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第九集团军指挥部,张治中脸色严峻得可怕,眼中满是怒火,那个逃跑的旅长,五花大绑被宪兵押着,垂头丧气的站在会议室里,看神情似乎不太害怕,在得知八十七师二七六旅旅长放弃阵地逃跑的消息之后,张治中暴怒的摔碎了茶杯,立即命令军法处,派出一个中队的宪兵,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把这个败类抓回来。
这个逃跑的旅长,眼睛已经看到大上海的高楼大厦,脚还没有跨进一步的时候,就被宪兵追上,他的警卫排还想动武,被宪兵当场击毙排长和几个班长,五花大绑的把这家伙连带他的手下抓了回来。
张治中这次召开会议,就是专门处理这个旅长的,有知道其中蹊跷的参谋,悄悄告诉他,此人颇有些来头,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果夫的一个远房侄子,能到八十七师当少将旅长,是陈部长推荐的,师长廖磊,是陈部长的同乡,其中关系很是复杂。
廖磊脸色苍白得可怕,神情萎顿,一方面是流血过多,还没有恢复过来,更主要的,自己的部下出了这么丢人的事情,参战的二十万**,只有这个家伙丢弃阵地,临战逃跑,他的心口一阵阵发闷似的疼痛,在这么多的同僚面前,如何能抬起头?
事情的经过一目了然,这家伙就是个可耻的逃兵,因为他,二十万部队,险些全线崩溃,张治中下令,把他拖出去,就地正法,以警示所有部队,这家伙急了,大喊:“张司令,手下留情,看在我叔叔的面子上,放我一马,定当厚报!”
张治中冷冷一笑,看在你叔叔的面子上,给你留个全尸,否则,割下你的脑袋,挂在上海城门,让所有的人都知道逃兵的可耻下场,中央军里没有你这样的败类,拉出去!张治中将军很是厌烦的挥挥手。
这是在淞沪战场枪毙的第一个少将级军官,全线为之震动,八十七师师长廖磊自请处分,部下当了逃兵,做师长的当然又责任,张治中对他好言安慰,廖磊在战场上的表现,张治中已经了解,对于这样一员战将,怎能忍心斥责,鉴于八十七师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调回上海市区休整,另外派部队接替八十七师的防线,据说,廖磊因此卧病在床三个月之久,并不时的自语,“用人不当啊!”
长江口,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松井石根已经有些痴呆了,他的最后一把利剑,铩羽而归,十余万士兵再也回不到日本,还有那些坦克和重炮,一连串的失败,像是一个粗暴的拳击手,猛烈的击打他,他痛苦的已经麻木。
为什么会这样?他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是自己大意还是轻敌,三天的时间,足以颠覆他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这还是他熟悉的支那军队吗?几个师团就能横扫大半个支那,松井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可无情的现实,让他痛苦的发现,自己关于这个东亚病夫的国家,所有的经验都已经过时,他面对的是不逊色于帝国士兵的支那军队,战争必须打下去,可自己手中的实力,还能在发动凌厉的攻势吗?
松井的脸色苍老了十几岁,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朽,被抽走了全部的精气神儿,没有理会周围将领和幕僚们复杂的目光,蹒跚着走出去,把自己关在舱室里,不允许任何人打扰,执勤的日军士兵发现,司令官阁下舱室里的灯光,一夜未息。
八月二十六日,一整天,日军没有发动进攻,厮杀了整整三天的海滩,难得的安静下来,得以喘息的中国守军,抓紧这难得的时间,修整、加固工事,补充弹药,运送伤兵,掩埋日军士兵的尸体,滩头阵地上人来人往,忙碌异常,遍地的鲜血,已经被涨潮的海水冲刷干净,海滩又恢复了往日的干净。
只是日军的侦察机不断的飞临上空进行低空侦察,绿头苍蝇般的讨厌,按捺不住的中央军防空团高射炮,一顿炮弹请下来一架,其余的日军飞机,吓得一溜烟似的飞跑了。
苏鲁机动兵团防空旅的高射炮,因为有炮瞄雷达“天眼”,日军侦察机早就在目标之中,只是常风严令,不许开炮,战士们只好羡慕的看着友军打下飞机,常风本能的预感,松井地面拱不动,要在天上打主意,防空旅不能暴露实力,而且他把自己的判断,汇报给了张治中将军。
自从淞沪战场开战以来,华北的日军频繁出动,以大兵团的方式,对独立师的阵地,发动了多次进攻,稍微遇到打击之后,日军马上退兵,隔一天,再重来一次,几天来,日军调兵遣将,三出平津,四下冀西和冀南,忙得不亦乐乎,从怀安、阳原、蔚县、涞源至冀南的保定、河间、沧州一线,均有战事发生,但都不激烈。
独立师各部的敌情报告几乎都一样,日军稍有接触,即行撤退,按照师指挥部的要求,我部固守现有阵地,未作追击,把唐秋离气得牙根痒痒,因为日军重兵集团猬集,各部之间的空隙很小,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战机,弄不好,部队还好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
日军这么做,也是有把自己吸引在华北,不能分兵支援淞沪战场的意图,不过唐秋离有些搞不懂,一贯崇尚进攻的日本陆军,在华北握有百万重兵,面对独立师十几万部队,不大举进攻,把自己打跑、打散,反倒是搞这些小把戏,日军华北指挥官总不会是脑袋进水了吧?日本人的思维,用正常人的判断,还真猜不透。
在冀西和冀南歼灭日军一部的计划落空,把日军引入太行山区和山西境内的意图,也没有能够实现,山西那位阎长官,手里的几十万部队,闲的发慌,就是不派到河北战场,替唐秋离分担一部分压力,他曾经以北方军分会委员长的身份,发函给阎锡山,并申明利害关系,强调平津战场,实为山西的门户之战。
唐秋离自认为是情真意切,哪知道,此公先是哭穷,大倒苦水,部队没吃没穿,缺枪少炮,几个月发不出饷银,士兵们都没有心思打仗,接着提条件,要这要那,然后才能派出部分兵力,还酸溜溜的说,唐副委员长财大气粗,中央又高看一眼,要钱给钱,要枪给枪,我老汉这是借了你的光儿,唐秋离看完电报,气乐了,再也没有心思和这老兄打交道。
苏鲁机动兵团在淞沪战场上的一切,他每天都会收到详细的消息,相对于华北而言,目前他更关心淞沪方向,吴淞一带反登陆战打得血肉横飞,也没有调动在杭州湾布防的部队的心思,有张治中和二十万中央军,心里踏实不少,他清楚,接下来,秋生哥肩上的胆子更重。
打残了松井,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步,杭州湾一带,将会是淞沪战役第三阶段的主要战场,只恨自己腾不出手来,被一百多万日军死死的钉在华北,否则,一战可解决南线的威胁,北线就好打多了。
他也接到了常风自请处分的报告,对于这个年轻人在淞沪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唐秋离多少有些意外,更多的是高兴,独立师又出了一员能独当一面的战将,损失了重炮和反坦克枪,他当然心疼,不过,常风能打出这样的战绩,再大的损失也值得。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四百四十四章 立体进攻
唐秋离很是欣慰,常风是一员后起的战将,相对于独立师那些老牌儿旅长们,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个作战方向,而且是夹杂在二十万中央军之中,士兵的素质,武器装备,火力的优劣,战略战术都有很大的差距,涉及到协调和配合等多方面,这仗不好打。
而与张治中将军的电报往来中,张将军对常风多加赞赏,相当满意,这让唐秋离很是自豪了一把,所以,他怎能责备常风,在给常风的电报中,只是强调了一点,淞沪激战三日,松井的上海派遣军已经是疲惫之师,以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攻占上海,而徘徊在长江口不退,必是另有图谋。
日军航空部队始终未出现在战场,不是松井石根过于自负,就是陆海军之间协调出了问题,二十六日全天无战事,值得警惕,未必不是松井借此调整部署,请提醒张将军,注意部队防空,过多的,唐秋离没有再说,常风是个聪明人,理解这一切。
发完电报,唐秋离长叹一声,一旁的梅婷立即询问的看着丈夫,美丽的大眼睛里,满是温馨的关切,其实,唐秋离心里满是遗憾,国力贫弱啊,他要是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早就把松井送进大海喂鲨鱼了,何至于让这个老家伙阴魂不散的徘徊在长江口,时不时的来上一下子。
常风把师长的意思转达给张治中将军,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将军极为重视,把两个防空团团长找来,特别叮嘱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看着两个团长正襟危坐,骨子里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架势,常风暗暗担忧,难道非得用血的代价,才能得来经验教训?有的时候,他真的感到无能为力。
松井这一天一夜,想了很多,他认为自己最大的失误,就是过于自负,以为凭借着手里的二十万雄兵,就能征服支那的江南半壁,放着帝国强大的海军力量不用,结果招致一连串的惨败,葬送了十余万帝国忠勇的武士,应该放下身价,为了打赢战役,其他的都是小事,所以,他从舱里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屈尊去拜会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
跟随他的幕僚们吓了一大跳,一天一夜的功夫,司令官阁下的头发全白了,脸上的皱纹都能夹死苍蝇,如果不是一身大将军服给他支起个架子,整个人像是一碰就要散架子。
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在另外一艘军舰上,自从松井到了旗舰,他就挪窝了,实在讨厌这个老家伙,处处以前辈自居,张口闭口就是日俄战争,满洲事变,以为大日本帝国的基业,都是他们陆军打下来的,我呸!怎么不说甲午海战呢?眼不见心不烦,躲着总可以了吧?
听到松井司令官亲自来访,长谷川清暗自琢磨,老家伙支持不住了,来求援,果然,松井开门见山,要海军出动军舰,为陆军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同时,海军飞机也要出动,狠狠的轰炸支那守军的阵地,尤其是他们的炮兵阵地。
别看松井是大将军衔,而且是派遣军司令官,比长谷川清高出整整一个等级,那也指挥不动他,陆海不同属,何况海军的任务是护航,把部队送到目的地,就是完成任务,如果陆军作战得力,舰队早就返航了,何必在这里闲着?
派军舰?前面的吴淞口要塞炮台,那就是鬼门关,前次已经吃了大亏,自己的职务好悬被一撸到底,这次还去找倒霉?至于要飞机出动,那得和航母舰队联系,自己说了不算,长谷川清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百个不同意。
谈话一开始,就很不愉快,长谷川清考虑再三,事情闹到军部,对自己也没有好处,退了一步,要陆军占领吴淞口炮台,海军的军舰,才能出动,否则,一切免谈,松井再也忍受不了,立马进入暴走状态,勃然大怒,要是陆军能占领吴淞口要塞,还至于用你长谷川清的军舰吗?
两个人不欢而散,长谷川清气得够呛,这老家伙是不是疯了,明知道吴淞口要塞,正卡在第三舰队进入黄浦江和长江上游的脖子,葬送了十万部队不说,还要海军去送死,他还满身是道理,真他妈的!
也不知道松井用了什么办法,长谷川清很快就接到了海军部的电报,要他全力配合松井执行淞沪战役计划,第三舰队临时划归上海派遣军指挥,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将轰炸吴淞口要塞和支那守军的滩头阵地,第三舰队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长谷川清大呼倒霉,这个已经疯狂的老家伙,一定让自己的第三舰队打头阵。
果然,松井的命令下来了,舰队攻击吴淞口要塞,而后炮击滩头阵地,长谷川清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命令“盈野”“日丸”“高岛”三艘主力战舰,以战斗队形,逼近要塞。
在日舰启动的同时,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日军轰炸机和战斗机,也飞临吴淞口一带的上空,松井精心策划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攻击开始了。
重磅炸弹雨点似地落在吴淞口要塞和中国守军阵地上,而要塞是日军飞机的重点攻击对象,落下的炮弹更多,日舰也开炮了,要塞硝烟弥漫,大地都在颤抖,防守这里的防空旅一团,面临极大的压力。
独立师防空高炮和高射机枪装备的“天眼”炮瞄雷达,发挥了威力,面对优势的日军飞机,毫不畏惧,炮口喷出火焰,流星似地炮弹,成串儿飞上天空,一架架日军飞机,或者是凌空炸成一朵礼花,或者是带着长长的黑烟尾巴,摇摇晃晃的往外海方向逃去。
日舰更是没有占到便宜,有了高炮和高射机枪的掩护,岸防炮专门对付日军军舰,打得日舰烟火四起,黑烟滚滚,不得不逃离炮火的射程,远远的开炮,炮弹落在海里,激起高高的水柱,倒是把鱼虾炸死不少,可对要塞没有什么威胁。
长谷川清告诉这些舰长们,如果要塞的炮火过于猛烈,各舰要临机处置,以保存实力为上,没必要为了陆军搭上咱们的军舰,这不是废话吗,这些日军舰长,那个没见识过吴淞口要塞大口径岸防炮的威力,被炸沉的哥们就是例子。
倒是有几个年轻的舰长,对司令官阁下的话,很不以为然,认为有损帝国海军的荣誉和尊严,十几艘战舰,围攻一座要塞,还打得缩头缩脑,不是让陆军那帮家伙们看不起吗?战端一开,这些军舰很快就超过了三艘主力舰,打起了头阵,把长谷川清气得破口大骂,严令他们按照作战部署行动。
在长谷川清看来,这些轻型军舰的舰长们,就是猪头,让三艘主力战舰首先发动攻击,就是这些军舰皮糙肉厚,扛打,挨上几发炮弹略损皮毛,你们那些轻型舰只逞什么能,一发炮弹就够你们受的。
长谷川清再次严令,轻型军舰退出战斗序列,已经不用了,日舰开始后撤,因为有两艘轻型军舰已经冒烟起火,舰体倾斜,似乎轮机舱被大口径炮弹击中,失去自主行动的能力,死鱼似的随着波涛摇晃,日军水兵拼命的救火,有的套上救生圈,直接跳到海里。
一声巨响,海面上升腾而起一团夹杂着火苗的浓烟,一艘日军轻型军舰爆炸起火,钢铁的舰体,被巨大的爆炸力炸成两截,舰首高高翘起,又倒扣着一头扎进海里,打个旋就不见了踪影。
另一艘失去动力的轻型军舰,被几发炮弹接连击中,渐渐下沉,只有高高的桅杆露在海面上,证明曾经有一艘军舰存在,不过,也很快消失了。
吴淞口要塞再次燃起战火,面对日军海空两面进攻,毫不畏惧,以损毁四门岸防炮,两门高射炮和五挺高射机枪,伤亡战士一百六十余人的代价,击沉日军两艘轻型军舰,击伤数艘,击落日军战斗机五架,轰炸机十一架,可谓神勇,日本海空军根本没有占到便宜。
此次海陆空大战,“天眼”炮瞄雷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是第一次在大规模的实战中检验雷达的效果,出手不凡,此后,防空部队疯狂地喜爱上了“天眼”,并且一位蒙古族的战士,给起了个蒙古名字“阿尔斯冷的眼睛”,翻译过来就是狮子的眼睛。
松井目睹此景,叹息一声,他准备登陆占领吴淞口要塞的部队,根本不敢派出去,上去就是活靶子,多少人也不够填,支那守军早有防备。
吴淞口要塞打得好,滩头阵地却遭受了损失,川沙河口至狮子林一线,被日军飞机炸成一片火海,因为有常风有准备,炮兵早已经做了隐蔽和伪装,损失不大,而且独立师的部队,防空武器让日军的飞机根本靠近不了目标,俯冲下来就成了活靶子,丢下的炸弹根本没有准头。
日军飞机在吴淞上空碰了钉子,转而集中攻击狮子林和川沙河口中央军的防御阵地,因为防空高炮暴露了位置,又没有转移阵地,打飞机的高炮,到被日军飞机炸毁不少,中央军的士兵,悍不畏死,打出了真火,冒着日军飞机猛烈的轰炸,硬是顶住了日军飞机的疯狂进攻,不时有日军飞机哀鸣着摔到地面。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四百四十五章 结局
八月二十七日,喘息了一天时间的日军,在松井的统一指挥下,陆海空联合出击,发动了立体进攻,这也是淞沪战役开战以来,日军第一次动用诸兵种联合进行攻击作战,松井的意图很明显,用钢铁撕开中国守军的防线。
一场陆海空大战,日军飞机和军舰,在吴淞口要塞没有讨着好,第三舰队还是无法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吴淞口要塞炮台,就像一道无法攻破的铁门,牢牢的把长江口主航道封闭。
中央军防空团损失惨重,日军飞机也没占到便宜,防御阵地更是被炸得硝烟滚滚、尘土飞扬,松井把剩余的部队,全部投入到攻击之中,中央军士兵从土里钻出来,咬着牙,拼命的射击。
一连三天打退日军的进攻,这些守卫在前沿的士兵,对日军的恐惧,已经完全消失,小鬼子也不是刀枪不入啊,子弹打上去,照样揍他个人仰马翻,瞧见没,小鬼子快顶不住了,今天来的人,比每天少多了,就是他妈的鬼子飞机搅局。
士兵们互相鼓励着,凡是能在几天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中,生存下来的士兵,都是战斗经验丰富,脑筋灵活的人,都打成精了,他们发现,鬼子飞机丢下的炸弹,很少在一个地方重复落下,找到了窍门儿,这些中央军的老兵,利用弹坑,翻滚前进,和日军士兵眼对眼的猛射,手榴弹不要钱似的猛扔,硬是把逼近前沿的日军赶了回去。
这还得感谢松井,给中国守军宝贵的一天,补充了大量的弹药和物资,淞沪战役牵动国人的心,前线要什么,国府想尽办法提供什么,背靠大上海,什么都不缺,历史上那种缺枪少弹,士兵不得不和日军白刃战的局面,根本没有出现。
防空炮火牵制了日军飞机,逼得他们不得不提高投弹高度,精准性大为降低,有的炸弹,甚至丢在日军的队形里,战斗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常风的防空部队赶过来支援,这一下,日军的飞机损失数量急剧上升。
战至下午两点,日本海军航空队骇然收手,大半天的激战,他们已经损失了三十五架轰炸机和十八架战斗机,而登陆的地面部队,连中国守军战壕的边儿都没有摸着,反而被打得尸横遍野,不得不就地防御。
日军飞机驾驶员怎么也搞不明白,飞机的机动动作,完全可以摆脱地面高射炮火,可就是眼睁睁的看着同伴的飞机,跟沾了汽油的公鸡,冒烟带火的凌空爆炸,尤其是后来,中国部队防空炮火的精确度,更是匪夷所思,大半的飞机,是在最后阶段被击落的。
没了飞机的助战,海军又吃了亏,松井只好命令停止进攻,守军哪里肯放过他们,一顿炮弹把日军撵到海面上。
八月二十八日,松井卷土重来,还是海陆空立体进攻,遭遇到的结果和昨天一样,有了经验教训的中国防空部队,在日军飞机刚刚飞临阵地上空的时候,突然以集火射击的战术,一举干掉了九架日军轰炸机,随后的对空作战,打得很有章法。
接下来几天,松井以同样的战术,每天猛攻滩头阵地和吴淞口要塞炮台,中日双方推来杀去,整个上海北部,被滚滚硝烟所笼罩,随海风飘过来的,都是刺鼻的硝烟味儿,上海的市民,忐忑不安的倾听着,几乎没有停止过的枪炮声和日军飞机的怪叫声,暗自猜测战争的结局。
因为上海市区内的日本人势力,被清扫一空,市民们没有特别的恐慌,各种支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也有不少富豪人家,把金银细软转移到他处,每天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一旦上海外围失守,城破之时,就是举家逃离大上海之日。
战至九月五日,日本海军和海军航空队不干了,几天下来,在巴掌大的上海北部海滩,海军航空队的战机损失大半,第三舰队损失大小军舰达六艘之多,几千名日军水兵葬身大海,这还不算重伤被拖回日本本土基地维修的四艘军舰,这样的损失,是海军接受不了的。
松井石根也无力再战,他手里的部队,只剩下建制不全的五万多人,他根本拿不出一个完整的师团,发动一次像样的进攻,从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五日,两周的激战,共有十四万多名日军士兵,葬身在东方中国的上海外围。
日本上海派遣军已经被打残了,好几个师团被迫取消了番号,十四天的激战,在上海外围,挤干了松井石根的最后一滴血,他的部队,已经名存实亡,无再战之力。
而中国守军第九集团军,也付出八万五千余人伤亡的代价,常风的部队,伤亡已经超过七千余人,大半个旅丧失了战斗力,炮兵旅三个重炮团遭到重创,防空旅损失高射炮二十三门,高射机枪三十余挺。
中日双方共计有二十三万名士兵倒在吴淞、川沙河口至狮子林一线,日军的损失更为严重,长江入海口外的海水,为之微红,竟然引来大批的鲨鱼,争相吞噬日军士兵的尸体。
随着日军无力再战,淞沪战役反登陆战第二阶段,宣告暂停,日军残余部队退往上海外海,幽灵一般的徘徊在海面上。
松井已经不知道痛苦的滋味,他的心已经麻木,海陆空立体攻击失败,宣告了他的命运,投入将近二十万兵力,海军第三舰队,大量的战机,却是个这样的结局,漫说占领上海和南京,连在陆地上站脚的机会都没有,每次损兵折将之后,都被赶回海面。
松井很清楚,他的军人生涯已经完蛋,所有的荣誉和功勋,都被无情的击碎在他想征服的上海,往昔的骄傲岁月,薄烟般在脑海里掠过,最终消散,大本营的电报,口气冷淡得如同萧瑟的寒风,再也没有那种尊敬和推崇。
松井请求大本营,允许上海派遣军撤回本土休整,他本人,将亲自向天皇陛下请罪,大本营回电,上海派遣军继续留在长江入海口一带,以进攻的姿态,吸引支那守军的注意力,大本营另外有行动计划。
至于这个计划的内容,松井一无所知,大本营也么打算告诉这个败军之将,松井接到电报,沉默不语,以四万多精气神都被支那军队打没的残兵,还要保持进攻的态势,是他看错了,还是大本营故意让他难堪,这一切都不重要。
自己的部队,被大本营当做了可以随时牺牲掉的诱饵,军部在策划又一次大规模的行动,自己可有可无,松井的心,撕裂般剧痛,他痛恨眼前这片土地,痛恨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让他失去了军人的荣誉与骄傲,品尝了生平第一次,而且是再无翻身机会的惨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