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沙包
这时听见盛老头发问,他们的眼睛顿时亮了。
是啊,他们也很好奇,这豆腐是怎么做的,怎么会这么好吃!
苏进没有直接回答,突然问道:“古人为五斗米折腰,盛爷爷让我传授这道菜的技巧,是不是也得三折腰?”
盛老头手一顿,停止了动作,扬眉看向他。
苏进笑了,他点点桌子,转向其他人道:“这就是这道菜的典故了。这道菜的名字叫蒋侍郎豆腐,是用成块豆腐两面去皮,切成十六小块,晾干,用猪油热煎。翻身过后,加好酒酿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后,加少量糖,滚第三回。然后加一百二十段半寸细葱,缓缓起锅而成。蒋侍郎豆腐对火候的要求非常高,味道里兼具酒酿的酒香味和虾米的鲜香,好做又好吃。”
所有人听得连连点头,然后齐刷刷地看向盛老头。
盛老头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道:“哼,果然清楚。没错,这就蒋侍郎豆腐!”
柳萱好奇地问道:“蒋侍郎是谁?你刚才说的典故又是什么?”
她身边的林若也难得停了筷子,兴致勃勃地看着苏进。
苏进笑着问道:“你为什么不问一问,这道菜的名字是谁取的?”
一般来说,一个食客可能会关注一道菜是怎么做的,可能会关注它背后有什么典故,但真的很少会关注它的名字是谁取的,怎么来的。
但既然现在苏进问了,那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柳萱也好,其余天工社团的学生也好,对苏进都有这样的信心。
听见他这样说,柳萱眼睛一亮,立刻追问道:“是谁取的?”
苏进环视四周,问道:“袁枚这个人,你们听说过吗?”
天工 第313节
贺家简直就是一个走动的数据库,他目光微垂,接着抬了起来,道:“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方劲松跟苏进一样是历史系的,这样一个名人他当然是听说过的。他补充道:“袁枚倡导‘性灵说’,讲求性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提倡诗人要有独特的个性,‘做诗不可无我’。然后把个性、性格与才华、学识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诗人自己的诗歌。”
他还准备继续说下去,徐英已经先嚷起来了:“知道了知道了,清朝的大诗人嘛,我也是听说过的,然后呢?这菜的名字是他取的?”
苏进责备地看着他,摇了摇头道:“徐英,文物跟历史从来都不分家,你对历史应该更认真一点。”
徐英被教训得乖乖低头,道:“是,我记住了……”
苏进真的拿徐英有点没办法,他道:“没错,这道菜的名字,就是袁枚取的。蒋侍郎指的是蒋溥次子蒋赐棨,官至户部左侍郎。有一天袁枚到蒋家做客,酒过三巡,蒋侍郎一时兴起,为了显摆自己的厨艺,亲自下厨,给袁枚做了这道豆腐。袁枚惊为天人,问蒋侍郎豆腐配方,蒋侍郎笑着问,古有为五斗米折腰,你想知道这豆腐的配方,是不是也得给我三折腰?”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苏进含笑看着他们,道,“袁枚这个人也很有趣,他竟然就真的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蒋侍郎鞠了三个躬,蒋侍郎也如约把豆腐的配方告诉了他。后来袁枚把它记在自己写的《随园食单》里,就此流传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带一提,《随园食单》真是装逼利器……
感谢fatfox911(5000)、书中半日闲(500)、匆匆那年yyww(500)、29号树袋熊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fou4v的天天支持!!!
0189 开个餐馆吧
“这些名人真有意思!”岳明听得笑了,“一个侍郎亲自下厨做菜,一个诗人为了碗豆腐三鞠躬,真的一点架子也不要了。”
“这有什么。”徐英撇嘴,“这证明,我们古往今来的吃货,都是一样的!为了这样的豆腐,鞠几个躬算什么!我靠,魏庆,你给我放下!”
他俩说话的时候,魏庆已经夹起了最后一块蒋侍郎豆腐,送到了嘴边。徐英叫起来的时候,魏庆得意又从容地晃了晃那块豆腐,当着他的面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徐英恨恨地看着他,一转眼,眼疾手快地抢在岳明前面,抢了盘子里最后一个鸡肉卷。
桌上大家哈哈大笑,盛老头表情古怪地看着苏进,问道:“你小子真的什么都懂啊?”
苏进笑了,说:“那是您正好问到我懂的内容了。”
盛老头抬了抬下巴,说:“哦?那你还懂什么,说来听听?”
苏进不想多说,盛老头却很坚持,苏进逼不得己,放下筷子,抬眼道:“盛爷爷家祖上,应该是御厨出身吧?”
“哦?你怎么知道?”言下是认了。
“之前看见盛爷爷家的房子和东西,我就在猜,这一家应该出身不凡。但当时还有点拿不定主意,因为家传的文物里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特征。刚刚看到这一桌菜,我才真正确认。这些菜有一半是常见的御宴例菜——譬如徐英刚才吃的这个山鸡如意卷,还有甜点里的白糖油糕,这道三鲜鸭子、鸡汤白菜……都可以在清代御宴的菜单里看见。再加上盛爷爷的刀工、做法、摆盘的方法……综合起来,就能看出来了。”
他侃侃而谈,盛老头表情阴沉,也看不出他说的到底对还是不对。
苏进一点也不紧张,道:“不过有一点很好的是,盛爷爷并没有故步自封,今天这桌席在御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变通。以前御宴上,经常会有烩雀舌、鸭掌珠这样的菜。只取食材的一点精华,其余弃之不用,特别浪费。今天这里一道也没有,我觉得挺好的。”
听到这里,盛老头的表情突然有点不自然了,下意识地看了纪老太太那边一眼。
老实说,他之前列菜单的时候,还真列了一道烩雀舌,列出来的时候还很得意,觉得这些小家伙们肯定没吃过,没准儿听都没听过。到时候得叫他们看看,什么是皇家的气派,御厨的风范!
还好纪老太太及时劝阻,说今时不同往日,没必要这么浪费。
老实说,当时盛老头心里还挺不服的,也就是纪老太太说,他才勉强接受。现在一听苏进的话,他的心里就是格登一下。
要是真做了烩雀舌,还不知道这小子心里会怎么想呢!而且以这小子的性格,肯定不会说出来,只在肚子里犯嘀咕,那可就太讨厌了……
其实盛老头这也是以小人之心,度苏进君子之腹。
他一个御厨传人,亲自出马,费尽心思给学生们做这样一桌菜,苏进领情得很。不管是嘴里还是心里,苏进都不可能说他什么。
这时,徐英无意识的一句话给盛老头解了围:“啊?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还挺想吃吃看的……说起来也是有点浪费,不过今天这菜也棒极了,我想都没想过,豆腐这种东西,也能做得这么好吃!盛爷爷,我说,你去开个餐馆吧,包管生意火爆!”
他馋涎欲滴地看着盛老头,目的昭然若揭——盛老头要是能去开餐馆的话,他就有机会去吃了!就算贵,总也能有攒够钱的机会的。
盛老头轻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另一边,苏进跟纪老太太对视了一眼,却一起扬起了眉。
…………
苏进等人和乐融融吃饭的时候,全国所有看见吉光榜的文修社团还在爆炸中,同时被震惊的,甚至还有几个文修专业。
天工42号社团到今天为止的分数,已经在吉光榜上显示出来了——284分!
现在,他们仅次于江岭大学盘木社团的361分,位列吉光榜总榜第30名,在所有文修社团里排名第二。
最最不能忽视的是,这284分是这个社团在一天的时间里拿到的——准确地说,从下午三点开始,直到下午六点,总共其实只有三个小时。
三小时从零分直升284,到达这个位置,这速度、这效率,真正达到了一鸣惊人的地步。
现在,天榜群里吵成了一片,无数消息流水一样往上刷,天工42号所有的资料全部被翻了出来,甚至比之前地榜群里看得更仔细。
社团所属的学校、人数、成立时间、维修的文物、文安组特地为他们修改的规则……
万物生的文物资料上会写清申请时间和鉴定时间,所以大家也看到了,其实这些文物并不是在一天之内完成的,而是从上个星期就开始了的……
这总算让人觉得欣慰了点……
不,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欣慰好吗!
的确是多了一周的时间,但说到底也只有一周!
所有人开始换位思考,如果换了我们,我们有这个本事吗?
一想到这里,所有的社团同时沉默了。
不,他们的确没有这个本事。
天工 第314节
换了再高级一点的文修专业还好说,毕竟他们的人数和信誉度摆在那里。而他们文修社团?怎么可能有这个效率!
这个天工社团……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最令人感到好奇的还是他们跟京师大学文修专业的关系。
就像地榜群一样,很快有人反驳了“分兵”的想法。随着更多人开始打听,天工社团成立的原因很快被八了出来。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仅是没有关系,甚至两边还有矛盾!
京师大学文修专业一直对这个新社团不满,想要打压他们!
这就更让人掀桌了,一个只有六个新手、毫无背景、四段指导老师还被远远调走的社团,凭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到这样的成绩?
所有的“内幕”全部扒出来之后,群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
很快有人笑了起来:“说起来,这件事也没什么不好的嘛。又有新人加入,还是这么有实力的新人,我们应该欢迎啊!”
两三个“老好人”在群里表态,得到了一些附和声。
但更多的人还是沉默着,又过了一会儿,一句话出现了,是匿名发言——
“不是我想打压新人,我就是觉得有问题。六个人的新社团,没有背景,两个星期拿248分,谁信啊?”
“我也觉得,太离谱了。还有这个什么特殊加分规则,什么鬼玩意儿?我们在万物生上申请了这么多年文物,从来没见过这个规则,这社团一出现就来了?明摆着就是作弊啊!”
“嗯……我仔细看了看鉴定说明,我是觉得,如果真的是这种修复水平的话,会给附加分也很正常。”
“屁!如果真能修到这样,我也认了。才入门的新手有这水平,你信不信啊?”
“你问下大三角,他们刚入门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本事?!”
这句话一出,即使是匿名也暂时沉默了。
所谓的大三角,不是指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而是指的个人榜排名最前的三个人:千秋雪,紫气东来,楚天阔。
这三个人的个人分数全部都在一千分以上——楚天阔本来还略差一点的,最近修了一件三级文物,拿到了42分,刚刚好越过一千分的门槛。
这三人的分数高高在上,就像金字塔最上面的那个尖角一样,被大家这样称呼了起来。
这三个人都是正经文修专业出身,在全国的高校范围内也算得上是光彩夺目,但谁能记得起来他们刚刚出现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至少,绝不是这种才一出现,就技惊四座的惊人情景!
做文物修复的,谁不是从底层到高层,一点点累积经验,一点点获得信任,一点点接触更多更好文物的过程?
这六个……不,五个新人,凭什么能拿到这样的成绩?
天榜群分析了半天,注意力现在主要集中在贺家等五个人的身上。
很明显,天工42号社团所有被修复的文物,全部都是这五个人修出来的。列在社长之位,那个叫“玉八刀”的,一件文物也没修,一分也没得。
这种情况在其他社团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毕竟大家都是学生社团,有些人就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或者特别擅长管理,所以站到了社长或者副社长的位置上,但其实文物修复本身的能力,远不如其他社员。
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天工42号社团也是这种情况,下意识地就忽略了苏进这个人。
同时也在地榜群挂了名的几个人,看到过“玉八刀”在地榜群的发言,隐约有点感觉,这个人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但是,他的名下没有文物、没有分数总是真的。再加上,回想起他随口提出的那个建议,身跨两群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把这件事瞒了下来。
不管是不是误解,似乎并没有解释的必要啊……
0190 社团第二
天榜群里,匿名对话还在继续,语气越来越酸。
到现在为止,文修专业的学生还没怎么加入谈话。
他们自然有他们的的尊严,一天两百多分的确很惊人,但对他们来说,还没到有威胁的程度。
反倒是那些文修社团,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一个接一个地踩下去,心情简直难以平复。
如果这个社团明天再这样冲一把,盘木社团第一社团的位置也未必保得住!
现在就有人在劝盘木社团的人,又像担心,又像怂恿地说:“你们还是要小心一点,老实说,这分数来得太不正常了,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背后做了什么事情?你们有关系的话,最好跟文安组或者文物协会打个招呼,查他们一下!不然,下一个被踩的就是你们了……”
同时在附和的还有十来个,这会儿,好像大家真的都很关心他们一样。
盘木社团的成员们心里也很有点不舒服,他们自己的内部群里也在讨论。
“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是该打个招呼问一下,这个新社团的分数,太不正常了。”
“别,打什么招呼?你没看出来吗?这些傻逼们在拿我们当枪使呢!”
“啧,谁看不出来啊?但事实就是这样,很明显,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了!”
“我说句话你们别不爱听,我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把我们当目标。”
“嗯……对。我也有这种感觉。我刚才在想一件事——”
“什么事?”
“他们明明上周就已经完成鉴定了,为什么第二周才登上万物生,开始计分?”
“呃……”
说话的人名叫疾时雨,是盘木社团里头脑最清醒、思维最慎密的一个。他一直没在大群里说话,这时却在内部侃侃而谈,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摆了出来——
天工 第315节
“有两种可能,第一,他们的背后有关系,一开始就给他们开了后门。但是这个关系不够硬,在另一边被打回来了,两边博弈了一下,这才在第二周给他们放行。”
“有可能!”
“对,我也觉得,应该就是这样!”
群里突然群情激愤,已经有人开始怒骂这个“无所不在的人情社会”了。
疾时雨推了推眼镜,继续冷静地打字:“第二种可能。他们上一周汇报了分数,申请了鉴定,但是文安组跟我们一样,对非正常的成绩产生了怀疑。于是,文安组用了一周的时间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就是,他们没有问题,所以给予了通行,登记了分数。”
疾时雨嘴角一勾,打字道,“两种可能,就看你们信不信任文安组了。”
这句话打出来,群里沉默了下去。
信不信任文安组?
以前,对于他们来说,文安组就是个高高在上的组织,掌控着他们手里的文物和大部分鉴定结果,两者间根本谈不谈得上什么信不信任。
但现在,一个例外出现了,把这个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疾时雨说的没错, 他提出来的两种可能,的确都是有可能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文安组究竟是可以走后门,还是真的“秉公执法”!
群里一时间没人说话,过了一会儿,一行字出现了。
“有必要吗?”
打字人的名字叫四石,这四个字一打出来,群里的人纷纷招呼道:“谢师兄。”
“师兄来了。”
“欢迎师兄。”
就连一直侃侃而谈的疾时雨,也尊敬地跟了一句:“师兄好。”
四石没有回应,继续着刚才的话:“文安组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做得这么明目张胆?”
一语道破,盘木社团的成员顿时明白了过来。
天工42号社团的成绩实在太过扎眼了,所以,反而可能是真的!
文安组再怎么说也是国安局下面的组织,就算真的走后门,谁敢走得这么光明正大?
他们会为了一个组织,一个只有六个人的社团,破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信誉?
如果真的会这样做的话,这个组织究竟得有多大的来头啊!
但如果他们的成绩是真的,那他们的实力就真的称得上可怕了。盘木社团第一的位置,真的能保得住吗?
四石平静地说:“他们的成绩应该是真的,不过能不能继续下去,超越我们,还要看后续的文物能不能跟上。不要忘了万物生的规矩,他们现在只能修复一级文物。”
被他这一提醒,大家纷纷恍然大悟。
没错,新社团在注册三个月内,只能修复一级文物。
这两天,他们就已经修复了87件文物,他们还能找到更多的一级文物吗?就算能找到,有这么集中、这么易于得手吗?
疾时雨接道:“那就是说,要看他们明天的成绩了?”
四石简单回了一句:“嗯。”
接着,又一句平淡中微带严厉的话出现在盘木社团各人的屏幕上,“而且,别人的成绩,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彻底结束了盘木社团的讨论。
…………
此时,天榜群里,匿名发言的群众们也基本上达成了一致。
他们冷嘲热讽地表示,天工42号社团的势头的确是很猛,但谁知道,这趋势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呢?
先看看他们明天能不能拿分再说吧!
后续还有一些讨论,比较零散。大家一件件观察天工42号社团修复的文物,试图从里面挖出各种蛛丝马迹。
不得不说,总是还有观察力很敏锐的人的。
你一句我一句的,把现在天工社团所有披露在外面的消息基本上都挖得差不多了。
终于有人意外地问道:“京师大学文修专业的师兄师姐们,到现在还没出现过呢……”
“他们知道这件事了吗?”
“难说,文修专业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只能抽周末空余时间工作,周末对他们来说就纯粹是休息时间了……”
“之前我小窗敲了蒋志新师兄,他没回话……”
“我也……”
“我靠,你们太八卦了!不过我也好好奇,蒋师兄知道了,会有什么反应啊……”
被大家热烈讨论着的蒋志新,其实已经收到了那些人的小窗密语。
这时,他正盯着群里快速流过的对话,面无表情地沉默着。
他知道那些人来找他就是为了看好戏,所以也不想理会。但是,他们的对话他却看进了眼里。
会有什么反应?
天工 第316节
蒋志新的右手握紧了鼠标。
聊天群的对话框窗口后面,显示的正是万物生和吉光榜的网页。
蒋志新再次点开天工42号社团的单独页面,审视一样地看着。
这个页面的上方,简单列举着这个新社团的资料,下面则是修复文物的列表。
87件文物,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从上到下,密密麻麻。
这些全部都是在一天之内——准确地说,是在三个小时内出现的。
这里面的每一件,蒋志新都点开来看过,仔细研究了前后的对比照片,有鉴定说明的,他也一个字一个字地全部研究过了。
越看,他就越觉得心惊。
他现在已经是一段修复师,准二段。所有人、包括他的师父在内,都相信,明天龙抬头时,他晋级肯定毫无问题。
但是,他扪心自问,要是换了他,能把这些文物修复到这种水平吗?
最后的结论让他有些心惊。
单论修复水平,也许他能达到这个程度,但是修复速度呢?
两个星期,他绝对完不成这么多件,拼了老命也不行!
当然,修复师的段位差不是体现在修复速度上的,但这个事实,已经足以打击蒋志新了……
而对他来说,最关键的是另一个事实。
这些文物的修复者列表里,只有贺家他们五个人,没有苏进!
虽然大家都是化名,但每个人的名字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蒋志新稍微一琢磨,就能把各人对上号。
贺家、方劲松、徐英、岳明、魏庆,所有文物都是他们五个人修的,徐英的件数少一点,其余四个人的数量都差不多。
这里面,没有苏进,没有!
其余不了解情况的社团,会觉得苏进可能是个管理者或者组织者,不擅修复。但蒋志新却很清楚,绝对不是这样。
他眼皮半垂,自从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开始,所有苏进做过的事情一件件流过他的脑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