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山村养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喝大麦茶

    这一晃,多少天没有发过实质视频了。

    中间都是江晓萱自己发些风景视频什么的,注水操作,粉丝们不依了。




第二百三十章 先开始干着
    其实周恒以前还是很勤劳的,更新又准时,又有实际性的内容,拍得又好看,要不然涨粉也不会那么快。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粉丝们觉得他有点懈怠了,于是过来催一下。

    虽然大过年的,主播也需要休息和陪家人,这可以理解,但理解归理解,催也是要催的。

    粉丝们正值新年开工骄躁之际,想看点视频放松一下,结果这么长时间不更新,顺便关心一下嘛。

    以前是摄影师没回来,敷衍一下还能说得通,现在摄影师回来了还这样,而且年也已经过完了啊,该走入正轨了吧?

    周恒笑道:“行行行,没想到他们还没忘记了我,回去就准备拍一期吧。”

    先来个藤编的,然后再去羊场,看着完成竹亭。

    鸡也快开始下蛋了,他也得准备着,要大批量的开始孵蛋。去年才买一台孵化机,一台最多能孵蛋一千多只,那速度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增加。

    等鸡场真正开始下蛋起来,一天都不止捡一千个蛋。而且彼得已经订了十万只二代鸡,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更是可以甩开膀子干啊。

    再买二十台孵化机好了,一次性把问题解决。

    周恒觉得自己真是飘了,一开口就是二十台孵化机啊!这么大数量,人家都可以厂家直发货,不用送快递了吧?哈哈。

    花钱的感觉有点爽。

    回到家,周恒把和彼得谈的结果,告诉了父母,包括五百万美金的总代理费用,以及十万只二代鸡的订单。

    先前他跟客户都是全英文谈判,几天时间里谈了无数的方案,光是价格都磨合了好久,所以没时间跟父母细说。

    而他父母既全程听不懂,也毫无任何建议等要提出,所以基本上对这件事情的走向都完全不了解。

    他们只能保障后勤工作,每天各种好吃好喝的照顾着而已,做不了多的事情。

    而就是做饭这种小事,他们也只能做中式的农家饭菜,比不上江晓萱能做正宗美式的餐,能适合客户的口味。

    固然是替儿子的能力感到骄傲,但他们也深感自己帮不上忙,感到很无力。

    所以周恒现在需要把这些好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安心,不要想其它,以后会有好日子的。

    十万只二代鸡的订单,果真是让全家人精神大振,吃了定心丸,这代表今年不是无头苍蝇啊,不会瞎忙啊!

    再加上巨额的总代理费,他们真是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周发强越发觉得,这真是家里的那对沾有帝王之气的葫芦显了灵,在保佑着自家。

    要不然,上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去啊!

    哪有人又买鸡还又送钱的?连个小鸡都没看到,就直接给这么多钱!

    不过总代理费的事情,周恒只跟父母说了,并让他们自己知道就行,不要在外面说。

    不管什么事情,总不能什么都往外说,到时候给自己招麻烦了都不知道。

    至于有钱了,接下来做什么呢?暂时还是跟以前一样,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孵化二代鸡,然后搞好管理。

    不过首先,周恒准备把家里的房子给重做,这是他早就想着的。但预估的时间没这么快,估计会稍后一些的。

    但现在既然有钱了,就可以提前。

    他构想的是比较有建筑风格一点的,比如水乡风情小院、再整合点现代风格之类的,面积跟现在一样就行,不用多么夸张的,大概建个五六层吧,安个电梯。

    这是他理想中的房子。

    外观看着好看而有韵味,里面够现代而方便,这就够了。

    他不追求土豪装x,真跟人比的话,那真是上无止境,比不完的。自己喜欢就行。

    不过,这些都要先放一放,因为现在他还得先找个工程队,先建好办公的地方。

    年前就合计好的,建一个够三五十人办公的地方,这事儿本来就是年后了再谈的,但彼得这一来,什么都没顾上。

    养殖场的办公地方,不用什么讲究,一般性的工厂式就行了,普通的工程队就能做。

    周恒找张峰介绍了一个工程队——本来想直接包给他们的,结果他们拿不下来,整栋工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不像建个鸡舍羊舍的那么简单,随便搞搞。

    而他们身处建筑行业,认识一些比较可靠的工程队,所以让他帮着介绍了一个,他们也在工程里做。

    反正现在小鸡还没有,连鸡蛋都没有,暂时还不能开始养鸡,在工程队里做事赚点钱,正好。

    而且还是家门口的工程队,每天都可以回家,美哉。

    忙妥了这件事情,周恒想着,手头暂时没有别的事情要忙,不如趁着这个喘息的时间,应粉丝们的要求,拍一些藤编的视频。

    视频的进度,还是要跟上的,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宣传手段,好不容易涨到的百万粉丝不能丢。

    然而这些天内,他接到了十万只二代鸡订单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村,家家户户都知道,他家今年扩大的养殖,已经找到了买主,只差养殖出来就可以了。

    所以他又有新的事情要忙,要忙着和剩下的那些人家们签合作合同。

    原本还在观望的一些人家,害怕他的生意搞不上路,不敢跟他搞养殖的——承包山地和建鸡舍也是要钱的,他们害怕钱打了水漂。

    而现在,都完全不担心了,最后一批人也加入了养殖大军中。

    但他们开始的晚,所以离家近的、比较好点的山地,就已经被别人包走了,他们只能在剩下的里面再选了。

    至此为止,龙溪村已经全部签上了养殖合同,开始了与周恒的合作。

    周恒也不计较他们开始得晚——没办法,村里情况确实很一般,有些人迟疑一些,那也是根据各家的情况在考量,不算什么事情。

    反正只要加入就行。

    一只哪怕只养殖五千只,二十户就能有十万只了,彼得的订单可以达成。

    到时候,整个龙溪村的山地,漫山遍野都将布满他的“周氏鸡”。“周氏养殖”终于迈开了一小步。

    不过,漫山遍野并不是密密麻麻、鸡屎熏天的意思,这始终是散养的鸡,周恒还是要控制养殖质量的,养殖密度肯定要控制好,毕竟质量才是获得市场的关键。

    鸡的品质好,那也需要优质的养殖啊。

    其实,适量的鸡屎,正好肥沃了山地,对山地土壤也是一项改善啊。

    签完合同,就正式闲了下来,周恒扛着竹篓,拿着镰刀去砍藤去了。他打算先编个创意性的花瓶——上次黎丽画给他的图案,都还没开始呢。

    他觉得黎丽的艺术美感很不错,画出来的廓形都很时尚,有艺术感,不像他以前常见的那些藤编的日常用具,所以他很有兴趣编一编的。

    现在早已立春,万物开始复苏,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周恒背着竹筐,一手拿着镰刀,一手牵着江晓萱,去特色藤子去。

    江晓萱抱怨:“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拍不是正好吗?你这样牵着,我怎么拍啊?”

    出来是忙工作的,这老兄能正经一点么。

    周恒依旧不放,笑道:“这样不也能拍么。”

    于是,镜头里的周恒只露出个背影,偏偏手里还牵着一只白嫩嫩的小手,那得瑟劲就别提了。

    这简直是向全世界宣布,他牵着美女摄影师的手在拍摄。

    江晓萱被牵得无奈,心想,这段一会儿得剪掉了,要不然,她这个美女摄影师的高冷人设可就塌了。

    两个人悠哉的走着,碰到了忙成狗的孙计安——先前周恒跟那么多村民补签了合作合同的,然后他们就都要开始承包山地了。

    而且这些事情,以前他们不积极的时候,别人等着他们半年都可以,现在要让他们等着别人就不行了,快点搞好了要建鸡舍呢。

    所以他们天天催村委,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想等。

    那么多人一同来搞事,孙计安真是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忙成狗了。

    其实,大黄狗根本没他忙。

    正忙着呢,见到周恒这俩人开开心心的要去干什么,看着就挺休闲的样子,唉,这差距啊!

    两人打了个招呼。

    孙计安其实内心挺高兴的,扩大全村养殖,这是从去年忙活到现在的事情,到现在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可不容易啊!

    他去年只看到周恒的一代鸡,只听到他说有养殖二代鸡的打算,就屁颠颠的张罗着帮着分山地、帮着山上通水电,真是给了他无比的信任,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除了他本身比较功利心之外,但这份支持却是抹不掉的。

    周恒对这一点始终不否认,并且承他的情。

    他笑着对孙计安调侃了一下:“老孙你不在山上忙着,怎么在村里逛啊?”

    孙计安手里拿着个本子,正记录着什么,没好气的说道:“逛个屁啊,村民承包的事情,我都交给张村长了,我现在是在想别的事情呢。”

    他确实在想别的——村里这年前年后的,来了好几拔人,旅游也好,观光也好,品尝农家乐也好,总之人数还真是不少,并且都在村里住着民宿。

    比如年前有一拔人来艺术学习中心学习皮影戏的,年后来看望周恒的粉丝,以及那帮学生等等,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

    而且周恒在年前上电视的那档节目,现在基本上每星期重播一次,也经常会有人慕名过来玩一下。

    如今村里的民宿情况,是属于自然而然的发展着,你说没有吧,隔三岔五又来一拔人,你说有人吧,他也不是天天有人来。

    要完全无视呢,又觉得有点可惜,人家明明想来旅游,你不正视起来,这不是浪费吗?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这个民宿,还是应该办起来才对。

    但是要办民宿的话,要花钱,这是肯定的。所以他这不是在合计么,村里大路小路情况,旅游资源有哪些,如果要正式搞的话,需要搞哪些建设方面的投入,大致要花多少钱。

    如果真正想要搞了,那这些钱是怎么个出法,村里集资还是怎么地——估计集资比较难,现在大力搞养殖,谁家还有闲钱啊。

    向上面申请是少不了的,但也不可能全额申请到。而且后续还免不了要宣传,那宣传费用又怎么办呢?

    问题有点复杂,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先开始干着。



第二百三十一章 歪脑筋
    周恒听孙计安这么一通唠叨,真心感觉这村官的不易,对他深表同情。

    同情完之后,他便要告辞离开,去找他要找的藤去。

    孙计安睁圆了眼睛:“你们就这么走了?”

    周恒纳闷:“不然呢?”

    “合着你听我说了那么多,就这么白听了?”

    “我已经同情过你了啊。哦,难不成,你还要亲亲抱抱举高高啊?”周恒笑着反问。

    孙计安没搭理他的装傻,还直接把问题抛了出来:“你是本村人,还是村里的代表人物,这事儿也不是与你无关啊,你也得帮着想点儿办法啊。”

    “什么办法?你不会是要吃大户吧?这么大的事情,我一个人可扛不下来。”周恒笑道。

    “不要你一个人扛,要不你和村里合资呗,有利润也一起赚。”孙计安说道。

    这就是他心里的计划,他认为办成一个正式的景区是个比较长远的打算,可以年年获利。这里山好水好,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不顺势而为善加利用,简直有点可惜。

    当然,有了利润一起赚,这只是个好听的说法,反过来理解就是,有困难需要一起扛。

    而且就村里目前的情况,能扛个什么啊,底子空得很,基本上是都靠他了。

    周恒想了一阵,抓了抓脑壳,孙计安的意思,他能明白。虽然这同学的做法,可能有激进的嫌疑,但说到底也是为了造富村里。

    不管最终干得怎么样,他任期一满,就要被调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里的实际好处,他也得不着。而他做下的事实,最终还是惠及村里。

    就这一点来说,这是真的在劳心劳力。这个不能否认。

    只不过,道理归道理,现实归现实,周恒现在手头要忙的项目,已经不少了,他自己都没有再盲目的准备开展多的养殖种类,何况要让他干其它的?

    周恒想了一阵,说道:“按说呢,作为本村人,我也有义务为村里做些什么。但这办村景点,这不是投资一万两万的事情,千头万绪太复杂了,要花的钱也不少。你有没有什么具体计划?”

    就他本人来说,全村与他合作养鸡,但他肯定也是受益的——他可赚了大头呢。

    有句话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在这里或许不恰当,但一个人把口袋按得太紧,也会显得格局太小。

    他获得了好处,为村里付出一些也在所难免。而且孙计安也说得很清楚,是让他投资,不是让他纯捐款,这差别可大了。

    如果真的盈利了,那他也是有钱赚的。另外,这种惠及全村的事情,做了也等于是攒了功德。

    但这的确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有点打乱他的规划。

    也不知道孙计安做了多少计划和准备,要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还要他自己全部去花精力和财力,那就暂缓吧。

    孙计安看他的样子,说道:“放心吧,不会要你一个人扛的,我多少也能想点办法嘛。”

    周恒问道:“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孙计安列举了村里目前的一些旅游资源,以及侧重点方向,比如村里现在有皮影戏学生中习可以参观,可以看到本省流派的木雕大师的工作,还有仙人石,还有村里的自然风光、田园意趣。
1...123124125126127...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