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逆流的沙
很快,时间到了第二年。
还是华夏,依托建在贵州省的‘天眼’也就是世界第一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一年多的观察。
先后收集、完善了大量关于n.1207号天体的详细数据,并最终计算出撞击位置。
编号:n.1207
直径:1635m
质量:约1000万吨
表面成分:铁、镍、硅酸盐、固体水(陨冰)、等未知元素。
撞击位置:中国西部地区
撞击时间:2018年1月12号,20点23分。
&
第528章: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二更】
2018年1月12号,夜间19点53分。
编号n.1207天体,抵达地球,前三十分钟。
航天指挥中心的科研人员,都在严阵以待,而在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3d模拟出一颗黑灰色的天体,正以每秒70公里的速度,朝着地球冲来。
没错,每秒70公里。
时速也就是2.5万公里,这还谈不上是最快的,毕竟宇宙第一速度,起步都是7.9千米/秒。
却见,这颗巨型天体的形状,有些类似于一个不规则的橄榄球,表面坑坑洼洼的,但即使是3d模拟出的动态图像,看着也有些金属质感。
毕竟成分里有铁和镍,而指挥中心内的工作人员,虽然满脸严肃,但现场气氛并不紧张,甚至有些老专家,还轻声细语的交流着。
一年前,当确定天地的撞击地点,就在我国西部地区后,华夏在随后的时间里,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单单是拦截方案,都准备了几十套。
实际上,拦截天体并不困难,尤其中国还是核武国家,绝对可以在大气层之外,将天体轰成渣渣,直接气化掉。
真正的难度是拦截成功后,保留一部分陨石碎片,并让其落在指定地点。
不然……
跑偏了,谁负责
最重要的还是,必须要将陨石碎片控制在100米以下,不然,超过100米的陨石落在陆地上,很可能产生通古斯大爆炸。
其威力,足以摧毁一座小型城市,甚至爆炸出现的冲击波,覆盖范围达到两千平方公里。
所以,30万平方公里的羌塘无人区,就是天体碎片的最佳坠落地点,因为地方足够大。
没办法,谁让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呢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政府首脑们,视线也都聚焦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毕竟火箭什么的,根本藏不住。
当然了!
由于发射核弹,并且在大气层外引爆,所有的国家,事先都收到了中国的通知。
因此,全球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无一例外,全都绕开了,这也是为了避免受到核爆的影响。
但真正让各国首脑感兴趣的是,中国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发射核弹
要知道,一直以来,华夏是不首先动用核武的国家,除了研发核弹之外,至今从未动用过。
所以说,核弹的发射方式,格外引人关注。
究竟是从甘肃酒泉卫星基地,直接发射火箭呢还是动用其境内,藏匿在某处的弹道导弹发射井
很可惜……
这些都不是,众多吃瓜的国家,包括米国,老老实实的观看就行了,想要插手和干扰
竖子,你敢!
套用一句中国的古话。
当初中国的全球致电,可不是口头警告,因为在这个时间,华夏所有的快速反应部队,全都处于一级战斗戒备状态。
想浑水摸鱼什么的,自己掂量掂量后果。
话不多说,当n.1207号天体,距离地球不足1万公里后,指挥中心内正襟危坐的一号首长,这才开口道:
“联系地面部队。”
下一秒,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除了天体的3d模拟动态图像之外,再度多出一个黑白的夜视画面,毕竟现在是夜间。
却见,画面中的区域是青藏高原上的某处地点,同时出现一辆二十余米长、拥有40个车轮的‘陆基远程弹道导弹’发射车。
嗯,简称……东风。
正是东风家族里排行第二的‘东风-31a’其射程高达13000公里,足以轰到米国的姥姥家。
而操控这辆东风的人员,便是华夏最为神秘的部队。
二炮!
指挥中心内的科研人员,亲眼瞧见这辆东风后,许多年轻人纷纷激动了,如果不是场合不对,非得高声呐喊。
东方快递,使命必达!
这可是国之利器,而现在也到了该使用的时候,但在画面之外,实际上并非只有一辆东风。
远在几公里外,还有一辆东风-31a,严正以待着,这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使用核弹轰天体,华夏也是头一回,不,整个世界都是第一次,这背后需要承担的危险,根本容不得任何失败。
随着一号首长下达指令,那辆改装过的东风,竖起了二十多米的导弹舱,逐渐开始预热。
之所以改装,原因很简单,陆基弹道导弹虽然也能突破大气层,但打击天外目标,还是差了点。
所以,稍稍有些改装,具体就不详细参数了,毕竟河蟹大婶盯着呢。
而在预热的过程中,一号首长盯着电子屏幕,语重深长道:
“我相信,这场天外危机,会是宇宙送给我们的一份大礼。”
也就几分钟,东风快递预热完毕,车内的二炮操作人员,迅速输入一长串电子密钥,插上……
反正动用核武,只有一号首长能下达命令。
与此同时,指挥中心的科研人员,早就连接了弹道导弹,同时还有许多技术员,继而连三的汇报道:
“导弹舱一切正常,预热良好,预计两分钟后点火。”
“编号n.1207天体,抵达地球6000公里以内。”
……
两分钟转瞬即逝,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就像火箭发射一般,口令员拿着麦克风说道:
“点火倒计时,10…9…8…7……”
当倒计时归零时,剩下的就是两
个字。
开炮!!!
不对,是开火,好吧,应该是发射!
呼!
画面中的导弹舱自动打开,伴随着一阵白色烟雾,拥有40个车轮的东风,猛地震动。
下一秒,一枚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犹如长空利剑,带着一条巨大的火焰尾巴,迅速飞向漆黑的夜空。
火火火……
嘹亮的火焰尾巴,立刻被世界各国检测到,随后引起无数人的震惊,居然用的是东风
这也太简单了吧
虽然东风也能打卫星,但打天体的话,恐怕还是用火箭更保险,实际上,这种担心完全是瞎操心。
“弹道导弹,持续飞行10秒,已经突破对流层。”
对流层,就是距离地面16公里,再往上的1648公里则是平流层。
科普一下,地球的大气层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五层加起来,总共约480公里,到达散逸层后,因为大气密度实在太低,基本就处于失重状态,算是进入宇宙了。
&nb
第529章:老子还没有准备好!【一更】
质量一千万吨的天体,被八枚氢弹轰成碎片,其中20%被气化,剩余80%的陨石碎片,纷纷穿越大气层,开始落向羌塘无人区。
航天指挥中心的科研人员们,集体欢呼了起来,热烈的掌声响起,而首长也露出欣慰的笑容道:
“这次行动的成功,代表我国在走向民族复兴……”
毕竟有摄影机在拍摄,事后肯定会上电视的,首长当然要发表言论,并且这番话语的意义十分重要。
要知道,华夏之所以,不留余力的发展科技,并不是为了赶超米国,或是争什么世界第一,我们只是为了民族复兴。
从古代起,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中心,万朝来国,由于许多历史原因,导致国力衰退。
因此,民族复兴才是目前唯一的主题。
而此刻,电子屏幕中模拟出的五千多颗陨石碎片,在穿越大气层时,纷纷与空气发生摩擦,全都剧烈燃烧了起来。
如果在羌塘无人区,凭着肉眼就能看到流星雨。
一分钟后,经过大气层的摩擦过滤,最终三千多颗陨石碎片,成功穿越地球大气,技术员立刻汇报道:
“天体碎片,总共3126颗,其中最小直径在1cm50cm的陨石,有722颗、直径在50cm300cm的陨石,有……”
“通过扫描,最大直径的两颗陨石碎片,直径分别为21米、56米,所有陨石加起来,总重量约为三百多万吨。”
三百多万吨
航天指挥中心的科研专家们,集体兴奋了,这简直就是宇宙送来的一份大礼。
地球几百年、不,应该说几千年以来,自然坠落的陨石,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这绝壁是发财了!
尤其是那颗直径56米的陨石,至少有几十万吨的重量,科研价值最高,完全就是宝藏级别。
“陨石群坠落倒计时30秒……”
最后三十秒,几乎所有人的科研人员,全都盯上了其中最大的两颗陨石碎片,发现落点方向,是在羌塘无人区的西南边缘。
于是乎,技术员立即扫描该地点,接着就出现了意外情况。
“羌塘无人区西南边缘,发现网络信号源”
技术员懵逼了,立刻锁定网络信号源,连接画面后,迅速转播到电子屏幕上。
就这样,在最后三十秒,陈涯的直播间,出现在航天指挥中心,所有的科研人员,集体瞪大了眼睛。
却见,直播画面中的陈涯扑倒在地,连续三个大嘴巴子,狠狠抽打在脸上,满脸悔恨道:
“我特么就是个乌鸦嘴!”
羌塘无人区,竟然还有人
科研人员们震惊了,要知道,因为n.1207号天体的来袭,羌塘无人区作为天体的坠落地点,早在半年前,就不允许任何人进出,这家伙是怎么进去的
陈涯……
当然是不走寻常路,如果从正规途径,铁定是进不去,但他可是翻越一座海拔将近七千米的雪山,犹如神经病一样,翻墙进来的。
而现在,两颗直径最大的陨石碎片,好死不死的全都朝着陈涯所在的位置,迅速落了下来。
即使在漆黑的夜空中,也能瞧见两颗巨大的火球,而航天指挥中心的科研专家们,则立刻对陈涯判了死刑。
这个年轻人,完了!
虽然说,总共三千多颗陨石碎片,对于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的羌塘无人区来说,并不算什么,也就相当于每100平方公里内,就会落下一颗陨石。
其中自量较小的陨石,只要不击中人类,即便落在附近区域,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那两颗最大的碎片,则不一样。
直径超过十米的陨石,一旦坠落在陆地上,势必会产生爆炸,虽然威力还达不到通古斯的程度,但也会产生冲击波。
比如那个直径56米的陨石碎片,估计落地后的冲击波,至少也会覆盖几百平方公里。
所以说,这位玩户外直播的小朋友,要去见马克思了。
“陈涯”
航天指挥中心的角落处,一身警服的祁伟,瞧见电子屏幕的画面,面部表情同样是惊呆了。
这小子是疯了吗
&nb
第529章:老子没有准备好!【一更】
【通知:后台操作失误,这章重复了!老沙痛哭流涕,因为vip章节无法删除,只能明天联系编辑删,但考虑到部分书友,已经订阅了,所以明天会在这章,直接上传530章的内容,已订阅的书友放心,不会重复收费。】
……
(以下是重复章节,请等待明天修改)
……
质量一千万吨的天体,被八枚氢弹轰成碎片,其中20%被气化,剩余80%的陨石碎片,纷纷穿越大气层,开始落向羌塘无人区。
航天指挥中心的科研人员们,集体欢呼了起来,热烈的掌声响起,而首长也露出欣慰的笑容道:
“这次行动的成功,代表我国在走向民族复兴……”
毕竟有摄影机在拍摄,事后肯定会上电视的,首长当然要发表言论,并且这番话语的意义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