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到现在,他总算明白方才崇祯所说那“旧的不去,新的何来”真正寓意。
走出了大门以后,谈迁直感觉天色真是明媚,就连时下的空气都变得清新无比,有了新的动力和支撑,自己要修出一份堪比《史记》的恢弘巨著!
司马迁尚且没有自己这般运气,如今有皇帝大力支持,自己还怕什么
这第二次修成的国榷有皇家典籍,甚至皇帝还会口述密辛,内容就不知比自己从前那些好了多少,还有京师各部大员协助,撰写更加方便。
最主要的是,各种费用由皇家资助,自己这可是抓到了天上的一张大馅饼!
就在谈迁跃跃欲试,要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婆孩子,并且变卖家产,带他们到京师居住的时候,从门外慌慌张张跑来一个小太监。
见这太监的神色,谈迁有些纳闷,难不成是哪里出事了
崇祯皇帝刚刚送走谈迁,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却见一个小太监从门外跑进来,“不好了皇上,不好了皇上。”
“何事如此惊慌”崇祯皇帝有些不悦,他娘的又出了什么事。
这小太监不太敢说,犹豫着低声说道:“皇上,柔妃娘娘来了,就在营中。”
“你说什么!”
崇祯皇帝听见这话,一下子就从座椅上蹦了起来,连声询问以后见这小太监不像编假话,这才在屋内连连踱步,自语道:
“这娘们不好好在宫中,跑来南京干什么,还去了军营,她去军营干什么”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挥手喊道:
“摆驾,去军营!”
......
东大营之中,神武军和马部兵士围拢成一个大圈,不断拍手叫好,内中却是一个穿着蒙古劲装的女子在和几个穿着神武军铠甲的兵士在打斗。
周经武看着在圈内将一柄弯刀挥舞得虎虎生风的柔妃娘娘,将眉头皱出了几个波浪,见他露出这副神情,这时候马爌旁边嘿嘿一乐,道:
“老周,这下你可有的头痛了,我可真是爱莫能助啊!”
“滚一边儿去,谁知道娘娘的刀法如此了得,看来得亲自出马才行。可若一个不慎,伤到了娘娘,老马,我又该如何是好”
“我哪儿知道”马爌两手一摊,不过转念又道:
“不过我可是听说,皇上对这柔妃娘娘最为宠爱,就连皇后都比之不及,伤到了这位,我要是你,就赶紧收拾收拾回家种地去喽!”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子就知道问你也白问!”周经武锤了他一拳,站在原地思量起来。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圈中几个兵士竟是悉数落败,看那样子,竟然也不是曾有留手,个个被打的鼻青脸肿,有个小子还跪在地上喊什么娘娘女子比男强。
“娘娘,您刀术高超,我军中这些小子都是被打服打怕了,马部的弟兄们久经阵战,看那副摩拳擦掌的样子,要不您和他们比试比试”
周经武似乎想到了什么,上前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的托娅,已经满脸汗水,握着弯刀的纤手也有些泛红,只见她直接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来扔给一旁乔装的宫内女官,披着头发,豪迈的笑道:
“好啊,马部的弟兄们久经善战,我更要试试了!”
听见这话,马爌忽然间反应过来,指着周经武骂道:“放你娘的屁!周小子,有这么坑自己兄弟的么”
喊完,马爌换上一副还不如哭好看的笑容,上前道:“求娘娘高抬贵手,我马部
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离别,柔妃闯祸
在旁人看来,托娅不过是个蒙古女子,是朵颜与大明示好的牺牲品,但是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个女子给他的感觉,完全不是区区一个皇妃可比。
见到皇帝来了,众将士立即停下手中动作,纷纷跪地喊道:“臣等参见皇上!”
“皇上,您,您怎么来啦”托娅收起手中弯刀,却没有旁人那般紧张的感觉,她一溜小跑来到崇祯皇帝身边,直接抱住他的胳膊,再没了方才军中那般强势:
“臣妾是偷偷跑出来的,皇上许久不回宫,臣妾放心不下。”
“你啊,这次回去皇后和太后岂能饶得了你”崇祯皇帝看了托娅一眼,听她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之极,当下也就没了任何再装硬的心思,摇头笑着说道:
“刀剑无眼,若是伤到了你,朕又该如何是好”
“臣妾不怕!”托娅轻轻挽住崇祯皇帝,调皮的说道:“有皇上罩着臣妾,臣妾又有什么可怕,皇后和太后也不至于为难皇上吧。”
“朕可真是拿你没办法了。”
崇祯皇帝在周围人有些惊讶的目光中,对托娅这般无礼的举动视若无睹,竟是任由她就这么挽着自己,转头又朝身边正色说道:
“柔妃入军之事,一个字都不许提,妄议者,格杀勿论!”
“臣等遵旨!”
曹化淳何其精明,自然也听说过崇祯皇帝对这位柔妃的宠爱,当下是笑着迎道:“陛下放心,今日老奴就只见到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女子,可没见着什么柔妃娘娘。”
“臣等都没见到。”
“没见到没见到。”
崇祯皇帝点点头,回身朝托娅说道:“你随朕回守备府,将身上这身蒙古服装换了,日后少穿,毕竟是朕的皇妃,也就是汉人了。”
“知道了皇上。”托娅听见崇祯有些升起,当即低下了头,老老实实跟在旁边,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望着这两位离开,马爌擦了擦汗,心有余悸的道:“这位娘娘身手绝不在我之下,眼下竟能对陛下如此服帖,就跟个小娘子似的,皇上还是皇上啊!”
闻言,周经武切了一声,开玩笑道:“这回若不是娘娘给你留了面子,看你还有什么脸面治军,让你在我面前整天吹嘘自己那些功勋。”
“嘿你小子,是不是又欠收拾了”
马爌瞪了周经武一眼,两人各自笑骂几句,吩咐部下各司其职以后,便是打算勾肩搭背的去酒馆喝酒。
酒馆之中,周经武望着伙计端上来的酒壶,倒了两杯以后直接满饮。
下一刻,他的神情有些黯淡,默默说道:“马帅不日就要随皇上返京,前往保定府上任,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也不知到时候,你我二人,还有没有命再见了。”
闻言,马爌也有些难受,将桌上的酒一口灌进肚中,道:“是啊,乱世能遇一知音,我马爌为朝廷征战沙场十数载,倒也不枉来此走上一遭!”
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周经武起身,起身兴奋地道:“事到如今,你我二人再以都督、大帅相称也难免生分,若不嫌弃,小弟愿认马帅为大哥,可好”
“好啊,我怎么就没想到!”
马爌一拍桌子,引得周围酒客纷纷注目,他却浑然不觉,大声笑道:“那本帅就托大,叫周兄弟一声老弟!”
“马大哥!”
“周老弟!”
“喝,喝个痛快!”
数日之后,南京事宜告一段落,崇祯皇帝决意返京,因为京师已经有了一大堆的事务还未处理,并且懿安皇后也来了懿旨催促,
崇祯皇帝放心不下京内事务,只得启程,保定总兵马爌也是率部随队北返。
马爌与周经武二人在城门前,并肩走到队伍前面,停下之后,两人神情都很难看,还是马爌哈哈大笑几声,回身说道:
“马老弟,哥哥这便去上任了,保定府有我在,你就放心吧!”
周经武点点头,眼神中闪烁出晶莹点点,说道:“马大哥,你要保护好皇上,小弟多的就不说
第四百一十三章:转轮打火枪
“放肆,实在是太放肆了!”
仁寿殿中,懿安皇后张嫣听闻方才城内发生的事,气的坐都坐不住,起身来回踱步,喘着气说道:“哀家本以为这个柔妃是蒙古人,不识皇家礼仪还情有可原,悉心教导便可以了,皇帝又喜欢,不想拂了皇帝的面子,这才对她一再纵容。”
“可是没想到,她竟然这般无礼,纵马于京,还险些冲撞到皇帝、皇后,简直太过放肆了,她还有一点我大明皇妃的样子吗!不惩处一番,何以显德”
“传哀家的懿旨,让她到仁寿殿来见哀家,马上就来!”
崇祯皇帝回到京师以后,却是没有着急直接回到紫禁城,对他来说,紫禁城那个地方就如同一个牢笼一般,而且一路太过乏累,不想就这么回去处理事务,还是在外面转转,更让人显得开怀。
“快看,那个不就是皇上吗”
“真的是皇上,老朽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的面啊!”
来到鼓楼旁边,崇祯皇帝边走边看,但是因为自己回京的缘故,沿途街道都已经被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的差役、兵丁控制住,却也是根本看不见什么寻常时热闹的样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回京,各大衙门总不能毫无动作。
百姓和行人们放下手中各种活计,纷纷趴在街道两侧,胆子小的就全程缩着头,胆子稍大些的,则是不断抬头偷看皇帝的言行举止,心中敬畏不已。
但也仅限于此,没有人胆敢直面皇帝龙颜。
对于许多人,崇祯皇帝虽然一直就住在紫禁城,但却是极为遥远的存在,尽管距离很近,但却彷如天边之隔,是根本见不到也碰不到的。
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大明皇帝,对崇祯算不得什么,但是对许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事情。
“好好好!”
“再来一个!”
鼓楼之中,传出数道欢呼声,崇祯皇帝往里看了一眼,有些好奇的走进去,不过才刚刚走出几步,东厂番子们却是抢先一步冲了进去。
进门之后,番子们立即在楼内到处布置人手,将内中的表演者和观看者尽数控制,几个档头各自站在前面,用警惕的目光望着所有人。
鼓楼中是一场杂耍,总共就有五六个演员,周围满是各色围观人等,本是热闹非凡,他们听到番子的喊话,都是惊吓得将手中物件扔在地上,直接跪下。
崇祯皇帝见了,顿觉无趣,叹口气转身离去。
皇帝刚刚踏进门一步,便是直接离开,搞得内中所有人都显得手足无措,几个档头反应倒是快,立即指挥番子们收队,紧紧护卫在队列左右,仿佛所有人都在他们监视的范围之内。
沿途尽是如此,崇祯皇帝很快就没了任何闲逛的兴趣,决心哪日再出来学后世那康麻子,微服私访一波,便是匆匆回到紫禁城处理政务。
紫禁城还是一如往昔那般威严毕露,上下又都是严肃列队的禁军兵士,远远看去,一种天朝上国的大气若隐若现。
就连崇祯皇帝远远见了,都觉得这皇家宫殿群甚是巍峨,这等汉家瑰宝,若让鞑虏窃占了去,简直是太过糟践。
刚刚回到暖阁坐下,毕懋康、毕懋良两位兵仗局主事,以及焦勖这个火器局的主事,三人联袂而来,均是一脸大喜。
“陛下,得喜得喜了!”
“前些时日,火器局来了一个佛朗机人,说是熟知各种遂发枪制作方法,这数月下来,已经试射成功,可以投入生产了!”
“是啊陛下,若我大明军士全都装备上这种新式火枪,战力
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枪骑兵的想法
“皇...皇上...”
见到来者,正在试射的那匠户面色大惊,再也顾不得试验,将手中的一杆短火铳放在地上,直接跪下来道:
“皇上,毕大人,这...”
毕懋康见他实在紧张的不像样子,也是知道他不再能做什么事,摆摆手示意先下去,自己上前将地上的短火铳捡起来,笑着说道:
“皇上,这东西是西洋传过来的,据说叫什么转轮打火枪,不过我更习惯称它短铳。”
“转轮打火枪”崇祯皇帝嘀咕一句,示意毕懋康将这东西拿给自己,倒是挺精制,外貌已经很接近后世手枪,并且有两个枪管,又有些类似后世的短喷,便是颇有兴趣的道:
“短铳这个名字不错,以后就叫大明短铳,虽说是仿制西洋来的东西,不过毕竟也将他们的转轮打火枪改进许多,自然要有我们自己的名字。”
“皇上圣明。”毕懋良说道:“那几个西洋人说,这东西如今在他们那边的阵战上都不是很普及,不过在贵族之中却已经非常普及,几乎是身份的象征。”
听到自己弟弟说的,毕懋康笑着补充道:“是啊,这是那西洋人带来的短铳样枪,铳的两边都有非常多的纹理花纹,还缀着金边,确为贵族所用。”
“臣曾命人试验过,这种短铳,可以单手射出,一次可以选择齐射两发,也可以根据情况,单两发连射。而且同遂发枪一般,没有以往火绳枪十分依赖气候的缺点。”
“是东西就有缺点,短铳的缺点是什么”崇祯皇帝倒没有多少兴奋之情,只是一边把玩着短铳,一边淡淡问道。
毕懋康和毕懋良两人闻言都看向焦勖,他也只好上前两步,指着铳说道:
“陛下请看,短铳本又分外露和内藏两种,外露的防护性差,但清理子药残渣较为方便,内藏式清理子药颇为不便,但却不易受损。”
崇祯皇帝点点头,问道:“我看这件不似外露也不像内藏,是第三种”
焦勖脸上露出敬服之相,点头道:“陛下说的不错,这成品是转轮外露式,乃是臣与这两位老先生一齐研制出来,集两者之大成,战时既如外露式那般清理方便,若非强撞硬击,也不是很容易受损。”
“至于这缺点嘛,则是不够美观,相貌粗鄙入俗,没有西洋贵族手中那些内藏式外有纹理的短铳看着好看。”
“来人,为陛下试铳!”焦勖正招呼匠户试铳,但却被崇祯皇帝摆手制止,“李若链,你在锦衣卫中寻一个马术精湛之人,上马试铳,焦勖你且将开铳之法交给此人,朕觉得这短铳在马上用最好。”
“在马上使用”焦勖自语几句,忽地兴奋起来,呼道:“陛下圣明,臣怎么没想到,这短铳可连射也可齐射,但相比阵战时所用线列枪,火力略有不足,若用于骑兵,则能发挥最大战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