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封沙没有直接管理浣衣房,管理浣衣房的军士又对府内情况不了解,侯云策命令不知真相的亲卫给管理浣衣房的军士传令,说丑女绿水两人被调走,让浣衣房另派人到节度使府上打扫卫生、洗衣服。
就这样,师高月明和师高绿水神秘地成为侯云策侍女。
西北各族战事频繁,每一场战争的失败方,女子、牛羊等财物就要成为胜利方的战利品,西北各族由于受到生产力和自然环境地限制,人丁不旺,
第189章 侯家刀
赵杰和罗灵两个商界大佬拜访侯云策,并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也就是来露个脸,向侯云策表示自己紧跟着他的脚步来到灵州。
在衙门里,精于吏事的下级有事无事总要找个由头跑到上官面前汇报工作,汇报工作是次要的,其实质就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忠心,大多数上官对此事心知肚明,默认或支持这种行为,毕竟上官也是人,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喜欢顺从自己的人,若手下全是刺头,这样的上官当起来也是没味得很。
赵杰和罗灵两人都是老江湖,自然深知其中三味,所以,两人来了。
侯云策、赵杰和罗灵三个人在议事房里,聊了一会,都是说买卖上的事情。
侯云策来自黑城,黑城太小,很多东西都无法生产,全靠商业。他从小就知道商道的重要性,与中原长大的官员大不一样。
侯云策端起茶杯,不慌不忙地品着茶香,对赵杰道:“西蜀多山,不仅有大山,听说还有许多不高不矮的小山,山上常年雾气缭绕,实是出产好茶叶的地方,但是西蜀茶相较于闽茶,名气差得太远,价格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实在是有些可惜,我给你一个建议,赵郎不若找一座交通方便的山地,带些闽茶种子回去,种出的西蜀茶运到灵州来。我想办法找商家全部收购。”
茶叶是西蜀重要生意,赵杰的生意中也有茶叶,听侯云策谈茶味,道:“闽茶虽说路途遥远,但是闽人贩茶常走海路,一条中型海船走一趟,就可以抵得上一个大型马队,海船在鲁地靠岸后,茶叶就可以一马平川地运到大梁、大名府等繁华之地,西蜀茶虽好,却因西蜀道艰难运输困难,所以争不过闽茶,不过西蜀茶制成茶砖,卖到西北各族,却是生意极好。”
罗灵却不同意赵杰看法,接口道:“闽茶从青州到西北,路途着实太远,甘、沙一年要卖出不少上等闽茶,一小包上等闽茶的价格抵得过五匹马拉的茶砖,要说利润大,还是要属上等闽茶。我觉得西蜀茶主要的问题不是难以运输,而是炒制手艺比不过闽茶。在回骨,上等人喝闽茶,下等人喝西蜀茶,这就分出了高下。西蜀人费力把一个马队的茶砖运到回骨人那里,利润还比不上顺便捎带的几大包闽茶。”
侯云策道:“原来贩茶还有这些生意经,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就在这几天,中原最大商家侯家商铺大掌柜要到灵州来。他对茶叶有兴趣,侯家商铺中也有炒制闽茶的高手,不若让他派些人到汉中去生产上等茶叶,由赵郎负责提供鲜叶,你们两家联手,可以把闽茶占据的市场抢过来。”
侯云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在汉中生产的西蜀茶到达凤州后,沿新开辟的秦州-固原-同心的新路线,很快就能到达灵州,到时只要将上等西蜀茶换成闽茶的牌子。由罗灵卖到回骨去,转手就可以赚得大笔的利润。
赵杰和罗灵都是人精子,虽说侯云策没有把话点透,两人都明白了其中意思,这其实是三家联手的生意:赵杰老家在汉中,由他提供鲜叶,侯家掌握炒制茶叶的技术,而罗灵在甘州回骨、高昌回骨、于阗、萨曼等地建有现成的销售渠道。这样一来,定然能把真正闽茶挤出西北市场。
想到这样的好事竟然唾手可得,赵杰和罗灵两只眼睛就如探照灯一样闪闪发光。
侯云策手里还有一件利润更大的生意,这就是吴七郎所贩的私盐,经过谋划,吴七郎回到中牟县后,找了一些原来贩私盐的搭档,重操旧业。由于有侯云策暗中支持,吴七郎就以灵州、盐州为后方,理顺了贩盐渠道,从河中府、京兆府等重镇和盐州等产盐地把私盐贩到灵州和同心,甚至连西蜀井盐也运了不少过来。
侯云策一直想找一个理想的下家,这个下家必须是实力雄厚的商家,否则根本不能打通西域各个政权关节,罗灵本是一个合适人选,可是他四处送美女,和各地关键人物都有一手,这就让侯云策有些警惕。因此,他只是把销售茶叶地买卖交给他,私盐则另外选人。
宾主言谈甚欢,罗灵和赵杰达到了表忠心目的,此时还是中午时分,还没有到吃饭时间,节度使也没有留他们吃饭的意思,两人便起身告辞。
赵杰走到议事房的门口,拱手笑嘻嘻地道:“在下从成都带来一个西蜀厨子,手艺极为了得,我准备了几款难得一见的好菜,还望节度使赏光。”
西蜀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已经在中原很有些名气,只不过由于双方不停争战,很难吃到正宗西蜀菜。侯云策看着赵杰肥胖笑脸,暗道:真是应了“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这一句古话,自己喜欢美食,赵杰就用美食引诱自已,看来当大人物也不容易,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的眼睛盯着,稍有点小嗜好,就有人立刻粘上来投其所好。
当然,对于赵杰这种小小的诱惑,侯云策不准备拒绝,笑容可掬地道:“好说,西蜀菜味道对我胃口,等哪一天我想吃美餐了,提前通知你。”
赵杰听到节度使大人如此尝脸,兴奋得两眼放光,一边搓手一边道:“这名厨子有道名菜叫五湖四海,全是各地的新鲜玩意,节度使一定要赏脸。”
侯云策出自皇宫,对美食有自己的见解,道:“真正好厨子,就算用最简单菜品也能做出好滋味,若用各地的新鲜玩意来做菜,根本显不出手艺,我给你出一个题目,就用最常见的羊肉。看你的厨子能否做出不一般的味道,若达了黄老六的水平,那我就重重有赏。”
赵杰的脑袋如鸡啄米一样,频频点头,道:“好、好。我让厨子就用羊肉来做一顿大餐。”
封沙替侯云策送客到门口,赵杰和罗灵一出院门。北地商人皆骑马。两人骑在马上又开始互相打趣,罗灵笑道:“难怪赵兄这么胖。原来有个好厨子,今天就请当哥哥的先去品尝品尝。”
赵杰回敬道:“罗兄如此瘦,当是府中美女如云,一天劳苦过度,这样吧,晚餐我请你吃西蜀食,宵夜你就请我品尝美女的滋味。”
罗灵“哈、哈”大笑:“中原有句名言,叫食色,性也,说得当真是入木三分。”
赵杰是西蜀人,西蜀人恢谐风趣,他也不例外,道:“这是酸文人说的话,你别东施学西施了。”
罗灵听了此语,笑得趴在马头上直不起腰。而赵杰却是一脸严肃,两位商界大佬快活地到了赵杰府上。
封沙送了客人正朝他的房间走,就看见侯云策从内院出来。
胡秋云的、院子是由三个院子组成,前院是使女、下人及亲卫们所居住的地方,中院是侯云策办公地方,有议事房、会客房及封沙住房,内院是侯云策和师高月明和师高绿绮居住的地方,书房也设在了内院,内院除了封沙、罗青松可以自由进出外,其他人无事不能到内院。
师高绿绮本来就是使女出身,内院就没有再要其他
第190章 飞将军
在铁匠铺红红炉火照映下,孟殊微黑脸孔增添了些红润,紧闭嘴角轻微向下,脸上线条层次分明,儒雅中带着些刚硬,更有着压抑不住的强大自信。
侯云策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孟殊了,敏锐地注意到孟殊神情和相貌的突变。在德州小道初遇孟殊之时,孟殊还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无助书生,经过两年军旅生涯锤炼,又有了执掌飞鹰堂和侯家商铺的经历,军中职务也正常升至步军都指挥使。这些经历对于孟殊具有颠覆性的,要不然,他或许还要为了一个秀才的名份而苦苦挣扎,所有变化在孟殊相貌和气质上留下了深深印迹。
侯云策、孟殊等一行人迅速回到侯府。在侯府中院,放着一个罩着灰布套的笼子和一个罩着黑色布套笼子,笼子里传来了鸽子的“咕、咕”叫声。李宁站在黑色布套笼子前,一脸沉思。
孟殊轻声对侯云策道:“云帅,李兄大才,成功了。”
李宁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道:“全靠孟掌柜支持,否则没有这么多鸽子让我训练。”
李宁招了招手,一名亲卫揭开灰布套,两只竹笼子里各有三只淡灰色鸽子。这一段时间他放下所有事情,专心训练鸽子,与孟殊通信数次,终于到了可以实用的阶段。
侯云策快步来在竹笼子旁边,仔细观察这些或许能迅速改变黑雕军传信方式的信鸽。
侯云策来到中原后,为改善传信状况,在飞鹰堂中实行了节节传递信息制度、传递信息的等级制度、密信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但是,这些手段并没有比其他节度使更高明,只不过执行得最好。
大林朝堂上的变化以及侯云策给飞鹰堂的命令,都要经过黑雕军或飞鹰堂的信使拼命跑上半月到达对方手上。而半个月时间,足以让新闻变成旧闻。
这些小小的鸽子或许就是改变这一切的关键,因此,侯云策就如看自己的情人一样凝视着这些小精灵。封沙、罗青松等亲卫显然不理解侯云策的感受,他们看到节度使一直站在这些鸽子前很有些不解。可是他们见到节度使郑重的模样,又不敢打岔,就静静的站在身后,不断地拿眼神询问孟殊和李宁。
两人都神神秘秘,含笑不语。
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侯云策才从鸽子身上抽回眼睛,问孟殊道:“试验过吗”
孟殊胸有成竹地道:“云帅交待了此事之后。我就派人四处寻找这种能回巢地飞奴,后来在海州找到这些最好的飞奴。李兄手段了得,我们通过好几次信了。”
听到飞奴称呼,侯云策愣了愣才反应过来飞奴指的就是信鸽,打断孟殊道:“这些鸽子是黑雕军一员,岂能叫做飞奴,就叫做飞将军。”
李宁解释道:“大武名相张九龄年轻的时候最喜欢鸽子,他把书信系在鸽子的腿上,专门用来传递消息,张相就称鸽子为飞奴。海州有不少船家出海捕鱼,他们喜欢在船上养飞奴,用来传递消息,最是快捷准确,这些鸽子是海州最好的信鸽。同时孟掌柜还买来九个专门训养鸽子的奴仆,这次我带了四名到灵州来,另外五名仍在大梁训养鸽子。”
“不错,你们想得很周到。”
“鸽子买回来之后,就由这九人专门进行训养,我们试飞了很多次,从郑州到大梁,从海州到大梁。还从京兆府飞到过海州。成功率很高,这六只信鸽是成绩最好的。”
“同心城能去吗”“
“能够,我们已经训练过了。”
“好。”
侯云策站在笼前,又问道:“我看这两支笼子里的鸽子不太一样,黑色布套的鸽子前半身长于后半身,站在笼子里抬头挺胸,眼睛也转得灵活,而灰色布套的鸽子前半身和后半身差不多长短,用半蹲姿势站立着,这两类鸽子有什么区别”
李宁赞道:“云帅观察得真是仔细,很少有人能看出其中的差别。这两种鸽子的特点不一样,前长后短型是典型的短距快速鸽,这类体型地信鸽由于身体前沉,站立时常常得抬头挺胸。飞行时由于前后平衡感不一样,不用力拍翅膀就有下坠的可能,故而其双翅拍动的频率比其它体型的信鸽略高,因拍翅速度快,飞速就会加快,往往能率先归巢,不过,万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这种信鸽的缺点是消耗体力太大,飞行时间一长就飞不动了。”
他稍稍停顿之后,又道:“身体前后等长型的信鸽肌肉发达程度与双翼、尾羽长度的比例适当,有利于轻松地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地飞行,只是这种鸽子看上去没有前一种鸽子气派,经过试验,这种鸽子记忆力特别强,找巢能力是数种鸽子中最强的。”
侯云策随着李宁的讲解一边观察着鸽子一边频频点头,道:“短距离信鸽速度快而飞行距离短,很适合灵州城到同心城这种距离或者是各个军营之间的联系。另一种鸽子线条流畅,适应远距离飞行,就用来联系大梁和同心。”
侯云策离开大梁之后,有半年没有见到赵英,赵英曾在显德三年秋天让人带过来一封信件,由于是普通家信,没有开通飞鹰堂加急送信通道,就让军士按正常路线带过来。结果,侯云策在显德四年春天才收到这一封迟来的问候。
此刻有了这些鸽子,他来了兴致,道:“准备文房四宝,纸条小一些,要能够绑在鸽子上,我要试试飞将军的飞行能力,看大梁侯府能否收到这封信件。”
罗青松马上到书房里为侯云策准备纸墨,准备妥当后。侯云策走进了书房,提出笔却颇为踌躇:写在西北的胜仗,这些内容适合写在奏章里,
第191章 清理外围
冬季到来,雨水大大减少,清水河水位下降了很多,不少河段露出了灰色河床。小牛关附近河床相对较窄,水量虽说减少了,河水仍然湍急,不知疲倦地拍打两岸峭壁,发出“哗、哗”响声。
黑雕军击败房当明大军之后,占据了小牛关所有险要之地,依托小牛关,把米擒部、细封部和房当翰海的人马死死挡在小牛关以北,稳定了西北形势。
小牛关经过联军及后来的黑雕军近半年的奋力建设,充分发扬了中原军长于和泥土打交道的特长,大量土木工程神奇出现在小牛关两岸峭壁上,把小牛关已经变成了一个防守森严的保垒。
这个保垒牢牢扼住了清水河的交通要道,黑雕军形成了可战可守的有利态势。
周青和武家强是一对老搭档,两人是黑雕军中原狮营骨干,曾经无数次深入敌方进行侦察,立了不少功劳,在白龙水岸擒拿达娃贡就是两人杰作。足智多谋的周青已成为熊营的副都指挥使,而长于观察的武家强则来到鹰营任骑兵指挥使。
接受了石虎交待的任务之后,武家强带着手下五百骑兵,趁着夜色,顶着呼啸而来的北风,从小牛关向北出发,在风雪交加的清水河畔快速北上。
从小牛关向北二十里的范围内,有四个较大的党项人村庄,每个村庄有二百多人。数月以来,小牛关黑雕军派了无数侦骑深入到党项人腹地,把党项人村庄情况和军队驻防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武家强接到扫荡任务之后,没有如往常行动需要派人去侦察,直接带骑兵奔村庄而去。
武家强带领的这五百骑兵是石虎主力部队鹰营中最精税的部队,一半以上是黑雕军老狮营的骑兵,这些骑兵多是百战余生的老军士,还有四五十人娶了党项媳妇。
骑兵装备极为精良,每人一张黄桦手弩,一张长弓,两个箭囊,一把侯家刀和一面骑兵专用圆盾。这五百骑兵主要用在快速突袭,为了减轻战马负荷,没有带马枪,没有穿铠甲,而是身穿厚皮袍,内穿丝绸衣,头戴裘帽。为了加强防护,在前心后背处挂了一块圆形的青党甲,用来护住胸背要害部位,远远看上去,有些类似于大武军著名明光十三铠。
北风笼罩下的清水河畔极不利于大部队行军,饶是武家强率领的骑兵作好了充分准备,部队行走起来还是万分困难。
军士们裹紧身上衣服,顽强地沿着清水河前进。
居住在清水河畔的党项牧民,在这寒冷天气中一般都不出来活动,躲在低矮土墙房子里,睡觉,喝热奶,吃着秋天储藏的肉食,或者是饿着肚子等待漫长冬季结束。
对于党项人来说,只要在寒冷冬天,牛、羊、马等大牲畜不被冻死,等到来年万物复苏的时候就会迎来一个丰收季节。这些勤劳勇敢又凶狠的党项牧民,根本没有想到占据小牛关的大林军会在如此恶劣地天气之下无耻地袭击他们。
武家强率领着骑兵走了两个多时辰。
在天空刚刚放亮之时,精锐骑兵突入了第一个党项村庄。
五条狂奔的大蕃犬最先发现这些不速之客。这些大狗多是青海湖边最凶猛的大蕃犬后代,脑袋大如脸盆,牙齿如匕首,生性凶猛,不俱虎狼,狂叫着朝骑兵队伍冲了过来。
黑雕军侦骑们在清水河畔活动了半年,对这些大蕃犬又怕又恨又爱。侦骑们初到清水河畔之时,不知道这些大蕃犬历害,直到数名经验丰富的侦骑丧生于大蕃犬之后。黑雕军才开始高度重视大蕃犬,每一次侦骑出去活动,都要把有无大蕃犬排到重要地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