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饶是这样,所有人却还是拒绝了李忠信的好意。
李忠信的爷爷李承祥在鞍山那边当会计,已经当了三十多年,很多亲属也都在那边,除非退休他能够选择回到江城这边和儿女孙子等人团聚,要不然的话,他是不会放弃他的那份工作的。
八十年代的时候,人都十分古板,别说是在国营企业当会计了,就是在国营单位当工人,没有退休的时候,你让他们不干了那都不成。
李忠信的爷爷李承祥对于李忠信让他到忠信公司帮助管理账目的事情,他直接拒绝掉了。
开什么玩笑,爷爷没有给孙子创造出来太多的机会,甚至在子女结婚以后,他都没有帮助过他的子女什么,现在让他到孙子做的企业去当什么会计总管,这样的事情,他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现在李承祥只有一个想法,还有那么三年两年的就退休了,等他正式退休以后,到江城这边来住,到时候陪陪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就好。
他真就没有必要到孙子搞的那种什么公司去当会计总管什么的想法。
大爷一家五口都在依兰那边,大爷李尚武是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大娘是县妇幼保健院的副院长,两个人都十分忙。
几个哥哥姐姐,这个时候上高中的上高中,上大学的上大学,都没有时间到这边来。
也就是这次过年爷爷李承祥从鞍山那边回到这边来过年,他们才勉为其难地到江城来一起过年的。
他们一家人说了,过年的时候在江城这边呆到初四,初五之前就要从江城返回依兰那边,他们两个人都有着过年的值班任务,是无法耽误的。
至于李忠信说的想请他们到江城这边来发展,大爷李尚武并没有直接答允下来,他告诉李忠信,他在依兰那边生活了很多年,日子刚刚好起来,暂时没有过这边医院的想法。
真要是李忠信在江城西部地区,盖起来江城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医院,到那个时候,他一准过来帮李忠信进行医院的一些管理,更会把他医学院的同学们叫过来一起帮忙。
李尚武在医学院的同学,现在大多都是各个地方的大主任以及主治医师,好一好的,甚至都已经有当上院长的了。
不过呢!真要是能够按照李忠信所说,在江城这边建设起来一所全省最大,医疗设备最全的医院,他绝对会把他的那些老同学们召集到这边来,如果召集不来这些人,这些人的弟子也会帮助李忠信招揽一批的。
一是李忠信说了,如果新的医院建设起来,他们这些人的工资将会比现在所开的工资翻倍,他们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二是李忠信说,在新的医院里,他们这些人将会指点一些新的医学院的毕业学生,让年轻的医生能够快速成长起来,为人民的救死扶伤贡献一份力量。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在这样的一所医院当中,他们能够帮助更多的病人摆脱病痛的折磨。
三是如果他们这些人到这边来上班,将会获得忠信公司的年终奖励,这个年终奖励的规格会相当高。
不光有年终奖励,只要签订合同到江城这边的医院上班,直接就福利分房,每个人都会获得一套两室一厅带装修的房子。
子女问题方面,忠信公司都会给予优先解决,想要到忠信公司上班的话,忠信公司可以给予好的岗位安置。
只是,这些都是李忠信和李尚武的一种约定,没有建成江城这边最大的医院,没有引进世界级别的先进医疗设备,这些事情只是一纸空话。
而李忠信的姥姥姥爷还是去年的那番话,有时间的时候到江城这边住上一段时间,看看二叔王秀太和孩子们可以,要是让他们长时间呆在江城,会把他们呆傻的。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兴林村的日子很好过,家里面算上大舅王志和二舅王喜他们开垦出来的荒地,家里面一共有十几公顷,八三年还是一个大的丰收年,他们家里面现在日子过得十分好。
在那边,只要是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姥姥就四处串门子,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那边有着很大一批聊天的好姐妹。而李忠信的姥爷则是闲下来就和朋友看小牌,以前家里没有什么钱,而且需要他做的事情很多,玩小牌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现在日子好了,他手中也有钱了,几乎每天都找一些老头老太太到家里面玩小牌。
李忠信的姥爷王明山觉得,城里面人玩的麻将没有小牌有意思,而且他抽了一辈子的大旱烟,很多人都不喜欢闻,不像农村那边做什么事情都那么随意。
要是到这边来,人生地不熟的,他们觉得别扭。
 
第三百三十章无语了
李忠信和李永国王瑞他们两个人谈完八四年的工作计划,他心满意足地转回了忠信公司总部那边。
到了王波的办公室,看到王波还没回来,便和最近一段时间管理总部的赵媛媛聊了起来。
“媛媛姐,最近一段时间在公司总部这边工作还好吧!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李忠信看到,赵媛媛见到他以后多出来了一种拘谨之色,他很是和蔼地问了起来。
赵媛媛作为忠信公司成立不久便加入的老员工,更是和他比较亲近的人,弄出来这种拘谨之色,李忠信觉得并不好。
“没有不习惯的,和以前一样啊!”赵媛媛听到李忠信居然还叫她媛媛姐,她脸上立刻就堆满了笑容。
最近一段时间,母亲总对她念叨,现在和以往不同了,李忠信的身份那么高,她可不能再和以前那样和李忠信说说笑笑的了。
负责忠信公司总部的工作,看到李忠信和王波以后,一定要规规矩矩的,千万不能和以前一样由着性子来。
特别是那种小领导了,小老板的话,今后绝对不能再说了,要不然的话,对她的成长不利。
赵媛媛在完成了安尔舒卫生巾的宣传工作以后,李忠信原本打算让赵媛媛到安尔舒卫生巾厂当一个销售经理,带着那几十个在京城做宣传的女人,也算是有一番小成就,也算是给赵媛媛找了一个不错的职位。
可是,赵媛媛的母亲林霞却不打算让赵媛媛到省里面去发展,她觉得,江城这边才是赵媛媛的根。
在忠信公司发展的话,潜力也会相当巨大,再说了,赵媛媛在忠信公司的工资和奖金,要远比到省城那个什么卫生巾厂当销售经理要多。
赵媛媛的母亲林霞一直觉得,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要是成亲了,和老公一起到省里面发展还好说,要是一个人到省里面去,她可不放心。
林霞作为忠信公司一直负责管理账目的会计总管,也算得上是忠信公司的高层领导了,她觉得,女儿在忠信公司奋斗,要远比撇家舍业地到外地发展强很多。
林霞就一个女儿,她没有到外地发展的打算,那么,女儿在江城这边安家落户,在江城这边找一户好人家,那也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
江城这边现在的万元户没有多少,她们娘俩现在光是工资和奖金的钱,就已经成为了江城这边为数不多的万元户。
其他人不清楚,林霞可是清楚得很,李忠信在给高层开会的时候就已经透露过,等水泥厂建设起来以后,忠信公司的工程队会在江城这边建设十几栋职工的福利住房,她们娘两个作为忠信公司最早期的员工,都会有福利分房。
真要是有福利分房的话,要远比在外面打拼强得多,别看安尔舒卫生巾厂现在生意十分红火,却跟忠信公司这边的发展没法比。
忠信公司只要能够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走下去,成为国家大型企业的日子指日可待。
赵媛媛虽然并没有从竹板屯辞职下来的林霞想的那么长远,但是,她也是觉得,在外面打拼比不上在江城这边自由。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赵媛媛在过年回到家里以后,一直就留在忠信公司的总部,负责里里外外的事情。
忠信公司这两年发展的势头好,公司总部这边已经有了十几个工作人员,这次赵媛媛回到江城,正好负责管理忠信公司总部的协调工作和相关事宜。
赵媛媛在忠信公司总部有着天然的优势,总部当中的高管她基本上都熟悉,办起什么事情来效率要比其他人高很多。
“信哥,今天到总部这边来,怎么没提前打声招呼呢”赵媛媛很是疑惑地问了起来。
&
第三百三十一章生意
王波最近一段时间成长得十分迅速,他看问题看得也很准,对于李忠信的说法,他虽然没有直接给予否定,却也是把这个收购计划的难点说了出来。
这个时候刚刚八四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基本上没有国有企业认同其他企业进行收购的先例。
不光是服装厂那边不同意这个收购计划,就是服装厂上面的轻工局的领导们,也都不认可王波提出来的这种收购的事情。
“去年齐市牡市和江城市这边的国营服装厂的效益都十分差,几乎到了开不出工资的地步,你倒好,直接把那些破烂的积压货物都用低价购买下来,让忠信公司的人出去到乡下进行售卖。经过你那么一折腾,这些厂子的效益虽然依旧不好,但是,却已经能够开出工资,更有了一少部分的流动资金。”王波一边不满地说着,一边对李忠信丢了一个白眼继续说道:“你要是想搞服装厂这种东西,帮助他们卖什么衣服啊就是当地的市里面想要甩包袱,想要把赔钱的企业往外卖,现在也是不会考虑这些服装厂了。”
经过王波一说,李忠信心中狠狠地鄙视了他自己一次。
李忠信真就没有想到,年前他居然搞了一个如此大的乌龙败笔。
他在没有看八四年春晚,没有看到张明敏的那身西服的时候,他真就没有在八四年的时候搞服装厂的想法,毕竟这个时候遍地是黄金,做什么都会赚钱。
八十年代的时候,资金是最大的王道,只要是有资金,想要做好什么都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李忠信一直就觉得,他应该先考虑大型工业和基础设施,只有把这些东西搞起来,江城这边的工业化才会提前。
李忠信认为,中国在这个时候最为缺少的主要还是大型工业,缺少科研基地,可是,既然想到了服装这块,他真就想要提前做这个事情。
虽然李忠信觉得他之前让手下员工到乡村周边售卖衣服是一大败笔,但是,他却不后悔,毕竟通过这个事情,和齐市牡市那边领导的关系更近了一层,今后忠信公司在两市建设起来了忠信食杂连锁超市的大型商场,市里面多多少少也会给予一些方便。
更何况忠信公司的员工,因为卖这样便宜的衣服到农村去赚到了一些钱,而那些服装厂因为卖出了积压产品,员工的手中都有了一些钱,都能够过上一个好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忠信公司把这些衣服卖到农村去,农村当中大多数人都能够因此而有新衣服穿了,幸福指数会出现大大的提升,这种事情是李忠信比较喜欢看到的。
李忠信又想到,按照正常情况来讲,东北这边的服装厂和南方的服装厂现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败,这种衰败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中国引进的大型的纺织印染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南方。
东北这边还没有完全废除布票的时候,南方棉布和一些丝织品的流通就已经不需要布票了。
而东北这边,一直延续这国家供应的材料,也就是说,国家生产出来的落后的布匹,生产出来的那些单一的黑色,蓝色和绿色的那些破布,都运送到了东北这边的服装企业当中来。
而南方那边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服装厂的定位和目标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们开始转变思路,开始生产起来一些流行性的服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在这个时候开放搞活的力度十分大,从税收或者是其他方面,都十分灵活,搞工厂生产流行性服装的小厂子特别多。
今后中国市场当中名牌的服装企业,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涌
第三百三十二章小家电
李忠信对于八四年这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大量出现电饭煲的事情很是闹心,做饭还都得用焖罐或者是大锅来蒸,蒸出来的饭时而硬,时而软,实在是让他感觉闹心。
李忠信在后世的时候记得很清楚,他家里面买的第一台电饭锅,应该是三角牌的电饭煲,开始有这个东西的时候,也已经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了。
电饭锅,电炒勺,这两种全国人民都需要的东西,怎么在这个时候就没有人搞出来,没有让这样的小家电进入千家万户呢
别看李忠信家里面和忠信鱼馆那边都用上了电饭煲,但是,那电饭煲都是三井雅子那边给李忠信送过来的。
忠信公司总部之前虽然也一直用焖罐蒸饭,但是,之前李忠信真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毕竟八二年到八三年的这段时间,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吃,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一件事情了。
也就是八三年的时候粮食大丰收,全国上下才出现全民都能够吃饱饭,随时随地都能够买到议价粮的情况。
之前忠信公司刚刚搞食堂的时候,那些粮食大部分都是从乡下那边换到公司的。
李忠信十分清楚,电饭煲的原理十分简单,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发热盘,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限温器,又叫磁钢。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
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摄氏度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摄氏度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
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
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李忠信记得很清楚,后世他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家中的电饭煲和电炒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那样的问题。
而这些都是小毛病,送去家电修理部,无非也就是换个里面的小零件,要多花上十几块钱,那个时候,电饭煲电炒勺这些东西如果出现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己在家里修一下就可以的。
因为自己在家里面修理省钱的原因,李忠信在那个时候没少摆弄这些东西,对于电饭煲电炒勺等构造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电炒锅主要由锅体、电热元件、温控元件和底座等组成。最早出现的电炒锅的锅体是由铸铁加工而成,按照当时的说法,铸铁锅最好用,还能够补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