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哦,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你们拿的这种石头一定不能太少,最起码要在当地很常见才行,否则没多大用。”
游伏再次说了自己挑选石头的条件,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又从里面取出一枚贰分钱的铜币,递到鹿长老和首领面前展示。
“你们有没有见过什么石头,能够发出这样的反光,如果有,那最好了,颜色不一样也没关系。”
两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金属特有的反光,不禁为那金灿灿的光芒着迷,不过鹿首领最先反应了过来。
“像这样会反光的石头,我好像见过。”
他说着话就站起身来,露出屁股下面坐着的一块蒲团大小的扁圆形的黑灰色石头,原来刚才一直是被鹿首领当作凳子来坐的。
“这这会反光”
游伏看着这块巨大的深灰色石头,它是那么的不起眼,看起来就好像普普通通的玄武岩,或者用来打火的燧石,但就是看不出哪里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金属反光,整个石头表面都是灰突突的,毫无金属的质感。
“你先等一下。”
鹿首领再次说了一句,然后把烤肉放在一个大陶罐子里,转身跑到河边找了一块足有排球大的鹅卵石来,来回将近一公里,他搬着块石头跑来跑去愣是没有喘气,可见平时打猎也没少锻炼身体。
回来之后,他就当着游伏几人的面,举起鹅卵石用力的砸向地面的大黑石,嘭的一声巨响,那个一直被它当凳子用的大黑石顿时四分五裂,碎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块。
这回众人再看过去,只见原来还灰突突的大黑石,那些刚刚断裂的截面上,在篝火的映照下都泛起了一层好看的金属光泽,而且那石头断面上的纹理,就像是方解石的结晶体一样,能够看出明显的层次和纹理出来。
这一下游伏可就不淡定了,他是汉部落的早期成员,什么矿石没见过,那时候汉部落冶炼金属就在汉阳城里,还有很多的居民干过搬运矿石的活计,对汉部落开采的几种主要矿石都是不陌生的。
不像后来加入的那些新族人,别看他们花着铅银铜做的钱币,用着铁做的炊具和农具,但是真见过这些金属原矿的,基本上一个都没有。
可是游伏认识啊,而且他还很熟悉,看见这黑石头断面的一瞬间,他就知道了这是一种矿石,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矿,但绝对是矿就没错了。
这石头的断面是纯黑色,黑色的发亮,黑的反光,不像表面一样灰突突的,而且给人的感觉并不结实,被砸了这一下不仅碎成了块儿,还从上面掉下来很多碎渣。
他忍不住伸
第546章 煤矿开采计划(求票票求订阅)
对于煤矿这种最常见的矿物,罗冲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但是稳妥起见,他还是把其中一块扔到了灶膛里烧了一下做实验。
煤块烧的很旺盛,冒出的火焰蓝汪汪的,但是烟味也很大,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硫磺味,吓得他赶忙去开窗开门通风。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没经过处理的原煤,品质也不是最好的,冒点烟也是正常的情况。
对于煤矿的开采,罗冲了解的不多,但是基本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比如市面上卖的煤炭都是精选煤,或者叫水洗煤,和原矿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煤这种矿物质以碳元素为主,但也大多含有不少的硫化物,所以有的品质比较差的煤,烧起来会有硫磺味,大致可分为无烟煤和烟煤两种。
尤其是古代,基本上不会把煤来当燃料的,就是因为古人没有大规模开采和精选的技术,也不是不会,而是没有那条件。
煤矿当中会伴生有很多的矸石(ganshi),这是一种以氧化钙为主的矿物,但是也不怎么纯,里面还是有不少碳成份的,说它不能烧吧,又不是,只是烧的不那么彻底而已,释放的热量也没有纯煤那么足。
可以说拿矸石当燃料来用,很鸡肋,它不仅比煤的重量要大的多,白白浪费了运输力量,而且燃烧放热的效率也低。
但是不用的话,它又确实是煤的一种,只是质量比较差劲罢了,以中国人节俭的品德,不先烧一烧再扔,又觉得有些可惜。
烧过煤的人一定知道这种恶心人的玩意儿,明明模样长的跟煤一样,但它就是不好烧。
没错,矸石和纯煤看起来外表是一样的,这也是古代选煤最大的难题。
现代科技发展之后,人们不仅掌握了水洗煤技术,或者说有条件进行水洗煤这个步骤,还有了一种分辨煤和矸石的快捷方法,那就是重液浮选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矸石比纯煤的密度大,质量重,那就把它们一起扔进一种人工调制的重密度的液体里,因为两种矿物密度不同,矸石就会沉底,浮在液体表面的就是纯煤。
这就是,重液,浮选。
重液的配方,罗冲还真不了解,他不是这方面专业的,但是类似的液体,汉部落也不是弄不来,比正常清水密度大的液体,最常见的就是海水了,因为海水中有大量的盐份。
盐水比淡水密度大,这是众人皆知的,比如地球的死海,就是那个有名的盐湖,人在里面即使不划水,也只会飘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以目前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拿海水来洗煤,选煤,是最合适的,但是汉部落目前并不靠海,可是新钢郡的铁矿那里,却有个盐水湖,周围都是重金属矿区,用来开采食盐显然是不行的,但是用那个盐湖的水来洗煤,是最合适不过了。
还有关于矸石的运用,对于这种氧化钙矿物的运用,现代一般是和煤矿混合之后给火力发电厂使用,或者用来当建材使用,因为氧化钙实际上和生石灰是差不多的玩意儿,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材料。
生石灰(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就是把石灰石(碳酸钙)加热燃烧,分解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再受潮吸水,就变成了熟石灰(氢氧化钙)。
罗冲把这些和煤矿相关的知识在脑中快速捋了一遍,也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因为这些都是对新发现的煤矿后续怎么开采,怎么做到利用最大化,怎么做到降低污染风险,都是用得到的知识。
就拿汉部落现在的情况来说,想要做到全民改烧煤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做到专事专用,供应最需要煤炭的部门,比如新钢郡的冶金厂,炼钢厂。
但是用来炼钢的话,普通的煤炭效果没多大,还必须炼成焦炭再说。
所以汉部落想要利用这个煤矿的话,不仅要建一个洗煤厂,还要建一个炼焦厂,不然没什么意义。
洗煤厂好弄,把盐湖的水弄过来,再搞一个浮选池,还有堆场和晾场就够了,难度不是很大,以汉部落现在的情况,是完全可以干成的。
炼焦厂也不是很难,把煤炭变成焦炭,其实很容易,只要把煤炭干馏一下就行了,也就是说,把煤炭放在一个容器里,然后架在火上烧,但是还不能让煤炭烧着......
这个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往干馏的容器里通入大量的二氧化碳,阻止火焰燃烧就行了。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情况下,火焰是无法燃烧的,这也是常识。
前面已经说过,加热石灰石,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最后可以得到生石灰。
所以只要把这两个项目综合起来,就能炼出焦炭。
罗冲的想法是,建立两座相邻的干馏塔,干馏塔分为两层,下层烧煤提供热量,上层用来放需要反应的原料,一座用来炼焦,一座用来炼生石灰。
然后从加热石灰石的那个干馏塔的上层部分,接一根通气的管子出来,再连到炼焦那个塔的上层部分,把加热生石灰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通入炼焦塔中,用来防止炼焦塔的上层煤炭被烧着。
原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建造起来也很容易,用青砖建造两个塔就行了,中间通气的管道,也可以用砖砌一个管道出来,实在不行烧一些陶管,再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也是可以的,都是汉部落目前可以做到的事情。
至于这两个工厂的选址,罗冲也想好了,综合各方的运输条件,还有污染物排放的问题,直接把工厂建在浏阳郡东边的大泽里是最好的。
沼泽有稀释降级污染物的功能,号称星球的‘肾’,这个前面也是说过的,是目前自然条件下处理污染排放最好的选择,再加上现在汉部落的开采和生产量不大,所以完全没问题。
那里是湿地沼泽湖泊地形,首先就是水运条件便利,开采出来的原煤从游伏说的那个鹿部落装船,可以直接走浏阳河抵达大泽内的湖心岛。
然后直接在湖心岛进行选煤的作业,把煤炭和矸石分选出来,经过堆场和晾场晾干之后,再把精选煤炭运到炼焦厂炼焦,一部分用来当燃料,一部分炼成焦炭。
最后可以再装船,顺着下游经过朝阳河进入汝阳河,再直接运到新钢郡的钢厂去,还可以顺道把盐湖的水弄回去。
虽然走这条水道绕了个大弯,但再慢也要比走陆路过去容易。
走陆路直线距离是比较近,但是运一帆船的煤炭,就最少需要七八辆四轮牛车,还需要修建一条结实的大路,因为运载煤炭的车是很重的,对于道路的承载力要求很大。
综合这些条件来看,水运只需要花两万块钱建一艘帆船,但是陆路要修一条几百公里长的硬化路面,还需要建造八辆四轮牛车,还要配套的牛,按一辆车配两头牛的
第547章 荆言的野心(求票票求订阅)
对于汉部落派人来鹿部落周边侦察地形的事,其实鹿首领和他们的长老从心里是拒绝的,但是奈何汉部落实在太强大,不说别的,光是人口的数量就不知道要比鹿部落多上多少。
虽然不知道汉部落到底有多少人,但就目前看到的这些大船上的人,就不比他们的少,鹿部落总共才400来人,这还是所有男女老少加起来的数量,可是汉部落这四艘船上的成年男人,就有差不多300人,这是多大的差距。
再有就是游伏承诺的互不侵犯条约,汉部落派出的这支小队会在远离鹿部落居住地的范围活动,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这种黑色的石头,这一点游伏是已经通报给他们的,也让他们明白,汉部落没有打他们的主意。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汉部落的行动对于鹿部落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真正打动鹿部落高层的,是游伏的‘集市’方案。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套路了,汉部落每发展一个新的据点,当先期人力不足的时候,都会先在当地设立一个集市,开始只是出售生活物资,到后期干脆直接招收劳力。
这是一个快速和周边部落打成一片,了解周边势力情况的快捷方式,以这种集市的方法笼络周围的人心,并且在周围各部落中传达一个汉部落‘非常发达’的思想,至少汉部落的各种生活物资就不是他们可以制造出来的。
最关键的是白盐,汉部落可以用白盐间接的控制住周边的这些部落,到时候谁不听话,直接断他的盐,看谁敢和汉部落作对。
等到当天下午羽毛带着第四艘帆船来了之后,游伏作为代表给双方引荐了一下,毕竟游伏不会一直待在这里,要和鹿部落长期打交道的,还是羽毛这些人。
待到次日一早,游伏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就继续向下游出发了,鹿部落和煤矿以及集市的事宜,就全都交接给了羽毛为首的地质勘探船。
这艘帆船运载船员90名,已经算是满载了,其中60人负责对煤矿的勘察,剩余的30人留守帆船,负责后勤保障,并建立码头和驻地,还要在驻地周围开展集市活动,任务还是很重要的。
留守的保障人员,是一名从浏阳郡抽调过来,名叫荆言的文职小吏,平常就在浏阳郡的郡守府担任户房的记录官,做一些物资钱货的统计工作,最近也干过一些组织外来民工搞建设的工作。
这次新据点的建设工作,罗冲让大树给他找个人出来,大树又召集了郡守府的小吏们说了这件事。
因为是陌生的地点,离汉部落又远,而且还是在一片荒芜的大野地从头开始建设,生活条件极差,周围陌生的部落势力又多,也不安全,很多的小吏都是不愿意去的。
但他们再怎么小,那好歹也是个官,在汉部落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礼节组成的体制里,他们就属于那种人上人,是上层阶级的官员,享受比普通族民更优越的社会地位。
可这是有地域限制的,在汉部落的领地之内,你确实有优越感,也确实是上等人,但是出了汉部落的一亩三分地,谁还会鸟你是谁,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呀!
就因为这种原因,愿意主动接这个任务的人就更少了,谁不想稳稳当当的待在家里,享受人人高看一眼的待遇。
但是荆言这个奇葩就是个例外,他是主动要求带队这次行动任务的。
陌生地域,重要矿区,新建据点,新设集市,这是什么流程,这是什么任务,这分明是首领要开新地图啊,啊,不,是建设新的郡县啊。
如果自己能够主导这次的任务,再把工作好好完成,到时候还怕不能受到首领的赏识搞不好自己就是这个新建郡县的郡守或者县令了。
“自己的那些同僚都是傻子吗这么好的将来都看不到,既然你们不想来当这个大官,那我就不客气了。”荆言心里如此想道。
毫无疑问,荆言相比于浏阳郡大量的小吏,他才是最有野心,最有志气的那个人,不管能力怎么样,最起码他就敢接这个任务,这就已经比大部分人都强了。
而且对于这次的任务,他是比较有信心的,这取决于他最近经常组织外来民工的建设工作,接触的都是外部落的人,长期的工作也让他更了解了这些外部落民工的心里想法。
于是在抵达鹿部落的第二天,荆言就开始了他的工作,他先是找了一个比较宽阔的河段,大概130米宽左右,又在岸边水位比较深的地方做下标记,准备先在这里建立一个比较大的码头,用于以后的物资装卸和大规模人员登陆。
这是首要的目标,如果决定开发这里,那么后续过来的人员和物资是肯定不会少的,那么多的船过来,如果没有一个方便登陆的码头,那以后过来的人就只能划着小型的登陆艇靠岸,那效率该有多低。
而且只靠那些小艇,又没办法运送大型装备登岸,比如弄个牛车过来,这要怎么上岸
不过想要建设码头,只靠他们这剩下的30人是完全不够的,羽毛带的那60人专门是找矿的,后勤保障还需要靠荆言来主持,更不可能指望羽毛会给他帮忙了,所以他还要从当地来招人才行。
当天中午,把船上的一些物资送到岸上之后,荆言这边就开火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然后直接让人抬着锅去了鹿部落居住地那边‘做客’。
大夏天的,中午的时候鹿部落都在居住地里躲太阳,也没有人出去活动,正好所有人都在。
鹿部落的一个草棚子里,地面铺了一张荆言带来的草席,正中间摆了一张长方形的矮桌,桌上的炖肉,鱼汤,炸虾,炸花生米,还有汉部落带来的熏肉,全都切的整整齐齐的摆在陶瓷的盘子里。
鹿首领和鹿长老身前还每人摆了一大碗米饭,更难得的是,还有一小壶米酒。
鹿部落的两位高层已经被这么‘精致而又丰盛’的食物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吃了,但是那些经过调料炮制出的美味,却狠狠的勾引着他们的馋虫。
“长老,首领,请用吧,尝尝我们汉部落的美食,这个是筷子,如果你们不会用的话,旁边这种勺子也是可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