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今天他特意少说话,基本上什么都不参合,却也是遭到了李忠信的质疑,可是,这说着说着,李忠信就没了动静,让王波感觉到丈二摸不到头脑。

    很是无聊地走了两个景点以后,李忠信也没有了游览景点的想法,便提出来回去汉正街那边去看看。

    到了汉正街那边,李忠信还没有好好在汉正街走走呢!

    对于汉正街这个地方,李忠信很有想法,毕竟这个地方是后世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李忠信一直把忠信公司今后最大的业务定位于世界上顶级的卖场,要把中国的物品卖到全世界,汉正街这边今后也会是忠信公司的货源地之一,他应该多少了解一些这边的情况。

    洪斌领着李忠信进入了汉正街那边人流量最大的商场,并开口介绍着对李忠信说道:“我们现在到的地方叫谦祥益百货商店,很早以前并不是百货商店,而是一个近百年的老店。

    这个百货公司原来的名字叫做谦祥益绸布店,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年,经营的宝蓝布、宝蓝细布、宝蓝竹布畅销武汉三镇。

    江汉平原诸城乡吁因这三种蓝布均由该店自设染坊染整,必过三道缸,色正而深,质量始终如一而享有盛誉,是与当时舶来品“阴丹士林”布竞争的唯一对手。

    现在的宝蓝三宝也是相当不错的,这次您说了,回去江城那边的时候,要给家里人带一些礼物,这边的宝蓝三宝应该比较适合。”

    李忠信对于洪斌讲述的谦祥益百货商店的变革很是感兴趣,毕竟洪斌说了,宝蓝三宝的布很有名。

    这个时候和后世不同,这个时候的好一些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而成的,想要穿西服,都是找裁缝店量好身体的尺寸,然后按照你提出来的要求给你量身定做。

    李忠信想起来,这次出门到现在位置,他们也就是在东京那边少少购买了一些物品,给家里面的物品还没有买呢!

    总不能这边奚落着王波,然后把王波买的东西拿出来送人不是。

    老爹李尚勇,姑父于金卓,竹板屯和福隆村出身的董国忠和梁国富,还有公司现金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最近一段时间估计都要忙死了,这些人都要给带一些东西的。

    忠信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出一趟门,家里面的事情全部交给他们帮着照看,要是不带一些礼物给这些人,那也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nbs




第六百三十四章命运无常
    苏恒泰伞,李忠信记忆当中,后世的时候,他到武汉这边来,朋友可是花了一笔,十倍于当时天堂伞的价格,才购买下来了一把苏恒泰的油纸花伞送给了他。

    当时他的朋友告诉他说,这种伞是武汉这边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当中的好东西,是百年传承下来的老工艺,在全国可以这样说,几乎很少能够找到制作这种油纸花伞的地方了。

    他的朋友跟他说过,苏家制伞,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那种注重质量的意识。

    这家制伞的作坊,讲究原材料必须采用最好的。

    油纸伞的骨架材料采自湖南益阳、茶陵的毛竹,以其“肉厚质硬”不易弯曲变形;伞面蒙覆的皮纸采自湖北郧阳,以其经纬有力;伞面刷涂桐油采自湖南常德,以其纯度光泽俱佳。

    偶然原材料供应不及,宁可减产少销,也不以次充优、降低质量,如此数十年如一日。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顾客口铸“苏恒泰的伞”,让苏恒泰的油纸伞远近闻名,有口皆碑。

    进入三十年代,苏家第三代传人为了加强市场竞争,潜心研究提高产品质量,推行伞面纸浸油工艺。

    伞的品种增加到花纸、改良蓝面、蓝面勾柄和红面大柄4大类,伞的抗湿性和耐用度更加提高。

    为争取顾客,苏恒泰伞店在售伞时,还当着顾客面加刷一层油,并可根据顾客要求在伞面上为顾客题名或作画。

    被当时的人们所认同,一度成为武汉这边最受欢迎的油纸花伞。

    “洪斌大哥,你说的这个苏恒泰的伞不是很有名气的吗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什么湘潭伞厂的营业部了呢”李忠信略带疑惑地问起了洪斌。

    李忠信的心中清楚,关于这样的一个事情,洪斌会给他解释清楚的。

    “要说起来这个苏恒泰的油纸伞,建国初期的时候还是卖得不错的,但是,伴随着塑料伞、花布伞的出现普及,油纸伞逐渐失去了主导市场的地位,塑料伞和花布伞的质量和耐用度方面,比油纸伞强上了太多,受到了自然的优胜淘汰,纸油伞黯然退出市场。

    但是讲求质量、价廉耐用的苏恒泰伞有着很高的盛誉,市场上十分认同苏恒泰的伞,最主要的是,苏家的人在拥有着制伞的工艺技术,还有着很强大的经营能力,所以,国营湘潭制伞厂选择了和苏恒泰公司合营。

    也就出现了现在的湘潭制伞总厂的第一经营部。”洪斌慢慢悠悠地把苏恒泰伞在这个时候变成湘潭制伞总厂的第一经营部的事情和李忠信讲了起来。

    看着只有一小块位置售卖着的油纸伞,李忠信陷入了沉思。

    李忠信没有想到,到汉正街这边,居然勾起了他后世对于苏恒泰伞的回忆。

    苏恒泰的那把手工的雨伞,作为收藏品,一直被他放在家中,后世的时候,苏恒泰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纸油伞更是销售到了世界各地。

    落花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个时候的苏恒泰居然是这样的一副模样,李忠信感觉到了一种伤感。

    中国工匠记忆和工匠精神举世闻名,只是在清朝的时候因为闭关锁国以及封建王朝的时候,开始走下了神坛。

    中国的只要和百年老字号沾上光的传承,在后世都大放异彩,只是,这样的一个时候,却只是一个伞厂的营业部。

    时势造



第六百三十五章留守决定
在汉正街逛了一大圈之后,李忠信和洪斌他们回到了忠信商贸的门面。

    坐在后面的接待室当中,他们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讨论了一会儿关于洪斌回黑省那边的事情。

    李忠信觉得说的都差不多了,便让洪斌把石元茂叫了过来,他要和石元茂这边交代一下。



第六百三十六章被训了
    李忠信在汉正街这边和洪斌敲定下来了武汉以及广州那边的一些具体安排以后,第二天一早,便和王波、封半山坐上飞机,直接飞往黑省。

    在黑省哈市这边,李忠信只是稍做停留,和曹睿谈好了关于九月份入学的事情以后,便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江城家中。

    李忠信心中清楚,之前虽然和家里面的父母谈了关于他到黑省那边读书的事情,但是,家里面的父母却需要继续进行沟通。

    他明白,如果在江城这边读书,想要随时随地出去到国外,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哪怕是他能够通过学校请下来假,父亲那老顽固也是不会让他经常出国的。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应该是忠信公司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两年,也是李忠信到国外赚大钱的最好时机,李忠信不想因为这些羁绊影响到他心中庞大的计划。

    被钱浩开车送到家门口的时候,李忠信望着熟悉的家门,心中居然涌出了一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

    “你这个臭小子,还知道回家啊你看看你,这一出去,居然出去了一个多月,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多惦记你吗”王雅清看到李忠信从外面提着一个大箱包溜进家门,一把就抓住了李忠信的耳朵问了起来。

    王雅清对于自己儿子的不省心十分无语,一个半大孩子,没什么事情,总四处乱跑,一出去就抓不住影子。

    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看到李忠信,王雅清虽然心中想得厉害,却丝毫没有其他母亲那种看到儿子回来笑开花的表情,反倒是教训起来了李忠信。

    “妈,瞧您说的,我能不知道您们担心吗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儿子出外面这么长时间,就给您打了几个电话,您担忧我,心中不痛快,这个我能够理解。可是,我这不完完整整地回来了吗

    我出去的时候,可是您老人家批准的。

    再说了,有我三舅和半山舅跟着,也出不了什么事情,您就别因为这个事情和我生气了。”李忠信搂着母亲王雅清的胳膊,不停地摇晃起来,很是亲昵。

    李忠信那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瞬间就被母亲弄没了,看到母亲依旧是之前的老样子,李忠信心中特别高兴。

    母亲做出来这样的动作,也就是说,家中一切安好,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个时候,李忠信心中也是清楚,和母亲亲昵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毕竟他开学之前就要到哈市那边去,回家的话,至少也得是一个月两个月一次,毕竟哈市那边和江城有着一定的距离,坐火车都需要十个小时左右。

    “别和我耍贱,用那些没有营养的话来忽悠我。我问问你,你在外面想没想妈妈爸爸啊”王雅清把李忠信搂着她的胳膊向外面推了推,虽然没有推掉,却是表达出来了对李忠信长时间不在家的不满。

    儿子不在家,自然少了一些天伦之乐,不过呢!对于李忠信在不在家,王雅清真的并不是十分在意。

    毕竟很多时候,李忠信在家的时候不多,一天总也是抓不住影子。时间长了呢!她反倒感觉儿子不在家里面的时候,家里面事情少了很多。

    儿子在家的时候,还需要给儿子洗洗衣服做做饭什么的,儿子不在家,这些事情都省了,还能够和爱人过过两人世界。

    要不是他们两个人觉得年纪稍微有一些大,而且国家还提倡计划生育,他们都有想再要一个孩子的想法了。

    儿



第六百三十七章摊牌
“这次出门以后,暂时这段时间不走了。只是……”李忠信说话间很是犹豫,他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不应该把他已经确定到哈市那边上初中的事情和家里人说。

    “只是什么别吞吞吐吐的,有什么直接说出来就是了。”李尚勇的眉毛一挑,满脸不悦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nbs



第六百三十八章您说对不对
    “生活方面,雇佣两个保姆,安全方面,有封半山保护你,你这算是资本家复辟还是地主老财重生

    你这个小兔崽子,还没有怎么样呢!就要搞资本家那一套,我看你小子这是有些作大劲了。”李尚勇听完李忠信和何淑清解释的话以后,顿时就不满意地吼了出来。

    对于李尚勇来说,这个时代讲究的是根正苗红,而不是要搞那种资本家复辟。

    雇佣保姆,这不就是典型的资本家复辟的行为吗

    “爸,瞧您说的,怎么就上纲上线了呢现在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上来了,很多有钱的人家不都这样吗难道雇佣人到家里面帮忙,那就是资本家复辟了

    像咱们陈高官家里面现在有保姆,还有厨师,难道您就能说陈醒然高官是资本家,是坏人”李忠信立刻争辩了起来。

    李忠信心中清楚,在这样一件事情上,要是争辩不过父亲李尚勇,那么,后面想要说的那些事情,就更难说服李尚勇了。

    父亲那种老顽固的思想,是和他成长的经历有很大关系的,他经历过的那些事情,和这个时候是有一定差距的。

    “你,你小子这是断章取义,我什么时候说陈高官是资本家,是坏人了我不和你说这些没有用的,总之,我不允许你到省里面去念书,哼!”李尚勇被李忠信说得不知道怎么去讲了,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借此来表达他对李忠信的不满。

    “都少说两句。儿子说要去省城那边读书,也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儿子刚才不说了吗陈高官那边想要让他到省里那边去读书,一切事情都安排完了。

    孩子真要是想去,就让他去吧!万一按照忠信所说的,能够考上国家的清华北大之类的学府,那咱们家不就烧高香了。

    家这边的初中环境和省里面那边没法比,我前几年学习的时候,到省里面的重点学校进行过一系列的参观。

    无论从学习环境,还是师资力量上,都不是我们江城这边能够比的。

    像我所在的二十六小学,是市里面的学校吧!到现在位置还是小平房,十几个班级的学生,而省城那边,几乎就没有像我们这样破败的学校。

    初中的教学环境和学校的环境都要比咱们这边强上很多的,要我看,孩子到省里面的好学校去上学,应该是可以的!”王雅清看到李尚勇气得够呛,她立刻把她的看法说了出来。

    在她的心中,并不希望孩子离开家到省里面去上学,但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她还是决定支持李忠信到省城那边学习。

    因为王雅清心中清楚,她的儿子不是池中之物,真要是因为学习方面的事情,耽误了孩子,到时候她和丈夫都会后悔的。

    至于说李忠信在黑省省城那边的吃住什么的问题,王雅清压根就没有觉得那是什么问题。

    李忠信这孩子,这几年走南闯北的,甚至比他老子去过的地方都多,什么样子的事情没有见到过。

    别说有封半山那个贴身保镖,就是不带封半山到黑省省城那边去,李忠信自己生活下来也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哪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有出息。

    现在李忠信已经是他们两口子



第六百三十九章经济体系
    望着脸色逐渐好转的李尚勇,李忠信开心地笑了。

    李忠信心中清楚,父亲这个人虽然十分古板,是那种老顽固类型的人,但是,很多时候,父亲还是相当讲道理的,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按照正确的事情来做。

    李忠信这次到省城那边去上学,打的是陈醒然的旗号,更有着到省城那边能够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学习氛围,能够靠上梦想的大学,这些事情的分量足够大了。

    因为讨论李忠信上初中的事情,家里面晚上没有做饭,李忠信立刻就给姑父于金卓打过去了电话,邀请他们到忠信鱼馆那边去吃饭。

    李忠信出去走了一大圈,基本上亲朋好友都是带了一些礼物的,姑姑家自然也不会例外。

    于金卓现在在郊区那边当副区长,按照李忠信所说,基本上是一本正,小来小去的,朋友之间吃个饭,抽盒烟什么的他基本上来者不拒,可是,一旦有原则上的问题,于金卓绝对做到了不留情面。

    和于金卓搭班子的都是长青乡当中的骨干分子,董国忠、梁国富还有宏克力乡的乡长白忠伟,他们都是一早就和忠信公司结下善缘的人。

    长青乡这个时候的村长,或者是村支书以及各个乡镇的领导,都开始积极地向于金卓和董国忠他们的这个小圈子靠拢起来。

    他们眼睛雪亮得很,无论是董国忠,还是梁国富,之前都是小村子当中的小人物,村子甚至都要穷掉底了,可是,就是这样的村子,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就成为了郊区最富裕的两个村子。
1...151152153154155...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