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官军总量虽多,然则地域分散,各自为战,将官畏闯如虎,避敌不战,再加上朝廷常年拖欠军饷与军械,使得原本就萎靡不振的卫所军更加不堪,已经是毫无战力。

    对比之下,大顺军虽然在去年接连遭遇失败,但却依旧占有绝对的力量,除南路军以外,其余各营的老营兵并未损失多少,再加上陕西、陕西一带极长的战略纵深,使得李自成完全可以从容不迫的伺机再来一次北征。

    今年初,陈奇瑜与京师城防军总督董琦固关大破刘芳亮,擒斩贼首,官军声威大振,从而浩荡而下,转瞬之间便收复了真定、保定二府之境,这不得不说是个伟大的胜利。

    陈奇瑜战略上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刘芳亮南路军全军覆灭之后,要地固关重新被朝廷握在手里,固关以内的真、保府境,直至山东、凤阳、南直隶被连成一片,阻断了大顺军对京师的合围之势。

    然而实际上,陈奇瑜也明白,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重兵防御固关只是免除了京师的后顾之忧,山西除大同镇之外,还有整个陕西地界,依旧是大顺军的天下。

    朝廷与大顺军之间的战斗,依旧是围绕着周遇吉防守之下的宁武关。

    潼关、太原、开封等重镇尽数落在李自成之手,周遇吉虽身为山西总兵,然而所辖之境不过宁武关一地,自大顺军南撤之后,宁武军也是一直固守在宁武关,出不得出,入不得入,形势依旧不甚明朗。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朝廷上似乎吸取了秦军在潼关覆灭的教训,纵然有此大捷,也还是没有仓促之间催逼周遇吉出关决战,再加上去年崇祯皇帝对宁武军下达那道直辖于兵部的旨意,更是如今宁武军巍然不动的关键所在。

    由于山西如今形势使然,西北大营的总营盘经过反复榷定,最终被安置在大同镇城以南,小石口以北,浑源州以西的朔州城外五十里处。

    “报!兵部加备急件!”

    五省总督陈奇瑜正与西北大营诸将商议兵事,忽然从帐外跑来一名标兵,看着这标兵脸上的神情,陈奇瑜也便摆手制止帐内众人的议论之声,亲自接过急件。

    “经阁臣议定、陛下准肯,朝廷决议诏天下兵马征讨朵颜。”陈奇瑜越看越心惊,放下急件之后,却仍是满脸的镇静,不再吭声。

    “征讨朵颜”大同总兵白广恩闻言‘噌’地一声从位子上坐起来,“督师,兵部还说什么了,怎么会突然兴起征讨朵颜的心思”

    高杰也是没想明白,“是啊,塞外那种鸟不拉屎的卵地方,就算打下来能有什么用”

    “......”

    陈奇瑜沉吟半晌,看向白广恩、高杰二人,说道:“兵部此次急件,是诏你宣、大兵马到京师会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你们二人便各自回了镇城准备一番,就此出发吧。”

    闻言,二人对视一眼,自然知晓军情如火,片刻耽搁不得,待抱拳行礼之后,也是二话没说转头出帐,翻身上马,扬鞭奋蹄,各自直奔镇城而去。

    高杰和白广恩离去之后,这大帐之内,实际上也就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了,其余几个总兵都是杂号,剩下的无非是一些游击与参将。

    “这次征朵颜,李闯那边得到消息以后恐生事端,督师要




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内议
    数万乃至近十万的兵马忽然抽调,就算再怎么封锁消息,偃旗息鼓,那动静也还是掩盖不住的,西安的大顺军早就顶着这边的一举一动,很快就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西北大营的官军人马频频调动,显然是有大事发生,但是大顺内部只知道朝廷官军近些时日调动频繁,具体却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仓促之间,李自成也害怕是官军即将出关围剿,便立刻召集众将前往王殿议事。

    “咚咚咚”几声鸣锣之后,包括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蕲侯谷英、亳侯李锦、义侯张鼐、绵侯袁宗第、淮侯刘国昌等人在内的大顺将军们纷纷走上大殿,当然了,他们之中少了一个磁候刘芳亮。

    而所谓的永昌皇帝李自成,就像平日里崇祯皇帝早朝时一般,已然是早早坐在简陋粗糙的龙椅之上等待。

    “大哥叫俺们何事,竟然这么急躁!”刘宗敏人还没到位,大大咧咧的嗓门却是先到了,看那模样,显然是因为搅扰了好事而耿耿于怀。

    田见秀有些不悦,“汝候!什么大哥二弟的在这个地方,你我都要称皇上。”

    “屁!”刘宗敏是个急性子,蹭蹭几步快走过去,抬起胳膊就要给田见秀一下子,好在这一下子在最后关头及时刹车,这才没有闹出笑话。

    “你小子翅膀硬了,长本事了,敢和本候顶嘴了!”

    “哎哎哎,汝候殿下息怒,泽候他也是心急口快,毕竟皇上他老人家对打下京城,也是颇为在意,咱们且先听听皇上怎么说。”这时候,又是牛金星出来当和事佬。

    刘宗敏眯着眼睛瞪了一眼牛金星,正巧这时候李自成在上头轻轻咳了一声,他这才是冷哼一声,带着身后一众军将站了回去。

    “娘的,能不能有点规矩,还当是在乡下种田”田见秀平日素来沉稳,在众将之中威望不低,此刻其实是在为李自成鸣不平。

    “就是,他汝候哪里还有点下属的样子,那是要和皇上平起平坐哩!”高一功看着刘宗敏和他身后的那些人,也是冷笑着说道。

    刘国昌看了一眼刘宗敏,低声说道:“小声点,教汝候听见了,以他那个性子,揍你一顿都是轻的,怕就连闯王都管不住!”

    “那个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狼狈为奸,竟是用那歪门邪道之术糊弄皇上。”田见秀点点头,叹道:“若是李先生在就好了,白广恩此贼真是该死,掳谁不好,非掳走了李先生!”

    下面的人还在嗡嗡不断的议论,李自成重咳两声,待没了任何声音后才是正色道:“这段时间朝廷西北大营前前后后至少调动了近十万兵马,他陈奇瑜要干什么,还是说,那个昏君要干什么,尔等心里可都有数了吗”

    “哼!”刘宗敏自然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说话,连动都没动,站在原地扯脖子喊道:“大哥,还能有什么,不就是陈奇瑜那个老不死又在耍甚么阴谋诡计”

    “大哥把老营马队交给李过小儿统带,至今也没有什么大用处,依俺看,莫不如将老营马队都交给俺,让俺带着二十万大军北上,攻破宁武,直接将那劳什子的西北大营给砸烂了,烧个干干净净,不就什么事儿都没了!”

    “糊涂!”宋献策出列说道:“汝候你糊涂,那宁武关易守难攻,去年我百万大军整整一年都未曾破动,你带着二十万人马就行了”

    “那就东出!”刘宗敏丝毫不留情面,红着眼喊道:“就按李先生所说之计东出,固关才刚被朝廷攻下,料是没有甚么准备,俺带二十万大军由固关东出,那皇帝小儿必定吓得屁滚尿流,直接把陈奇瑜撤了也说不准!”

    &nbs



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师
    大顺永昌二年十月一日,西安城头再次聚满了无数身穿白色衣甲的大顺军兵将,他们各自神采飞扬,看那模样,都是迫不及待的想杀向北京。

    根据李自成与众将议定,这一天,将是他们进行第二次东征的祭旗出征仪式。

    实际上,拿不下北京城,李自成这个皇帝也就是没有正统名号,虽说李自成自己个儿还是对故乡陕西情有独钟,想稳稳当当当个西北王,但是大顺军中的部下可不全是这么想。

    况且,大顺军去年南撤回来之后到现在才多久,李自成就发现各营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是军纪问题,二则是军饷粮食问题。

    大顺压根没有任何粮食储备,走到哪儿,就把当地的地主豪绅和富户瓜分干净,也没有什么赚银子的来路,一年坐吃山空下来,有些地方兵士已经坐不住了。

    没钱,也没粮了。

    现在大家都是在自己家乡陕西,自己家乡父老面前,属实不太好行那抢掠之举,李自成也拉不下那个脸,正这个要命的关头,朝廷那边儿忽然作死的搞了一出征朵颜,把西北大营抽调的差不多。

    李自成感慨真是天命于我,没怎么考虑,实际上也没有第二个选择,只能应了众将所请,顺理成章的祭旗东征。

    西安城头高大的角楼上飘荡着大顺字号扬旗,旗帜下面,则是刘宗敏、田见秀,牛金星等一应大顺军的文官武将。

    除五大老营兵均配着铁甲钢刀以外,其余大多数的大顺军兵士,手中都拿着从前明军制式的刀枪,穿着白色箭衣,胸前背后刻有“大顺”二字补子,好一些的会在胸前加上一层细细的皮甲或布面甲。

    直到现在,最起码看起来也是各自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式装备。

    大顺军各营之中,最为精锐的便是所谓五大老营兵,这些人多半是从高迎祥时代便随李自成跟一路走南闯北过来,战力强劲。

    从未和清虏交过手的李自成深信,他们甚至足以和关外清虏一较高低。

    左辅营,旗纛为白色,原是制将军刘芳亮统带,然而去年刘芳亮所辖南路军两战两败,左辅营部众又被陈奇瑜和董琦在固关围剿全歼,包括果毅将军马世耀,右威武将军刘汝魁等在大顺军中较有威望的将领,至今也都是下落不明,料想首级应是已经被明军封为验功。

    经此两战之后,左辅营也便是不复存在。

    当然,李自成有心重建左辅营,归为自己统辖,复筹五营军制,但是包括刘宗敏在内的其余大顺将领都不想各自部下被瓜分,也不有些心存不轨之人不想李自成独自势力做大,自然都是心照不宣的极力反对。

    事到如今,重建左辅营之事也便是无从着落。

    除左辅营以外,右翼营旗纛为红色,为制将军作袁宗第统带,左果毅将军白鸣鹤,右果毅将军刘体纯副之;前锋营旗纛为黑色,制将军刘希尧统带,左果毅将军谢君友,右果毅将军田虎副之;后劲营旗纛为黄色,为制将军李过统带,左果毅将军张能,右果毅将军马重僖副之。

    “带上来!”刘宗敏大嗓门一吼,众将回头一看,发现从城下被兵士押上来的,居然是个大腹便便的朱明王爷。

    这不知是哪儿的王爷看这个阵势,显然是吓得够呛,哪里还有什么大明皇室的威严,跪在那给李自成不断磕头,就差抱着刘宗敏的大腿嚎啕大哭了。

    下头百姓也是对朝廷恨之入骨,各自又喊又骂,就从这些个王



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
    嗯,李自成又誓师了,这次还是百万大军。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这货去年似乎好像已经誓过师了,当时给全天下人激动的不行,一个个都以为要改朝换代了。

    但是没成想,这大顺军就连区区的宁武关都被没打下来,更别说前面那大同、阳和、宣化、居庸等重镇关隘了,那更是碰都没碰到。

    人都说一个相同的事你要是总搞,人们的兴趣就会一降再降,李自成这第二次是降了不少,起码没有人整天咋咋呼呼宣扬大明要玩完的消息了。

    百姓们相对来说是淡定不少,可朝堂诸公就没那么淡定了,李自成前脚出了潼关,消息刚刚传到京城,朝上就开始对南迁的事儿争议起来了。

    看着那些不嫌事儿大的臣子们,崇祯皇帝再次发挥了自己“刚愎自用”的名声,当堂打折了几个文官的腿之后,这?头总算是消散下去。

    当大顺军以极快的速度挺出潼关的之后,最慌的倒还不是朝堂诸公,那慌神的是谁,是左良玉和仍在湖广、山西一带残存的朝廷与士绅力量。

    其实要说这些人慌倒不是为了朝廷而慌,他们主要还是慌自己。

    朝堂老早就开始收拢山西和湖广一带的军力,还留在本地的虽然都打着朝堂的旗号,但归根结底都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对那些士绅来说,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地方,家产是根本搬不走的,还有那些军阀性质的军将们,各自手底下的兵将全都是自己出银子养活的,自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回到关内交给朝堂的。

    李自成这么一东征,多年来积攒的家底怕是又要祸祸光了。

    打是一定打不赢的,这次大顺军据说还有一百来万,那就是螳臂当车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可是跑又能往哪跑

    早在李自成西安誓师东征之前,这老奸巨猾的陈奇瑜直接就把固关一带都给封锁的严严实实,还有那周遇吉麾下的宁武军,最近也是调动频繁,看样子是打算就这么一直窝在宁武关不挪窝了。

    既然关内跑不进去,那只能往南边逃了。

    最近左良玉的武昌地界不平静,倒不是李自成来了,左良玉觉得大顺军还不可能来的这么快,再说了,李自成是东征,自己这武昌在南边儿,到这儿来干甚么。

    那么来的是谁呢,都是些听见左营聚众五十万,来寻求保护的军将们。

    这些人虽然明面上对自己毕恭毕敬,但左良玉心里清楚的很,他们来这儿就是打着让自己左营当挡箭牌的心思。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端倪了,朝廷并没有任何官军集结的檄文和诏令,但出人意料的,湖广、山西一带残存的那点朝廷军力基本都一股脑聚到武昌来了。

    左良玉怎么说也是朝廷封的南宁伯,自然要象征性的开个大会,商量商量抵御李闯的方法。

    “左帅,事态紧急,李贼已经直逼太原,您就说句话给定了吧,我们大伙都听您的!”

    “是啊,现在这中原官军就属你左营势大,是留是去,左帅你还要说句话,也好让我们大家有个主心骨才是!”

    左良玉大马金刀坐在上面,旁侧就立着他儿子左梦庚,下面同列的左营军将哪个都不是傻子,虽说聚在一起商讨对策,但实际上还是心怀鬼胎。

    “咳咳...”左良玉摆摆手,拱手笑着说道:“诸位还是太高看我左某了,需知我左营前些年可是被李贼打的不轻,如今都还没缓过劲来。”

    “再者说了,这武昌地界也还不算平静,西南不是还有土司叛乱和大西流寇吗,我左营若是动了,这些人谁来弹压,难道靠你们这些歪瓜裂枣不成”

    &nbs



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进剿
    “砰!”

    大约是半个时辰以后,左良玉独自坐在首位上,脸色已是难看的如同深黑色泥塘一般,他将拳头攥的咯吱作响,面露杀机,半晌都未能说出半个字。

    良久,他起身看了看挂在壁上的地图,冷哼自语道:“从武昌到太原,克期十月底前拿下,陈奇瑜这是在逼我。”

    武昌到太原少说数百里之遥,自朱仙镇一败以后,自己为什么见到李自成就跑,原因还不是手下这帮歪瓜裂枣!

    “拿不下太原,莫说我左营威严尽丧,湖广、武昌一带也将悉数落入大西流寇之手,马爌这个傻子,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提及马爌这个名字,左良玉眼前便出现了一个粗狂大汉的面容,更是气的咬牙切齿。

    朱仙镇之战,算是左良玉第一次打定主意要替朝廷剿灭李自成,但李自成可不是那么好剿的,一场激战,左营一败涂地不说,左良玉积攒多年的精锐基本都散了个七七八八。

    李自成也是抓住机会痛打落水狗,穷追三百余里,直将左营打的彻底溃不成军以后才是北返,直到现在,闯军的战斗力还是让左营众将心有余悸。
1...6364656667...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