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飞尘
每受一次伤,他就更强大一分,每一次从鬼门关前转悠一圈再回到阳间,他下次就能多撑片刻,多杀一个敌人。这样的敌人,不是老师是什么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也是老师。
比如隔壁伍的伍长,老韩,也喜欢教育他,而且经常当众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常常惹得袍泽们大笑,搞的陈乐天很没面子。
比如大将军,三天两头把他提溜到帐中训话,搞的大家都知道了,陈伍长是最忙的伍长,因为他除了必要的事情要做,还得去听大将军的教育。
一开始的时候,陈乐天自然是很不乐意的,凭什么,我十三岁就能斩杀土匪
第八十七章 俗人俗物
李萱儿在武当一共待了七天,终于回家了。而且还是被陈乐天哄骗回去的,否则估计她能在这待三个月。
陈乐天说,快过年了,你得早点回去收拾收拾家里,再说了,在这山上住,湿气颇重,现在冬天,对你身体不好,待来年春夏时,我再带你来这多过些时日。
李萱儿也知道,自己一介女子,在这道观里出入总是不方便的,就点了头。
李萱儿一个一个真人去告别,李掌教、二师兄赵华亭、三师兄陆龟蒙、四师兄王诩、六师弟王重阳。
对每个人,李萱儿都说上几句祝愿的话。
陈乐天很惊讶,他发现此时的萱儿不再像初到武当时那样拘谨害羞了,抬首低眉间,竟然有种仪态万方大家闺秀风采,朱唇轻启,轻声细语,不乱不惧。与诸位真人说起临别感言时,让站在一旁的陈乐天大为折服。
陈乐天陪她下山,一直把他送到家,李萱儿依依不舍的拉着他的手说:“乐天哥哥,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陈乐天摸摸她的头笑道:“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乖乖等我回来陪你过年,另外…”
其实陈乐天想说提亲的事,但李萱儿似乎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掩住他的嘴,羞道:“等你从武当回来再说吧,眼下之事,修行最重要啦!”
陈乐天便没再说,挥手告别。
他见天色尚早,便回了趟家。走到秋实客栈门外,他看见旁边的四宝斋人满为患,便走了进去。
“大家不要挤,排队来。”秦铁牛在柜台后大声道,“急什么呐明天又不是不开张了,今天买不到的明天再来就是了,哎哎哎,你们不要争吵,大家都是会员,应该一致对外,不要内哄行吗”
陈乐天转过头,果然看见几个书生模样的男子,正在为一摞宣纸争吵,这个说我先拿到手的,另一个说我先看到的…
陈乐天对旁边正在选笔的一个少年道:“这位小哥,店里怎么这么多人别家店
,我看都没这家店人多,为何”
那少年不抬头,继续挑笔,道:“你是第一次来吧,四宝斋的活动都做了四五天了,打八折呢,会员打七折呢,比别的店便宜好多呢,而且还有积分,积分能免费换好多东西呢…”
“哦…”陈乐天点点头,又问了几个客人情况。
原来,秦铁牛自从开业做了次优惠,尝到了让利的好处,就隔段时间便做一次活动。而且大力给与办了会员的客人更大的优惠力度。另外再配上送货上门等等一系列的措施。直接让四宝斋的生意变成了附近几条街最好的文房四宝店铺。
搞的别家店都动了找人把四宝斋砸了的心思,不过一打听,发现是北军伍长、书院修行院弟子陈乐天的店,各家掌柜的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甚至纷纷提了礼物上门来恭贺四宝斋的开张。
面对迟到的恭贺,秦铁牛并不拒人于门外,心安理得的收下礼物,然后差人回赠了差不多贵重的礼物,而且告诉那些掌柜的,咱们陈大掌柜是做大事的人,没时间理会生意上的小事,大家各做各的生意井水不犯河水,我秦铁牛只要没做坏规矩的事,你们就别来打扰,要是做了坏规矩的事,万望你们这些前辈多多提醒,在下感激不尽。
一番话说得那些生意场上的老前辈们没了招。
秦铁牛自小就在这一片混迹,半年前,还是掌柜们教训自家子孙时的反面典型,如今这个满城闻名的闲汉,却摇身一变成了汴京城百姓眼中的大人物陈乐天的心
第八十八章 时代似一艘大船
陈乐天幼时与父亲的关系很奇怪,用邻居们的话来说,就是不像父子像朋友。
大家都说,这世上哪有这道理只有西凉国的那些不学礼仪的野蛮人,才会如此。
而我大宋子民,就要父慈子孝,父亲要有父亲的威严,儿子要有儿子的规矩...
甚至连陈乐天自己,在内心深处,也是跟邻居们有着一样想法的。
但是爹爹却说,咱们爷俩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没用,你天天早上都冲我磕三个头请个安,又不能让我长命百岁,我天天在你面前摆着个严父的威风,我也多长不了几斤肉,而且我也嫌累得慌。咱俩都实实在在的,有啥说啥,好的很。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关起门来,咱们过的是咱们的日子,与别人无关。
他爹对他说这些话时,都是避开先生刘礼生的。
不过后来还是被严厉的先生听到了。
当时当场,先生没说什么,只是阴沉着脸。
转过身,先生就把陈乐天提溜到书房里。与陈乐天大谈儒家礼仪的起源、发展、意义、功用。整整说了一夜,第二天,昏昏欲睡的陈乐天被刘先生强令,以礼仪为名目,写一篇文章出来。
十岁不到的陈乐天不敢违拗,强打精神,用了一上午时间,写了洋洋三千言的礼仪赋。
陈乐天至今依然记得,他打着哈欠把写好的文章递给先生,先生看着手中文章时的表情,从平淡、到惊诧、再到激动,最后先生狠狠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好文章!”
然后先生罕见的跑去街市上,买了串糖葫芦回来,奖励给陈乐天。而在这之前,先生一直都是严禁小陈乐天吃糖葫芦的,因为先生认为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是修身中很重要的部分。
先生的名气,在整个汴京城来说,并不大,甚至许多王公贵族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但在中下层士林中,刘礼生这三个字,还是有
不小知名度的。
先生有不少自诩才子的朋友,先生把陈乐天写的这篇礼仪赋推荐给朋友们看,这些朋友读了后,大为赞赏,及至知晓此文只是个未满十岁的少年所写,更是大为惊讶,都赞刘先生自己不考科举不走仕途,虽然可惜了满腹才华,但教出来的学生小小年纪便已有如此高瞻远瞩的见识,着实令人羡慕。
那些士子,大多是多次科考不第的落榜学子,年纪大了后,年轻时那股子锐气早已被现实磨平,已不再奢望自己此生还能入官场驰骋纵横了,转而纷纷将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眼见刘先生有如此学生,个个都眼红,想想自己那些狗屁不通的学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陈乐天把先生买的糖葫芦解决完,才想起来这种好事要去跟爹报告一下。于是拿着文章去给爹看。爹边看边笑,看完后,捧腹大笑了好久,才道:“你小小年纪,却能将礼仪之事看的如此通透,真是难得。不过爹爹还是更喜欢纯粹一些的你,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只不过在这个时代,难啊...”
爹爹前面所言,陈乐天可以理解,但后面所言……关这个时代什么事
后来他才明白,跟未知之地来信里的那个时代比,现在的这个时代,就太落后...不,不是落后,确切的说,是还在往那个开放的时代前进,就像一艘大船,有大宋有魏国有梁国有西凉等等的这
正文 第八十九章 九犬出一獒
时光总是以我们拼尽全力也难以追上的速度飞逝着,转眼间,陈乐天来到武当已经有两个月了。
陈乐天已经不记得,自己在天道崖上晕过多少次了。
多少次是朝气蓬勃着、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姿态的走到天道崖边,然而,最后都是不可避免的被毒物给毒倒,再次醒来时,已是如闺阁少女的清晨般,躺在床上。
“师父,为什么每次醒来你都在身边”
“师父,能不能换个美女守着我醒来”
“师父,你换王重阳来守着我也行啊!再不济让阿黄来也行!”
“师父,明天早上我希望醒来时,屋里就我一人。”
但是没用,掌教师父依旧是陈乐天晕倒在天道崖醒来后第一个见到的人。
两鬓已开始泛白的李掌教左手执着拂尘,半闭着眼,像是在打坐冥想,似已进入玄妙境界中。但只要陈乐天一醒,李掌教也便立刻睁开眼,看着陈乐天,似乎想从陈乐天身上看出点什么不同来。
如此这般许多次之后,陈乐天才终于咂摸出一些东西来,试探的问道:“师父...我有进步没”
李掌教听陈乐天这么问,脸上露出笑容,道:“进步一直有,重点在于多少的问题,你不要着急。”
“说不急那都是假的。”陈乐天走下床,道:“没这股着急劲,我也走不到今天,我也不可能被师父你、被大将军、被安师柳师看中。但话又说回来,道理我明白,急在事之外。可是师父啊,我在天道崖已经修行一个多月了吧,至今还是干不过那天蟾,最近甚至连那什么蝎子大王、蛇王、绿头蜈蚣,都能轻易把我干趴下,是,我仗着体内那股柳师的真气他们毒不死我伤不到我,可我就算不进步,也不能退步吧!”
李掌教似笑非笑道:“那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陈乐天摸着下巴沉吟片刻,道:“师父您老人家得给我来点猛的!”
“如何个猛法”李掌教拂尘一挥。
陈乐天道:“我听过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中秋月圆之夜,选取发情的健壮公狗和母狗相配,之后,母狗若一胎能生下九只小狗。三个月后,将九只幼犬关入昏暗不见天日的地窖中,以竹筒送水,不给任何食物。让九只幼犬互相咬食,以对方的筋骨皮肉为食,最终活下来的唯一一只犬,便是獒,此獒所至之处,狼群便四散而逃。师父,我知道您肯定听过这个故事,但我还是想跟你再讲一遍。”
李掌教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确实听过。其实这个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过,只是由于过于血腥,所以并不如牛郎织女这种温柔感人的传说流传的广而已。“我不仅听过,而且恰好也真正见过这个九犬出一獒的过程。”李掌教说道。
“啊您老见过”陈乐天有些惊讶,不过随即便想明白,掌教师父年轻时常游历天下,见过的奇闻怪事恐怕比他陈乐天听过咋舌之事的都要多,也就没啥惊诧的了。“那您...有什么感想”陈乐天坐下,好奇
第九十章 掌教有了说话的人
关于九犬一獒的事,陈乐天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企图将话题拉回到正题上来。
但李掌教可不理他这套,继续以獒犬的的事教育道:“任何以违反天道为手段的,培养栋梁的方法,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不对的。獒犬之法,若用在人身上,那就是以无情冷血作为强大无敌的根本。一个人,若无情冷血,再强大又有什么用反而越是强大就越是祸害。”
陈乐天点头如捣蒜,口中说着‘是是是’。
要是柳师在此,见陈乐天这不认真听训的老毛病又犯了,估计又要把他狠揍一顿。
但李掌教不是柳大宗师,根本不生气,停了片刻接着又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知道你是习惯于对自己高标要求的人,孔夫子亦有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下,则无所得。”
陈乐天立刻摒弃敷衍说是的态度,精精神神的说:“徒弟正是这个意思啊。师父您现在是万人难敌,求稳为上,可徒弟还小,需要冲需要闯,哪能有丝毫的安逸啊!”
李掌教近来,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跟陈乐天说话了。
他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以前,他喜欢跟王重阳说话,什么都说,什么都谈,后来重阳渐渐大了,又有了心事。他作为掌教师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不能表露丝毫,一旦表现出来,就是给王重阳增加心中的负担。
另外其他几个师弟,对他都敬重的很,说起话来,虽不至于低声下气,但也总放不开。
这些年来,也就跟大将军李戎生能聊的很欢,但大将军军务繁忙,来武当山的次数极少。因此李掌教身边能畅所欲言的人,几乎没有。
但是这个新收的徒弟,陈乐天。真的很特别。
正经起来,礼数面面俱到,绝不会让人觉得不妥;不正经起来,又能让他这个做师父的忘掉自己师父的身份。
上到庙堂之事帝王将相下到农桑商事贩夫走卒,陈乐天都能
说得头头是道,虽然很多想法不一定都是对的,但也都是经过长久思考的结论。
“乐天,你的老师,是何方人物”大约半个月前,李掌教在与陈乐天长谈一夜后,问道。
“我的老师叫刘礼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儒生,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什么大作为。我这次回京没多久,老师就出门远游了,我问老师何时回来,老师说不回来了,走到哪算哪。”陈乐天如是道,提起老师,甚是想念,但转念一想,说不定老师现在正在与哪家女子在小溪边枫树旁谈着诗词歌赋,正逍遥快活呢。
李掌教思索片刻,想不起来汴京城的儒生中,有此人物。从陈乐天的水平来看,他的老师不应该是籍籍无名之辈。不过又听陈乐天说,刘礼生追随他的父亲陈栖梧一辈子,李玄同这才释然。“理当如此!与令尊相随一生的人,自然是不慕名利的。”
陈乐天笑道:“哈哈,不慕名利才怪呢,我记得老师跟我说过,他年轻时,喜欢一个女子,但那女子喜欢上了一个家世显赫的富家公子。气的先生立志要考取功名,但是考了三四回,都没中,便灰心不考了。考科场不行,老师又想去经商挣钱,可混了几年后,一文钱没挣到,于是便又放弃了。这事,我爹在世时,还常拿出来说笑呢,后来我也经常以此取笑老师,但奇怪的很,老师一点不生气,甚至有时候还会跟我探讨当年那个心上人现在过的究竟好不好...”
李掌教忍俊不禁呵呵笑道:“
第九十一章 师叔回来了
“武当山下武当镇,山下烧酒山上仙。
我从蓬莱仙地来,摸遍全身无一钱。”
清晨,镇东头与太阳一起,走来一位邋遢道人。
道人一边走一边念着武当镇上几乎人人都会唱的打油诗。
这首诗据说是张三丰祖师爷写的,但每当有人向武当道士打听这诗究竟是不是张祖师爷所写时,武当道人都会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不过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只要简单、顺口、潇洒,就能被镇上百姓喜欢、传唱。
田垄间,村子里、池塘中,百姓们开心时不开心时,都喜欢唱这首诗。唱完后再仰头看看天,似乎再大的忧愁,都能被化解。
邋遢道人身后跟着一匹毛色灰暗的棕色瘦马,身上的毛东掉一块西缺一块,露出底下干枯的皮。
不过那马虽然样子不精壮,但神态却颇高傲。跟在邋遢道人身后,每当有行人看它时,它都会打个响鼻,然后看向行人的头顶,似乎在说,你们这些俗人都入不了我的法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