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沙包
许八段道:“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当初文物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它具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
许八段目露回顾的神情,沉吟地讲道,“古时候,一件文物被制作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用途:日常起居生活、艺术赏鉴、阴阳墓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它被制作都是有目的的,被创造出来都是有用途的。”
“然而时间变幻,到了现在,它跟古代的存在意义已经完全不同。它以前的主人、以前所服务的对象已经全部都故去了,于是,它的用途也几近消失。那么,在现在这个时代,它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全新的价值,应该为谁来服务呢?”
许八段的目光环视四方之后,看向空处,但又仿佛下方每一个人都落在他的视线之内。
他说道,“时代变化,文物的价值也应该有所变化!”
0562 怎么修
时代变化,文物价值发生变化,这的确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苏进并不觉得许八段说错了,但是,他却仍然皱起了眉头。
许八段话语里有些东西让他感觉有什么不对,他一直无法捕捉,但隐约感受到了。
上方,许八段的话透过天心石,继续传向四方。下方的修复师们表情专注,一个个都听得非常认真。
苏进也没有打扰。事实上,圜丘论道这种行为,也就相当于是研究者发表论文。
论文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文科不像理科,有些观点偏向主观,并不一定绝对正确,它提供的主要是讨论的价值。
不管怎么说,许八段这段话,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很值得探讨。
许八段在天台石上来回踱了两步,重新站定,道:“在古代,文物被创造出来,为古人服务。然后到了现在,文物存在在这里,它的服务对象也应该发生变化,应该为今人服务了。”
“然而对于今人而言,它的价值又在何处呢?使用价值已经微乎其微了,最重要的就是赏鉴。文物之美,毋庸置疑,也正是因为如此,收藏家们才对它视若珍宝,愿意花费巨资收藏它,修复它,让它恢复曾经的光辉与美丽。”
苏进身边正站着四位收藏家,算上谈修之的话那就是五个。任爷等人听见这话,同时露出了微笑,相互点头说:“这话说得没错,正是如此。”
令狐先生应道:“文物的艺术价值,理当是最重要的。”





天工 第862节
苏进侧头看了一眼,谈修之没有说话,他的眉头微微拧着,似乎有什么疑惑。他吐了口气,回过头来,继续听许八段讲。
许八段道:“文物的门类很多,小至一针一线,大至一街一城,都可以纳入文物范围。我们要考虑它对今人有什么价值,就该以此为标准,来考虑它应该怎么修复。正好,我手上有一个例子。”
他向下挥了挥手,两名学徒托着一件东西,快步从下面走了上来。
圜丘坛不是什么人都能上的,这两个学徒表情有些紧张,脚步很快,其中一个人上台阶时,一不小心还险些摔了一跤。
许八段连连摇头,表情却非常和蔼:“小心啊。”
学徒们红着脸上台,把那样东西举起来,许八段走过去,亲自把它打开。
那是一个卷轴,上面画的是一座寺庙,用传统的营造式构图,把寺庙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和结构全部规划了出来,还在旁边列举了各种各样的数据,显然已经经过详细的调整。
许八段道:“这是位于山东的一座古庙,不久之前,寺庙的主持委托我将其修复。我经过调查,发现它是南宋时期的一座古庙,看上去很破旧,但其实已经历经了一千多年。这是我当初接手它的时候,对其做出的规划图。”
卷轴不止一幅,他展示了一会儿之后,把它掀开,下面呈现出的却是一幅实景的照片。
前面的结构图上,稍微有经验一点的修复师都可以看出来,这座寺庙在建筑结构上的巧妙之处,真的是令人无比神往。但现在一看实景照片,很多人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这寺庙看着实在太破旧了!如果不是许八段说是寺庙主持委托他修复的,甚至会让人误以为它是一座无人的野庙。
它屋瓦残破,柱梁上漆色斑驳,只能从少许残留的痕迹看出来,它曾经刷过红漆。
它曾经是木结构的,现在很多木头都已经腐朽了,无论是走廊还是木阶,都残破不堪,根本没办法正常让人行走。
这种古庙,也会有人上香吗?
许八段回头看着古庙,然后转头叹道:“当初这座寺庙的主持找到我的时候,它的样子看上去也不比这寺庙好多少。实话实说,我真的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么穷苦的僧人了。原因很简单,大家也想得到,这种破旧的寺庙,几乎就要废弃的,怎么会有人来?没有香客信徒,没有政府资助,庙里的僧人连饭都快吃不起了!”
苏进凝视着这座寺庙,突然想起考古修复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案例,表情微微有些凝重。
许八段继续道:“本着怜悯之心,我接下了这座寺庙修复的工作,决定将它整修成形。各位请问,类似这样的一座寺庙,交到你们手上,你们应该怎样将其修复?前面我们说过,文物修复应该考虑到今人的需求,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他们对这座古庙的需求是什么?”
他声音一顿,向着学徒点了点头。其中一个学徒转身,展示出了第三幅卷轴。
这一幅卷轴,同时是一张放大了的照片,拍摄的正是修复完成之后,整座寺庙的情形。
苏进一看这幅照片,心里立刻咯登了一下。
许八段凝视着照片上的画面,感叹道:“时代与技术之变化,真是令人目不睱接。换了我们的先祖,怎么能想到,世上竟有如此技术,能够如此轻易地保留下建筑物完整真实的面貌?当然,这技术只能涉及物体的外观,对于内部,还需要我们的一双手和一双眼,来亲自描绘。”
这幅照片,拍摄的正是那座寺庙被许八段修复之后的场景。
果不其然,寺庙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雕梁画柱、檐前瓦当刻划着精致的图形,檐角飞兽仰天嘲风。除此以外,廊前屋后还栽了不少树木,摆了些许奇石。单论园林的艺术性,这座寺庙已经焕然如新。如果不是建筑物的基本结构还在那里的话,几乎已经看不出来它就是原来的那座庙了。
“太厉害了!”苏进旁边,令狐先生眼睛发亮,突然赞了出来。
他拉着身边的任爷说,“不愧是许八段,你看这修复后的建筑,是多么纯粹的宋朝风格啊。看那重檐歇山顶,还有园林的布局,既精致又雄伟。不愧是许八段!”
同样的话他连续说了两遍,显然此赞叹的确发自真心。
不用他说,苏进也看出来了,许八段的确不愧八段这个级别。他的修复,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改头换面。之前苏进参加那个清月宴的时候,见到明泉山庄,听说了庄严大师的名字。那位备受推崇的所谓大师,在许八段面前不过是个小儿科。
许八段的修复严格遵循了宋朝寺庙建筑应有的规则,规模不大,但布局严整、错落有致。很明显,他在修复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把这座寺庙跟改建后的部分结合得非常好。从某个角度来,这种结合,也算得上是“天衣无缝”了。
令狐先生对古建筑是非常钟爱的,看着眼前的照片,他的两眼都在放光。他连声说:“这座寺庙在哪里?回头得找许八段问一下,我一定要亲眼看看这桩修复后的奇迹!”
“奇迹?”谈修之突然这样问了一句。
“当然!”令狐先生毫不犹豫地说,“能够把那样一座寺庙修复成这样,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谈修之看着他,突然又问了一句:“但是修完之后,它还是以前的那座寺庙吗?”
令狐先生声音一顿,眯眼看他:“谈四爷的意思是……”
谈修之也眯起了眼睛,看向台上的巨幅照片:“把原有的寺庙改建成跟它完全不同的样子,许八段为什么不在原址上重建一座呢?”
令狐先生的兴奋好像被泼了一桶冷水一样,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盯着台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喃喃道:“是啊,那为什么不推平了重建一座呢,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啊?”
苏进看了他一眼,同时听见不远处另一对师徒也正在对话。
那个师父显然也是对古建筑修复很有研究的,他用同样迷醉的表情看着那幅照片,赞叹的语气比令狐先生还要夸张。站在他旁边的年轻人应该是他的小徒弟,他有些好奇地问他的师父:“是挺华丽的,但是这样修完之后,跟以前的寺庙还有什么关系啊?”
他师父不耐烦地拍他一下他的脑袋:“瞎说个什么?你没看建筑结构还是一样的吗?而且这是许大师修的,许大师修的,那能有错?”
周围这样的对话不在少数。苏进能猜想得到,刚才对令狐先生说话的要不是谈修之,要是随便换了一个人,得到的回答大概也会跟这个小徒弟差不多。
一来,许八段修复的结果的确极具艺术性,同时,它还原了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细节,有过极其专业的考证。二来,许大师是一位八段,他所站的位置是圜丘坛。
即使苏进明白,所谓圜丘论道只是一个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并不代表这意见一定正确。
但对于更多的中低段修复师来说,他们会这样想吗?他们不会觉得许八段天然就是正确的吗?
果然,此时圜丘坛下,大部分抬头仰望那幅照片的人,露出的都是心悦诚服的表情。很明显,今天过后,许八段的这次修复,就会被当成一次古建筑修复的成功案例,被一直流传下去,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当成一个范本,一条古建筑修复,乃至文物修复的“正确道路”!
但是,这种修复方法,真的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女王惜梓、小叮当丶7、书友21878294、ncceyn、罪爱沙包、看小说迷1、荆棘鱼、吃出翔来、翩跹舞的捧场,感谢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蒋熙棠的天天支持!!胖狐大大你人呢!
0563 有备而来
许八段拿出这座寺庙的修复对比,只是用来当个例子。




天工 第863节
他指着后一张修复后的实景照片,对下方的修复师道:“各位请看,这座寺庙做出如此修复之后,成为了当地的一处盛景。各种善男信女纷纷前来,上香敬佛,捐赠善款,无论是不是节假日,这里都人流如织。寺庙的主持看见这情景,非常感激。他对我说,他们的生活改善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恢复了人们对佛祖的敬仰,这才是他最感到欣慰的事情。”
许八段说到这里,极其欣慰地笑了起来,他说,“文物从古至今,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的文物,它是为了古人所服务,让他们使用,欣赏,把玩。而现在的文物,理所应当为今人服务。用来当作雅器也好,用来赏鉴把玩也好,都各自有它的用途。我们在修复的时候,也理应考虑到这一点。”
他点到为止,没再继续说应该怎么修复,而是向着下方抱拳做了个团揖,就此退了下去。
圜丘坛上暂时空了下来,苏进身边,几位收藏家小声议论着,他们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苏进的耳中。
令狐先生还是之前的那种看法:“许八段果然名不虚传,他说得很好,我很同意。文物就应该是美的,文物修复师,也应当尽全力展现它的美!”
任爷也点着头,说:“我对宋朝建筑有点兴趣,他的这个修复,的确做得非常出色。令狐兄,回头你去问了寺庙地址,我跟你一起去。”
“好啊!”令狐先生大喜,连声赞同,“一起去一起去!”
另两位收藏家同时也在小声交流,听他们的话,也一样是赞同许八段的发言的。
谈修之轻声转向苏进,问道:“你什么看法?”
苏进开口正要说话,又一个人缓步走上圜丘坛,周围议论的声音顿时一静。
圜丘论道,的确只要高段修复师都能上去发言。但是一般来说,修复师们多少有点敝帚自珍,另外也会顾及同行的面子,一个人刚刚下来的时候,其余的大师是不会马上上去的。
现在许八段下来还不到五分钟,这位上去得也太快了点吧?
几个人声音一顿,同时抬头,然后,苏进跟谈修之对视了一眼,一起扬了扬眉。
这位大师也一样是个熟面孔……昨天惊龙正仪上,他同样站在苏进不远处。
樊八段樊长老!又是一位协会长老,也是五名长老中的另一位八段。
樊长老同样站上了天心石,同样抱拳,向着下方一揖——动作跟之前的许长老一模一样。
他的表情却没有许长老那么和蔼可亲,说话做事都有点刚硬果断的感觉。他说:“刚才许大师一番发言实在令我心有感触,我现在也厚着脸皮上来说几句话了。”
他大声道,“许大师的话我非常赞同,文物不是天生地养的,它是由古代工匠或者文人墨客创造出来的,它从诞生时起,就跟人脱不了关系,现在,它也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也必然要跟人密切相关!”
之前许八段只是就着一些理念,泛泛而谈,而此时,樊长老明显激进得多。他说,“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艺术价值。以前我们对它认识不清,有很多误解,也有很多评判失误的地方。我也学着许大师的样子,来举几个例子。”
他的声音比许八段的更加洪亮,在天心石的效果下,听得更清楚。
谈修之微一扬眉,道:“这是有备而来啊。”
苏进正要说话,另一个更加低沉浑厚的声音先一步响了起来:“可不是有备而来。”
苏进转头一看,叫道:“杜组长。”
杜维带着舒倩,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他们身后。他先对苏进笑了笑,说:“苏六段,恭喜你啊。”显然已经知道祈年殿那边发生的事情了。
谈修之没有避开话题,他显然跟杜维也比较熟悉,开门见山地直接问他:“杜叔,你的意思是……”
舒倩心直口快,抢先把话说出来了:“哼,例子说举就举,可不是有备而来?”
她说得果然没错,樊八段的“例子”果然不只是嘴上说说,他跟之前许八段一样,向下挥了挥手,拿后,几个学徒捧着托盘列队上来,排在了他身后。
这些托盘全部都是黑漆木制,金色的花纹华贵细腻,上面盖着锦缎,看不清下面的东西是什么。
——这些东西,一看就知道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他今天这场论道,绝不是偶发的心血来潮,一定准备已久。甚至包括许八段先前那场也是。
舒倩轻轻哼了一声,闭上了嘴,杜维、苏进和谈修之也同样没再说话,而是一起凝视着上方。
虽然文物修复界保守的声音极其强烈,他们想要固守传统,想要把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手艺作为自己致胜的根本,因此拒绝一切的变化。但可笑的是,现代文明的力量仍然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强大,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拒绝。
就像之前那些修复师看着超声波清洗仪,露出了羡慕与好奇的眼神一样,这些高段修复师们接触到现代科技的一些东西时,也情不自禁地沉浸了进去,享受着它的便利。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天空电视台。
天空电视台能争取到惊龙会这次的直播与转播,其实是花费了很多力气的,背后还有很多交易,普通人想都想不到。
即使如此,他们对惊龙会的转播,也非常有限,必须经过文物协会的允许,才能涉及到其中一部分。
昨天,慕影主动提出协助,利用大屏幕把场上的情景放大给所有人看。虽然那一次行动对文物协会的长老们来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但毫无疑问,这项技术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大部分时候,修复工作只在两只手之间完成,规模不会太大。那是一项细密而精巧的工作。
但是,谁不想让自己高超的技术展现在更多人面前,自己说的话被更多人听见呢?
所以今天,圜丘坛上同样树起了转播设备,下面的大屏幕能够清晰地展示上面所有的一些细节。
现在,无数道目光凝视上方,紧盯大屏幕,想要看着樊八段将要展现给人们看的文物。
樊八段转身,走到一个托盘旁边,掀开了一幅锦缎。
摄像头准确地捕捉到了它,把它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那是一个单色釉的瓷瓶,弧线优美,色泽匀丽,淡青色的颜色像汪出了一抹清泉,好像是从它最深的地方沁出来的一样。
下面的修复师们发出了轻轻的吸气声,曲先生轻声说:“北宋汝窑天青釉瓶!”
于先生仰着头,轻声赞道:“雨过天晴云破处……汝窑极品啊!”
宋代五大名窑里,汝窑可以说是最出名的一座了。它烧造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徽宗,仅有20年。它瓷器胎为灰白色,瓷釉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深浅浓浅的层次变化,表面有极细的开裂纹片,如同冰裂,俗称“蟹爪纹”,一般以釉色取胜,很少花纹装饰。
“雨过天晴云破处”,就是对汝窑精品的至高称赞。
汝窑瓷器传世极少,而且后代仿制,从未烧到有九成像者,真伪鉴定相对比较容易。在苏进以前的年代,汝窑瓷器的传世作品不足百件,极为珍贵。现在樊八段随手就拿出了一件真品来,果然出手不凡。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来,就像杜维说的一样,他的确是有备而来,绝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听完许八段的话之后,“有感而发”才上台的。
樊八段小心翼翼捧起那个瓷瓶,转了一个角度,把它呈现在镜头下面。高清镜头清晰地捕捉到了它上面的色泽和纹路,即使是对瓷器毫无审美的人,也可以看出它究竟有多么美丽。




天工 第864节
此时对准这尊汝窑瓷瓶的不止只有圜丘坛上的大屏幕摄像机,与此同时,它的图像也顺着卫星信号被转播了出去,呈现在千家万户无数人的面前。
同样的,网络直播上的弹幕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真美啊……”
有人发自真心地这样感叹,然后,一连串的“+1”掠过了屏幕。
一分钟后,一大串文字出现在视频顶端,那是有人在科普汝窑瓷器的来历。
今天除了从一山的现场解说以外,弹幕上一直有人在解说科普,通常来得非常快,基本上就是同步进行的。早就有人猜了,这一定是专业人士做的。
“这家伙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了。”
弹幕上接连的赞美声中,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结果很快,又一片“+1”飘了过去,对这句话表示了强烈的赞同。
会一直跟踪关注惊龙会的,肯定都是文物以及考古方面的爱好者,按理来说,对于这种人来说,文物协会的高段修复师都应该是有光环的。
但昨天惊龙正仪上发生的那件事情实在太打脸了。
想要谋夺人家孤儿寡母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抽了回去,真心有点太不好看。
虽然他们的确有大义的名分,甚至也不乏一些偏激人士认为,雷家虽然以前很牛逼,但现在已经没落了,还把着那么重要的烫样不拿出来,是不是有点太自私太小气了?
但不管怎么说,大部分人也还是认同苏进的话的。再怎么重要,那也是雷家自己的物品。你想要,就得拿出诚意拿出交换的代价来,空口白话就想抢,也真的有点太不要脸了。
自那之后,文物协会的光环就黯淡了不少,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现在,圜丘论道的关键场合,樊八段拿出了一件如此之美的汝窑瓷器,就有人发弹幕表示怀疑他的目的,甚至还有相当一批人跟着附和。
不过接下来,也有中立者跟在后面发言:“等着看呗,怎么说汝窑是真是美!”
“不知道别的盘子里装的什么……”
弹幕的议论声中,樊八段转身,掀开了另一个托盆上的盖布。
这一次露出的,同样是一件瓷器。这是一件瓷罐,它跟前面那件绝美的汝瓷比起来,就很不那么好看了。
它看上去灰扑扑的,表面非常粗糙,连最基本的光滑也做不到。它大致是黄色的,泛着一点青釉的光芒,而如果不是这点釉色,它给人的感觉也不过是一件陶器——还是粗陶那种。
相比汝瓷,它显得无比陈旧而黯淡。一个新手瓷工,稍加培训之后烧出来的成品,恐怕也比这个好看。
“这什么东西啊,好丑。”
“谁家的痰盂被搬到这里来了啊,哈哈哈。”
“这东西一看就不值钱!”
弹幕停顿片刻之后,开始大放厥词。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大部分人的意思还是比较一致的——都觉得这瓷罐很丑,不好看,肯定不值钱。
这时,天空电视台的镜头有意无意地扫过下方,从苏进身上掠过。
只见苏进紧紧盯着这个瓷罐,目光中带上了明显的热度!
0564 谁更美
“各位看见了这件瓷器吧?觉得它看上去如何?不太好看吧?但你们知道,我们会如何形容它吗?”
樊八段的感觉一直是比较刚硬的,此时他看着这件瓷器时,声音里却带上了几分笑意,语气一瞬间就变得柔和起来了。
但这种柔和,并不是那种让人舒服的感觉,反而像带着刺一样,让人忍不住就皱起了眉。
1...245246247248249...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