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由于白起是负责人,罗冲就把他放在了检字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上,让他跟着自己学习怎么翻目录,这个目录都是汉字写的,排序方法是按照偏旁部首,由于罗冲当初教他们写字的时候,就是按照偏旁教的,所以现在看这个目录全无障碍。
等白起跟罗冲一起捡了十几页书时候,罗冲就开始甩手不干了,而是坐在旁边看白起自己找字,他找完了再给罗冲检查,倒是没有出错。
就是用这个笨办法,但是却让印刷部的几个人开始能够独立工作,不再需要罗冲的帮助,这是一个好现象,终于算是解脱了,罗冲忍不住惬意的想到。
印刷坊印刷的第一本书,就是罗冲平时写的一些书稿,而这一本,名字就叫《诗词精选》,每一页上面就是一首罗冲抄来的诗,最后改一改,总结一下,凑到一起,就变成书了。
每页上面一首诗,用的是三号字,然后诗的下面则是对古诗的注解,用的是最小的一号字。
每个版都要印刷三千次,一页页的积累到一起,最后裁剪,整理顺序,装订,这样一本书就完工了。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技术,以及生产成本,最后选用的装订方式是线装书,只需要一根毛线即可,既便宜,速度又快,比拿胶粘快多了,虽然用胶粘的确实比较精美,可是又有什么用的,还是一句话,成本太高啊。
就这样,印刷部的工作越来越熟练,印刷的质量和速度也越来越好,基本上就不用罗冲操心了,只不过就在罗冲倒腾印书的时候,小蝶那边也传来了喜讯,丝绸试制成功了。
这倒真是一件好事情,最起码汉部落又多了一个惠民的项目,将来不仅可以为大汉带来大量的产出,同时也能促进对外贸易,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给大汉的政权带来税收,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项目。
罗冲受邀前去参观丝绸的织造,看了一会儿,就愣住了,由于这是没有染色的原丝,制成的丝绸自然也是白色,怎么看怎么像电视剧里用来上吊的白绫,这特么,好刺激哦
观察了一会儿,除了丝绸之外,罗冲也找到了机器上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又把木桶叫来告诉他怎么改,最后就是修改和试用,一旦实验没问题就可以批量制造了。
不过这个并不是很着急,毕竟现在还在试验阶段呢,还是多想想怎么优化设备吧,批量没有个一两年都形不成规模。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部落在建设四方,而罗冲就老老实实的在汉阳城印他的书,浏阳郡的大树这些日子也没少给罗冲来书信,一是汇报又来了多少新增人口,二是这些新增人口开垦了多少亩土地,最后就是汇报浏阳郡那一百亩玉米,说是这玉米长的极好,先不说粮食到底在哪,光是那么大的叶子,那么长的杆,拿来喂牲口再好不过了
稍后刷新
观察了一会儿,除了丝绸之外,罗冲也找到了机器上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又把木桶叫来告诉他怎么改,最后就是修改和试用,一旦实验没问题就可以批量制造了。
不过这个并不是很着急,毕竟现在还在试验阶段呢,还是多想想怎么优化设备吧,批量没有个一两年都形不成规模。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部落在建设四方,而罗冲就老老实实的在汉阳城印他的书,浏阳郡的大树这些日子也没少给罗冲来书信,一是汇报又来了多少新增人口,二是这些新增人口开垦了多少亩土地,最后就是汇报浏阳郡那一百亩玉米,说是这玉米长的极好,先不说粮食到底在哪,光是那么大的叶子,那么长的杆,拿来喂牲口再好不过了
观察了一会儿,除了丝绸之外,罗冲也找到了机器上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又把木桶叫来告诉他怎么改,最后就是修改和试用,一旦实验没问题就可以批量制造了。
不过这个并不是很着急,毕竟现在还在试验阶段呢,还是多想想怎么优化设备吧,批量没有个一两年都形不成规模。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部落在建设四方,而罗冲就老老实实的在汉阳城印他的书,浏阳郡的大树这些日子也没少给罗冲来书信,一是汇报又来了多少新增人口,二是这些新增人口开垦了多少亩土地,最后就是汇报浏阳郡那一百亩玉米,说是这玉米长的极好,先不说粮食到底在哪,光是那么大的叶子,那么长的杆,拿来喂牲口再好不过了
观察了一会儿,除了丝绸之外,罗冲也找到了机器上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又把木桶叫来告诉他怎么改,最后就是修改和试用,一旦实验没问题就可以批量制造了。
不过这个并不是很着急,毕竟现在还在试验阶段呢,还是多想想怎么优化设备吧,批量没有个一两年都形不成规模。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部落在建设四方,而罗冲就老老实实的在汉阳城印他的书,浏阳郡的大树这些日子也没少给罗冲来书信,一是汇报又来了多少新增人口,二是这些新增人口开垦了多少亩土地,最后就是汇报浏阳郡那一百亩玉米,说是这玉米长的极好,先不说粮食到底在哪,光是那么大的叶子,那么长的杆,拿来喂牲口再好不过了l0ns3v3
第459章 货币流水线(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买了车带不回去,这是个问题,可是商长老并不这么认为,主要的原因,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要大批量的买车,不过是想弄一个样品带回去仿造而已。
整个车带不回去,还不能拆散了用马驮回去吗,不过这话他没有说,能当上长老的人都不是傻子,其实这归来的路上,他早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比如即便弄到了一辆车,他们可能也仿造不出来,为啥,因为他们没有适合处理木头的工具。
这个理论确实没错,事实上整个历史的科技进步都在围绕着两个焦点,就像是人的两只眼睛般重要,一个是新的动力源,一个是更高级的材料,而鑫部落现在缺少的正是材料。
他们缺铁器,甚至连合适的青铜器都没有,毕竟铁器不足的情况下,坚硬的青铜也是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工具的。
可是现在说这个没用,他是鑫部落管理贸易的商长老,研发工具跟他有个毛关系,现在的情况是,只要能把车弄回去,就是大功一件,可惜就这唯一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反而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甚至还被威胁,以后不让到草原上做交易,这无疑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唉!”商长老叹了口气,想到回去还要跟统领和众多长老一起讨论对策,忍不住担忧了起来。
时光荏苒,转眼已经到了收玉米的时间,冬天马上就要到了。
大树前几天提前用书信问了罗冲怎么收玉米,这个毕竟不是水稻,不能一概论之。
清晨,早晨的天气有些冷,人们早早的就穿上了毛布衣服,说来倒是很有意思,原本他们以为玉米也要用镰刀割的,没想到首领却来信说,只要把上面留的两个玉米棒子掰下来就行,然后再把秸秆砍下来收拢。
于是乎,呼啦啦的人群进入了玉米地,按照分片的方法,排队进去掰玉米,这个活不算累,但是被玉米叶子和穗子搔的混身发痒,进过玉米地的应该都知道,这绝对是一种非常难受的体验,可是为了粮食,这点痒就不算什么了,又不是要命。
掰下来的玉米被收集了起来,然后把外面的皮扒下来,但是不能揪掉,就这样用玉米的皮挨个编在一起,把一堆玉米绑成一串,最后挂起来晾干,再或者就是直接扒干净,然后统一摊在席子上晾干,不过这个只能中午有太阳的时候才可以弄。
接下就是把玉米晾干之后脱粒了,不过现在还没什么机械,是能用手搓,倒是一件挺辛苦的活,但是对于闲着没事做的人,也不失为是一种游戏,农村的孩子那个不是搓着玉米长大的。
待玉米收完,时间就已经到十一月份了,这个月初月末交替的时候,也正是大陆和竹岛之间的海湾退潮的时候,期待已久的回家之时。
商长老一行十几人踏上了湿漉漉的礁石,这条路很不好走,足有十几公里长短,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石头,上面布满了海藻和甲壳类动物的排泄物,但是依然无法阻挡他们归乡的脚步,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行走,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好在他们已经休息了半个来月,不然只怕还没到地方,就要被涨起的潮水推入大海了。
原本用驮马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他们足足走了一天,一直到新月爬上天穹,他们才最终踏上了家乡的故土。
商长老哭了,他本一把年纪,像是这种外出贸易的任务也轮不到他的头上,要不是为了功劳,何至于亲身前往,只是却没想到这一趟如此危险,险些老命不保,好在这一切终于结束了,他们到家了。
他们没有歇息,而是连夜打着火把行进,终于被一个驻扎在海滨的村落发现了他们,这才让他们放下心来,住在老乡家里,吃着竹筒熬煮的玉米粥,这才让他们有了重回人间的感觉,海对岸,太可怕了。
汉阳城,这里的山区已经飘起了白雪,在北边放牧的队伍已经和缚马关的建设队伍一起回来了,汝阳郡那里的土屋也冒起了炊烟,火炕一直燃烧着,让这些新加入汉部落的族人高兴了好几天,这里虽然没有汉阳城里的砖瓦房好看,可是土坯房加火炕的屋子也不差,再加上汉阳城送来的大量兽皮和布匹,足以保证每个人安全过冬,每个新族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是他们过的最暖和的一个冬天。
汉阳城里,冶金工坊又开始炼铁了,今年加入的族人不少,再加上对外贸易的需要,汉部落需要不少的铁锅,还有各种农具和工具,整个部落的几万人,全都要仰仗这两座高炉。
旁边不远的教学楼中,罗冲翻着刚印出来的新书,第一批3000本《诗词精选》已经全部印刷完毕,300个学生人手一本,这让学生们很惊讶,也很高兴,他们之前跟着首领刻了几个月的字,现在终于见到了成果,原来这玩意儿真的能批量印书。
看着下面叽叽喳喳的学生们,罗冲不禁心里叹息,还有两个月他们就毕业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派上用场,不过从今天起,除了继续学习汉字之外,这本新书也列为了必修教材之一,很快,教室里就响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朗朗读书声。
雪下了一整天,但是却没有在汉阳城的屋顶留下痕迹,很快就全都化成了水,最后在屋檐上留下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凌,屋子里烧了火炕,室内温度高,房顶是不会留下积雪的。
就在这初冬时节,汉部落的一件大事也终于看见了一丝曙光,历经数月之久,罗冲的硬币蜡模终于刻出来了。
汉部落的货币和现代的货币体系差不多,分了元角文三种,然后又下辖了多种面值,比如文,其实和分是一样的,一共三种面值,一文,二文,五文,角同样是三种面值,一角贰角五角,只有元多了一个,一元,贰元,五元,十元。
这些货币从最小的一文钱,到最大面额的十元,同样按照十进制来算,这倒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无它,就是为了方便算账而已。
七种面值的货币,正反面就是十四个钢印,从设计,到绘图,再到精雕细琢,罗冲一个人花了数月的时间,现在终于完成了。
一文钱的正面图案是一束环形的稻穗,还有一朵云,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空白的地方有1文的字样,旁边还有汉字的大写‘壹文’,反面则是‘大汉帝国天启元年铸造’的字样,正中间则是罗冲头戴平天冠,身穿冕服的头像,虽然现在还没有这东西,但是不妨碍罗冲可以自己画出来。
至于上面的人物肖像,相似度有个七七八八就可以了,而且看起来比罗冲的实际年龄还要更成熟一点,人物肖像就是这样,能印在钱币上的头像,实际上都比真人要好看一点,这是潜规则,历史上都这样,罗冲的肖像也不例外,看起来更成熟,更威严。
贰文钱的正面是一个头戴斗笠,弯着腰插秧的图案,空白处加上了面值,反面和一文钱一样,版本年号加头像;五文钱的正面图案就变成了一个人驾着牛在耕地的图案,空白处面值,反面肖像。
角一级的三种面值图案用的是动物,一角正面是马匹,贰角是赛加羚羊,五角则是一只展翅的巨鹰,反面依旧是年号加头像。
元一级的面值图案用的都是轻工业,一元正面是一个女人在织布的图案,二元正面是一个壮汉在打铁,五元的正面是一艘三桅帆船,十元的正面则是一座宫殿,不过这上面的三桅帆船和宫殿都没有实际参照物,都是罗冲自己想象出来的,反面的图案还是年号和罗冲的肖像。
现在十四个蜡模都已经刻好,然后就是用耐火的高岭土和蚁穴土加水调成浆糊,再把这些蜡模放在里面,等干燥之后再把蜡块融化倒出来,这样钢印的模具就做好了。
不过想要浇铸出合格的钢印,就只能直接用上好的钢水直接灌注到模具里,再用之前的灌钢法生产钢铁就不行了,所以这一次,罗冲第一次尝试了转炉顶吹技术。
这个技术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简单,只不过对于汉部落现在的科技水平而言,做是可以做的,但是无法大规模应用而已,而且质量上肯定不及现代的顶吹技术。
转炉顶吹,实际上就是把融化的铁水接出来,放到一个大缸里,然后从上面往铁水里插一根管子,再用管子往里面通入大量的纯氧,纯氧和铁水里的碳原子反应,变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然后从铁水里冒出来,形成很多翻滚的气泡。
顶吹技术就是利用这个氧气加碳变成二氧化碳最后排出的方法,达到降低铁水碳含量的目的,使铁水直接变成钢水。
当然了,罗冲没有纯氧,不过直接吹空气也没什么不可以,反正最后成品的质量肯定不如现代的钢铁是肯定的了。
顶吹用的管子是一根之前生产的钢铁敲成的钢管,后面连接了陶瓷管道,接口处用的是泥封,后面连接了一台大型的人力鼓风机,这个设备由于用的都是硬材料制作的管道,所以根本无法移动,所以就只能让另一方主动一点了。
这天,罗冲亲自在冶金工坊指挥,先是炼铁,然后把融化的铁水从高炉下面放出来,最后盛到一个半人高的坩埚内,接着用小推车把铁水移动到顶吹机的下面,然后把小车直接推到一个升降架上固定,最后利用周围的几个杠杆把升降架抬起来,使上面固定的喷嘴可以深入到坩埚底部,这是为了让它们充分的与空气发生反应。
一切就位之后,位于管道另一头的人力鼓风机开始做工,把大量的空气鼓入坩埚里的铁水中,由于炽热的铁水接触了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开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不仅铁水表面释放的气泡像是沸腾一样,铁水的温度也在逐渐升高。
这个顶吹的过程,虽然没有烧火加热,可是这个反应本身就能提高很大的热量,使铁水一直处于流动的液体状态,防止降温凝固。
所有人都在退避三舍,远远的驻足观望,顶吹机跟前太热了,而且大量翻涌的气泡使铁水好像在沸腾了一样,无数的火花在向四周溅射,好在这里早就收拾过,倒是没有什么易燃物品。
这个反应的时间并不长,过了大概几分钟,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罗冲就开始喊停了,然后就是把升降架放下来,观察铁水的颜色是否和以前炒钢的颜色相近,觉得可以了之后,就可以拿来浇铸模具了,因为这些铁水此时已经蜕变成了钢水。
这一大缸的钢水浇铸了14个货币钢印,剩余的钢水也没浪费,被浇铸成了其他用来冲压货币的生产线零件,比如两个很大的,用来给硬币磨边的精钢转轮,金属碾板机上的精钢滚筒,还有用来冲压硬币的冲头,以及下面的模型。
这些重要的纯钢零件浇铸完成后,等彻底冷却,还要再次加温进行回火和局部淬火,提高部分零件的硬度,尤其是那十四个钢印,硬度自然要高一些。
淬火完成后再用硫酸和氯化钠反应制出的稀盐酸清洗零件,然后就是打磨抛光,最后上油养护,这一批的货币钢印就算完成了。
虽然制作过程繁复无比,但这也是货币防伪的一个保证,汉部落制作这几个钢印尚且千难万难,别的部落就更别提了,甚至汉部落的自己人都不一定懂这些技术,可是不会制作钢印,想要仿造汉部落的货币更是无稽之谈,所以对于防伪这方面,罗冲一点都不担心。
有了这些零件之后,接下来就是制作流水线设备了,金属碾板机,这个主要是把铜锭或者银锭,这样的原材料,加热之后放入碾板机,就像压面条一样,一遍一遍的压成扁片,直到压成硬币需要的厚度。
压好了金属板之后,接下来就是用冲压机冲出来大量的钱胚,冲压机用风力自动锻锤改装,上面的铁锤换成了一个和硬币同尺寸的冲头,下面的铁砧则是换上了带有和硬币同等大小的钢砧,这样只要把银板放上去,冲压机上下一砸,就能冲下来不少和硬币同等大小的圆形钱币毛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