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蝉那把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真是人生何其苦。
可话又说回来,正如亚圣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正因为这些起起落落,造就了今日的公孙仲谋,他不再是年轻时那个眼高于顶的世家公子,几乎白手起家,以一己之力抗衡道门和朝廷,硬是在这世间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如今的公孙仲谋就算穿一件破旧的黑袍,也比身着蜀锦织锻的徐北游更像上位者,这是一股子岁月和世情磨练出来的势。
这场书房深谈一直持续到寅时,徐北游大多数时候只是旁听,并不插话。从书房出来后,师徒两人去了清涟居。
走过那条长长的黑廊时,公孙仲谋缓缓说道:“是不是觉得这条长廊有些蹊跷?这其实是个阵,当年的佛门三大士之一不空留下的,挺有意思,起初我想让你一起去书房,但是牧棠之不同意,所以我们两人就打了个赌,你若能走过这条长廊,牧棠之便同意你去书房,结果你也没给为师丢脸,让这位辽王殿下着实吃了一惊。”
“牧棠之这种人,说他无利不起早也好,说他功利心重也罢,总归是有迹可循,也有底线,愿赌服输。男人最重要的地方是哪里?不是卧房,是书房,当年萧煜就有大中小三间书房,分别名为温体斋、养神斋和守心斋,温体斋大体是有些身份地位就能去的,平日里萧煜召人议事便是在此,养神斋就要私密许多,只有寥寥几名心腹亲近之人可以入内,至于守心斋,除萧煜本人外,其他人等一概不得入内,哪怕是林银屏也不行。所以今天牧棠之同意让你进他的书房,言外之意就是认可你了,虽说有看我面子的原因,但也是在提前积攒香火情分,若是有朝一日你真能接替为师的位子,那么这份早年的香火情分就显得尤为厚重了。”
徐北游默然点头。
公孙仲谋平静道:“既然今天说到这儿了,为师便再与你说一些肺腑之言,刚才牧棠之问为师是不是在交代后事,其实是也不是,为师活到这个岁数,差不多算是日薄西山了,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去走,而且这条路很不好走,也很长,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完,想要走得轻松一些,除了坚韧,还要有眼中见识、胸中格局和心中城府,这三点,你的城府在同辈人中已经算是不错,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缺少的是见识和格局,这两点一般而言都是相互依存的,有见识才能有格局,这不是为师带你四处走走就算完事,总得来说,除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还要你去思量,去求变,这是天生的,强求不来。”
“你想做人上人,这很好,为师最讨厌有些人小小年纪就说什么逍遥快活、隐居江湖的屁话,这世上从来都没有逍遥人,想要逍遥,你得先把这个世道踩在脚底下,那样你便是逍遥了。”
徐北游沉重点头。
公孙仲谋笑道:“平头百姓,小吏衙役,县丞县令,通知知府,一州三司,六部内阁,这一条路,有多少门槛?更别提在此之外,还有大都督府之下的武官武将,超脱于文武之外的宗室外戚,再加上一个宦官,朝廷号称百万大军,十万官宦,真不是一句虚话。”
“所以,沉下心来慢慢熬吧,熬着熬着就出头了,就像踩着别人上位,若是哪一天,你发现前面再无人可踩时,那你就真的是人上人了。”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七十九章 后死无仇谁可雪
这一晚,师徒两人谈了许久,公孙仲谋喝了两壶酒,虽然神态依旧是平静淡然,但是却怎么也遮掩不住那股子老来寂寥的萧索和落寞。
公孙仲谋甚至谈起了夫妻之道,甚是感慨道:“娶妻当娶贤,纳妾才纳爱。你如果想做一番事情,娶妻很重要。三大亲族,父族、母族和妻族,你无父无母,父族和母族就不能指望了,仅剩的妻族便是重中之重。正所谓孤木难支,当年的萧煜正是因为娶了林远的女儿,才有了起家的资本,大齐萧皇尚且如此,你又如何能免俗?所以你要娶一个能做助力的妻子。”
“能做助力的女子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其本身,另外一种是其家世,总得来说,你若是世家子弟便取前者,否则就取后者。”
徐北游稍稍犹豫,略微迟疑道:“师父,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女子,骑着一匹飒露紫,来头应该很大,端木玉在她面前都要矮上三分。”
公孙仲谋平淡道:“能让端木家的小子低头,这女子恐怕要姓萧才行,而且还得是嫡宗那个萧。萧家的女子,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很大的助力,不过福祸相依,这些萧家女子也多是心机深重,城府深沉,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就算说是吃人不吐骨头也不为过,如今的你去招惹萧家女子,一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还是再等几年。”|
徐北游点头道:“谨遵师父教诲。”
公孙仲谋犹豫了一下,伸手拍了拍徐北游的肩膀,缓缓道:“你还年轻,路长着呢,前途绝不仅仅止于一座剑气凌空堂,偌大个天下江山,那是比任何女子都要美的东西,所以说,许多事情别急着下决定,看似没有退路的时候也别急着破釜沉舟,等一等,沉一沉,也许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徐北游虽然不明白师父今天为什么会破天荒地说这么多金玉良言,但他都一字一句地记在心里。说实话,别人抬举他,称呼他一声剑宗少主,可说到底还是看在公孙仲谋的面子上,若没有公孙仲谋,谁会认识徐北游是谁?公孙仲谋培养他,想让他在日后担起那副担子,那么徐北游就义不容辞地去承担起来,学了本事却不想承担责任,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接下来,公孙仲谋又给徐北游讲了许多旧人旧事,有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也有是他见到的,听说的。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徐北游印象颇深。
帝都权贵无数,有位小公爷在纵马的时候撞死了一个人。如果这人是个寻常百姓也就算了,偏偏是个旁宗出身的萧家子弟,这就难办了,不管怎么说此人也是姓萧,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不可能的,说不定整个家族还要因为此事受到牵连受损。
不过这位小公爷也是个果决之人,孤身一人提着一柄短刀便去了这名宗室的府上,先是跪地叩首认错,然后就在那名死了的萧家宗室灵前,一刀刺进自己小腹,坦言一命还一命,幸好当时在场的吊唁宾客不少,没真的让小公爷就这么死了,不过闹出这么一出苦肉计后,萧摩诃作为当时旁宗的话事人,也不好再继续追究下去,顺水推舟地与小公爷的父亲达成了和解,当然公府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不过比起双方撕破脸皮树敌却是要好上太多。
这便是世家子们的心性手腕了。
听完这个故事,徐北游就只有一个想法,谁要是觉得那些世家子都是些不懂事的纨绔子弟,那谁就是真正的傻子,这份心性和手腕,是一般人能有的?日后若是与这些人打交道,容不得半点轻忽大意。
天色将明,徐北游告辞离去。
待到徐北游走后,公孙仲谋将酒壶放到一旁,轻轻叹息道:“可惜啊,如果我能有个这样的儿子就好了,公孙家也不算后继无人。”
——
一张锦绣大床,一床鲜红锦被,一屋旖旎春光,一片低低喘息之声,两个起伏男女。
这里便是辽王殿下的卧房。
此时的辽王殿下终于放下了在外人面前的恭谨守礼,满面狰狞,没有半点怜香惜玉的意思,正在狠狠鞭策着身下的胭脂马,
这场男女之争一直持续了小半个时辰,随着女子一声高亢婉转的长长叹息,这才缓缓落下帷幕。
牧棠之坐起身,轻轻抚过那具白皙美好的身躯。
自小生活在的王府中的他,越是年长,阴气越重,甚至到了后来,这股子阴气已经不单单让外人吃不消,也让他自己也不堪重负,为了缓解,他开始逐渐沉迷于女色之事,作为东北三州首屈一指的辽王,什么样的女子寻不到?他犹为偏爱年纪稍长些又有贵重身份的美艳女子,身份越贵重,他便越发兴奋。
就说这匹刚刚鞭挞过的胭脂马,平日里在辽州也是数一数二的诰命贵妇,自家男人死了之后,独居府中,更是万事自己说了算的逍遥自在,可自从几年前被这位辽王殿下半是用强得手之后,便不顾自己身份,死心塌地的成了牧棠之的一只笼中雀,随叫随到,不是因为惧怕辽王府的权势,只是因为寂寞二字。
不得不说,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人性总是逃不出一个贱字。
牧棠之起身后,女子仍旧慵懒地卧在床上,一床锦被仅仅是遮掩了小腹下的紧要位置,露出一片让人眼晕的白皙之色。
女子冯氏,不是寻常女子,出身清贵世家,后来嫁给身为实权将领的丈夫,丈夫死后,有娘家做后盾,再加上她手腕不俗,到底也没被人欺负了去,所以她生得美艳,却也不是花瓶。牧棠之起初只是将她视作玩物,可时日久了,终究是生出几分别样情愫,许多私密之事也会告知于她。
冯氏是知道公孙仲谋和徐北游师徒两人来访之事的,对于这两个人物,尤其是公孙仲谋,她颇为忌惮,像她这种自小在各种规矩里长大的女子,特别怕这种不讲规矩的人。
寻常达官贵人,终究是有迹可循,可是这些高人的心性脾气,实在不好揣测,特别是这种孑然一身,无所牵挂的散仙人物,要是真的一剑削去你的头颅,然后直接远走天涯,纵使坐拥精兵百万又有何用?
女子手肘支在锦被上,望着男子的背影,轻声问道:“殿下昨晚急召奴家前来,可是遇到什么不顺心意的事情了?”
毕竟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冯氏也多少摸到一些牧棠之的性子,凡是心意不顺时,便会将她召来,然后在她身上奋力攻伐,没有半分怜惜可言。上一次是因为大都督魏禁巡边,借故裁撤了辽王府的几名心腹将领,那一晚牧棠之便让她死去活来七八次,第二天整整一天都没能起身。
牧棠之皱了皱眉头,意有所指地说道:“公孙仲谋老了,徐北游太年轻,青黄不接。”
女子卷着锦被翻了个身,又是一片秀色乍泄,仰面朝天望着床榻上的纱帘,柔柔道:“既然如此,殿下何不收手?”
牧棠之轻哼了一声,“妇人之见。”
女子轻笑一声,缓缓起身伏在他的后背上,双臂环绕在他胸前,在他的胸膛上轻轻画着圆圈,用鼻音娇腻嗯了一声:“奴家本来就是小妇人啊,殿下的小妇人。”
牧棠之瞥了一眼,刚刚平息下去的心火又猛地燃烧起来,转身猛地抓住她已经披散开来的青丝,然后将她的头狠狠往下一压,阴鸷道:“本王要的不是公孙仲谋,而是公孙仲谋背后的那张大网,徐北游若是能继承这张网,即便是与本王平等相交,本王也认了。”
女子呜呜咽咽说不出话来。
过了片刻,牧棠之脸上表情转为柔和,温声道:“我刚刚从镇魔殿那边听到风声,道门掌教要下山了。”
正屈膝俯首的女子猛地睁大了眼眸。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八十章 遥想如何入帝都
自从丈夫死后,冯氏难免要抛头露面,可不是什么深宅大院中的无知妇人,再加上后来又上了牧棠之的大船,见识更广,深知掌教真人四字代表了什么,说掌教真人下山,无异于说皇帝陛下南巡,都是足以让无数人为之震动的大事。
对于牧棠之的人脉渠道,冯氏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有数代人的苦心经营,牧棠之的外祖牧人起和外曾叔祖牧观更是一时风云人物,牧人起曾与大齐武祖皇帝萧烈一起架空把持前朝大郑朝廷,当时武祖皇帝为丞相,牧人起为枢密使,王爵加身,可谓盛极一时。即便后来萧氏势大,横扫北地,牧氏不得不臣服,可也没像其他世家那样沦为皇室的戏子伶人,仍旧是割据一方,实力雄厚。牧人起死后,其父査莽娶了牧人起的女儿继承王爵,同样力保辽州、幽州、锦州三州不失,传到他这一代,他随母亲改回牧姓,辽王府还是姓牧,可锦州和幽州却是不再姓牧,而是改姓萧了。
虽说如此,但老辈人积攒下来的香火情分却是还在,尤其是镇魔殿殿主,与牧棠之的父亲乃是至交,几乎将牧棠之视作是自家子侄,这消息是从镇魔殿处得来,那么应该是做不得假。
如此说来,这位三十余年未曾下山的掌教真人是真要破例一次了?
又是一番云雨过后,牧棠之恢复常态,闭着双眼倚在女子的怀里享受着她的素手揉捏,略微遗憾道:“公孙仲谋若是能挺过这一关,那么结盟之事本王自当诚心竭力,可若是过不去,也不能怪本王背信弃义,只因世道如此,本王身在其中也是身不由己。”
冯氏默然不语。
有些话不是她可以多言的。
两人就这般安静地坐在锦绣大床上,各自沉默。
此时的牧棠之,褪去了那层阴郁气和王侯薄凉气,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就这般不知多久后,有熹微光亮透入室内,牧棠之睁开双眼,在冯氏的服侍下开始起身穿衣。
蟒袍金冠,玉带锦靴,冠冕上的七颗东珠熠熠生辉,他对着等人高的铜镜自揽,又变回了平日里的辽王殿下。
他推门出屋,望着初升的一轮红日,沐浴在秋日的朝阳中,然后闭上眼睛,轻声呢喃道:“人生如何得自在?”
另一边的清涟居内。
已经早起的徐北游正在缓缓行剑,空有形而无气机。
宋官官则是抱着剑鞘站在一旁静观,不时给公子指正一二。
再怎么说,她也是踏足鬼仙境界直逼人仙境界的高手,指点一个还不到一品境界的徐北游还是绰绰有余的。
走剑一百零八后,徐北游停下,将手中天岚抛到宋官官的手中,然后又接过一块手巾擦拭双手,摇头感叹道:“这次算是见识了公侯世家的做派,穿个衣服都要四个侍女侍候,难怪有些世家子弟一辈子都不会亲手穿衣裳,还真不是夸大之辞。”
宋官官笑道:“辽王府这边还算差点,帝都那边的贵人才是真讲究。”
徐北游将手巾递给宋官官,拿回自己的天岚剑,道:“有机会一定要去帝都一趟,看看这个天下首善之地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宋官官一双眼睛眯成月牙,“早年间,帝都还叫东都,萧皇离开东都时,曾言他年我若为皇帝,东都尽带玄黑甲,后来果不其然,萧皇率十万玄甲大军返回东都,满城上下尽是山呼之声。还有我剑宗祖师上官仙尘,当年受大郑神宗皇帝之邀前往东都,抗衡道门三位尘字辈大真人,便是脚踏万千飞剑组成的剑龙,满城可见。若是公子成了大剑仙后,再入帝都,那定是气吞万里如虎,极为霸气的画面。”
徐北游稍稍失神,回神后笑道:“你就知道给我灌迷魂汤,什么大剑仙入帝都,我练我的剑。”
宋官官收敛了笑容,满脸认真道:“奴家相信公子真的会有那一天。”
徐北游握住天岚,手掌轻轻摩挲着剑首,轻笑道:“那就借你吉言,等着那一天好了。”
宋官官的脸上又重新有了笑意,只是不再说话。
之所以跟徐北游说这番陈年旧事,一半是真的看好徐北游,还有一半就是替他着想了,帝都那地方,已经不能用鱼龙混杂来形容,而是卧虎藏龙了。
在西北地界算是威风无比的端木玉,到了帝都就只能算是个中等偏上的世家子,内阁六部九卿、大都督府五军都督、宗室勋贵外戚、内廷二十四衙门,再加上暗卫府、国子监、钦天监、天机阁、翰林院、五城兵马司这些地方,这是多大的阵仗?
修士这方面,不到鬼仙境界就是个守门奴的命,即便是鬼仙境界,也顶多混个客卿之流,一些真正的大世家中有地仙境界的大供奉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里是与道门相提并论的朝廷核心所在,更别提还有一个皇室萧家,经营帝都多年,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人的道门掌教,也直言,若是萧皇在世,他是不敢去帝都的,就像当年天下无敌手的萧皇也不敢孤身一人登顶道门玄都一般。
在宋官官看来,以徐北游现的修为而言,如果去帝都,肯定是没办法大红大紫出人头地,最多就是半死不活地厮混,甚至还有被直接淹死的可能,所以她才故意说出这番话,想要以此打消徐北游刚刚萌生出的想法。
徐北游果真是收敛了心神,开始默运龙虎。
宋官官站在侧面望着安静运转气机的徐北游,那是一张干净的脸庞,没有西北汉子的粗犷,气态上却有西北的高远辽阔,这样的人,仿佛天生就有一副似如西北旷野的好大心胸。
这样的人,注定会活得很长。
至于那位只是遥遥看过一眼的辽王牧棠之,在宋官官看来,其胸襟气量根本配不上他所处的位置,早晚要被活活憋死,真是一副短命鬼的模样。
宋官官自认自己看人还算准确,当年她年幼时,父母双亲都已经不在,就在她想着怎么才能不被饿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名背剑匣的高大老人,问她愿不愿意跟他走,小小年纪的宋官官只是略微思量后,便点头答应下来。
这一次她赌对了,她跟着本名是公孙仲谋的老人来到一处隐秘所在,在这儿有很多同样是孤儿出身的小姑娘,小姑娘们有几十人,人手一把木剑,可每天的口粮却只有十人份,要想吃饱,就得打败其他人。宋官官只是饿了一顿后就再也没被饿过,大概几个月后,她又见到了老人,被老人亲自传授剑道。
后来,她终于知道了老人的真实身份,这时候的她已经成为剑气凌空堂的剑士。
再后来,她在宗主的命令下,一次又一次完成某些任务,这些任务大多是杀人,可即便如此,她也觉得比起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要好太多,她一直都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很是自得,如果当初她没有选择跟随宗主大人,如今是不是坟头的草都有三尺高了?或者说,根本连坟都不会有,指不定早就被野狗吃的干干净净。
现在她成了剑气凌空堂十二剑师之一,虽说排在末尾,但好歹也是位于三十六剑士之上不是?勉强有了站队的资格。
在秀龙草原上她第一眼看到徐北游,起初并不在意,可相处久了,她却越发看好这位年轻少主,而且越看越顺眼,她相信终有一天,这位少主会继承宗主的位置,并且将剑宗发扬光大。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八十一章 姑娘姓萧名知南
徐北游把每天例行的功课做完,仍旧是外以剑三十六为主,内以龙虎丹道为辅,再过些时日,他便可吸纳却邪剑的神意剑气,踏足一品境界。
宋官官被公孙仲谋派出去联络辽州的剑宗弟子,公孙仲谋本人又去见了牧棠之,有些无所事事的徐北游独自一人出了清涟居,去了王府的后花园,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这儿遇到了一个如何也想不到的女子。
内里淡蓝色窄袖襖裙,外罩湖色纱衣,青碧色绣鞋,头束碧玉步摇,正背负双手漫步于辽王府的后花园中。
女子略施薄妆,身段婀娜,关键还是气态不凡,从容淡定,大有八风不动的做派。
当她映入徐北游眼帘时,周围恰好有几丛雏菊点缀,当真是风景如画,美人入画,风华绝代。
徐北游愣在原地,不知为什么竟是有种唏嘘感慨的复杂心绪。
女子察觉到徐北游的视线,转头望来,脸上惊讶一闪而逝,笑问道:“徐北游?”
徐北游轻吸了一口气,望着这个一直萦绕在心头却看不清容颜的女子,他清晰记得这个首先对自己展现善意的女子,虽说这份善意中带了些许不自觉的居高临下,但却将女子的身影深深浸入到徐北游的心底里,即便女子在徐北游的心底只是一个飘渺不定的身影,可他还是不止一次曾经幻想过这位女子,所以当女子真正来到他眼前时,让他产生了一种不敢置信的错觉,遥不可及好似在天边的女子就这么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甚至,徐北游心底还有一个不为人知也不足为外人道的标准,能否成为人上人就取决于自己能否将这样的女子娶回家中。
过了好一会儿才从遐想中回神的徐北游点头道:“是我。”
女子朝徐北游方向走近后,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微笑道:“几个月不见,你变化挺大啊,这蜀锦料子的袍子不便宜吧?男子就该趁着年轻四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就上了一层楼。”
徐北游笑了笑,压下心头的波澜,恢复了平日的淡定,问道:“你怎么来辽州了?”
女子莞尔一笑,道:“就兴你们男子到处闯荡,我们女子就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嘛,我这次离家便是打算到四处走一走,西北是第一站,接下来我会顺着东北一路南下,先走完江北,待到明年再去江南看一看。”
徐北游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道:“看来你家世不错,上次让端木家的公子作陪,这次又直接下榻在辽王府里。”
女子又是走近几步,笑道:“别说我,你不也是一样?上次还是个为了一百两银子奔波的游侠儿,如今却是成了辽王殿下的堂上客,如此说来,你是找到自己师父了?”
这是徐北游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她的相貌,上次虽然也挺近,但她带着兜帽,看不清庐山真面目,这是一张很美的面庞,美到让徐北游想不出该怎么形容的面庞,可更出彩的还是女子的气态,足以让人忽视她那绝美容颜的气态,高傲内敛而不外露,略显疏远却不显冷漠,一双丹凤眸子为她平添许多妩媚,可那对略薄的嘴唇又将这份妩媚恰如其分地消弭些许,使她整个人显得柔和又不失端庄,若是抿起嘴,那定然是有股女子特有的威严。
徐北游见过的女子中,无一人可出其左右,尤其是女子身上那股气质,足以让他终生难忘。
徐北游在她面前,破天荒地有些腼腆,道:“找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