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山村养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喝大麦茶

    竹子是一年四季都青绿的,叶子不会枯黄落下,除非快死了。

    吃过早饭后,他们先去张峰那边的鸡舍工程地上,串了串门,然后就去砍竹子去了。

    现在还有门可串,过两天他们一走,这里就完全安静了。

    砍竹子很容易,就是有点重,分了几次才拖回来的。不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做这些也是打时间。

    他在离小房子不远的地方,规划了一块地,打算做个六角的竹亭。面积的话,差不多就是那种里面可以摆一张茶几,放几张小凳品品茶的样子,就够了。

    他从张运喜家里借来了锯子、斧头等常用工具,光是准备要用的竹子,就砍了两天。

    江晓萱先前看他编织藤编那么快,但是没想到做个亭子这么费时间,起初还看得兴冲冲的,结果后面就直接把相机架在这里,固定拍摄,不想费劲举着。

    这期间,趁着周恒在上买的水性漆寄到了,徐端阳要开车送过来,李芸莲就又顺便让他带了些吃的来,新鲜肉、蔬菜之类——反正气温低,可以放几天。

    上次送过来的熏肉还没吃完呢。

    对了,砍竹子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枯死的树,上面还长了些野生的冬平菇,既新鲜又干净,便宜他们了。

    这时候炖点肉吃正好。

    野生的平菇市场卖的更香一些,而冬季的尤其风味最佳。

    怎么说呢这里虽然无聊孤单了点,但这种人迹较少的山林,真有不少宝贝,有时间找的话,能收获很多惊喜。

    周恒认真的学习研究了一下做六角亭的方法,选了一个简单款式,开始按上的教程开始画示意图,计算尺寸,然后准备动工。

    先是挖几个洞,打下地基。这个必须挖深一点,防风稳固很重要。

    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始拍摄四天了,但还没有剪辑出一天的视频来,因为总共才是砍竹子、计算尺寸、劈竹子这些进程,完全连雏形都没有,视频没有重点。

    一期视频最多也就三四分钟,然而就这些的话,实质内容太少了。

    这大概就是忙活四五天,视频三分钟

    江晓萱安慰周恒:“今天挖好地桩后,我就开始剪辑,明天就上传,好不好”

    得,那个小语气!

    标题她都想好了:山村建筑,徒手建竹亭{一}。

    不知道括号会连载到多少,拍到哪儿算哪儿吧。

    周恒倒不在意这些,只是没想到自己竟然无聊到亲手开始做这些了,感觉还挺新鲜的。

    这世上就有这类的人,手工控,喜欢自己捣鼓东西,特别有成就感。

    如有的人用牙签做故宫、做万里长城的模型,又费时又费力的那种,但做出来既精巧又漂亮,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

    周恒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现在也差不多,感觉很喜欢做,要是搁以前上班的时候,肯定没有这个闲时和闲心,来做这个的。

    他感觉现在又掘了一项自己的爱好。

    爱好就是个好东西啊,他能让人持续高兴。

    他说道:“这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形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慢慢来呗。”江晓萱鼓励他。她倒觉得很有意思,有时候还过来帮帮忙。

    周恒在挖第五个地脚洞的时候,挖到膝盖深时,感觉挖到了东西,大概是块岩石之类的,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前几个都挖得很顺利的。

    这山是土山,但偶尔遇到一些岩石什么的,也不稀。就是不知道这块石头有多大。

    避是避不开的,坑位都是计算好的,挪一个就得全部都挪,前面的工作就都废了。

    得把这块岩石给挖出来挪走。

    挖着挖着,那一长块岩石露出了面目,个头还真不小。

    周恒把石头抱起来,扔到一边,说道:“你这块石头呆的不是地方啊,害我白挖这么半天,累死人了。”

    他感觉这放得离自己的工地在近,不方便自己走路,又想还是应该放远一点才行。

    于是,又用脚踹了一下,这败家石头。

    踹了一下,石头打了个滚,翻了半圈,露出了一点点蓝色的地方。

    那蓝se域有点不太对劲,周恒心头起了疑惑,石头怎么会有这种颜色的

    他蹲了下去,把石头块上的泥土擦了擦,这一擦,现这块石头还有点不一样。

    手感是很光滑的那种,就像是镜子、或者玻璃的那种手感。

    反正不是石头那种粗糙感,这感觉很明显。

    他这蹲下来,又是摸又是擦的,这怪反应,早惹得江晓萱好了,忙也过来看看。

    她摸了摸,试了试手感,也嘀咕道:“这石头好怪啊。”

    由于上次在潘家园,也算是见着了一些石之类的,各种没见过的石头,却被人说是玉石,刻上点字就能卖几百几千——虽然不知真假,但也算开了眼界。

    这块石头有异,说不定有点内容呢

    周恒去提了一桶水来,把这块石头给洗了洗,这一洗,还真的让他惊艳了一把。

    这石头真的很怪,水洗之后就现,它的两头是断面,油亮无,而且颜色很鲜艳,纹理清晰流畅,像油画一样——真的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彩的石头。

    上次周恒村附近的那块“神仙石”,上面也只有一种颜色,一半是糙面、一半是亮面才形成了差别,看着像个图案。

    但这块不是,它就本身已经有五六种颜色了,以天青色打底,上面混着出现深灰、深蓝、褐色、部分桔色、少量黄色等等,呈图案形式的分布,就像是人为画上去的一般。

    看着就像水墨山水画似的,写意、磅礴、很有意境,看着就招人稀罕。

    周恒有点拿不准这是个什么,江晓萱也表示没有见过。

    要是按一般来说,像翡翠、和田玉之类的玉石,大多都包裹着普通石头的外表,但这个不一样,它直接断面就显示出了色彩。

    该不会是谁画上去了,然后埋在这里做的恶作剧

    虽然本能觉得不会这样,因为这里很偏僻,谁会吃饱了撑的,跑到这里埋块石头

    但是周恒还是用指甲抠了抠那些色彩的地方,抠不掉色。

    他又打量了几遍,兴奋地问江晓萱:“你说,我会不会因为这块石头而财了哈哈哈哈……”

    江晓萱笑着附和他:“嗯嗯,有可能有可能,到时候苟富贵,勿相忘啊!”

    周恒嘿嘿一笑。

    本来是准备做个亭子的,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心思了,都在这块石头上面了。

    然而在上瞎搜索一番,也没搜索出个什么名堂来,不知道这是个什么。

    江晓萱突然灵光一闪,说道:“诶,上次咱们在潘家园玩,那不是有个叫什么名字的粉丝,说他是那个什么经纪人他说不定能认识这个。”

    一语惊醒梦人。

    上次在京城参加展会的时候,有几个粉丝给周恒送过条幅,后来还一起约过饭的,聊得很不错。

    后来周恒提到胡金华的木雕手艺好,有一个人就非常感兴趣,说他兼职着古董经纪人,交易过各种好东西。

    他说不定能认识这个。

    于是,周恒把这块石头给拍了个照,给那个人了过去,问了问他。

    破很慢,图片就了半天才送过去。

    过了两分钟,周恒的电话响了,就是那个人打过来的,名字叫田少鹏。

    他还不知道这是周恒自己挖到的,以为就是别人转的图片请人鉴别之类的,很认真的回答了周恒的问题。

    他操着一口京腔说道:“周老板,你那个图片啊,我看着有点像是树化玉,从那个切面分析出来的,外圈的石灰太多,看不太出来,打磨一下感觉应该差不离。”

    “树化玉”周恒表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对,这也算是一种玉石了,就是数量不多,知名度不太高。”

    他还建议最好是专业鉴定一下,就这么看图片,有点不太真实,不太好判断,尤其是那个断面的颜色,看着有点假,像是过的一般。

    因为像这种深蓝色的图案是非常难得的,或许是人为的为了增加石料的价值,而出来的颜色。

    如果是真的的话,那可不得了。

    他说他也看到朋友家有收藏这种毛料的,一大堆,但都没有这样品相的,一会儿可以图片给周恒看。

    周恒一本正经的跟人通话,没说这块石头是自己刚刚挖到的,更没说图片没有过。

    电话挂了后,他上去搜索了一下“树化玉”,顿时目瞪口呆。

    这树化玉可不一般啊!

    树化玉的形成需要极其苛刻的地质环境条件。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能形成树化玉的概率更低。

    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

    它属于硅化木,又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在漫长的地史过程,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

    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环境,树木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并纳入周围岩层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物质,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而后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硅化木木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也就是说,树化玉最少是经历了65亿年前,才形成的,极为稀有而难得。

    周恒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这片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地质运动,才能把一块这样的树化玉,给运动到这里来。

    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实在太神!8}14




第二百零七章 埋起来再说
    周恒最关心的,自然是这种树化玉的价格。谁得到一件宝物了,第一时间下意识就是关注价格啊。

    还真没让他失望过——最高记录的一次交易值是12亿。

    不过那笔交易没图片,没实物,只在字里行间这么带了一句,不知道可信度怎么样,也不知道所交易的物品,与他这件相比怎么样,所以,周恒实在难以估值。

    这几十年来,树化玉曾经经历过一次价格巅峰,但后来又有了回落。

    现如今,价格并没有在高位,市场名气不强,不是那种正值炒作巅峰的时候,热度不太高。

    形成这样的现象,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树化玉的无计划大量开采。

    任何事物都是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

    比如在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钻石也好,宝贝也好,他们外运交流,靠的是几匹马组成的马队,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可能辛辛苦苦几个月只运出几麻袋。

    而现在动辄几吨几十吨的大卡车往外运,不仅践踏和浪费了树化玉资源,也严重地冲击了市场,使树化玉的市场价值和实际价值严重脱离。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天然化石不可再生的特殊性,世界上开采一根,地下贮存便少一根。

    现在市场上树化玉的价格其实远远没达到它应有的价值,一旦人们回过头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它的价值就会迅速向它应有的价值靠拢。

    它漂亮、不可再生、稀有、硬度高适合雕刻等再创作,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个都是会值钱的。

    缅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石翡翠出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形成树化玉的条件,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树化玉贮藏最为丰富的国家。

    不过,有了好东西,自然会吸引各种投资商前去蜂抢,挖一根少一根,致使缅甸树化玉的贮存资源日益减少。

    有专家担忧,过了三五年之后,恐怕在缅甸也很难再找到树化玉了。

    因此,缅甸也必定会采取更严厉的法律来禁止走私,市场上的货源将日益短缺——但这种禁令,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估计也只是一纸笑话而已。

    而在中国,也只有少数两个省才有一定的发现。

    这种稀有程度,也注定了它的未来价值。

    周恒在网上查了一下,这里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最出名的一块“树化玉石”,是一块松树化玉,个头大不说,有一米七多高,直径有近四十厘米了,古树,大家伙,而且松树表皮的那种龟裂纹理,都纤毫毕现,看得清清楚楚。

    表皮是深色的玉化,光泽一流,里面的树芯被玉化后,产生了很漂亮的橙色和红色的纹理,底色是米黄色,油水非常好,流光溢彩,看着也好看。

    这也就罢了,那里面有三条松树虫,也顺便一道给玉化了,18厘米长的米黄色虫子,一节一节的肉都看得清,让人联想到当时发生地质变化时,它可能还在爬,还在树上觅食,一股悠闲的模样。

    这些虫,更加大了这块树化玉的价值。

    就凭这些特质,这块巨型的“树化玉”被排名为最。

    其余的一些就远远比不上了,树的外形不是那么整体,但观赏性也非常强,颜色、图案都非常美观。

    周恒现在还看不出,他挖出来的这个是什么树形成的——因为外表都被一层石灰质性质的东西包裹着,需要刮掉这一层才能看出来。

    不过这可能要特殊工具才行,不然自己随便瞎弄,弄伤了得不偿失。

    如果刮掉那一层后,里面的树皮也糊掉了,那相应价值就不会那么高。一切得看天。

    多看了些之后,周恒对这些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1...115116117118119...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