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沙包
田亚海又是一顿,过了好一会儿,他站了起来,裹着棉被走到壁炉旁边坐下。那两名女仆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像是一个人形托盘和一个人形支架一样。
田亚海浑然毫无所觉,火光映在他的脸上,阴影扭曲了他的伤疤,让他看上去变得更加狰狞了。他缓缓道:“你们文物修复师的事情,我的确不太懂。可是尚老师,我记得你只是个中段修复师?”
换了平时,田亚海这句话可算是戳中了尚泉水的痛处,他就算不会发脾气,也是要使些脸色的。
但现在在电话里,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轻声笑了起来,很高兴的样子。他承认了田亚海的话,道:“你说得对,我只是个六段,中段修复师。但是我们修复师同气连枝,自成一体。他苏进能压得下我一个中段修复师,要是遇到了高段修复师,又会怎么样?”
他声音里的得意之情几乎要溢出来,田亚海的嗓子突然一阵痒,咳嗽了两声。尚泉水听见了,敏锐地问道:“田老板,您生病了?”
田亚海说:“小病而已。”
尚泉水有些遗憾的样子,道:“可惜了,我本来还说,想请您吃顿饭的。”
田亚海问道:“你一个人?”
尚泉水说:“当然不是。”
田亚海沉吟片刻,断然道:“我现在的确不太方便出门,这样吧,你方不方便过来一趟?天境华庭,你来过一次的。”
听见天境华庭四个字,尚泉水突然沉默了一会儿,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带着微微有些变调的声音道:“我的确去过,我记得的……好的,田老板,我们就在那里见吧。”
两人又聊了两句,约定了具体时间,田亚海挂上了电话。
他一时间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壁炉里的火炉,陷入了思考。柴火发出噼啪声,向下垮塌,火焰变小了一点。一个仆人拿着火钳与柴篮,上前想要加柴火。
田亚海接过火钳,亲手加了两根进去。他看着略微黯淡的火焰重新腾起,突然问道:“那个高段修复师……是个什么东西,很牛逼吗?”
他没有回头,田永宁守在他身后,不用提名也知道他问的是谁。他上前一步,小心答道:“一般来说,修复师从初段到九段,一共九个段位。初段到三段是低段修复师,四到六段是中段,七到九段是高段。尚泉水是六段,所以归为中段。”
田亚海嘲讽地道:“中段就能在那什么文安组当首席顾问,看来也不怎么样嘛。”
田永宁在这方面倒是比他懂得多一点,解释道:“不是这样的。修复师除了个人能力以外,对资历的要求也很高,能升到七段以上的非常少。而且,高段修复师很少出来,七段已经很厉害了,到了八段,就是国宝级的人物。”
田亚海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听得很认真,他问道:“不是还有九段吗?”
“九段那就是传说里的人物,连事迹都很少听说的那种。一般会出现的修复师里,最厉害的就是八段。说个离得近点儿的吧,现在要是有一个八段出现了,他说马王堆再没别的汉墓,可以动工修渡假山庄,那就是可以动工,没问题!”
“这么厉害!”田亚海扬起了眉。他想起刚才尚泉水话里的意思,胸中的怒气终于压下去了一点,带了一点阴森森的笑影子。他偏头问田永宁,“你确定?”
田永宁很肯定地说:“那是的,文物修复就是个圈子,八段是圈子里最顶级的牛逼人物,要被所有人捧着的那种。得罪了八段,这个人以后还混不混了?其他修复师一口一个唾沫星子,就足够把他淹死的!”
田亚海笑意更浓,问道:“那不混这个圈子的呢?”
田永宁跟了他很多年,很清楚他想听到什么。他非常肯定地道:“不混圈子的话,八段什么的,也是就是坨屎!不过……”他觉得自己说得过头了一点,还是把话往回收了一收,“一般来说,对待八段,还是要慎重一点儿。现在国家看重这个,国宝级修复师,在圈子外面的影响力也还是很有一点的。”他小心翼翼地看了老板一眼,提醒道,“还是不要太过分的好。”
田亚海本来也没打算对八段做什么,听了这段话,他心情又好了不少。他看了一眼吊瓶,道:“赶紧把水打完,我要换套衣服,迎接客人了!”
…………
苏进独自一人走在山道上。
天气寒冷,周围一个人也没有,飞禽走兽全部躲进了窝里,一片寂然无声。
旁边的树不管是绿的还是枯黄的,全部覆盖着厚厚的雪被。所有的生机全部被寒冬隐藏了起来,只留下疾风在山间掠过,带着呜咽的声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苏进突然想到了这一句诗。一瞬间,他的视野好像被拉到了高处,看见了山径中独自行走的一个人,和周围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
除了马王堆是一座不够雄伟的小山以外,这句诗用在这里,还是挺合适的。





天工 第632节
这两句诗,连同后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下半首,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图景,恍然如画,意境深远。
古人诗歌之绝,从这二十个字里,就足以体现得出来。
而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文化,在古代历史上还有多少?它们有多少保存了下来,又有多少被深埋在地底,再也没有出现?
别的不说,就说这座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就对《老子》《周易》的存世版本进行了全新的补充与修改。而一号墓中的那件素纱蝉衣,其蚕丝质料、织造技艺,直到两千年后的现在,也无法复制。
这一点一滴的文化,共同筑就了华夏辉煌的历史。
华夏在四大文明古国里,虽然出现时间最晚,但文化传承与延续却最为完整,自商朝以后,就没有断代的时候。
这一切,靠的全部都是自古保存下来、发掘出来的文物!无数修复师,对于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还有无数研究者,对这些文物的整理与探讨。
而这一切,在现在这个世界里,不过才刚刚开始……
苏进独自走在山道上,周围一片素白,极为凄清,他的心绪却不断起伏着。各种各样纷至沓来的想法如潮水一般,翻腾不休。
走到一处小山顶上时,他凝望下方,暂时停下了脚步。
纷繁复杂的思绪渐渐退去,他闭了闭眼睛,在心里告诫自己。
不要急躁。
在上个世界里,整个文物考古的系统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的,直到他离开时仍然没有彻底完善。
现在在这个世界,一切才刚起步,他也还年轻,还有时间,慢慢来,不要急!
0411 山中公路
苏进抛开纷繁的思绪,冷静下来,观察周围的地形。
在他以前的世界里,马王堆三座汉墓里,首先发现的是一号墓。
一号墓之后,第二个被发现的是三号墓,最后才是二号墓。这是因为,三号墓离一号墓距离最近 ,二号墓还要略远一点。
那张马王堆的地图重新浮现在苏进的脑海中,三个墓的坐标格外清晰。
他之前判断得大致没错,一号墓的位置应该就在钱头村一带。
上次他们去钱头村的时候,走了不少距离,但那是因为山路不便,必须绕路的缘故。如果走直线的话,其实钱头村就在三号墓工地的背后,两者之间隔了两座不算太高的小山,实际距离不算太远。工地这边太闹的话,没准钱头村那边还能听得见。
在上个世界,苏进没有参加过马王堆的实地挖掘,后来只参观过博物馆。当时,马王堆只有三号墓保留下了墓坑,供给游客参观,另两座墓里的随葬品送到了博物馆保存,墓坑本身没有留下来。
苏进回忆着当初在博物馆看见的墓穴方位图,再一次从三号墓的位置,反推一二号墓的。
最后,他的目光回到了钱头村的所在。
没错,如果地下的墓穴没有因为什么原因移开,一号墓就应该在那里,埋藏在村民们的脚下!
苏进注视着那个方向,视线迟迟没有移开。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再次抬步,向着钱头村的方向走去。
根据记忆,只能判断出墓穴的大致所在,还不算真正的证据。
要让文安组相信这里的确是一个墓群,开始正式圈地挖掘,进行保护,苏进必须要拿出东西来才行。
文安组是一个政府机构,做事情要走流程,所以在勘探之前要打申请——申请勘探只是目的之一,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勘探出结果之后,暂时把这块地保住,不让别人轻举妄动。
尚泉水瞒着文安组搞东搞西,还在那份协议上签了字,这边要再申请勘探就不那么容易了。就算能申请到,也要这边重新走流程,重新协调关系,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去。
当然,苏进不是文安组的,算是一个自由人,不需要受这样的规则束缚。
所以他打算趁这段时间,尽快找到一号墓和二号墓存在的证据,想办法通过文安组交到上面。这样,才能从流程上彻底掐断田亚海那边的路,真正中止渡假山庄的开发了。
雪后的山路非常难走,又湿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这时候,就连苏进也走得非常小心,鞋子上沾满了泥。
他回忆着记忆里的路,一个多小时之后,绕了个大圈子,远远看见了钱头村。
这一看,他就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钱头村地处偏僻,上下山路都非常不好走,村民们想要出山也不是容易的事。正是因为如此,钱二丫小姑娘都已经十一岁了,连学也没上过,字也不识得几个。
但现在,苏进的眼前出现了什么?
一条平平整整的公路!
它弯弯曲曲地从山下建上来,直达钱头村门口。
很明显,这条路是新修的,还没怎么被泥土砂石污染。柏油路,看上去并不太宽,但已经足够两辆车对面通行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条实打实的公路,这样一来,村民们想要出去,就容易得多了。
苏进注视着公路来回转弯的方向,发现它是从山下直修上来,通往钱头村的。它跟现在正在开掘的马王堆汉墓完全在两个方向,并不会经过那里。
苏进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迈开脚步,重新往那边走。
他心里有些疑惑,这路,究竟是谁修的?政府的?为什么错过了马王堆汉墓?
那边为了考古开掘,也是新修了路的。这样一来,这条公路就不能有效利用那边的,这是不是有些浪费?
苏进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就像前面说的一样,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条公路修起来,对村民们就是实打实的好事!
苏进很快就上了这条路,继续往钱头村的方向走。果然,有了路,就好走多了。
苏进走了没几步,一辆拖拉机突然突突突地从他背后追上来,在他身边停下了。车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年人,看着有点面熟,似乎之前在村子里见过。
苏进正在回忆这老人的名字,对方眼睛一亮,先想起来了:“这是古墓那边的伢伢子,是吧?上次来我们村里的!好像……姓苏?”




天工 第633节
苏进一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他点头道:“大叔好记性。对,我叫苏进,您这是从山外刚回来呢?”
老头拍了拍身后堆积的货物,道:“对,刚去卖了一些东西,又买了一些回来。”他用力推了一下货包,从后面腾出一块地方,热情地邀请道:“上来吧,你这是要去村里?我捎你过去!”
其实也没几步路,走起来也不会费劲。但苏进不想拂了对方的好意,还是过去坐下了。
拖拉机又突突突地响了起来,向着村里驶去,苏进坐在后斗的边缘上,拍了拍货物,问道:“这拖拉机能进城?”
老头笑得很爽快:“哪能呢?就到乡下转转。不过有了这个,还是方便多啦!我一个星期能跑两趟呢,买东西卖东西都方便!”
趁着这点时间,苏进跟他闲聊了两句。
这老头叫钱老六,就是钱头村的村民,也算是村里比较有钱的人——相对来说,能买得起拖拉机,在村里已经挺了不起的了。
这当然是在修路之后发生的事。
三个月前,苏进他们刚刚离开马王堆不久,这里就来了一堆工人,从山下到山上开始施工。钱头村的人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害怕他们要来干什么,结果没多久就发现,这路是修到自己门口的!
钱头村村民又惊又喜,村长主动去问,这才知道,这路是政府修的,就是为了方便村民出行。
政府工程比想象中还快,两个多月时间,这么老长一段路就已经修好,能够通车了。
钱老六笑得非常爽朗,道:“每个星期,我家老娘儿们还带着她七姑六婆的去山下看看,你别说,城里就是比咱们这儿舒服多了!”
苏进一边观察着路况,一边在想着这事儿。听见钱老六这句话,他突然问道:“既然这样,那你们打算搬到城里去住吗?”
“搬什么搬!”钱老六给出了非常令人意外的回答。他摇摇头,又喜又叹般地道,“城里是舒服,但这里才是我们的老家。乡里乡亲的,几辈子十几辈子住在一起,为什么要分开?城里地方太小,咱们这里有山有水有院子,可比城里自在多了。”最后,他压低声音,说出了一句老实话:“而且,就算要搬走,哪来的钱哪。城里的房子贵得很,卖了我钱老六都买不起!”
不愧是钱头村第一个能买得起拖拉机的人,钱老六的思路非常清晰,简简单单一番话,就把三个理由摆得清清楚楚,让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苏进问道:“如果有人要给你们钱,让你们搬走呢?”
钱老六犹豫了一下,反问道:“就像你上次说的那样,考古队要强要咱们的房子?”
苏进没想到他记得这么清晰,想了想,道:“类似这样的吧。”
钱老六再次犹豫了。他坐在拖拉机的驾驶座上,抬起头来,凝望远方。
不远处的山村在他面前向左右展开,虽然极度贫瘠,但依山傍水,风景美得惊人。苏进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依稀已经看见村口的槐树,亭亭向上,仿佛一双手臂一样,温柔地护住了整座村庄。
钱老六沉默了半天,叹了口气,道:“那得看……给多少钱吧。”
________________
抱歉抱歉,码字码忘了,迟了更新了……
0412 搬
按照钱老六之前的话风,苏进原以为他会拒绝的,听见这话,愣了一下,抬头看他。
钱老六仍然直视前方,非常朴实地道:“你看,政府说修路就修路了,这是好事。但如果他修的不是路呢?而且,我出山之后也看过了。前后左右都是城市,就咱们这块儿一座山,还穷得很,政府也不会愿意咱们一直老这样啊。就算今天不让搬,明天、后天,多半也呆不下去。总有一天,政府会让咱们搬走的!”
苏进完全没想到,这样一个山里的村民,头脑竟然会这么清晰。仅仅只是偶尔出山几次,眼看着周围的情况,就已经判断出了当前的情势!
苏进真的有点佩服了,他点头道:“你见事太明了。”
钱老六嘿嘿笑了两声,非常得意的样子:“那是的。然后我就琢磨啊,这政府是在修路,要不是修路,是要我们搬家呢?就像你上次说的那样,得给什么……拆迁费吧?只要拆迁费合适,那也只好搬了。”
几句话时间里,拖拉机已经突突突地停在了村口,一群孩子看见钱老六的身影,立刻欢呼一声“六爷爷”,齐齐围了上来。钱老头看着孩子们,看着村口的大树——苏进这才发现,他之前看到的一部分是错觉。
寒冬腊月,槐树的叶子早就掉光了,显得有些萧瑟。但是树上的积雪仍然显示出了它巨大而温柔的身影,就像一个满头白发,一直陪着他们成长的老人一样。
钱老六也注视着那棵大树看了一会儿,对苏进叹了口气,道:“只是这老家,真不想走啊。”
他的声音里包含着无限的感慨与无奈,让苏进有些感同身受。然后很快,钱老六就跳下车,从后面拿出一个袋子里,抓出一把糖果分给孩子们。
另一个大婶迎上来,埋怨地道:“出去买的年货,你怎么这个时候就分了?”
钱老六不在乎地说:“早吃晚吃,不都是要吃的?我跟你说,山外啊,早就不分什么过不过年了……”
孩子们得到了糖果,欢呼而去,钱老头回头看见苏进,也给他抓了一把,笑着说:“小苏,来,你也甜甜嘴儿!”
苏进有些发呆地接了过来,那是几颗水果糖,包着透明的糖纸,明显是小店铺散装的,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不值钱的那种了。而面前的孩子们,却如获至宝一样捧着,甚至还舍不得吃,先要把它小心翼翼地装好。
苏进看着他们,同样有些感慨地长长吐出一口气,道:“不管怎么说,搬出山去,对孩子们也算是好事。”
这时,另一个老头正满脸喜色地迎上来。他显然已经认出了苏进,正要挥手了打招呼,结果先听见了苏进的这句话。他敏感地察觉到了他话里的意思,问道:“你是说咱们马上就要搬了?”
苏进转头一看,立刻认出来了,正是这座钱头村的村长。
钱老六正跟那个大婶说着话,这时也转过头,有些紧张地看着苏进。接着,又一些村民围了上来,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在等着他一句话。
苏进想了想,比较坦然地道:“具体时间我还不是太确定,不过也不会太久。”
村长皱着眉头道:“这个不太久,究竟是多久?总得给我们个准话,我们也好做准备啊。”
苏进环视四周,发现大部分村民们脸上都是同样的表情。显然,就像钱老六之前说的那样,他们虽然很有些故土难离,但基本上都已经做好了搬迁的心理准备。
苏进想了想,决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说给他们听。
他对村长道:“村长爷爷,有地方坐一坐吗?我长话短说,把现在外面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时,一阵寒风吹来,所有人齐齐抖了一下。村长如梦初醒一样地道:“对,外面太冷了,到里面去暖暖!”
村长家在村子的北边,是村里比较大的一幢房子,很难得是石砌的。村长住在这里,平时村子里有什么活动或者会议,需要室内举行的,也全部都会聚到这里来。
如今,石屋宽敞的大厅正中央燃烧着火盆,村子里几乎所有的男性都到了,围着火盆坐着。屋子里窗户很小,非常暗,火光投射在村民们的脸上,不断扭曲着身影,看上去有些诡异。




天工 第634节
苏进坐在上首,村长在他旁边紧靠着他。
苏进环视下方,道:“大家从小到大全部都生活在钱头村,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所以,关于这片土地的规划,我觉得也应该说给你们听听。”
普通村民不知道,村长却是知道苏进的这种行为有多难得的。
从古至今,愚民最好管。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最好忽悠,别人随便说说就能糊弄得了,想让你怎么办就怎么办。
而当你对里面的情况门清地熟,再想忽悠,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苏进现在,就是要把情况给他们剖析清楚,好让他们不容易被忽悠!这对于一个村外人来说,实在太少见了……
村长的眼睛中流露出感激的声音,沉声道:“小苏,多谢你了。那边的三狗子,你们给我闭嘴,不许说话了!”
村长在钱头村里还是很有点威信的。他一出声,那边嗡嗡嗡交头接耳的几个人果然就马上闭嘴了。
苏进对着村长笑了笑,道:“之前在来这里的路上,我听钱六叔说了一番话,很有感触,想说给大家听听。”
他把钱老六关于城里城外,以及这座山的情况介绍了一下,有些人皱起了眉头,也有人嚷嚷着问道:“什么意思啊?听不懂!”
村长毫不客气地骂道:“听不懂就闭嘴,蠢还要蠢给别人看!”
苏进解释道:“也就是说,咱们现在住的这座山,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盲点,早晚都是要处理的。”
村民们不说话了,苏进又道:“在整体的城市规划里,马王堆肯定是要动的,问题在于怎么动。按照之前的说法,已经有开发商在准备,想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渡假山庄。但现在,这个计划应该不太可行。”
“为什么?”
苏进随手拣起一根柴枝,道:“现在钱头村附近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虽然是石屋,但地面仍然是土的,只是铺了一些煤灰。苏进很快在上面画了张地形图,先点出钱头村的位置,然后点出三号墓的位置,中间画了几道虚线,代表两者之间间隔的那座小山。
苏进道:“早在半年到一年之前,一群盗墓贼偷偷潜进了马王堆,炸开一座古墓,从里面盗走了世所罕见的宝物。也因为这个,考古队注意到,马王堆下面有汉代古墓的存在。”
“三个多月之前,考古队进驻马王堆,开始对进下汉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就在前两天,汉墓已经被挖掘完毕,各种文物被一一取出,送住长沙博物馆进行保护。”
村长突然想起个事,用力一拍大腿,大声道:“对了,之前来村子里那两个人,问东问西的,就是在问古墓里的宝贝吧!”
“宝贝!”一听这话,三狗子等几个年青人顿时兴奋了起来,其中一个人嚷道,“宝贝很值钱吗?”
1...177178179180181...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