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山村养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喝大麦茶

    周恒说道“就是个炸土豆丝,再撒点盐,蘸酱吃的。”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周恒也没有要带老娘去品尝的意思。

    “还有这个吃法啊那那我给她做呗。”李芸莲一脸不解,还有这么怪的吃法这有什么好吃的,值得特意打个电话

    江晓萱笑着说道“我给她做吧,让她也尝尝我的手艺,嘿嘿”

    炸薯条对于她来说,完全没有问题,可以做得跟麦当劳的一模一样。

    周瑛从马晨那里看了一阵出来,听说江晓萱在准备帮她女儿做炸薯条,立即非常不好意思,连连说道“不用了不用了,她就是个孩子,想一出是一出,不用当真的。”

    江晓萱已经在切土豆条了,笑道“没事,做了大家都尝尝呗。”




第一百六十九章 鸡数,狗数
    自己做炸薯条很简单,把土豆切粗一点的丝,然后洗去表面的淀粉,在锅里煮一煮,然后放到冰箱的冰冻区冻起来。

    冻硬了随时想吃,随时拿出来用油炸好,捞出来撒点盐,蘸着蕃茄酱吃就行了。

    现在时节已经没有蕃茄了,但周恒家里有做好的野酸枣酱,吃着同样是酸酸甜甜的,也可以入味。

    王思齐吃得可高兴了。

    李芸莲现在才开始准备晚饭,然后看着这一大碗的炸薯条,心里想着,孩子们吃的东西越来越稀奇了,她的老手艺都快赶不上趟了。

    以后孩子们想吃这吃那,可是她听都没听过,可怎么办

    周瑛一脸的不好意思,不过心头真是甜,她知道江晓萱是爱屋及乌,是真没把她当外人,也没把自己当外人。

    就是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改口。

    王睿沾了妹妹的光,也跟着有薯条吃,也吃得美滋滋。

    一边吃,他一边教王思齐数数“一、三、五、七、九”

    王思齐也跟着他数“一、三、五、七、九”

    然后她问“哥哥,为什么要这样数数啊”

    王睿回答她“因为这是单数,二、四、六、八、十是双数。”

    王思齐点点头,又问“哥哥,什么是单数啊”

    王睿“”

    这个妹妹的问题太多了。

    他回答“单数就是奇数,双数就是偶数,知道了吗”

    “鸡数叽叽叽狗数汪汪汪哈哈哈哈”王思齐被戳中了笑点,笑得前仰后合。

    王睿起初还没明白,这家伙在笑什么。

    等明白过来了,也跟着笑得直不起腰。

    他向妹妹举起大拇指“人才,你真是个人才你还可以发明词组,我佩服你”

    满院子的人也跟着笑个不停。

    王思齐见大伙都乐了,心想,自己肯定说了个很了不得的好话,顿时笑得更开心了,成就感十足。

    周瑛也笑出了眼泪,说道“这家伙有时候说话是很搞笑的。”

    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大人想都想不到的。

    笑闹了一阵,没多久就准备吃晚饭了今天的晚饭稍有提前,因为昨天加今天累积了十来个订单,周恒吃完饭就要准备发货了。

    由于快递的原因,他想要顾客收货新鲜,必须自己送到市里去。

    王睿现在学业不算忙,自然有大量的时间关注网络他也知道舅舅现在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红了。

    他也吃得很快,说道“舅舅,一会儿我帮你发货去。”

    周瑛知道弟弟很忙,便说他“你不要添乱就是好的了,还说帮忙。”

    王思齐专心的吃饭,两耳不闻窗外事,夹起了一个小虾米放碗里,就要准备去动手剥壳。

    周瑛还没明白她要做什么,问道“齐齐,这个用筷子吃啊,你怎么用手拿小心袖子蹭到碗里了”

    王思齐赶紧退回手去,嘟嚷着说道“剥壳剥壳”

    周瑛这才明白,说道“这个不用剥壳,直接吃的。”

    然后吃一个示范给她看。

    王思齐摇头“不行,不要吃壳。”

    她还穷讲究起来了,想着以前吃虾都是要剥壳的。

    周瑛用勺子舀了一勺,放到她嘴边,说道“来,吃一大口,这个不用剥皮的,虾皮是补钙的,小朋友吃了有好处。”

    王思齐还是摇头“要剥壳”

    吃虾要剥壳的概念太深入了。

    “你尝一尝嘛,尝尝看不剥壳好不好吃,好不好”周瑛循循善诱。

    终于,王思齐试探性的吃了一个,顿时觉得,咦,还可以啊

    这下子这盘韭菜炒虾米也成了她的最爱。

    江晓萱看着她的样子,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她小声对周恒说道“小孩子好可爱啊”

    周恒点头“嗯,是啊,太可爱了,就是长大了不乖,要拆家。”

    “谁说的你看我长大了也这么可爱,谁会拆家啊”江晓萱做了一个鬼脸。

    饭桌上有小孩子,气氛就是不一样,大人的笑容也多些。

    吃完饭,周恒拿着竹篓去兔场捉兔子,回来李芸莲帮着处理剥皮清洗,他负责真空包装加放冰块和冷藏箱,一切都要抢速度。

    这边马晨也动手,把地址都复制下来,发到周恒的手机上。

    现在发货都不是用填写快递单了,而是周恒送到货后,直接把地址让快递员扫描打印出快递单,然后贴在快递箱上。

    好在周恒只有一种货品,发货简单,只需要备注重量就能区分。

    地址下面是备注重量,与快递箱上标记的重量吻合就是对的,很简单,没有别的货品那么多的款号、颜色、尺码等等之类的区分。

    王睿还是跟着坐车去送货了,但今天江晓萱就不用跟着了,因为不用再跟拍。

    九点之前,赶到了顺丰快递,然后即刻装车转省站,周恒便再开车回去。

    王睿跟着来也没干什么,不过也算是涨了些见识,知道发货是怎么回事。

    回去后,马晨还没有睡觉,等着将周恒带回来的快递单号回执填到网上,让买家们知道已经发货了。

    马晨父母看到他,虽然才来了两天,倒跟着做事还有模有样,没有拖周恒的后腿,也跟着高兴。

    周恒也当面表扬了他“小姨、小姨父,马晨现在是真的懂事了,不一样了。”

    其实二十一岁应该还在上大学的年纪,不过现在也好,跟着做点事情,转转性子,总比以前一年换好几个工作要强点。

    到第二天,周恒依然要去送货先前有间酒店找周恒订购了十只兔子试菜,结果可想而知生意还不错,这次又订了五十只。

    他还得快去快回,因为下午还有一趟货要送。

    准备出门时,周发强从外面回来,跟他说了一句“徐开贵想要他孙子过来帮你开车送货,你看怎么样他找我说了两次了,但我没替你答应。”

    周恒一愣,问道“他孙子学了开车”

    这户人离周恒家很近,就隔了三户人家而已。

    不过,那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徐开贵是老木匠,他生了四个儿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四个儿子有三个不健全。

    老大老二是双胞胎,全是聋哑人,老三健全,但外出打工十几年没回来,老四有点智商低。

    再到下一代老大没有结婚,前几年得病死了,老二娶了个瘫子,生了个儿子居然是完全健全的;老三生了两个女儿,在外面躲计划生育十几年不回来,不过现在开放了,估计生了儿子。

    老四智商低,也娶了个比较傻的,但没过一年,人家娘家就来人,把姑娘接回去了,没有孩子。

    也就是说,徐开贵家第三代,就剩下一个独苗了。这个独苗比周恒小了近十岁,他小时候还跟在周恒后面当过跟屁虫的。

    后来周恒去上学,再加上年龄差距大,就没怎么一起玩了。对于他后来的发展,也不是很清楚。

    学历倒是只读了个初中,像这样的家庭,哪供得起啊

    想想也是可怜,不过村里其余人家也只是个温饱,除了偶做什么好菜叫他去吃点,也没能力过多的照顾他家。

    徐开贵以前是老木匠,教的儿子们都有点木匠手艺,可惜后来没什么人要做木工了,难以靠手艺赚钱,也就靠点薄田地过日子。

    这些年来,徐开贵也老了,但还得操孙子的心儿子是聋哑人,那年月也没读个书,什么都不知道,就会点木匠手艺。

    手艺养不了家了,也只能跟着种田地。

    但儿子就连平时种田地,还得他带着种,比如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什么时候该打药除虫,都需要跟他说。

    像什么药是除草的、什么药是除虫的,不说也分不清。

    那样的人,带个孩子最多就是不让他饿着冻着,哪懂操额外的心呢。

    孙子是端午节出生的,这里也叫端阳节,所以名字就叫徐端阳。

    周恒还不知道,这孩子这些年在干些什么。

    “嗯,他说学了开车的,跟他姑父都开一年多车了。”周发强回答。

    这个姑父也是不亲的,堂姑父,隔得稍有点远。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求到周恒家来了,说想帮着开车送货。徐开贵求了几次了,还提了东西来,不过周发强没要。

    这怎么好意思要呢。

    周恒思索着问“那孩子性格怎么样”

    虽然小时候一起玩过,但到底年龄差距大,再又过了这么多年了,谁知道性格啊。

    周恒虽然觉得那孩子可怜,但这跟请人不能混为一谈,开车送货是大事,出了问题他的麻烦很大,一定得问清楚了。

    帮人归帮人,但不能拖累自己。如果不能胜任也不能勉强,最多是自己赚了钱后,关照他家里一些了。

    周发强思索着说道“倒是很老实,话特别少,上初中起就不太跟人说话了。”

    特殊家庭的孩子,估计内心也自尊敏感,不愿意跟别人一起玩。

    “那他在他姑父那里,怎么不想干了”

    “估计也有点合不来吧,他姑父那个人,话有点多,喜欢吹嘴,又喜欢喝点酒,嘴巴像是没把门一样。”

    村里的女婿,回来次数多了,村里人多少也是有印象的。

    有时候,跟着亲戚做事,处理不好就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甚至翻脸成仇的都有,这很正常。

    周恒想了想,性格老实、话少的话,倒是应该可以。其实他总归也是想找人,徐开贵估计也是听到消息才求来的,要不就试用一下吧。

    如果性格和做事方式都还行的话,交给他做也无妨。

    其实他也知道,养殖场在家里办着,总是免不了这些那些的事情,不过如果那孩子做事还行的话,帮一帮也是无所谓的。

    而他帮着宣传了的皮影戏短片,也慢慢开始在网络发酵开来。



第一百七十章 引发了话题
    那部名为黄粱一梦的短片,渐渐开始有了一点热度,和一些评论。

    有意思的是,评论已经现出了两个比较极端的苗头。

    夸的把这部短片奉为经典,无数的溢美之词全都用上了,恨不得一下子推到天上去;

    骂的把这部短片骂为垃圾,亵渎经典艺术,完全不尊重皮影戏的本来面貌,哗众取宠,胡改瞎改,甚至有些还要求主创方谢罪。

    夸的那面,周恒很明白,因为他自己也想夸;然而骂的那面,人家也是引经据典、逐条而批、头头是道。

    一时间,两方形成了极端的派别,竟然还掐了起来。

    一般好电影出现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要是黑一部好电影,那些自来水不会放过你的,会跟你死磕到底。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主创方完全无力的看着事情的发酵,双方已经越吵越烈了。

    而争吵本身,再次让更多的人关注起了这部短片,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短片,争辩双方也越发变大。

    等周恒闲下来了的时候,也开始去看这些争议了没法不看,这跟他太有关系了。

    从暑假开始,那拔学生们偶尔来到村里,说是想见识见识这里的皮影戏,他们的吃住问题,还是自家给安排的。

    一住个把月,大家朝夕相见,一起趴体都不止一次,到后来听说他们去国外参奖了,然后又自己帮人推荐,共同的经历真是太多了。

    老实说,他这个“皮影戏之乡”的本地人,完全接受皮影戏以这样的形式重新面对市场。

    原本的二维平面世界,虽然流传使用了二千多年,但现在改用三维去体现,并没有影响原本的艺术理念。

    甚至说,这算是一些小小的进步为什么要拒绝进步呢

    这么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并被很多人接受,这不好吗

    当然,这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他现在也在逐步看看那些不同意见的人,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可做的。

    他也算是当了三个月的网红了,见过各种捧自己的、黑自己的,内心已经颇为强大,但是面对这样的争议,他还是有点束手无策。

    而与他的关注焦虑相比,江晓萱则淡定得多她似乎一直就比较置身事外,这样看事情就比较冷静些。
1...9091929394...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