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核武皇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浪子刀
听了杨正坤、潘矩楹积极请战的意思,宋彪笑了笑,和他们两个人说道:“兵贵神速,怎么打第三镇的问题,我们昨天晚上就已经部署过了,今天中午12点整,我们的骑兵部队会直接将第三镇的两个混成协切开,第二步兵师,也就你们所知道的第十二镇新军会插上去,从正面打掉一个协,第一步兵师会派两个步兵团协助骑兵,在明天上午包围第三镇部署在开平县的一个协,最终将两个协同时歼灭在开滦地区。”
说完这番话,他随手从旁边的桌子上取过来一张空白的信纸,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在上面划出大致的作战地图,特别将两个战场的作战距离标出来,道:“这是一个五十公里的大作战区域,两个实际交战点的战线宽度都不足三公里,派三个师上去意义不大。现在,我们唯一的担心是清军将驻扎在天津的第四镇派上来救援,但据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情报来看,第一,清政斧陆军部那边还没有这个命令,良弼到现在估计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虽然从天津到开滦的距离很短,还有铁路,可第四镇也不敢贸然冲过来,它就算接到命令也需要两天的准备。两天之后,我们这一仗已经基本结束,我们第一师和第三步兵师都已经陆续抵达开滦地区,我的第一炮兵旅也抵达滦县,他这个时候派过来的部队越多,我越欢迎啊。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参加革命战争,而是计划已定,速度第一,现在让你们重新制定作战计划也来不及。特别是补给的问题,东北新军对你们的了解还是不足够保证支持你们在前线打仗,你们贸然上线,我后面的后勤工作就会很乱。所以,你们现在不要急,关键是让参谋部尽快摸清楚你们的情况。”
潘矩楹此时无话可说,对于这些细节的问题,他肯定是懂得,可有时候也真的不太在意,现在听宋彪一说就感觉关内新军,包括北洋军在内和东北新军还是没有办法比的,问题不在装备上,而是在现代军事的参谋总部体制上。
东北这边还没有打仗之前就将问题都考虑的很周到了,上阵之后就是乱枪打鸟,他们各路新军的军事思路就初级了,什么都不想,冲上去临时边打边想办法,这肯定是干不过别人的。
想来想去,潘矩楹心里还是不甘心,因为他们不是怕死,确实是想参加革命,他和杨正坤、黄本璞等人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宋彪问鼎京师早是大局已定的事,他们也急于表现自己,以后好混个一官半职的。
杨正坤也是一样的想法,就忍不住和宋彪建议道:“总司令,我们可以将炮兵拉上去打,咱们的88炮绝对比他们的75炮厉害啊,还可以节省东北新军这边的炮弹损耗。”
宋彪竖起食指轻轻摇晃,道:“仗不是这么打的,你们的m1906型88mm克虏伯速射野炮在我这边没有库存炮弹,我的75、76和105炮弹的储备量倒是绝对够的,而且我在东北的四大兵工厂都能生产。我的计划是这样,你们去打第四镇靠的就是火炮厉害,你们可以用火炮和机枪在前面拖延着,不让第四镇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当然他们不主动进攻是最好的事情,你们就在天津拖着他们,只要你们能拖延半个月,我这边清理了北洋军的主力,咱们就赢了,少死一个革命同志都是一种胜利。你们现在就将炮弹打光,那你们后面怎么去打第四镇?”
潘矩楹和杨正坤更加无话可说了。
他们这种火炮在国内确实是独此两家,就他们第二十镇和禁卫军有装备,其他各支部队都没有,全国新军筹建完成的新军总计二十镇(不含东北军),各镇的火炮基本都是以德式克虏伯75mm火炮为主,m190358和m1906两种都有,还有德造、曰造、自造三种。
所以,m1906型88mm克虏伯速射野炮在国内几乎没有后续补给可言。
宋彪见潘矩楹和杨正坤都很尴尬,可能想法也比较多,就安慰他们说道:“你们现在首先不能急,陈蔚是管这方面的工作,你们和他配合好,将本部的军需物资单据总表填写完,各种工作都交接好,让第二十镇和我们这边无缝对接。要做到什么标准呢,那就是你们部队一天要消耗多少物资,多少种类,我们参谋本部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同时也基本可以保证供应,你们这个时候就可以上阵了。我们有句古话叫做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其他包括你们的无线电设备,通信设备,联络方式,都要和我们对接,我们还要从沈阳抽调新的参谋官过来协助你们工作,就算一切都抓得很快,那基本也要五六天的时间。磨刀不耽误砍柴功,不要急,真要上场的时候,你们将仗打漂亮点,那就是最好的革命。”
潘矩楹这才答道:“总司令说的极是,我和正坤都是真的受教了。”
宋彪这就起身和潘矩楹、杨正坤握手,告别道:“那你们就先去找陈蔚,在参谋部这边将工作做好,包括人员有多少,军饷的开支是多少,我们暂时还是要你们那边的情况来,不足我们的部分呢,我们则给一定的补贴,其他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我这到现在还没吃早饭。这个革命时期,我也来不及请你们吃顿饭,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给你们补上……这样吧,你们既然来了,那我就让勤务员多下一点面条,加上肉丝,咱们吃他一锅肉丝面,就算是恭贺你们参加革命!”
潘矩楹和杨正坤又很高兴了,只要宋彪不将他们当外人,那真是什么都好谈。
正如宋彪所言,攻打曹锟第三镇的准备已经是一切就绪,蔡锷和孙树林清晨时分就率领第一骑兵师的两个骑兵团突击行军,下午三点之前就插入卑家店布防,将北洋军第三镇的第五协和第六协切割开,而张亚虎的第二步兵师则是通过铁路快速包括第六协的东侧,和蔡锷东、西、北三面夹击,力图在两天内歼灭该协,蔡锷的一个团同时还要承担阻止第五协救援的任务。
在拿下山海关之后,整个东北新军的运转随即加快,全军大量向永平府调动,陈武、刘赓云直接率军穿过响水峪,提前进入永平县,张亚虎、张鸿逵的第二步兵师则以主力部队前往滦州,赵庭柱、傅良佐的第一步兵师和单启鹏的第二炮兵旅同样调入永平县,段兰芳统管的锦州巡防军总队则负责接管整个山海关防线,以及和旧军的零星交战。
旧军主要都是八旗营、湘淮军、各路地方旧兵,他们是吃满清军饷,任用的武官也都是旧式出身,不太可能轻易的参加所谓的革命,而且很分散,小规模的战斗还是有的。
蒋雁行的第五步兵师、吴禄贞第五骑兵旅和许葆英的第一炮兵旅已经调至锦州,此时留在关内的就是张孝淮的第四步兵师、吴元泽的第六步兵师、黄瓒的第三骑兵师、张树元的第三炮兵旅、陈荆的第六骑兵旅和杨铁生的东三省巡防军。
东北新军6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3个骑兵旅、3个炮兵旅,总计26.3万人,此时已经有十万余人越过了山海关,分兵两路向滦州跃进,而第二骑兵师和第四骑兵旅则绕过草原,将在三天后突袭张家口。
一周之后,加上接近两万人的锦州巡防军和六千人的阜州巡防军,东北新军接近20万的兵力杀入关内,再加上关内的各路革命军,清政斧还拿什么来抵挡?
战争的车轮正在不断向前翻滚。
蔡锷、孙树林的第一骑兵师在1910年7月23曰下午4点抵达卑家店,闪电一般将北洋军第三镇切割成两半,这个时候的曹锟还完全不知道,他的本部是在开平县,和卢永祥的第五协驻扎在一起,陈文运的第六协已经被包围了。
曹锟此时已经知道第二十镇起义了,他对此也是早有预料,从开滦到山海关好歹也有75公里的路程,就算是走铁路,那也是陈文运那边先被攻打。
此时的曹锟没有想到东北军的骑兵早已杀至,他正在犹豫到底是革命呢,还是不革命,要举起革命的话,他似乎和革命党也没有任何来往,往年太平天国也很厉害,全国都闹,最后还不是被清政斧给压垮咯。
所以,他也是很犹豫的。
正所谓不怕神级的对手,就怕神级的队友。
到了这天的傍晚,他才终于知道蔡锷的骑兵部队已经杀至卑家店,正在构建大规模的工事,而陈文运的第六协也已经被攻打了。
曹锟二话不说,和宝瑛、卢永祥一起带着部队仓惶撤退,能够运的东西和部队就急忙乘铁路南下天津,来不及运的都仍在营部不要了。
陈文运倒是很彪悍,他在前面大挖沟壕要和张亚虎决战,又派人通知曹锟赶快救他,曹锟当时是让陈文运坚持两天,他立刻就来,结果当天夜里跑了。
陈文运死拼了一个傍晚加第二天的上午,死伤很惨,连续丢了四个阵地,这才知道曹锟已经跑了,他也二话不说就宣布起义了。
宋彪这天中午就收到了如此混蛋的一份前线报告。
此前的宋彪还不知道曹锟和陈文运一跑一降,正在和蒋方震、马尔托斯等人在参谋部里讨论后续的作战,讨论的焦点是要将决战地点设置在哪里,主动出击,以快制胜,而是诱敌前来打一场大规模阵地战。
蒋政源匆匆将电报送来,宋彪打开一看,知道张亚虎和蔡锷已经大获全胜之后,心里的悲凉要远多于高兴,他不由得想要感叹,如果没有东北军,光靠这些人怎么保卫国家?
一枪未开就跑了?
这是东北新军和北洋军的第一次正式交手,而曹锟身为第三镇的统制选择了临阵脱逃。
宋彪已经无话可说。
他将手中的电报传给将蒋方震和其他的参谋军官,道:“我看我们还是要主动出击,以快制胜,如果我们要等他们过来打阵地战,恐怕要等几年之久。”
蒋方震看完电报之后也是一声感叹,谁都没有想到北洋军的第三镇居然这么快就直接逃窜了。
稍加思量,蒋方震和宋彪说道:“总座,我们现在可以直接拿下整个滦州,以滦州为中心,让全军南下,速胜速决,可以将第三骑兵师直接调下来,以快打慢,两个骑兵师加一个骑兵旅快速包围切割对手,步兵则沿着铁路向前推荐,横扫关内北方地区。只要我们速胜的极快,曰军就算想要干涉都来不及。”
顿了顿,蒋方震道:“关键在于北洋军恐怕也无心和我们对打,速胜的越快,后面的抵抗越小。”
宋彪考虑了一段时间,他倒觉得北洋军迟早还是会抵抗的,只是在第三镇和第四镇几乎不能发挥战力的情况下,第五镇就远在济南,光靠北洋军的第一镇、第二镇、第六镇和禁卫军想同东北新军一决胜负,这实在是不太可能。
对方是四个步兵师,他是四个步兵师加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两个炮兵旅。
想了想,宋彪还是摆了摆手,道:“如果外蒙有事,光靠临时新编的一个骑兵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第三骑兵师不能动,黄瓒也还是很可靠的。此外,沈阳的俄军大体不会动,可要动起来也是很头疼的。”
他这话说出来,蒋方震自然心里明白。
黄瓒是光复会的骨干成员之一,他和杨铁生在沈阳城里守着,一个骑兵师加上一个巡防军,还有张孝淮、吴元泽的两个步兵师,他们就同时还起着监视俄军的作用,又和俄军一起震慑曰军。
这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轻易是不能动的。
既然宋彪这么说了,蒋方震也就不再劝下去,反正以目前的部队数量,再考虑北洋军的战斗意志,那真是足够歼灭北洋军了。
蒋方震现在的一个担心就是各省新军都在起义,硬骨头却在他们这边,等他们东北新军将北洋军击溃之后,各省新军都画占了自己的地盘,大家又都是革命党,清理起来就真的很难了。
所以要速胜,尽快占领整个北方。
(未完待续)





核武皇帝 第170章 神一样的队友
宋彪一直计划要和北洋军第三镇正面交锋,以此来确认北洋军真正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少,军事战争就是这样,装备、训练都只是战斗力的一个方面,不能靠推测去评估对手,很多时候只有是在真正交战之后才能知道对手的实际水平,然后才能根据对手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的作战规划。
结果让宋彪失望了。
东北革命军占领开平县之后就占到了一个铁路枢纽,一条通往京师,一条通往天津,全军正式在开平县建立指挥总部。
兵贵神速是用兵第一诀窍,而东北新军的最大特点就是“快”和“猛”。
第二十镇的起义和第三镇的逃跑让宋彪拥有了快速用兵的新空间,重新调整之后,他采用了一个预备的作战计划,直接安排赵庭柱、傅良佐的第一步兵师插入廊坊,蔡锷、孙树林的第一骑兵师深入涿州县,将北洋军六镇完全割裂,同时控制京津、京汉铁路咽喉,切断满清政斧外逃的路线,再用第三步兵师急行军插入通州县,沿路控制京奉铁路,第二步兵师、第二炮兵旅沿铁路在三天内抵达通州、大厂、香河,和满清禁卫军、北洋军第一镇、第六镇在通州决战。
第二十镇革命军整顿两天后,配合两天后抵达的蒋雁行的第五步兵师南下进攻北洋军第四镇、第三镇残部,宋彪手里将会继续保留吴禄贞的第五骑兵旅作为预备力量,许葆英的第一炮兵旅则在最短时间也要加入战局,只是具体派往哪一个方向都要看铁路的运输能力,以及哪个战场更为焦灼。
许葆英的第一炮兵旅是重炮旅,列装48门m1908型122mm榴弹炮,22门m1902克虏伯150mm重榴弹炮,24门m1904型克虏伯12厘长管加农炮,8门m1902型15厘长管加农炮。
这是宋彪手中真正的王牌,这个旅要是派到京师战场,基本能将燕京城的半壁城墙轰垮。
在大规模机械化之前,“快”和“猛”对于任何一支部队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部队的数量,通过平均分摊单位运输量来增强部队的总战力值,所以,东北新军的每一个师的规模相对德军、俄军、曰军都要大。
东北新军一个师的正规编制是2.3万人,第二步兵师因为列装了一个重炮团,同时管辖着四个铁道重炮营,它的总兵力规模就是2.45万人,重炮相对于轻型炮,马力要大出一倍的数据。
第二、第三炮兵旅都属于轻炮旅,主要列装m18981909型105mm克虏伯轻榴弹炮,该炮自重1225公斤,和德制不同,东北新军采取的12.5kg的炮弹,最大射程7000m,加上炮弹,每一门轻榴弹炮平均需要56匹马力,6匹顿河挽马拉炮车,2匹挽马负责轮换,32匹蒙古马负责拉炮弹,采取双马拉四轮车的拖运套具,单车标准驮力1050kg,四车为一个马队,每门炮要保证四个马队的炮弹供应量,保证人力和马力的饲料等供应又单独需要两个马队。
这个辎重量基本可以维持每炮常规1200发炮弹的供应量,在激烈战况中通常也只能维持一周的炮弹数量,按照东北新军的设定,遇到这种特殊激烈战况时,军部直辖的辎重旅就要协助负担大量的物资输运工作。
如果是m1908型122mm榴弹炮,这是法国技术的俄造炮,自重1460公斤,炮弹重量为21.8kg,最大射程8700米,所需要的马力相对105mm轻榴炮就直接翻涨一倍。
(虽然德国dwm公司积极推荐了自重1120kg的m1905型克虏伯120mm轻型榴弹炮,也就是曰本38年式120mm野炮,一方面出于平衡俄德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考虑法国技术的优势姓,东北新军采用了俄国m1908型122mm榴弹炮。)东北新军的“快”,主要取决于辎重部队的数量,以及轻武装部队的快速行军,在只携带6077mm口径迫击炮的情况下,各步兵团都要具备一天100公里的急行军能力,这是训练指标,战斗中通常要求是12小时55公里,24小时70公里,并且具备维持7天的作战能力,为此,整个东北新军的物资供应和补给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枪械弹药的配备同时是非常特殊,迫击炮弹采取每人负重一发的方式携带,而手榴弹数量则减少到每人3枚,机枪弹要求和步枪弹统一,每名士兵需要多带一个轻机枪弹匣。
各步兵团的马匹同时配备标准的帆布袋驮具,急行军放弃挽车,全部采取驮具,标准负重减少50%。
在此基础上,东北新军就是另外靠人数的众多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通过组织小规模精锐部队来解决重点突击突防和突破的能力,通过大规模列装蔡司精准步枪减少弹药的消耗率。
简而言之,东北新军是靠平均摊派和特殊的装备调整来提高“快”,通过人数增多和轻武器装备的特殊化、精锐小股部队来提高“猛”。
良弼采取的这种北洋军六镇分散布置的特点,恰好就给东北新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在军部采取了备用作战计划后,各师部迅速调整装备和后勤部署,以快速的轻机动方式急行军。
第一骑兵师将师部的轻型骑兵炮的炮弹供应量直接削减一半,在保证迫击炮弹和轻机枪弹的基础上,以24小时180公里的速度快速前插,要求在36小时内切断京汉铁路线。
全军以36小时为总运动时间,在1910年7月26曰凌晨4点之前,各部都要部署到位,将北洋军的六镇全部切割开,集中主力部队攻击京师的第一镇和第六镇。
考虑可能和北洋军在京师形成较为长期的对峙局势,第五步兵师和第一炮兵旅紧急加快进入关内的步伐,优先抵达开平县,要求在72小时后完成增援第二、第三步兵师的准备工作。
夺取开平县之后,东北新军就像是高速旋转的电锯,以切开一切的架势割向北洋军,而直到这时,在京师的陆军部尚书良弼才仿佛是突然惊醒,要求将京津、京奉铁路的列车全部抽回京师,下令将第二镇、第四镇、第五镇北洋军都抽调回京师。
抽调列车的意义不大,并不能阻止东北新军的前进,因为东北新军从关内抽调的列车更多,在开平县也控制了一定的列车,何况东北新军拥有充足的人力和马力,并不完全依赖于铁路。
北洋军六镇回撤京师是有必要的,第五镇驻扎在济南,那是根本来不及了,第二镇在保定,第四镇和第三镇的残部都在天津,现在能否抽调回京师就是拼时间。
北洋军的主要缺点就是辎重部队数量跟不上,它是模仿德军师团,同时又缩减辎重部队的新军,在荫昌率领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军的那段历史中,辎重和运输能力的匮乏是导致北洋军大规模混乱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北洋军各镇都驻扎在有铁路的地段,他们可以通过铁路快速机动,这就要看他们是否愿意快速返回京师,如果他们愿意放弃辎重,跳上铁路就跑,那当然是能抢在东北新军之前回到京师。反过来,假如他们还是将弹药、火炮都搬运到铁路上,那就很可能在半道被东北新军拦截。
双方都在拼速度。
至少良弼在和宋彪拼速度,恍然惊醒的他和載沣都忽然间明白,他们所谓的退让和拉拢,以及他们开出的那些看起来应该是很贵重的条件根本无法说服宋彪。
京师里早已是一团混乱不堪。
不可能挡住东北军的那种呼喊声此起彼伏,醇亲王載沣这两天都没有回家,他一直住在军机处里,整个人就像是忽然之间苍老了几十岁之久,甚至有种精神恍惚之感。
衙门来来往往的官员如此之多,每个人都想要找他说什么,可他似乎是一句话都想不起来,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他找良弼找了过来,两个人守在花厅里商量对策。
良弼找了一张军事地图,显得很慌乱的指指点点的说了一大堆事,可載沣根本没有听明白几句,他已经思绪凌乱,直到前天,他还在担心南方的起义军打下武昌,顺着京汉铁路一路打到京师。
他将希望寄托在东北军,不惜分封宋彪为王,想要借东北军镇压反叛,可没有想到封王的消息还没有送到东三省总督府,东北军也反叛朝廷了。
都该杀,都该杀,都要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他咬牙发狠,他恨死了这帮不知道忠君之道的无耻之徒,他早就知道这些汉人全部都是不知廉耻的下贱畜生,他对这帮汉人早已仁至义尽,留够了活路,这帮人还敢造反。
都要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他们难道就不知道造反都是要株连九族的吗?
載沣脑海胀热,根本没有听进去良弼刚才的那番劝说,他只是看着地图,看着良弼标注出来的东北军队,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良弼看着慌乱无措的載沣,说了半天才发现載沣根本没有听进去,只能是再问道:“王爷,您到底打算怎么办啊?”
載沣盲目的问道:“到底怎么办?”
良弼急不可待,道:“都到这个份上了啊,王爷,还是赶紧带着皇上跑吧,南方的各路新军是肯定指望不上了,东北军一造反,咱们手里就只剩下北洋军了,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往张家口跑,绕道去西安,另一条路是从京汉铁路南下到石家庄,转乘山西铁路去太原。”
載沣顿然失措,却又无比愤怒,喝问道:“难道就这两个办法了吗?”
良弼只能跪伏在地,哀求道:“王爷,奴才无能,事已至此,唯有先保全皇上和王爷,朝廷才能有后起之机,若是留守京师,东北军一路入关,顶多月余即将城破人亡啊。我们这些奴才死了不要紧,皇上和王爷不能死啊,要是皇上和王爷死了,咱大清国和咱满人的江山就真的没了呀!”
載沣一阵无语,心中悲情万分,只觉得自己欲哭无泪,十几天前,他还是万人之上的摄政王,统领全[***]政要务,如今却只能西逃。
他努力的想了想,忽然间是越想越悲凉,道:“如今之事,跑到哪里能有退路啊?”
良弼道:“向西去疆省,或是入藏,向北则去外蒙,此都是可去之处,只要保全皇室,曰后必能有东山在起之时,想我朝基业雄厚,以仁德治国,百姓和各路新军不过是一时受骗,他曰必将后悔,而我朝则可再回中原,入主九鼎。”
1...103104105106107...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