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戏肉来了,此话一出,坐在底下的大员们,一个个腰板儿溜直,都眼珠子瞪得跟灯泡似的,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不过,倒是没有人马上跳出来表态,场面一时有些冷清,大员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东北这块儿肥肉,想吃的人太多,竞争激烈,不亚于短兵相接,谁最先出头,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其他派系会群起而攻之,想吃怕烫,是大员们的典型心理!
只不过,这些大员们,都似乎忘记了一点儿,眼下的东北,在谁手里控制着,想要分摊东北这块蛋糕,还得经过唐秋离这一关,没有哪位手握重兵,权倾天下的唐副委员长点头,那个敢进东北,那个敢分蛋糕?
如果能够头脑冷静,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想必这些大员们,也不会热衷于此,可惜的是,利益蒙眼,远在东北的唐秋离,被大员们选择性的忘记了,只看到诱人的利益!
冷清没有多久,系干将,湖北省党部书记长徐望亭,在陈立夫的示意下,站起身来。
rs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七百二十八章 CC系推出的人选
都说国民政府是蒋家天下陈家党,陈氏兄弟一手把持国民党的党务大权,手下自然不会缺得力干将,这个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书记长徐望亭,便是陈立夫准备的炮手之一,其为人足智多谋、阴险狡诈,作为第一炮手,被陈立夫寄予厚望。
对于接收东北大员这个位置,陈立夫是志在必得,在国民政府这个大招牌下,哪怕东北在唐秋离的控制之中,是龙潭虎穴,也要楔进去一颗钉子,只要是能够让唐秋离不舒服的事情,陈立夫都会不惜余力的去做,系能人众多,派出去那员大将,都会给唐秋离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而且,陈立夫综合分析了一下国民政府内部的派系力量,系最有竞争力的对手,就是以张群为首的政学系,也是能人辈出的党内势力,且都身居要职,整体实力不比系差多少,张群此人更是委员长跟前的红人,差不多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真要是政学系出面争夺,系还真是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不过,通过中统局的眼线,陈立夫得知,政学系似乎无意角逐接收东北大员的意思,相当的低调,派系的大佬们,对于东北这块儿大肥肉,表现得很是淡漠,这让陈立夫放心不少,除了政学系,自己还真不把其他派系放在眼里,至于军方的势力,跟自己争夺的不是一回事儿,井水不犯河水,没有根本性的厉害冲突!
所以全场沉默的时候。陈立夫便迫不及待的示意徐望亭开炮了,徐望亭是个风度翩翩的中年人,光从面向上看。一打眼就给人好感,他温文儒雅的说道:“委员长,诸位同僚,关于主持接收东北大局的人选,望亭倒是有些看法!”
高踞台上的蒋委员长,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对于这位系的得力干将徐望亭。他自然是晓得的,不过,在内心里。对于陈立夫这样急不可待的跳出来,多少有些不以为然,陈立夫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便和蔼的说道:“是徐书记长啊,这是中常委会议,你是中常委之一吗,自然有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力和自由,有什么见解,但说无妨!”
徐望亭侃侃而谈到:“在日寇殖民统治下多年,东北刚刚光复,可谓是百业凋零、民不聊生。东北的恢复和重建,是当务之急。此次接收东北的工作,应该以着重解决民生wenti为主,望亭以为,此职非懂得和谙熟政务之人士,且单独主持过一省或多省政务,在党内德高望重之人,而不能胜任也!”
参加会议的大佬们,个顶个都是人精,那里会听不出来徐望亭话里的含义,他列出的条件,自然是筛选法,排除多余的选项,自然是为系夺取此位置,而提前扫清障碍,可奇怪的是,系这帮家伙,搞党务和特务,的确是内行,若说谙熟政务的高级官员,在系内部,还真挑不出来个合适的人选,徐望亭这家伙,葫芦里卖的是有什么药?
不仅仅是参加会议的大员们疑惑不解,就连蒋委员长也是暗地里嘀咕,“娘希匹!这个徐望亭在搞什么鬼?按照你的说法,你们中央党部系统,有那个人能够拿出手来?”但却不动声色的说道:“徐书记长,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向中常委推荐?”
“有!”徐望亭笃定的说道,“前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现任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政的阎百川先生,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徐望亭此话一出,满场都是一片惊讶之声,出乎意料,大跌眼镜,就连蒋委员长都没有料到,阎锡山会是系推出来的人选,“娘希匹!这个徐望亭在搞什么名堂?”
不等怀疑的声音发出,徐望亭解释到:“在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政之前,阎百川先生长期担任山西省府主席,在主政晋省政务期间,晋省百业兴旺、民众安居乐业,其功绩是诸位同仁有目共睹的,在场的诸位,若是论主政地方的经验,比阎百川先生更高明,能出其左右的,恐怕没有几个吧?”
“再者,阎百川先生是我党早期的党员之一,我党初创时期,即追随于先总理左右,其党内资历,毋庸置疑,东北刚刚光复,民众尚未从战争的阴影之下摆脱出来,急需安抚,人心稳定则百事可为,以阎百川先生的威望和资历,代表国民政府主政东北,则会让东北民众,深切的感受到国民政府的关怀,沐浴在光复之后的感召之中!”
应当承认,徐望亭的一番话,滴水不漏,有理有据,很难批驳,且回避了敏感的军权wenti,只谈政务,只是众多的大佬们不明白,阎锡山非是系的人,陈立夫派出手下得力干将徐望亭,不惜余力的把这个阎老西儿推上前台,去吃东北这么块儿大肥肉,到底意欲何为?亦或是,双方私底下,有什么交易不成?
听到徐望亭推出了阎锡山,蒋委员长绝对是吃惊不小,对于这位拜把子兄弟,自己可谓是知之甚深,用老奸巨猾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如果是在以前,阎锡山还拥有一方势力的时候,蒋委员长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否定,亦或是驳斥徐望亭的话,以这位拜把子兄弟的能量,绝对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但现在不同了吗,阎锡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军队,丢了山西,成了光杆司令一个,即便是到了东北,也是孤家寡人,在唐秋离的威权之下,断然难有作为,而这一切,都是唐秋离的手笔,借着日本人的手,谋取了山西的利益,蒋委员长洞察这一切!
毋庸置疑,阎锡山跟唐秋离有仇,两个人不可能同流合污,如果把他派到东北去,不失为牵制唐秋离的好办法,反正对于自己来说,成败都没有什么损失,蒋委员长打定主意,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目光转向面色阴晴不定的阎锡山,问道:“百川兄,对于徐书记长的推荐,你要什么意见啊?”
要说震惊的程度,阎锡山比任何人都要猛烈,震惊加意外,弄得这位在民国政坛内,素有狡狐之称的人,脑袋都晕乎乎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系的人,会把自己推出来,在此之前,陈立夫可是一个字都没有吐露啊!
阎锡山脸上阴晴不定,急剧的思考和分析突如其来的幸运,可谓是搅干了心血、累坏了脑筋。
从内心来说,阎锡山非常渴望借着一方势力,以求东山再起,最近与陈立夫打得火热、走动频繁便是原因之一,回到山西重新掌握大权,那是不可能了,自打被唐秋离设计逼着离开山西,自己无时不刻不想着要夺回失去的一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希望愈发的渺茫,山西,已经被唐秋离那个狠辣的后生,经营成水泼不进的稳固地盘儿!
此次觊觎东北,阎锡山的打算是,借着系的大旗,在东北谋求一隅之地,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但他从来没有想过,独掌东北的行政大权,他也不相信,陈立夫会有这样的好心,把这么大的一块儿肥肉,主动送到自己嘴里!
何况,那个唐秋离是个好惹的人物,在山西的时候,自己实力尚在,就领教过这位后生的阴险和狠辣的手段,借着日本人的手,把自己的部队打光了,然后,迫使自己离开山西,以自己五十余年的人生经验,纵横捭阖的手段,在这个后生的手里,都走不上两个回合。
现在,自己是光杆司令一个,而唐秋离在东北,云集有百万大军,这个世道,手里没枪,腰杆儿不硬,什么威望和资历,在枪杆子面前屁都不是,真要是接下这个看似油水丰厚、实则暗藏杀机的接收东北大员的头衔儿,说不定自己会一个跟头跌跤,这辈子都爬不起来?
东北是唐秋离一手收复的,岂容他人染指,在他的势力范围内,跟这个后生斗法,无论是从实力还是手段上,阎锡山都自叹不如,陈立夫对东北势在必得,又怎么会轻易的拱手让人,把自己推出来,莫非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策,明着推荐自己,实则不过是个引子,引出系真正要推出来的人选?
权衡利弊之后,阎锡山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主政东北这个烫手的山药,以目前自己的实力,是万万不可接的,既不见容于唐秋离,又得罪了陈立夫,闹个里外不是人,我老汉才不上这个当呢!
眼风扫过去,陈立夫脸色平静,嘴角含笑,眼神儿之中,没有丝毫的波澜,但阎锡山知道,这位貌似翩翩公子的系首脑人物,绝对不是个简单的juese。
主意已定,阎锡山站起身,先是朝着蒋委员长一拱手,表示敬意,然后,操着一口山西话,说道:“委员长、诸位同仁,我阎锡山感谢徐书记长的大力推荐,东北光复,民众急盼中央的恩泽,如同久旱之盼云霓,所谓的南望王师莫过如此,身为我党一员,百川应当不计劳苦、繁难,愿为东北战后重建大业,鞠躬尽瘁!”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七百二十九章 想摘桃子的人不少
参加会议的国民党中常委委员们,那个不是在国民政府的政治漩涡里打滚过来的老手,久经风浪的老蟹,系干将徐望亭力推阎锡山,担任国民政府接收东北大员,本来就很怪异,见阎锡山表态又很慷慨激昂,大有接下这个差事的打算,均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且阎锡山也不是个愚笨之人,甚至比一般人都狡猾,甘心为系吸引火力,便都耐着性子,静等下文。
果然,阎锡山的话风一转,接着说道:“怎奈,百川近年来身体欠佳,多有不适,不能担当大任,所以,蒋委员长才体谅在下,安排在行政院担任闲职,东北刚刚光复,百废待兴,千头万绪、工作烦累,非有才能且能堪当大任之人,所不能胜任也,因此,百川感谢徐书记长的好意,还请另举贤明!”
说完,阎锡山坦然落座,还跟陈立夫颔首打个招呼,陈立夫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想到:“真是个识时务之人,这番话也说的漂亮,不过,也够老奸巨猾的,看出了自己的用意!”
蒋委员长高踞主席台上,慧如炬,对于陈立夫和阎锡山演的这套双簧,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也觉得阎锡山识时务,否则,陈立夫必然会对他有所动作,便笑着问道:“既然百川兄身体欠佳,那就不勉为其难了,诸位,还有谁推荐合适的人选啊?”
出人意料的是,徐望亭开了头炮之后。便再也没有出手,别的系干将,也是按兵不动。于是乎,其他派系的大佬们,纷纷起立发言,推出自己派系的人选,一时间,会场是群情激动、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吵得是天翻地覆。
在会场的另外一个角落里。新桂系的首脑李宗仁和白崇禧,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架势,沉默不语。坐看各个派系你方唱罢我登场,从内心来说,对于东北这块流油的肥肉,若说李宗仁和白崇禧不动心。那是胡扯。新桂系里有能人,就是现在担任广西省府主席的黄绍竑,足以担当主政东北政局的人选。
可李、白二人,比其他派系的大佬,头脑要清醒得多,对于唐秋离的了解,也知之甚详,虽然从广西南宁以南直至边境。现在被划为独立师南方战区后方基地的范围之内,等于是把广西割去一半儿。但对于新桂系来说,利益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因为唐秋离在两广地区实行的经济政策,李、白二人大为受益,赚得腰包鼓鼓。
并且,在与唐秋离接触的过程之中,深知这位年轻的副委员长的厉害之处,若按当时广西的局势,独立师部队歼灭大军压境的日军南方方面军之后,大可以把广西纳入囊中,但人家没有那样做,不但给新桂系广西北部之地,以休养生息,还多方照顾,让李、白二人闷头发大财,算得上是恩泽不浅。
所谓的知恩图报,对于东北的事情,李、白二人早有定计,绝不蹚浑水,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对唐秋离个人的敬畏和独立师实力的畏惧,在中南半岛,唐秋离可是屯兵数十万,杀回国内,不过是几天功夫的事儿!
见各个派系争论不休,跟见了骨头的狗似的,龇牙咧嘴的吵闹不休,反而是点了头把火的系,偃旗息鼓,大感有趣的李宗仁,转脸问白崇禧,“邻葛,你怎么看?”
“哼!”白崇禧不屑一顾的冷哼一声,低声说道:“利欲熏心,只看见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其中的危局,唐秋离收复东北,军事实力在哪儿明摆着,岂容他人染指,将此事交给国府,不过是顾及不分裂国民政府的名声罢了,这些人,还真以为东北是他们发大财的机会,白日做梦,德公不蹚浑水的策略,高明啊!”
吵闹了半天,各个派系争持不下,眼看着到了中午,也没有定论,被吵得头昏脑胀的蒋委员长,只好宣布,“暂时休会,下午继续开会!”
参加会议的大员们,一哄而散,心急火燎的钻进轿车,准备趁着休会的几个小时的时间,来个合纵连横,拉盟友找帮手,陈立夫也不例外,将干将们召集到了自己的官邸,简单明了的说道:“下午会议开始之后,咱们要推出自己的人选了,诸位切记,国民政府主政东北大局的人选,我们志在必得!”
“天骏兄,下午就看你的了,有关施政东北的纲要,想必天骏兄已经烂熟于心了,下午开始会议时候,你是我们推荐的人选,届时便抛出去,打压一下其他派系的气焰!”
被陈立夫称之为天骏兄的,便是现任行政院政务次官的李启文,字天骏,是系在行政院的干将之一,无论是政务处置经验,还是现在的职位,都是主政东北的最佳人选之一,也是系准备的奇兵。
李启文也是信心满满,毫不谦让的说道:“请部长放心,启文必当全力以赴,为本派系拿下东北,钳制唐秋离!”
“好!”陈立夫满脸放光,心情大好,“诸位,平时大家都公务繁忙,难得一聚,今天便由立夫做东,略备薄酒,以壮行色!”
重庆,军统局本部,局长戴笠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一部录音设备,里面播放的,正是上午中常委会议的录音内容,说起来,戴笠也是够恼火的,堂堂的蒋委员长之佩剑,一手掌控国民政府最大情报机关的首脑,竟然连中常委委员都不是,无法进入国民党最高决策机构。
说起来,还是蒋委员长的用人之道在作梗,对于掌握军统局的戴笠,蒋委员长的使用方法是,给予重权但却不给予高位,免得做大,堂堂的军统局老大,现在不过是个少将军衔,自然,此次中常委会议,戴笠也是无缘参加了,但这并不妨碍他掌握会议的一举一动,这不,上午的会议刚刚结束,手下的特务便把会议现场录音送过来了。
在戴笠办公室的对面,还恭恭敬敬的坐着一个人,赫然就是军统局北方区区长葛金林,也是以记者的身份,参加过在唐秋离奉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军统局领队。
两个人静静的听完中常务委会议录音,戴笠关掉录音机器,看看葛金林,微笑着问道:“金林,你有什么看法?”
葛金林的眉头一耸,简单的回答道:“枉费心机,竹篮打水一场空!”
戴笠笑笑,他自然是知道葛金林话里的含义,以自己对那位高深莫测、从来都没有看透过的唐副委员长的了解,把光复之后的东北大权,拱手相让给国民政府,其中必有深意,但这跟自己没有丝毫关系,军统局也不想搀和进去,东北虽然是一块流油的大肥肉,但戴笠却有自知之明,肥肉虽好,但却难消化!
于是,戴笠便不再讨论这个话题,问道:“金林,此去东北,独立师调查处对你们的行踪、身份和背景,是否有所觉察,亦或是,采取了什么举动?”
葛金林苦笑一下,回答道:“局长,以独立师调查处的能量和手段,恐怕我们还没有从北平动身,奉天方面就掌握了我们所有的情况,说句笑话,我们的那几位女记者,穿什么颜色的内衣,调查处处长沈俊都会知道的!”
戴笠深有同感,无可奈何的一笑,对于那位同行沈俊,他有着深深的无力感,示意葛金林接着说下去。
葛金林说道:“独立师调查处的特工,没有对我们采取任何措施,卑职根据也局长的指示,在东北期间,除了扮演好记者的juese之外,绝不节外生枝,惹出事端,与独立师调查处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不过,卑职在奉天期间,倒是发现了一件很有蹊跷的事情……”
“哦!”戴笠两眼猛地放光,身体前倾,“金林,快说说,是什么事情?”
葛金林说道:“卑职发现,中统局行动二处副处长李博文,在奉天与一个姓尹的女人,接触密切,随后,卑职便命令手下摸清这个女人的底细,结果倒是大为意外,这个姓尹的女人,是朝鲜籍,但却有着日本人的背景,在日本占据朝鲜期间,担任日本朝鲜驻屯军司令部情报本部要职,日军大佐军衔!”
“深查下去,发现了这个女人更多的事情,在日本朝鲜驻屯军情报本部内部,号称‘毒蛇!’杀人如麻,手上有近万条人命,对了,在新闻发布会上,借着朝鲜半岛的归属wenti,向唐副委员长发难的,就是这个女人!”
“哦?”戴笠眼中暗光闪动,叮嘱葛金林到:“金林,北方区要盯紧这个姓尹的女人,如果他在跟中统局联系,先不要惊动他们,继续深挖,明白吗?”
葛金林当然是心领神会,局座是要找中统局的麻烦了,跟日本特务勾勾搭搭,这事儿可是不小,“请局座放心,放长线钓大鱼!”
葛金林走了之后,戴笠沉思一会儿,喊进来通讯参谋,吩咐道:“马上把今天上午中常委会议的情况,根据录音整理一下,全文发给唐副委员长!”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七百三十章 一封电报,断了念想儿
军统局局长戴笠的打算非常精明,他清楚,这次召开的中常委会议,事前,蒋委员长不可能不给唐秋离打招呼,重庆国民政府各个派系,为了东北的利益分配,而召开的会议,岂能把唐秋离忘在一边儿!
蒋委员长的政治智慧,还没有低劣到如此程度,而且戴笠相信,这次会议的内容,包括各个派系大佬们的态度,此刻怕是已经放到唐秋离的案头了,独立师情报处和调查处的能量,岂是可以小觑的?
戴笠怎么做,无非是想锦上添花,也是表明一种态度,保持与唐秋离的原有关系,这样做,对谁都有好处,反正此次中常委会议,是公开的,会议内容在重庆街头,早就纷纷扬扬的传开了,自己也不涉及出卖蒋委员长的嫌疑,还能讨好自己惹不起的唐副委员长,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东北奉天,原关东军总司令部大楼,此刻为师独立师指挥部所在地,一间宽大的办公室内,东北十月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照进屋子里,满室生辉,唐秋离正松弛的半靠在椅子上,看由情报处转来的,关于这一次国民党中常委会议的内容。。23。
的确,在此之前,就国民党中常委会议,重庆的蒋委员长特意发来一封电报,邀请唐秋离参加会议,而且,电报的措辞非常客气,“唐副委员长勋鉴,本党准备在近期内,召开一次中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接收东北工作等事宜,东北是在独立师全体将士浴血奋战的情况下,才得以光复的!”
“更有赖于唐副委员长的英明指挥。因此,关于主政东北的人选,唐副委员长更有发言权,且了解东北的实际状况,参加此次中常委会议,可以提出宝贵的意见,另。自几年前与唐副委员长重庆一别,久未相见,中正甚是切盼。再次见面的机会,借此会议之机,可否来重庆一叙?”
蒋委员长的电报虽然客气,但唐秋离对于参加什么中常委会议。一点儿心情都欠奉。自己抛出了东北这块儿大肥肉,还不惹得重庆各个派系眼红得发疯,会议的内容,无法是利益的争夺罢了,自己哪有闲工夫去看那些大员们的丑态?
因此,唐秋离给蒋委员长的回电,很简单但态度明确,“重庆。蒋委员长勋鉴,本党中常委会议。十分重要,尤其是涉及到光复之后的东北,战后重建问题,秋离理当参加,但东北新复,诸事繁杂,百废待兴,加之日本人余孽,贼心不死,蠢蠢欲动,因此,秋离不得不继续坐镇东北,缺席此次会议了!”
对于蒋委员长来说,唐秋离不来重庆,参加中常委会议更好,反正自己的意思表达到了,见唐秋离推辞,也就不再勉强。
看完情报处的情报,唐秋离淡然一笑,根本没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会议的内容,早就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只不过,阎锡山被系推出来,倒是此次中常委会议的一个亮点啊!
电报被唐秋离随意的放到一边儿,“砰砰砰!”办公室的门,被轻轻的敲响,“请进!”他喊了一声。
房门推开,师指通讯处处长陈峰走了进来,拿着一封电报,说道:“师长,接到军统局的电报,内容为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常委会议的详细情况!”
“哦!”唐秋离略微吃惊的眉头一耸,“戴笠的电报,这家伙倒是个有趣儿的人,拿这种公开的大路货来向自己示好,两面都不得罪,不过,也难为他有这番心思!”
接过来电报,随意的看了几眼,唐秋离觉得,打消重庆那些派系大佬们的幻想,还是要做的,否则,类似的烂事儿,还得来烦自己,便对陈峰说道:“陈处长,以我的名义,给蒋委员长发电报!”
1...10821083108410851086...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