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重庆,蒋委员长勋鉴,前次回电,遗漏一件重要的事情,东北收复之后,鉴于实际情况,我已经委任定边经济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刘翰章,为东北政务长官,全权负责东北接收事宜,此人在定边期间,政绩卓著、颇具才能,定边能有今日之发展和繁荣,刘翰章功不可没,如今,东北百废待兴,此人定能胜任这个重任!”
“因此,秋离恳请蒋委员长,在中常委会议上,宣布此事,以免因此而造成党内同仁的不和与分歧,则乃为秋离之过错也,当然,东北地域辽阔,仅凭刘翰章一人,恐怕难以面面俱到,如果在此次中常委会议上,诸位党内同仁,推举出合适的人选,亦可来到东北,担任刘翰章的副手,齐心协力,为东北战后重建工作,而施展才华!”
“亦或是,中常委推举出的人选,若能力卓越,颇负众望,秋离亦不反对,以刘翰章副之,协助此人为东北战后重建大业,出一份力!”
唐秋离口述完电报内容,陈峰忍不住乐了,说道:“师长,您这是给重庆的那帮大佬们,火热的心情上,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啊!”
唐秋离也是冷冷一笑,“东北岂是谁都能染指的?敢来,我就敢埋!”
下午,国民党中常委会议,准时召开,果然,在会议一开始,上午没有发力的系干将们,大展神威,把其他派系的人选,批驳得体无完肤、狗屁不是,见打压下其他派系的气焰,然后,系顺势推出了自己的人选,现任行政院政务次官的李启文。
而李启文也不负众望,一篇光复之后的东北,重建工作的施政纲领,说的是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激情四溢,文采飞扬,其他派系推出的人选,无论是施政纲领和口才、文采上,都差着几条街,两相对比之下,则是黯然失色,高下立分,显得土鸡瓦狗一般,拿不上台面儿!
见一篇战后重建东北的施政纲领,技压全场,引来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李启文面有得色,施施然落座,包括陈立夫在内,几个系干将,也是神情兴奋,低声向李启文表示祝贺,似乎接收东北大员的位置,已经铁定落到了系的囊中!
在会场内,只有两个人,是心知肚明,带着看戏的心情,来看系表演的,一个是高坐在主席台上的蒋委员长,另外一个,则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张群,唐秋离的电报到了重庆之后,蒋委员长在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智囊,招到官邸。
看完电报之后,张群倒是没有感到意外,“委员长,此事不出之前的预料,而且这封电报,来得恰逢其时,正合了委员长置身事外的身份,各个派系的怒火,都会指向唐副委员长,委员长您,也不会因此而落下埋怨,是好事儿!”
见会场安静下来,系的干将们,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蒋委员长咳嗽一声,慢声拉语的说道:“我们在此研究主政东北的人选,但不可忽略一个人,那就是一手指挥所部,光复东北的唐副委员长,因为东北刚刚光复,局面不稳,唐副委员长无法参加此次中常委会议,因此,给会议发来电报,阐明自己的意见,岳军兄,就劳烦你把电报给诸位委员们宣读一下吧!”
那些刚才还羡慕嫉妒恨,系推出的人选,拔得头筹的各个派系大佬们,均是一脸的惊愕,对呀,自己在这里争得头破血流,怎么忘了东北现在在谁的手里啊,那位缺席中常委会议的唐副委员长,可是最有决定权的!
陈立夫的脑袋,“轰!”的一声,本能的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他已经预料到,唐秋离绝对不会放弃到了嘴里的肥肉,但迫于形势,让出某些方面的控制权,还是可能的,比如党务、主政人选等。
陈立夫也没有狂妄到,在军事上跟唐秋离掰手腕子,只要在东北楔进去自己的势力,剩下的就好办了,剩下的就徐图之,慢慢搅合,搞不死你个毛头小子?
但这封电报,来得太不是时候了,哪怕再晚个半天时间,一切都成了定局,届时,唐秋离若是在提出反对意见,那针对的可不是系,而是整个国民政府,自己再在背后推波助澜,立马就是舆论沸腾,举国上下一片指责之声,对抗国民政府,不遵守中常委会议决议的大帽子,唐秋离是戴定了!
可陈立夫阻止不了,唐秋离的电报在会议上宣布,他只能被动的思考着,李宗仁和白崇禧,对视一眼,均露出会心的微笑,为新桂系选择不蹚浑水而暗自庆幸。
会场上,张群抑扬顿挫、文绉绉的把电报宣读完毕,各个派系的大佬们,则是一脸的沮丧,暗恨自己糊涂,怎么把那个一跺脚,国民政府乱颤的唐副委员长给忽略了呢?
东北在人家唐副委员长手里,几百万装备精良、百战之余的精兵强将做后盾,自己推出的人选,若是胜出,没兵没枪去东北,还不是光杆司令一个,任由唐副委员长捏吧,糊涂啊,本来对系力压群雄,抢了肥肉而羡慕嫉妒恨的大佬们,这一下,都用同情带幸灾乐祸的眼神儿,看着脸色阵红阵白的陈立夫。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七百三十一章 这事儿不算完
看着满脸失落,却又带着如释重负表情的大员们,蒋委员长从心里鄙视这帮缺乏政治智慧的家伙们,“诸位同仁,对于唐副委员长,提出来的主政东北人选,原定边经济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刘翰章,有什么反对意见吗?这是党内同仁的会议,有什么意见,但说无妨!”他高声说道。。。
这番话,就有点儿煽风点火的味道了,蒋委员长有自己的心思,“娘希匹!东北的好处,都让唐秋离吃了,根本就是没把我放在眼里,自己得不到,也要在各个派系大佬们的内心里,种下一根刺儿,反正自己也没损失什么!”
不过,张群听完蒋委员长的话之后,不易觉察的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洞察了领袖用意,他并不赞同蒋委员长这样做,在场的大员们,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认清局势之后,岂会轻易的上当,倘若事后传到唐秋离的耳朵里,反倒不美!
其他派系的大佬们,自然不会因为蒋委员长几句鼓动的话,就跳出来嚷嚷,他们清楚,得罪唐秋离的后果是什么,何况,主政东北的肥差,根本落不到自己派系的头上,百言不如一缄,得罪那个人干什么?
其他派系的大佬们,当了缩头乌龟,可并不代表陈立夫能够咽下这口气,跳起来嚷道:“委员长,诸位同仁,我要说一句,既然光复之后的东北,重建工作由国民政府统筹安排,他唐秋离有什么权利。私自任命东北的行政长官,这不是**裸的藐视国民政府的权威,妄图自立门户的表现吗?”
“因此我提议。中常委会议马上做出决议,立即发表一份声明,驳斥唐秋离的越权之举,责令其撤销非法的任命,等待国民政府派员赶赴东北,在此之前,有关东北接收的所有事宜。都应该停止!”
不能得罪唐秋离,更不能得罪这位手握党务大权的陈立夫,各个派系的大佬们。谁也没有说话,乐得看见两虎相争,最好打得两败俱伤,包括蒋委员长在内。也是一言不发。
现任广西省府主席的新桂系另外一员大将黄绍竑。有些忍不住了,他代表李、白二人,跟唐秋离多次接触,觉得与唐秋离的私交不错,而且,对于唐秋离的印象,非常之好,人家从来没有亏待过新桂系。听完陈立夫的话之后,觉得这家伙满嘴胡言。便要站起来驳斥一番,但身旁的李宗仁,摇头制止了他的举动。
陈立夫嚷嚷完,见没人响应自己,愈发的气愤难平,拔高嗓门儿说道:“诸位同仁,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唐秋离这种无私国民政府的行为,在光天化日之下上演?”
就在陈立夫身边的何应钦,觉得自己不能不说话了,否则,陈立夫成了唱独角戏,“诸位同仁,我赞同陈部长的意见,他唐秋离也是国民政府的一员,有什么权力在国民政府没有确定主政东北人选之前,私下任命官员,若是其他地方大员,纷纷效仿,则国民政府的权威何在?法纪何在?”
两个人一唱一和,倒是配合默契,先给唐秋离戴上一顶大帽子,张群见蒋委员长丝毫没有制止的意思,心里暗自着急,如果任由陈立夫和何应钦两人闹下去,把会议的主题改变方向,变成声讨唐秋离的会议,对于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绝对没有好处,不但于事无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造成中央与唐秋离的对立!
尽管唐秋离早就羽翼丰满,不受国民政府的约束,但若是拿到桌面上儿来公开化,对蒋委员长的威信,绝对是致命的伤害,“陈部长、敬之兄,提醒两位别忘了,唐副委员长在电报里,还通报说明,如若此次中常委会议,推举出合适的人选,他任命的刘翰章,可以当副手!”
“唐副委员长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我想,不会连临时任命一位主政东北官员的权力都没有吧?只是权宜之计,诸位同仁,是否也明白这一点,刚才不是推荐了行政院的李启文兄吗,我提议,国民政府任命李启文为主政东北的行政官员,同时,任命刘翰章为其副手,诸位同仁们的意见如何?”
“我呸!”陈立夫差点儿把一口唾沫,喷到张群的脸上,唐秋离都他娘先下手为强了,东北的行政架构,已经搭建完毕,李启文后去,还是光杆司令一个,能有什么作为,东北境内都是唐秋离的心腹,谁会听李启文的,不被唐秋离玩死儿,就算他命大了,闹个空头衔儿有屁用,还搭进去一员大将。
罢了,这一回合,又败在唐秋离的手里,不甘心啊,一时间,陈立夫心里五味杂陈,几欲狂怒,同时,他也是奇怪,张群这家伙是跟自己不对付,但也不至于公开帮助唐秋离啊?难道,两人之间有什么私下不可告人的交易?一定要好好查一下,说不定,还是个搬倒张群,打击政学系的好机会?
陈立夫还真看错张群的为人了,在忠于事主的问题上,陈立夫不及张群,张群对唐秋离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只要是就机会,会毫不犹豫的除掉此人,但为了维护蒋委员长的利益,他必须阻止陈立夫和何应钦两个人,试图改变会议方向的举动,否则,真要是挑起其他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大员们,对唐秋离的集中发难,蒋委员长是处置还是不处置?
“好了,此次中常委会议,就到此结束吧,散会之后,行政院马上下发公文,任命原定边经济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刘翰章,为行政院东北行政长官,负责战后东北重建的全面工作,任命李启文为东北副行政长官,即刻到任,协助刘翰章工作!”蒋委员长一锤定音,这一场闹剧,便宣告结束了。
蒋委员长心知肚明,张群是为了自己好,这会再开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只能是让陈立夫接着丢脸,至于对系推出来的人选李启文的任命,完全是给陈立夫的面子,不至于让他太过于难堪,至于李启文是否会傻不拉几的去东北,担任什么副长官,那就是陈立夫自己的事,要是想找不自在,那李启文就去,否则,就偃旗息鼓,别上蹿下跳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中常委会议上,碰得满头大包、啥也没捞着饭岛丢人现眼的陈立夫,回到中央党部的办公室,气得连着摔了几个精美的茶杯,看得跟在后面的几员干将这个心疼啊,那可是文物级的瓷器啊,拿到黑市上,那个不值万八千大洋的,就这么被陈部长摔碎了,再财大气粗也别这样败家好不好?
陈立夫正在气头上,可还有不开眼的,李启文就算一个,自己在行政院苦巴巴的熬资格,好不容易被本派系推上前台,到东北当一个接收大员,虽然是个副的,可总比在行政院,整天看着一群上官的眼色强啊,还带着中央空降大员的光环,在东北混个几年,还不捞个腰包鼓鼓?
可一路上,陈立夫压根儿没提这件事儿,“陈部长,蒋委员长已经让行政院正式任命了,您说,东北我去还是不去?”李启文看不出火候来,心急火燎的问道。
陈立夫嘴角带着一丝狞笑,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问道:“你真的很想去东北,在那个唐秋离的手下做事儿?”
李启文倒是老实,“陈部长,当初本派系决定推举我去东北,不就是为了钳制唐秋离吗,免得他在东北一家独大,现在的职务虽然不大令人满意,但也是位高权重,我想,只要到了东北,就由不得他唐秋离了!”
“你。。。。。。!”陈立夫气得嘴唇直哆嗦,说不出话来,恨不得兜头给这个满脑袋官迷的家伙,一个漏风巴掌,打他个满脸花,都这时候了,还惦记那个不靠谱的东北副行政长官的位置,就你这点儿脑水,到了东北之后,让唐秋离给卖了,还得帮他数钱,自己咋死的都不知道!
“此人不堪大用,既然如此,派到东北搅搅局,去给唐秋离添点堵,弄点儿闹心事也很不错啊,废物利用吗!”陈立夫敛起脸上的怒色,暗自想道。
然后,陈立夫一脸诚恳的说道:“启文兄,既然你有赴东北任职的强烈要求,必有一展才华的抱负,立夫自当鼎力支持,我会向行政院打招呼的,尽量给你配属精干的人员!”
“并且,我还会委任启文兄一个更加重要的职务,国民党东北三省总党部书记长,负责东北三省的党务工作,还要选派几名本党得力的干将,随同你一起去赴任,怎么样启文兄!”
李启文感激涕零,差点儿当场泪奔,说了一大堆唯陈部长马首是瞻的话,千恩万谢的走了,陈立夫眼神儿阴狠的看着兴高采烈的李启文,背影消失在办公室里,吐出一口粗气,然后,盯着几个大将,语气不善的说道:“难道,我们就这样败在那个唐秋离的手里,你们有何用?关键的时候,一点儿忙都帮不上!”
几个干将缩缩脖子,一句话不敢搭茬儿,盛怒之下的陈部长,可是脾气暴躁得很,从东北奉天回来的行动二处副处长李博文,觉得表现的机会来了,自己手里有一张牌!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七百三十二章 损人不利己
准确的说,中统局行动二处副处长李博文手里的这张牌,对于损害唐秋离在东北的利益,一点儿作用都没有,拿出来是否合乎主子的胃口?想到这里,李博文有些犹豫了。。。
李博文欲言又止的表情,被陈立夫看到了,当下一皱眉头,说道:“博文,有什么话就痛快的说出来,别吞吞吐吐的,像个娘们!”
这一下,李博文想不说都不行了,“部长,卑职在东北奉天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姓尹的朝鲜女人,这个女人有日本情报机关的背景,她给了卑职一些情报!”
“有日本人的背景?”陈立夫的目光一下子闪烁起来,尽管他对唐秋离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但对于日本人,也绝对没有什么好感,在这一点上,跟何应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李博文抛出这个情报,是否与唐秋离有关?
“你们几个都下去吧,博文留下!”陈立夫对其他几个大将吩咐到。
办公室里,就剩下陈立夫和李博文两个人,“博文,有什么话,你就大胆的说吧!”他鼓励到。于是,李博文把行尹的那个朝鲜女人跟自己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大韩民国流亡政府?”陈立夫的目光,霍然一跳,不禁有些心动。
据陈立夫所知,在重庆的确有这么个所谓的“大韩民国流亡政府”存在。但从来没有入过自己的法眼,在自己看来,就是一些在朝鲜半岛呆不下去的朝鲜人,瞎闹腾而已,也是老头子心软,定期拨给他们经费,算是发善心,养着一帮闲人。整天嚷嚷着要赶跑日本人,收复失去的国土!
对此,陈立夫根本就是嗤之以鼻,就那么几十号人,能把日本人从朝鲜赶跑,为首的叫金丘,据说,跟老头子的私人关系相当不错,出入委员长官邸非常随便。跟自己家差不多!李博文一脸紧张的看着他表情的变化,过了十多分钟。陈立夫说道:“博文,马上联系金丘,我要去他们的住所拜访。切记,这件事一定要做到绝密,不禁要防备着戴笠手下的耳目,还要防备着**师调查处和情报处特工的耳目,你去安排吧!”
当天夜里,陈立夫轻车简从,在重庆街头转了好几圈儿,并且,中统局的特工在沿途布下暗哨。确定没有人跟踪之后。陈立夫和李博文两个人乘坐的车子,拐进了一条偏僻的小巷。几个小时之后,两个人从一栋三层小楼的后门儿离开,消失在重庆薄雾缭绕的街头,这一切,做得非常保密,不管是军统局的特工,还是**上情报处、调查处的特工,都没有觉察到。
几天之后,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公文,下达到了奉天,任命前定边经济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刘翰章,为行政院东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全权负责东北地区的所有行政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在公文里只字未提,可能是行政院的那些大佬们也知道,军事问题不归行政院管,再说,提了也是白提。
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任命,在唐秋离的意料之中,稍微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同时任命的东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那个叫李启文的,将不日到东北就任。
“还真有敢来的!”唐秋离笑着摇摇头道,“这个人不是有系的背景,就是官迷心窍,不知道东北这潭水的深浅,真是要官儿不要命啊!”
师指参谋长赵玉和,就在唐秋离的办公室里,直属兵团已经开始南下,他就交卸了代理兵团司令官的职务,回到师指,见师长看到行政院的公文,说了一番话,便问道:“师长,对于这个副长官李启文,我们该如何应对,很明显,此人肯定是陈立夫楔在东北的一根钉子,虽然翻不起多大的浪头来,终究是个麻烦!”
“麻烦?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尔!”唐秋离不以为意的冷冷一笑,说道:“你给沈俊发电报,把李启文交给调查处处理,但别要了他的命,让这位一脑袋官迷的李副长官,赶紧主动从东北滚蛋,省得在这儿碍眼!”
一个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李启文,根本没有在唐秋离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师云集在北方的部队,陆续南调,刘春带领参加北方战役的骑兵部队,返回外蒙古,继续担任外蒙古边防军司令官一职,在直属兵团南调几天之后,孙振邦的外蒙古野战兵团、冯继武的娘子关守备兵团,相继离开东北和朝鲜半岛南下。
如此,**师在北方地区,只留下刘铁汉的东指部队,而东北各地地方政权的建设,在刘翰章的统筹下,顺利的进行着,有东指七十余万大军做后盾,处理各级地方政权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民生和经济,也逐渐步入正轨。
眼看着光复之后的东北,没有什么想要自己操心的地方了,唐秋离便抓紧结束手头的工作,开始做南下的准备,不过,这几天来,他有些心绪不宁,内心里,始终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在时刻的搅动内心深处,已经深埋的记忆,以至于使他的情绪,都有些暴躁,梅婷、梅雪和刘心兰三个女人,敏锐的发现了丈夫内心的不平静。
也许,只有梅婷,才隐约的知道些原因,这一天,梅婷、梅雪和刘心兰,陪着唐秋离在住处闲聊,自从来到东北之后,还难得有这么悠闲的时候,三个女人谈论着,中午给唐秋离做些什么好吃的,但唐秋离却心不在焉,他也知道,自己最近这段时间,情绪有些反常。
这时,一名特卫进来,“报告师长,赵参谋长和葛处长、陈处长求见!”
“哦?”唐秋离马上收拾起心绪,赵玉和跟葛振壮、陈峰联袂而来,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请他们进来吧!”他吩咐到。
赵玉和等几个人进来,“玉和,葛处长、陈处长,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唐秋离不等他们开口,便有些急躁的问道,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几天,自己很是倦怠处理军务,对于几个人的到来,还是有些无奈和反感的。
赵玉和看了一眼师长,觉察出师长今天的反常,便拿出一封电报,说道:“师长,我们打扰您休息了,不过,这件事儿有些怪异,通讯处接到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的公函,说是什么有个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代表团,要来奉天与您见面,具体为了什么,却只字未提,我拿不定主意,所以。。。。。。”…
“大韩民国流亡政府?”唐秋离的脑海里,倏然的闪过这么一个记忆,的确,在历史上,是有这么个组织,都是由一些在日占朝鲜半岛期间,谋求推翻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人,组成的临时政府,后来,因为日本人的高压政策加上血腥屠杀,在朝鲜半岛站不住脚,跑到中国来了。
根据历史记载,也许是同病相怜,蒋委员长对于“大韩民国流亡政府”抱有深切同情的心态,从资金个人员上,给予大力的帮助,记得首领叫金丘,是个策划暗杀行动的老手,如果按照唐秋离以后世记忆的界定,称之为恐怖组织也不为过,只不过,暗杀的对象是在朝鲜的日本高官以及朝奸。
赵玉和见师长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不禁有些担心,接着说道:“接到这份公函之后,我命令情报处和调查处,立即调查这个什么‘大韩民国流亡政府’的背景,人员构成等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一下之后,得出这样的判断,是朝着朝鲜半岛来的,而且,是重庆国民政府打出来的一张牌!”
“哦?啊!”唐秋离从记忆之中,回到现实,不由得对赵玉和缜密的心思和头脑而赞叹,“玉和,你分析的很对,说下去!”
赵玉和接着说道:“我的意见是,您根本不需要跟这个什么‘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代表团见面,没必要吗,他们从那儿冒出来的,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半岛与日军血战的时候,他们又在那里?说不定,这是国民政府的一个阴谋!”
赵玉和分析的都对,但有一点唐秋离相信,“大韩民国流亡政府”突然冒出来,绝对不是蒋委员长的意思,这样做,对他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肯定是国民政府内部的某个派系,存心不让自己好过,最有可能的,是陈立夫打出来的一张牌。
“为什么不见?有些话,当面儿说清楚的好!”唐秋离冷冷一笑,对赵玉和说道:“玉和,给国民政府外交部回电,就说我在奉天,恭候这个‘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代表团的光临!”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