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皇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赵洞庭
只元屋企麾下有五万元军镇守许州,又有两万众驻扎于归德府。
是以开封府周遭兵力只是二十万众不到。
但即便如此,也是相当惊人了。
岳鹏的祥龙军区和苏泉荡的建康军区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人。
此时此刻,杜浒也早率着天勇军将士到得襄城内。
岳鹏在这里汇聚的大军有天魁、天雄、天捷、天勇四军,再有襄阳府、江陵府以及夔州府的守备军,共计约莫八万余众。
这样的兵力较之开封府的元军实在相去甚远。
虽苏泉荡率军拿下下邑县,和天牢、天慧两军共计十多万将士兵压归德府,但并不会缓解岳鹏这样的压力。
完可以想象得到,要是能够把岳鹏的祥龙军区覆灭,占不台绝对不会在乎失去区区归德府。
就在苏泉荡率军拿下下邑县的这天,开封府内,占不台和麾下十余最为重要的将领在府衙内议事,元屋企也在其中。
他作为军中副帅,是元军中路军中地位仅仅次于占不台的人物。
当初那个在大宋禁军中名声不显的小人物能够混到如今这个地位,也当真算他有本事了。
除去元屋企外,占不台麾下还有巴根、鄂什耳、霍布等元朝颇为知名的大将。
他们这些人原本都是阿术旧部,在阿术死后,被放回元朝。
其后树倒猢狲散,再不具阿术还在世时的势力。
直到元屋企奉命驻守开封府,占不台领军挂帅,他们这些原先的败将又才重新被赋予重任。
元朝现在也是没有多少将领可以用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正如当初的大宋那样很是严重。
他们原来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有太多太多死在大宋禁军手中。
连阿术、伯颜、也速儿都死了,说塌了军中半边天都不为过。
府衙大堂里。
两鬓斑白的老将占不台自是坐在主位上。
中路监军冬歌和副帅元屋企分别坐在他的下首左右位置。
冬歌其实是冬公公,是真金身边的大太监,也是极受真金信赖的人。
真金派他来监军,也可见对战局的重视性。
看着众将的眼神都汇聚到自己的身上,身形并不魁梧的占不台道:“诸位,大军在开封府内已经休整有数日的时间。
宋军在我大元境内肆虐,弄得遍地狼烟,民怨四起,咱们作为大元将领,理应尽快将他们驱逐出国土。
眼下宋我双方的形势诸位都应该心里有数,如何应对宋军,诸位可有什么提议”
堂中很快有将领说话。
是巴根。
他原来是阿术麾下最受重用的大将,如今也隐隐成为阿术旧部中的领头羊。
虽占不台是元帅,但毕竟已经年迈。
谁都知道,只待宋元双方战事结束,占不台又会被皇上给安排回家中养老。
他们这些阿术旧部要想在朝中站住脚跟,必须得重新推举一个领头人不可。
巴根就是其中声望最高的。
他对着占不台拱手,道:“占帅,宋军以他们的建康、祥龙两个军区的大军组成中路军,祥龙军区岳鹏率军不到十万众驻扎在襄城,建康军区则是有十余万众聚于开封府。
末将拙见,宋军如此布局必是想先取归德府,而后再与祥龙军区的大军合击我们所处的开封府,到时候咱们难免有些被动,所以,末将以为咱们应该趁着建康军区还没有拿下归德府之前主动出击,将岳鹏的祥龙军区覆灭。
而后,我军必然士气高涨,而宋军则反之。
咱们再与建康军区厮杀,应能获胜。”
“占帅!”
只巴根的话音才刚落,又有个将领道:“末将也以为巴根将军说得不错,既然宋军想要双面夹击开封府,那便等于是想用双手将咱们捂住,咱们不妨先破他一手,倒看看他们如何再将咱们给捂起来。
而要破祥龙军区禁军,末将以为只宜智取,不易强攻。
宋军战斗力强悍之极,咱们可还得保留足够的力量去对付那建康军区。
他们大军如今已是深入南京路腹地,或许可以从他们的运粮部队下
1592.狼烟再起
时间很快又过去一日。
元京兆府境内,栎阳县东北方向不过十余里处。
有河。
名为聚河。
聚河是渭水分支。
而就在聚河河畔,有栗邑镇,属栎阳县管辖。
此时距离蜀中军区供奉们在三原城帮白锦军破敌已经过去五天的时间,距离白锦军离开三原城也过去三天。
其实以大军的脚程,完全不用两天的时间就可以从三原城赶到这栗邑镇。如此算来,白锦军的行军速度无疑是非常缓慢着。
这实在和他们军中携带着太多的百姓有关系。
整个三原城百姓不过两万人,而愣是有万余众跟着白锦军出城来。
他们可以说是将希望都寄托在白锦军身上了,生怕白锦军离开三原以后,元军便会立刻对三原城进行屠城。
凌成志为照顾这些百姓们,不得不让将士们放慢脚步,再放慢脚步。
毕竟,这些百姓们都是乡里乡亲。他成立白锦军的过程中,也全是得自于这些乡亲们的支持。
两位奉刘诸温之命跟着白锦军的真武境供奉虽然心里头有些着急,但也没有说什么。
他们出自大宋军中,同样看重百姓。
河畔,穿着甲胄的将士,再有那些跟随大军的百姓们,或是挑担,或是驾车,不知道蔓延多远。
这自是没法瞒过栗邑镇里的那些人。
只很快,在这镇子里便有狼烟滚滚而起。
河畔不知道多少将士、百姓都偏头向着这些狼烟看去。
凌成志脸色微变,道:“我们的行踪被发现了。”
在他旁边便是刘诸温派遣过来相助的那两位真武境供奉。
其中一位叫徐木坤,六十岁许人,真武境初期。
徐木坤出自红叶谷,乃是红叶谷谷主徐鹤的师弟,同时也是徐鹤的堂弟。
在江湖中,徐家两位真武境供奉也是佳话。虽徐木坤不如徐鹤那般是真武境后期,但真武境初期也足以在江湖具备不俗威名了。而徐木坤的性格,更是让得他在江湖上的名声比寻常真武境初期高手更甚。
徐家两真武,徐鹤性格低调沉稳,徐木坤则是性烈如火,嫉恶如仇。
自他破入上元境后,便在江湖上游历数年,剑斩不平之事。斩杀江湖败类多达三十余众,其中光是上元境高手便有两人。
其后大宋朝廷数次力邀江湖高手相助,徐木坤也都积极响应。
在赵洞庭赦封武鼎宗门以后,他更是代表红叶谷加入到武鼎堂内。成为武鼎堂内荣耀殿供奉一员。
再其后,被派往蜀中军区。
他听到凌成志的话,只是微笑,道:“这是迟早的事情,凌将军不必太过着急,咱们继续向前赶路便是。”
“是啊……”
在凌成志右手侧的那位真武境供奉也笑道:“若有元军胆敢前来纠缠,我们替将军你断后便是。”
这位真武境供奉同样也是真武境初期,不过不像是徐木坤这般出自名门大派。
这真武境供奉名为席高轩,年纪看上去比徐木坤竟是还要小些的样子。
他穿青衫,衣袖口绣有两个娟秀的字。
在投入武鼎堂以前,席高轩在江湖上并没有什么名气。他师出隐士,也颇得其师父风范,虽武道有成,但始终徘徊于江湖之外。当然,这和对大宋朝廷彻底失望也有很大关系。
直到赵洞庭逐渐光复大宋,于龙虎山行刺伯颜、也速儿,老天师张天洞强破极境,以身殉国。席高轩看到大宋的希望,其后响应号召,和江湖中无数高手共同赶赴建宁,参与建宁之战。自此,投入大宋武鼎堂。
他在那个时候就是真武境初期高手,刚入大宋武鼎堂便被纳入到荣耀殿行列,然后被派往到蜀中军区担任副堂主。
以天赋而论,他较之徐木坤应该还要更好些。
凌成志听到席高轩这么说,也就松了口气。
他当然相信席高轩和徐木坤两人的实力。
如果两人出手,莫说是区区栗邑镇的元军赶过来,就算是栎阳县的元军赶过来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元将巴特尔率领那两千轻骑,再随同那两位绿林营真武、五位上元境高手已经赶到高陵县。
高陵县就在栎阳县的西边,距离栎阳县仅仅不过数十里。
栗邑镇的狼烟滚滚升到高空中后,栗邑镇内便有十余轻骑匆匆驰出城外,赶到河边。
到得河岸这头,看到声势浩荡的白锦军和那些百姓以后,自是没敢越过河去,又连忙拍马回镇。
这时在前面的额凌成志、席高轩等人已经过去许远,并没有看到这些斥候。
其后约莫过去半个时辰,栎阳县也紧跟着有狼烟滚滚而起。
他们看到栗邑镇的狼烟了。
&
1593.军到谷孰
南京路归德府。
原归德府内便有守军万人。
其后元屋企又派遣两万大军镇守归德府。
在苏泉荡率军压到芒砀山后,归德府府尹徐福兴接连传报开封府,请求出兵援助。
元屋企知道占不台即将赶到,便再遣五万精兵援助归德府。
如今苏泉荡率军尚且还在赶往归德府主城的途中,而这元屋企麾下的五万精兵却是已经赶到归德府了。
元屋企原本号称率军二十万镇守开封府,虽是虚数,但其麾下真正能够上沙场厮杀的将士十五万人还是有的。
当初他就是应对的祥龙军区来的,实打实的兵力摆在那,不可能会比大宋禁军要少。也不会如现在占不台这般,号称大军三十万,实际上能够作战的却连二十万都不到。
五万许州、五万开封府,再有七万归德府。这便是现在元屋企麾下那些将士的大概分配。
五万将士赶到归德府主府内,自是让得徐福兴欢喜不已。
此时此刻,他归德府内汇聚的将士也有七万余众了。
虽然这样的兵力仍是较之苏泉荡的建康军区大军远远不如,但要稍作抵抗,想来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他此刻还收到密报,占不台让他率军作出死抗宋军之势。他会率领大军前来歼灭苏泉荡大军。
这就让得徐福兴更是有底气,大有在这归德府和建康军区大军真刀真枪大干一场的打算。
下午。
归德府主府宋城东南方向三十余里处,谷孰县。
有狼烟滚滚而起。
天牢、天慧两军自毫州谯县出发,破营城镇,如今终是赶到这里。
大军接近两万之众,离着谷孰县越来越近。
官道上轻骑、步卒浩浩荡荡,军旗招展飘扬,不见其尾。
作为祥龙军区中后来才添设的两个禁军,天牢、天慧两军虽是不如天魁、天雄等军那般精锐,但也绝对不差。
行伍中个个将士都是昂首挺胸,不管是轻骑还是步卒,眼中都有着骄傲、自信的神色。
他们可都是从个个守备军中选拔出来的,虽然当初选拔条件被放宽许多,但他们绝对都是守备军中的佼佼者。
行在前面的是天牢军的将士。
他们不仅仅旗号和天慧军不同,甲胄样式也有着些微的差别。
在天牢军将士们的甲胄上都刻有“牢”字。臂章也不同,上面详细的写明了他们所属的编制,如天牢军第三团五营等等。
当然,更大的差别是天牢军的缨盔是白色的缨子,而天慧军的是浅绿色的。
这是为分辨两军,以避免两军联合作战时出现混乱的。
大宋三十六支禁军,每支禁军的缨盔缨子颜色各不相同。再有守备军也是如此。
天牢军总都统名为方振山,骑着盖有轻甲的大马走在大军前头。在他旁边,是天牢军中的诸位供奉。
方振山从军尚且不过五年,但资历却并不低。他先是寻常士卒,其后以斩杀敌军硬生生晋升到统带的职位。
再之后,又屡立战功,得以成为都统。再到总都统。
这样的他当然不是寻常人。
说起来,方振山也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方文礼乃是原大宋陕西经略使。
方振山从小便受到其父熏陶,熟读兵书。行军用兵都颇有过人之处。
此时距离谷孰县已是近在咫尺,方振山早已派遣斥候前去打探。
再往前行不多时,便有十骑向着大军匆匆而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