肥沃、富饶的东方大陆,在他们的眼里,那就是肥得流油的一块儿香喷喷的肉,这块肉,只能是大和民族的盘中餐,岂容他人分享。
为此,日本不惜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同样觊觎这块肥肉的沙皇俄国拼死一搏,打跑了北极熊,侵占东北全境,只不过是在这块肥肉上,狠狠的咬了一口,怎能满足大和民族贪婪的胃口。
这种心理,成为日本民族的主流思想,体现在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身上,今天,几个日本学员的表现,就是必然的结果。
巴特尔没有想到这么多,也没有唐秋离带着过去的记忆,看待今天的那种纵贯历史的透彻,在他朴素的心里,就是觉得,不应该欺负人和被人欺负,要是被欺负了,那就奋起反抗打跑他,跟随大哥打鬼子,也是基于这种心理和想法。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那些日本学员,还是不断的找麻烦,当然,这一切都是背着教官和学院做的,巴特尔尽量避免和他们发生冲突,大哥特意叮嘱自己,在学习期间,不要发生任何事情。
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学成之后,好尽快回国帮助大哥,唐秋离语重心长的话,不时的在他的耳边回响,他永远也忘不了在他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大哥和他长谈的情景。
大哥的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和一种背负历史的沉重感,对他说了很多,从国家的历史,到中日战争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将来的目标,尽管有许多话,他还一知半解,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大哥现在的样子,那一瞬间,他的内心被轻轻拨动,思维中,某些沉睡的角落,渐渐苏醒。
似乎眼前的薄雾消散许多,似乎站在历史的隧道,隐约看到了未来的尽头,他忽然发现自己长大了,以前很多不理解、不明白的东西,有些朦胧的感悟,站在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也理解大哥的一片苦心和对自己给予的厚望。
尽管学得很辛苦,巴特尔还是很努力,有些不懂的地方,他就记下来,回到宿舍后,就请教几个中国同学,幸亏是不和那些日本学员分在一间宿舍居住,否则,以巴特尔的个性,断然不能容忍到现在,说不定已经宰了几个。
周末,同寝室的朋友,约他去喝咖啡,平心而论,对于这种像苦药的东东,巴特尔很不感冒,始终敬而远之,有时候他奇怪,那些洋人喝得津津有味,真是不可思议!
正好今天有时间,来了两周了,也没有出学院大门一步,再说,盛情难却,这几个同学平时对自己也照顾有加,他忽然想起了白落羽,这个小丫头自打入学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两个人在不同的教学楼上课,也难得一见,今天正好有空,把她也约出来,大哥还叮嘱自己照顾她。
晚上,白落羽如约而至,小丫头穿着一身德国国防军制服,显得很精神,英姿飒爽,人本来就长得漂亮,这身军装一衬托,让这几个男学员眼前一亮,除了巴特尔之外。
有趣儿的是,小丫头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高大、英俊的金发青年,见到巴特尔他们之后,白落羽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动作,把这个青年介绍给大家。
虽然是初次见面,而且不在同一个专业,毕竟都是年轻人,再加上同学关系,大家很轻松的融为一体,气氛热烈而亲切。
白落羽没有遇到巴特尔的处境,她所在的班级,没有一个来自东方国家的学员,突然出现的一个东方学员,还是个小美女,当时就把这些同学给镇住了。
相比那些来自欧洲,人高马大的女学员,有着纯粹东方面孔的白落羽,就是个小天使,再加上她高雅的气质,温和的性格,很快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打成一片,成为了全班最受欢迎的女孩儿,得到了小公主般的待遇。
这不,今晚她来赴约,班级里的同学不放心,特别选派了一个颇有骑士风度的男同学,作为护花使者,当然,这是他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荣誉,因为同班的男同学,都被白落羽给吸引住了,那个不想成为这个东方美女的选择目标。
几个人谈的正高兴,咖啡店的门一开,几个日本学员走了进来,看来,也是趁着周末的空闲时间,出来消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彼此没有交情,大不了装作看不见,彼此相安无事,这也不是你们家的地盘儿,也算是做人的一种方式,也算是一个正常的人。
可日本人不这么想,看到几个中国学员,在那谈的很高兴,他们就不高兴了,凭什么支那人要高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劣等民族不配,骨子里的劣根性,又忍不住泛滥起来,好像不去欺负和凌辱一下支那人,今天晚上就失眠,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在学院的环境下,慑于学院的纪律约束,颇多顾忌,他们还不敢放肆,只能偷摸的背后搞小动作,现在不一样了,这是在学院的外面,没有督察处的监管,没有教官的眼睛,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去找座位,直接就到了巴特尔他们这一桌,目的很清楚,就是来挑衅和欺负中国人的。
人还没到,日语的辱骂声已经响起,什么支那猪、劣等民族的字眼儿,不绝于耳,店里的其他顾客当然听不懂这类鸟语,可巴特尔懂些日语,他猛地抬头,这几个,就是平时总搞些小动作,不断地挑衅他的心理底线,挑战他的忍耐力的同班日本学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