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勋戚李氏于京城私动刀兵,有违大明祖制,经内阁裁定,改夷李氏十族,堆叠京观,立即执行!”
承天门打开,无数京营兵士手持刀枪整齐的列队而出,由各个军官带领分往各地平乱,京营兵和普通卫戍兵马的区别很大。
首先,京营兵全部都穿着精细铁甲,头上带着只有京军才能配备的燕翅盔,手里拿着的也是由兵仗局和军器司新打制出来的锋利兵器。
其次,京营经过几个月的整改,事迹早就不再是最初那个样子。
京营兵起初大部分都是吃空饷,世人皆知,所谓的大明京营不过是个毫无战斗力的花架子,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儿。
自从张世泽代替吴襄提督京营以来,京营便是日新月异的在变化。
空额首先被补齐,紧跟着朝廷将积欠的饷银追补,又由英国公府牵头,将所有的勋戚子弟裁撤,招募的本地军户入营。
除此之外,京营内还补充了相当一部分城外驻扎的团营精锐,当这些京营兵上街之后,形势迅速得到改观。
军兵不是差役,他们的使命就是杀敌,更何况京营中大部分都是本地招募的,自家乱成这副模样,没有人会不担心。
京营兵士们没有丝毫的留手,不论流民还是地痞、无赖,但凡敢于顽抗的,都是当街斩杀。
“旦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一队京营兵士冲上街头,三下五除二就将乱民击溃,为首那名把总曾在辽东战场见过血,他上前一脚将流民踹倒,用佩刀割下尚在滴血的首级,大喝道:
“首恶在此,圣上有旨,余者从宽,你等还不尽降!”
看这名把总和周围京营兵身上的血迹,乱民们再无任何抵抗之心,都是赶紧扔下手中兵器,跪在地上祈求饶命。
根据崇祯皇帝的旨意,京城内南北两所养济院需要立即开始收济流民,还有京城无处粥厂,也要立即开始施粥米赈济灾民。
这些东西废弃已久,若是在平日来看,皇帝一张圣旨就像要重新开放显然是异想天开,但这次的圣旨并没有详细说方法。
对下面的兵将来说,这种小小的余地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新建伯王先通接到圣旨后稍微一想就明白崇祯皇帝是什么意思,当即回身扯着嗓子吼道:
“本督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总之,要是一炷香之内筹不到平乱所需的粮米,你们还有本督,都要人头落地!”
“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都懂了吗”
听见这话,其余的千总、把总们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的眼神中看出背水一战的感觉,纷纷抱拳大喝:
“懂了!”
“卑职等谨尊督令!”
提起粮米,新建伯王先通首先就想到文昌街。
这个年代的各行各业,实际上已經有了几分资本的味道,一些运营手段和后世并没有什么分别。
就拿京城米店来说,除夫妻老婆店这种小米店不算,整个京城有头有脸的大铺子和商号基本都集中在文昌街。
换句话来说,这文昌街算得上是北京城的粮米一条
第七十二章:东南财阀集团(吐血第四更!)
“哎,大兄弟,还是忍一忍吧。”
在脸色黝黑汉子身后的一個老人见状长叹一声,说道:“既然来了,多少买点吧,不然的话,说不定下次再来又涨到哪里去了!”
旁边一个出门买菜的妇人也是劝道:“是啊,这回还能买上一点儿,下次就说不定还能不能买得起喽!”
起初说话那汉子听见周围人劝说,气儿顿时消了大半,反手捏捏后背的搭链,扣扣搜搜拿出点碎银子数数,最后也是无奈的叹口气。
原本他还美滋滋的想着,这次出来买上几斤白米,然后还能剩下点余钱,路过东街的肉摊子顺便再切点猪头肉回家增补荤腥。
现在看来,却是自己将这世道想的太好了!
这些奸商价格随手往上一窜,自己手中这点银子也就只够买米了,而且还要少买很多,勉强只够自己全家三日吃食,这可怎么办。
汉子满脸的犯愁,这不买还不行,就算再贵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买。
家里老娘得了鼠疫,没钱抓药,皇帝让吴又可和名医袁班治瘟疫,目前还没看出什么变化,老娘处在极为虚弱的时候,没饭吃怎么行。
婆娘和孩子留在家中照顾老娘,两张嘴也有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就等着自己扛包挣的这点银子好开锅呢!
这汉子犹豫半天,还是转身回来,嗫嚅着向永昌号的伙计问道:
“这米...能便宜点吗”
方才发生的一切米店门口的两个伙计都听的一清二楚,汉子有难处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但此时这两个人的表现却和沒听见一样。
“不能!不买闪开点,后头有的是人排号!”
作为永昌号的伙计,这种事每天都有发生,对他们来说早就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所以听到这话压根就没人理他,几个伙计仍是自顾自的干活。
“现在这年头,他有难处,难道小爷就好过”
“谁他娘都不怎么样,所以就别说能不能帮了,要是惹到掌柜的,小爷这饭碗也得砸了!”
好不容易等到轮到这汉子时,他黝黑的脸上才出现一丝笑容,挤上前有些心疼的将碎银交给那两名伙计。
汉子满怀希冀的等了一会儿,换回来的却只是三斤多一點,四斤不到的白米。
要只是这样也就算了,这汉子拿着手中很小的袋子,气得浑身颤抖,这些米根本称不上‘白米’,几乎都是颜色发黄且异常粗糙的黄米。
“这可都是老子的血汗钱!你们,你们简直禽兽不如!!”
汉子一股怒气‘噌’地窜起来,有心一把将米扔掉,但却又下不去手,这点米要是扔了,家里可就真不能开锅了。
但就算自己一口不动,全都留给老娘、婆娘和孩子三个人吃,最多也只能坚持两天,能济得了什么事!
汉子看了一眼那两个永昌号的两个伙计,恨不得一拳揍在他们脸上,或者拎起砖块直接砸在掌柜的脸上才能解恨!
就在前几天,这些碎银还能买到比这多一倍的白米,可现在才几天的功夫,硬生生減了一半不说,就连米面的质量都难以保证。
汉子正愣愣站在原地,这时候却听又一个刚买了米的大婶一把将米撒在几个伙计脸上,劈头盖脸骂道:
“你们这些黑心奸商,我咒你们出门遭雷劈!”
“赚我们这些老百姓的血汗钱,你们难道心里好过吗都拿去买棺材吧!呵呵,老娘忘了,你们这些奸商就算买棺材也不会有人卖,啐!”
这大婶简直骂出了在场众人的心声,大部分人都是跟着将米面朝几个伙计身上扔过去,继而破口大骂。
汉子挣扎半晌,最后还是没能下决心将这点黄米扔出去,毕竟,家里还有三张嘴等着开锅。
良久,他看着眼前的乱象,却是面色黯淡,无心去管,只能默默转身离开。
实际上这种事在文昌街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没有一次会对永昌号造成什么影响,第二天清晨,这家米店还是会照常开业,继续垄断粮米交易,继续提价。
这天的阳光略微刺眼,照射在汉子身上,却显出一副略微佝偻的背影,汉子步履蹒跚的走在街上,手中提着轻飘飘的米袋,却脚步沉重,仿佛有千斤重一般。
按理说,这种专门扛包养家糊口的汉子做体力活,都是气力过人之辈,拿着这小袋子根本就是毫不费力,可这区区几斤黄米,却让他对接下来的生活感到绝望。
 
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钱
..史上最强崇祯
差头的俸银并不多,有些人大手大脚惯了,要是单单靠着俸银,基本上没几个能活下去,所以大部分都会收取一些外快。
这种外快包括各个方面,就连一般的差役逮住机会也都能赚点,毕竟,谁会跟银子过不去,自然是多多益善才好。
像王平这种只靠俸银的,老实巴交从来不沾染什么外快的,每个月俸银省吃俭用下来也就只能混个勉强温饱。
然而现在这年头俸银也是时有时无,所以王平家不像一般人在大街大市,却是住在内里八弯的小巷子里,按现代化来说,便是和媳妇挤在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屋子里勉强过活。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王平急冲冲跑回家的时候还没发现有什么变化,四处冷清的很,可能就连那些青皮、地痞路过这里都不会多看上一眼。
刚过门的小娘子独自待在家中正害怕,见王平回来是惊喜异常,抱着就不撒手了,这一对儿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也是立马就来了一场炮火连天的床上之旅。
可好景不长,王平刚完事不久,便有人不适时宜的敲响了门。
当他握住刀面色警惕的打开门后,却发现站在门外的是一队熟悉的差役,从这些人的耳中,王平很快就听到北城兵马司衙门里发生的事。
既然巡城御史已经死了,王平方才违抗命令擅自回家的举动,也就是告一段落,没有人会在这种时候揪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放。
再者说了,王平在衙门里就是个老好人形象,平日最喜欢拿着本就不多的俸银到处救济贫民百姓,见到的人都会亲切称呼一声‘王头儿’。
原本是王平好友负责文昌街的巡查,但那差头由于一场意外而为巡城御史所杀,这种差事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王平路上救了一个汉子,听到这话后脸上却并未有什么惧怕之情,冷哼道:
“此等不法奸商危害巨大,既是上头有命令,那我王平就是义不容辞!”说着,王平深切望向那汉子,又道:
“大兄弟,你且先回家,要是真如你所说,这永昌后背后有什么靠山,那这种事便也只能靠我们官差来办!”
“这......”
汉子看着,王平领一队差役走到永昌号门口,虽然心中过意不去,但也还是一步三望的赶回家中,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老娘和媳妇。
“哎呦!这不是王头儿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对百姓视若无睹的伙计见到王平和他身后的差役之后,顿时换了副脸色。
“砰!”
王平从腰间解下佩刀,直接砸在永昌号的米摊子上,并没有理会这几个伙计,边走边道:
“本差来此,自然是有公事,将你们永昌号的掌柜叫出来!”
周围的百姓顿时议论纷纷,不少人起初看见官差来了,其实并没有什么高兴的表情。
因为谁都知道,这官差早就和商户串通好了,以前那个差头便是如此,对一切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管老百姓的生计。
“快看,是王头儿!”
“是啊是啊,这下可算是有人替大伙做主了!”
“王头儿!这奸商串通一气,专门坑骗俺们老百姓的血汗钱,你可一定要替大家做主啊!”
说起来,兵马司在京城比起顺天府衙门的差役更有威望,往常出来办公都要双手叉腰神气的喊上一句:
“兵马司办案,闲杂人等退避!”
但王平带来的这队差役不同,他们显然是奔着商户去的,站在老百姓身前,并没有丝毫的欺压之举。
王平的动作吓到这几个伙计,似乎是以前没见过这么强硬的差头,几个伙计商量几句,这才推出一个人跑到内房去叫人。
不多时,身穿绿色大袍,大腹便便的永昌号掌柜郝万福颠颠跑出来,脸上洋溢着菊花般的笑容,至于是不是硬挤出来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郝万福还不知道原本负责这片的差役已经死了,见兵马司派了个生脸过来,当时就觉得有些意外,觉得可能是差役们缺银子了。
实际上,郝万福也就只有这种意外的感觉。
&
第七十四章:开粥厂,设养济
..史上最强崇祯
“呵呵。”
眼前发生的一幕曾不止一次地在郝万福眼前发生过,很多看似正值的差役,只要是见到了银子,都会昧着良心,拿下这笔钱。
只要到了这个时候,主动权就不是在差役身上了,郝万福有一万种找不到任何毛病的方法弄死这些差役,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装,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回头边离开边随意的道:
“王头儿,你也听到了,别让你的弟兄们难做,银子多少还是拿着吧!”
看着端盘子来到自己面前的仆人,王平气急之下直接将盘子推到地上,颤手指着这些差役,竟然说不出话来。
差役们平日也都是称兄道弟,感情深厚,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收下银子也是无奈之举,差役们似乎也都知道自己做出了什么事,没和王平过多解释,在周围老百姓的怒骂声和王平的怒视中灰溜溜离开。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什么所谓的收粮也就被永昌号再次用一笔银子解决,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正是如此。
但事情远不止如此,差役们刚刚离开,王平左右为难之际,远处的文昌街道口出现一队疾行的黑影,待这些人走近一看,却见到是身披盔甲的京营兵士,为首那人正是崇祯皇帝的心腹,新建伯王先通。
“哼,这又是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郝万福见到这个场面也是冷哼一声,压住极度不耐烦的心性,堆着满脸的笑容上前想要故技重施,但王先通压根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到达之后,王先通抬头看了一眼头顶的‘永昌’字号,紧跟着就是大喝道:
“给老子封了,一个都不能走!”
郝万福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惊愕半晌才是问道:
“你们这是做什么,即便是京兵,也不能无故封我永昌号!”
“郝掌柜!”王先通用右手拇指将佩刀挫出半截,警告似的道:
“你可知外头现如今已经到了何等地步永昌号为京畿粮米大铺,当此危难之际,五城粥厂有数以千计的难民在等着施粥!正是你们该为朝廷做贡献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