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夜虎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犇命牛
另外,周文元还交待了他杀死李艳红的细节。本来他还想用相对文明的手段弄死李艳红的,谁料李艳红在被他用和段洪兴谈判的借口骗到了大修厂之后,一看段洪兴根本没有到场,当时就发飚了。
这个女人对着周文元就是一顿破口大骂,而且嘴里不干不净的,认为周文元不这是个听人使唤的司机,简直就是如一条狗般的存在,始终要低她李艳红一等的。因为在潜意识中,李艳红认为凭自己和段洪兴的关系,她周文元始终就应该是为她这个女主人服务的。
李艳红哪里知道,实际上她在段洪兴的眼里只不过是个相对比较好的玩物,而在周文元的眼里她只不过是个娼-妇一样的角色。当初她和段洪兴相好时还好些,周文元因为看着段洪兴的面子还需要对李艳红唯唯喏喏,现在既然周文元已经对李艳红动了杀心,还哪会把这个傲慢的女人当回事。所以被骂得心中火起的周文元连事先准备好的手段也没来得及用,直接就把李艳红活活的掐死在了沙发上,这才让专案组有机会取得李艳红的那滴血液样本。可以说冥冥中自有天意,李艳红在死后也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仇人一网打尽了。
得知周文元已经彻底交待的事情,段洪兴很快也放弃了抵抗,把他和周文元共谋杀死李艳红的全过程都交待了出来。至此,李艳红失踪案才算彻底的大局已定。
当然,种纬等人并没放弃对李艳红遗骨的寻找,他们开着车带周文元在他抛弃李艳红骨灰的路线寻找了三天,最后在周文元的寻找和确认后,只找到了十几片大小不一的骨灰残片。经鉴定,确属人体骨骼残片无疑。
只不过由于周文元抛洒那些骨灰残片的行为是随机的,又是在夜晚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他自己也难以找到确切的抛洒地点。所以大部分骨骸都已经没法找到了,专案组最终只能作罢。谁能想到,李艳红这个姿色出众,风流一时的女人,到头来只落得个挫骨扬灰,化骨为泥的下场。
在种纬他们忙着结案,进行补充侦察的同时,天海政府又兴起了新一轮的人事变动,可谓暗流汹涌。很多与段洪兴案件有关的一些人被相关部门找去谈话,其中的一些人很快落马丢了公职,然后便进入了被调查起诉的司法程序。
种纬是看过李艳红那本日记的,凭他出色的记忆力,他甚至还记住了很多没出现在复印件里的名字。他注意到:那些丢了公职的人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喽罗,出现在日记本原件和复印件中的人都有一些。但那些真正份量比较重的人,似乎并没受到株连,大多还好好的坐在原来的位置上。
只不过这些分量比较重,且出现在复印件中的那些人,在随后的工作和态度上对现任市领导李天宇表示支持的意见渐渐多了起来,在很多决策和意见上开始以李天宇马首是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站到了支持李天宇的队伍里,造成了虽然这些人都是天海本地出身的官员,但却和另一些天海本地官员泾渭分明的态势。
种纬虽然很少接触行政管理和人事方面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他在这方面是白痴。他当然明白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更何况他还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之一。只不过他虽然明白这其中的关节,但他去不愿意过多的去关注和关心这其中的事情,他本能的对这些事情有一些抗拒。
种纬也不知道当初自己听从王春生的吩咐,把那本日记的复印件交给李天宇是对是错。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天海市政府的人事依然保持了相对的平稳和完整,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动荡和乱局。天海经济发展也依然如以往一样强劲,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也没发生什么大的变化。但种纬却知道,眼下发生的这些事情绝不是最终的结果,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敢肯定。他只能希望李天宇在天海折腾的不要过甚,否则最后李天宇面对的将是必败的结局。
实际上,种纬的心里是有一点矛盾的。他根本不想在这场角逐中站队,但却又被逼得不得不偏向一方。哪怕他现在的这个偏向一方的行为纯粹是人为安排的,他依然更想保持中立,但那几乎是他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夜虎 第一章 新的开始
种纬更想看到天海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不愿意看到双方相争,另外他也不愿意看到目前很是赏识自己的李天宇有朝一日被人设计拿下。最起码来说,李天宇目前对种纬还是相当不错的,种纬没有伤害李天宇的主观故意和愿望。
在李艳红案成功告破后不久,在专案组还在完善证据和案卷的同时,李天宇就通过肖局长向市局提名种纬兼任巡特警大队的副大队长。而事先要说明的是,巡特警大队原先是兼管治安大队的马队长管着的,现在马队长已经被提名为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禁毒、户政管理和出入境管理这一块工作。
他这一离开,巡特警大队就没有主责人了。当种纬以副大队长的职位掌控巡特警大队之后,种纬就成了以刑警队副队长和领导整个巡特警大队的重要人物,虽然他现在还不是副局长,但职权却已经和副局长无限接近了。就连他在刑警大队的那位上司候立群,在实际职务上也已经被他压了半格。
而且在这个时候,种纬才不过刚刚三十出头而已,绝对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所以,现今的种纬被李天宇那一系的人认为是李天宇在警局内的代言人,是支持李天宇的重要人物,他在天海政界和警界的受重视程度和关注度也就越来越高了。哪怕种纬再不想关心这些事,但他已经被别人认为完成了站队,并且还成功了。
陆续的,来拉拢种纬和找种纬拉关系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社交和交际活动种纬也不得不出席一些。就算他再反感这类事情,再洁身自好,但他依然是避无可避的。但种纬始终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从不轻易答应什么,或者明确表态什么,更不会因为谁的一个拉拢就为谁去做什么事。所以渐渐的,种纬在天海政界和警界都有了一个比较好名声,那就是老诚持重,身居高位而不自傲。
随着李天宇在天海政界警界的布局的成功,这位李市长才算是终于彻底的坐稳了天海市市长的宝座。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施政理念和行为方式也开始渐渐展现了出来,一些属于他的想法和发展思路开始渐渐被加入到天海的行政和经济管理工作中来了。
在他逐渐成熟起来的幕僚团队的支持和策划下,一些项目和资金被引入了天海。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的引进都是经过新近成为李天宇一系的很多有能力有眼光的官员,在经过了科学的调研和论证下,才被引入天海的。
种纬注意到,这些被李天宇收入麾下的官员,大多是出现在自己提供给李天宇的那本日记里,多少涉及一些与段洪兴以权谋私的官员名单里的。这些人应该是被李天宇捏到了短处,然后才以什么条件和理由才投到了李天宇麾下。
至于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心投到李天宇麾下的,种纬已经不愿意想那个问题了。那份经过事先处理过的日记复印件能留下这些人,自然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正常人略一深思就能明白这些人恐怕早就得到了什么指示和信息。李天宇自以为志得意满的表象下面,是早就被人操控和识破的现实。
不过,那些曾有过些劣迹的官员们也确实是有能力的。在他们的帮助下,天海着实引入了一些有技术含量,有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的项目。而一些天马行空,看起来不太适合天海的概念型的项目,都被这些官员们否决和谏止了。
此时的李天宇倒是也表现出了高屋建瓴的气度,对那些敢于直谏和否定他的言论和官员表现得很大度也很看中。这样一来,李天宇完全掌握了天海经济行政大权后,天海只搞倒和处理了一些没什么能力,且无关紧要的小官僚,所以总体上并没有出现任何动荡和波折,经济形势反而更加蒸蒸日上了。
与此同时,以李天宇为首的外来一系官员和天海本地官员间的关系和矛盾也都得到了弱化和调和。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场合上,以副市长张子明为首的天海系官员都公开表示了对李天宇的支持。即便在某些政策和观点上双方意见相左,但天海一系的官员们也会非常客气和隐晦的向李天宇提出,然后最终交由李天宇做出最终的决定。
而相应的,李天宇也做出了一些投桃报李的行为。比如在会议上表现得对本土官员的尊重,多倾听本地官员的意见,提拔一些有能力的本地官员等等。哪怕像是王春生这样明显不愿意归到李天宇麾下的重要人物,李天宇也明显暗示等肖局长退休后,就建议将王春生提拔为天海公安局一把的意思。
一时间,天海政坛和风细雨,上下相得。各项工作的进展既高效又平稳,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社会各界对以李天宇市长为首的天海政界官员好评如潮,对市政府高效的管理能力和对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当满意,老百姓对天海的未来也是充满了希望。
对于天海正在发生的事情,种纬倒是乐见其成,他恨不得那本日记复印件所埋下的雷永远不会被引爆。当然他也知道他的这个想法太单纯,只要双方有一方发生了变化,或者有了误判,天海还将经历一场风雨。他只希望这风雨来得晚一点,影响的范围小一点,尽量不要涉及太多的人。
兼任了巡特警大队的职务之后,种纬的工作就忙了起来,他的工作重心也开始朝巡特警大队方面转移。刑警大队那边的工作尽管还是要处理,但也仅仅能做到知情和了解,具体的工作他涉及的就比较少了。
而候立群在这个问题上也表现得很配合,没有和种纬发生任何矛盾和过节,有什么会议和大事小情的都会主动通知种纬,这倒让不喜欢过多人事麻烦的种纬挺顺心。
另外,李艳红案已经进入司法起诉阶段,刑警队要做的就是配合检察机关和法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案件的细节证据,需要补充侦察和弄明白的事情还有不少。不过这些工作都被种纬交给了申洛和赵文江等人去做,相信以他们的能力会把这件事做得很好的。
不过在这个环节中,李艳红那两本日记的事情也被兜了出来。原件丢失,只有复印件存档,这事儿谁也没有办法解释。市局督察部门还专门派下人来对证据丢失事件进行了内部调查,包括种纬和王春生、李建齐、王春生的秘书小任等人此次都在被调查之列。
调查的结果,最后竟然是王春生的秘书小任主动出面承担了责任。向监察部门承认是在接到王春生转给他的证据资料后,在给刑警队复印留档,并且将原件带走的过程中出了岔子,以至于日记原件丢失。为此,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可就在监察部门正在深入调查,准备从重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李天宇市长站出来叫停了这次调查工作。用李天宇市长的话说:公安工作本来就难搞,公安局的同志加班加点工作更是家常便饭,谁能保证他们在工作中不出现纰漏?既然案件的侦破没有受到影响,象征性的处罚一下也就算了。
有了李天宇市长的这句话,监察部门也就没有再深究这件事。而小任在被批评教育一番之后,被调到红山县局当治安支队的队长去了。行政级别虽然没变,但毕竟离天海市区较远,也算是被发配处罚了。
李建齐在知道种纬会把主要工作放到巡特警大队之后,他也跟着种纬来到了巡特警大队,继续当种纬的助手。用他自己的话讲,他只服种纬一个人,跟着种纬干工作气顺,爽利。
而且李建齐对公安工作也有着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公安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犯罪,而非在案件发生后再调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侦察去破案。原先他干的治安大队工作就有这方面的工作性质,只不过那时治安工作经常被一些乱七八糟的的治安案件缠身,预防犯罪的作用根本没体现出来。如今市政府在巡特警大队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他认为这支队伍将来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大,将会更有前途。
确实,在李天宇市长完全掌握天海市的行政和经济大权后,很快就在一次关于公安工作的会议上做出了:“稳定社会秩序,保卫经济成果”的重要指示。在他的支持和筹划下,天海市局投入了大笔资金,为巡特警大队购入了一批专业的巡逻、通信和防爆装备。
尽管这些装备有的看上去太概念性太形象化了,实用价值似乎不怎么强,但当巡特警们穿戴上这样的装备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还是着实让天海市的老百姓们惊艳了一把。那全黑色的防护装具,穿上一后如同古代武士似的重型防弹盔甲;再配上面具和防弹盾牌,走在街上如就同一堵行走的墙体,对犯罪分子的威摄力那绝对是刚刚的。




夜虎 第二章 组建骑警
再配上几辆先进的轮式防暴车,那一开出去显然更是拉风得紧。全封闭的黑色的钢铁车身本身就给人一种力量感,当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背着冷热兵器从车里面下来,站到繁华地段的街头值勤的时候,那更会给人一种跨越了时空的突兀感觉。
当这种景象出现天海街头的时候,着实吸引了天海百姓和外来打工者的眼球。每每巡特警大队的值勤点附近就会聚焦一大批围观的市民和游客,还会有一些新闻媒体和游客拿着长枪短炮一顿猛拍,倒是让天海的巡特警成了天海的一张无声的名片。
这些装备对特警团出身的种纬来讲,他本心却是有些不喜欢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太概念化了,太扎眼了,实用性却明显有些不足。当巡警和特警们穿着这些装备在天海街头巡逻的时候,明显其形象上的威摄力和广告效应要比其实用性要强得多,往往被市民和游客当成了天海的一道风景。
不过这还不算是最拉风的,真正扎眼的是天海新设立在巡特警大队下面的一支骑警支队。骑警,顾名思义自然是有坐骑的。而以现代人的思维,一想起骑警就会想起骑着高头大马的警察,大多存在于欧美国家。但对种纬来说,他却是知道骑警在城市中的实用性是多么的不堪的,他以为天海新组建的这支骑警应该是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哪知道,这回却是他错了。
李天宇真正的打算是将骑警支队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由三十匹马组成的骑警支队,另一部分则为拥有五十辆摩托车的骑警支队。而且其中骑马的骑警支队,李天宇要求骑警应该全由女性组成!
骑警?还得全是女的?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是巡特警大队副队长的种纬有些发懵。巡特警大队里面塞进女警本来就够过份的了,现在还要求骑警全是女人,那难度就更大了。种纬在特警团可是学过骑马的,知道把平常人培养成一名合格的骑手是多么的困难。
如果想再把这样的骑手培养成一名合格的骑警,具有治安、巡逻、安全保卫、城市管理能力,会擒拿格斗,射击擒敌,熟悉法律条文和办案规程的合格骑警那就更麻烦了。如果说培训一名新警察的培训周期需要几个月,那么培训一名合格警察的周期就需要一年以上,甚至更多的时间。更惶论这样的骑警性别还是女的,在体力和力量方面和男性警员相比更是逊色得多,训练的难度更大。
因此当李天宇在市局提出他的骑警设想之后,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提出不同意见的就是种纬。虽然种纬被公认是李天宇眼里的红人,但在涉及具体问题的时候种纬显然并不愿意盲从。哪怕坐在种纬对面的王春生直朝种纬使眼色,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种纬认为摩托骑警的作用和效果显然比骑马骑警对治安工作的作用要更大一些,而且人马培训的时间周期远经培训骑马骑警要来得快一些。只要从市局年轻警察中招募一些身体素质好,有驾驶经验的人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了。
而那些骑马的女骑警,因为市局里根本没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年经女性,所以想要培训出这么支队伍的话,就必须要从头培训了。培训周期和培训的精力和财力投入都相当巨大,而且形成足够警力的周期还会比较长,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虽然种纬当众给自己的意见泼了冷水,但李天宇显然极为看中和欣赏种纬,对种纬公然提出反对意见的行为并无差点不满,并且他还相当认真的回答了种纬的顾虑和疑问。
在李天宇看来,这支女骑警队的服务功能和形象功能远比她的真实实用功能要有用得多。现在天海的经济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好的,治安环境也比较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上马女子骑警队,更多的原因是为了给天海打造一张炯异于其他城市的一张形象名片。
城市竞争力靠什么?并不是完全靠gdp,靠工业增加值,也不完全是靠什么销售和消费,一座城市的形象气质和文化内涵也是城市的一道亮眼的名片。市政府投入巨资加强巡特警大队的力量,这种力量和投入应该转化为城市的形象力和广告力,能够城市的形象传播和发展出一份力。
那么这种形象传播的力量来源于哪儿呢?只靠几辆防暴车和全副武装的特警是不可能完全办到的,那只是天海必须有的一道强力保证城市安全的强硬面孔,天海还需要摩托骑警快速高效的面孔,同时还需要一张靓丽温柔的面孔。这三张面孔会让天海的形象既安全,同时看起来又不那么生硬,不会让人产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对天海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听了李天宇的这番解释,种纬也没话说了。他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地位,他没法要求他的上级一定要听从他的意见,尤其在这种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的解释下,他就更不好说什么了。他只盼着李天宇的这个决定不是以前天马行空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实在不想看到天海再出现没必要的动荡和乱局。
种纬心理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市政府的投入已经到位,巡特警大队必须全力配合市政府和市局的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里把全新的巡特警大队组建立起来。
摩托骑警好办,先从在职警员里面招一批会骑摩托车,且条件不错的把架子搭起来。至于缺编的,想办法再招,或者从临近省市招一批人。至于女警,全天海警局符合条件的一个也没有,没办法只好从高校应届毕业生里面现招,突击培训一下先上岗……哦,不,先上马。
至于对警务工作不熟悉的问题,给这些女骑警后面配备一辆专车,安排熟悉警务工作的人员指导她们工作就好了。具体到培训工作,让这些女警每天一半儿时间上街执勤,剩下的时间再进行培训学习就好了。
为了突出这些女警的形象和身姿,李天宇还专门指示后勤部门为这些女警量身定制了一批骑警制服,等这些女警穿上白色的骑警制服坐上马的时候,至少看起来还是像那么回事儿似的。能不能完成治安巡逻任务不知道,反正吸引游客拍照合影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而且天海女骑警们所骑乘的这些马还都是相当不错的马匹,都是李天宇通过关系从境外购买的退役和淘汰的赛马,每匹马都是身高腿细脖子修长的神骏。哪怕是种纬有些抵触骑警这一新警种存在的人,但仍然不妨碍他也很喜欢这些马。
组建一支骑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骑警本身的编制外,还要配备骑师、饲养员、兽医、后勤等辅助人员。除了人员的编制,骑警队还配备了多辆运马车,配合的办公车,专门运输马料和马粮的货车等等装备。
同时为了配合骑马骑警的工作,种纬还将摩托骑警和骑马骑警进行了混编。这样既能让两者互补,遇事能够彼此配合快速反应,也能避免女骑警在开始的时候不熟悉业务,以及被市民和游客围观的时候,骑警和马匹配合不当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装备和马匹到位之后,便是人员的招募和紧张的训练了。为了保持骑警的形象和素质,李天宇市长要求骑警要么从现有警察队伍中招募,要么都招收近两年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且对身高和外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结果招募女骑警的广告还没打出去,托门子拉关系想进骑警队的人就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种纬门上。这里面既有已经是警察,在原单位干得不顺心想动一动的;也有家里的孩子刚刚大学毕业,想试着当女骑警的找到这样一个正式编制的。反正各路人等之多,搞得种纬烦不胜烦。
可是种纬再烦,也没法把这些上门来拉关系求情的人都推出去。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盘根错节,在不涉及重大原则的事情上,谁也不好把这些求上门来的人全得罪了。更何况这些提前得着消息来拉关系的人大多都是有点来路的人物,种纬如果真的板起面孔来,谁知道会得罪多少人。
实际上时间一长种纬就发现了,这些来拉关系请托帮忙的人里边,有些人拉关系的重点并不在这样一个工作上。更多的人是想借这样一个机会和种纬本人拉上关系,或者想法再多一点的,位置更高一点的,则是想通过种纬这个李天宇市长眼前的红人,和李市长本人拉上关系。
对于这些来请托的人,种纬已经暗地里得了王春生的指示,他一方面把这些人安排去面试和试用。至于这些来的人能不能胜任,能不能通过面试和笔试,后期能不能承受骑警训练和值勤的辛苦,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夜虎 第三章 警队扩编
————————
另一方面,种纬从容的和这些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且把这些想制造李天宇的人推荐给了李市长。至于李天宇用不用这些人,那就不是种纬需要操心的了。他只需要把这些想和李市长拉上关系的人是谁,私下再告诉王春生就好了。
种纬当然知道王春生要他这么做的意思是什么,在李艳红的日记事件出现之后,一些官员或主动或被动的投到了李天宇麾下,然后李天宇对天海的影响力一下子就大了起来,这种明显的变化是很多人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但如果张子明一系的本地官员们如果不知道到底是谁投靠了李天宇,那将来再出现什么事情或麻烦就是不可控的了,所以他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个动向,种纬这里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掌控这种变化的关键节点。
1...446447448449450...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