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现场的氛围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江北穷困,不比你们在江南可以花天酒地。”

    那店小二说道:

    “我们江北的酒肉可容不得如此浪费,你们若是不吃,不如留给我们,只是酒钱还是得付。”

    这语气……

    虽然不是黑店,可也肯定不是正常的酒家。

    “你们到底是谁”徐宁警惕的问。

    “我们是青州军。”店小二微笑着回答:“特来接收你们运送的民脂民膏。”

    “你们的任务结束了,把船队交给我们,然后老老实实去青州呆几天,就能回家了。”

    话音刚落,二十个穿着铠甲,全副武装的战士涌进这小小的店铺。

    徐宁刚要拔刀,就听到身边的林冲惊喜的叫了一声:

    “智深兄弟”

    ……

    建兴十三年七月三十

    和亲船队在齐省济宁县祝家庄、扈家庄附近停泊休息。

    他们并不知道此地已经被青州军控制,结果停泊后,护卫的禁军士兵大多找机会下船休息,几千人分散在两地各个角落里,没有任何警备意识。

    结果,等青州军开始行动的时候,包括禁军主要军官在内,有超过两千人在没有进行抵抗的情况下被扣押。

    剩余的禁军士兵也没有过多抵抗,徐世杨说的没错,大周的禁军对这次的任务有很大抵触情绪,也没有拼死奋战到底的信念。

    因此,青州军一出现,绝大多数禁军只做了象征性的抵抗,得到青州军不会杀人,并且会在恰当的时间放他们回家的承诺后,禁军几乎立刻就投降了。

    反倒是那些通辽贸易的商队护卫,进行了坚定的抵抗。

    当然,这并没有太大意义,没有禁军的支持,商队护卫人数太少,而且同样分散在诸多小船上各自为战,青州军得以很轻松的一条船一条船的清理这些抵抗者。

    徐世杨优哉游哉到达战场上时,正好看到一艘停在岸边的方头漕船上,几个商队护卫正站在船舷边上射箭,蓬蓬的弓弦响动声不断,这些人射的居然还很准,几个猝不及防的青州军士兵惨叫着摔倒在地,后方立刻有人把他们拖到后面医治。

    看到这一幕,徐世杨觉得那些抵抗的弓手似乎有些蹊跷——远远看过去,一个个十分矮壮,而且似乎有些罗圈腿,开弓射箭的方式似乎也跟汉人有些




第226章 公主
    仁福公主的侍女曾经听说过一些关于江北贼人的流言。

    比如说,江北贼人喜欢吃人,特别是小孩和女人的心肝,拿面搅合在一起,放在油锅中炸至金黄,之后出锅装盘食用……

    现在,这恐怖传言的主角就在自己附近徘徊,而且护卫他们的禁军士兵早已放弃抵抗,落入那些恶魔手中,似乎已经成了必然。

    这让宫女们感到不寒而栗,很多人双手捂住自己的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仿佛这样就不会引起贼人的注意一样。

    可惜的是,公主乘坐的这艘船仅从外表上看就与其它漕船完全不同,不仅雕梁画栋,装饰的十分华丽,而且吃水很深,一看就知道船上有不少好东西。

    只要贼人不是瞎子,肯定能看出这艘船是个重要目标。

    现在没来攻击,大概只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在最后享用吧

    仁福公主端坐在床沿上,仪态万方,仿佛对近在咫尺的威胁毫不在意。

    但她自己心里清楚,此时自己完全是在强撑着维护自己作为大周公主的尊严。

    她的双手无意识的紧紧搅在一起,浑身冷汗直冒,甚至想要让大家哭出声来,这样她觉得自己也能趁机痛痛快快哭一场了。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16岁的仁福公主赵香云不断在心中重复这句话,直到一个侍女惊恐的叫着:“贼人来了!”

    话音未落,就听到船舱外面,一阵哚哚哚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顿时,一个胆小的侍女再也忍受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一个人哭,立刻引发了全船舱十几个女孩集体大合唱,哭声响彻天地,连赵香云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两行眼泪。

    她哀怨的哭诉道:“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那脚步声在船舱门口停住了,似乎被突然响起的哭声吓了一跳,过了很久很久,久到女孩们的哭声变得稍微小了一点,船舱外才响起一个平静的声音:

    “下官大周青州节度使徐睦河,敢问,公主是否在舱内”

    “哎哎大周”

    赵香云不太明白,江北的贼人怎么会自称大周的节度使,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这些人,完全没必要欺骗自己这些已经到手的弱女子。

    不管真相如何,既然他自称大周的官,对自己这个正牌的大周公主就应该有些礼貌——至少在撕破脸皮之前应该是这样。

    赵香云左右看看,侍女们仍在尖叫痛哭,没有办法,只好自己拉过被子,在脸上胡乱抹了一把,深吸一口气,呼出,略微平静一点后,大周的仁福公主朗声回道:

    “公主就在舱内,节度使大人为何叨扰公主凤辇”

    门外那个声音很有礼貌的回答:

    “下官不能苟同圣上的和亲政策,因此特在此处拦截凤辇。请公主移步,下官已经为公主准备了临时宫邸,公主只需休息几日,下官自会送公主返回江南。”

    “什么!你要送我回江南!”

    “啊,原来是公主亲自答话”

    徐睦河感到有些惊讶,他还以为自己是在跟某个老成些的宫女对答呢,没想到居然是公主本人,能这么快稳定自己的情绪,对一个16岁的小姑娘来说还真有些不容易。

    这时,徐睦河对赵香云也多少有了一点敬重的心思,再加上把公主送回江南本来就是徐家的既定计划,因此徐家家主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回答:

    “是,下官曾经对文相公立下过军令状,一定会把公主送回江南。”

    这不是谎言,徐世杨从江南返回后,徐睦河确实跟文介甫建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和亲船队出发后不久,徐睦河就在信中立下军令状,保证一定能切断运河,拦住和亲船队,并且一定会把赵香云以及她的侍从宫女和禁军士兵送回江南。

    &n



第227章 留人
    李井槐听到命令,却并未直接离开,他张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没说出来。

    徐世杨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怎么了还有什么事”

    “船上……,船上还有几个唱南曲的戏班子。”

    李井槐苦笑着说:

    “属下问了一下,是江南那些通辽的大户给鞑子勃极烈的礼物,这些人……,还有匠户的眷属有些特别怕我们,不敢下船。”

    “还有戏班子”

    徐世杨想了想,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女真鞑子的政权已经稳定了十多年,这种全民贵族,全民当兵,通过压榨其他民族维持经济的政权,其享乐之风开始普遍蔓延也是很正常的。

    特别是女真人勃极烈级别的高层贵族,穿丝披缎,饮酒作乐已是平常,身边养些弄臣小姓,戏曲班子,呼朋引伴一起玩乐也已经很常见。

    如果不是他们多少还保持一点从白山黑水间带出来的野蛮作风,只怕是他们早就腐化到江南朝廷那种地步了。

    其实,只要看看如今女真人总是被蒙兀鞑靼劫掠却基本束手无策,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徐世杨觉得,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敌人越腐化,自己今后就越有可能更轻松的达成目的。

    只是此时略微有点麻烦,那些戏子挺怕江北流民和盗匪的,看样子比对鞑子还更怕一点。

    总不能老让他们呆在船上不是

    “我去劝劝他们。”徐世杨说:“我在江南略有些名声,不知道他们是否听过,如果他们知道我,应该就能放下心来。”

    徐世杨打算尽量从和亲船队中吸收人口——除了公主随嫁的太监和僧道他不想要之外,其他人对徐世杨都有用。

    年轻的宫女和各种工匠自是不必说,这些人口无论在哪,都是用处很大。

    禁军士兵和漕船艄公也算是专业人士:

    禁军士兵对鞑子缺乏信心,但装备和身体素质都是很不错的,若是有合适的训练,再获得一两次胜利,建立起信心后,他们就是非常好的选锋兵补充。

    漕船艄公常年行走在运河上,若是留在齐省,可以作为徐世杨和江南的另一条交流路线。

    就连那些戏曲班子,也可以充实徐世杨新组建的宣传队——南曲确实太靡靡之音,但怎么说人家都是专业人士,哪怕现改风格都比青州军现在这些纯粹的娱乐外行强得多。

    因此,徐世杨认为这些人都值得自己示好一下,每一个愿意留在齐省的人,对青州军来说都是一分助力。

    ……

    徐睦河成功的安抚住仁福公主本人,公主答应去徐家为她专门准备的临时宫邸暂住,随嫁的宫女和太监自然应该跟公主住在一起。

    只是青州没有那么合适的大房子,给公主的临时宫邸只能住下公主一半的随从,剩下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分散在别处居住。

    这也是徐家家主的小计策——把人分散开,更容易找机会留下。

    与徐世杨不同,徐睦河还想留下一些太监——有些话他没有跟徐世杨说,连续获得几次重大胜利后,现在他已经隐隐有了弯弓射鹿的的想法,因此他很想现在建设一下自己的后宫,好好享受一下。

    后宫这种东西,不是不断收女人就可以的——女人到处都是,无非是质量问题。

    但能照顾后宫,承担必要的重活,又不会给自己带某颜色帽子的男性可不好找——生产太监本身也是一个技术活。

    徐睦河以不敢逾越为由,让仁福公主自己决定谁跟她住在一起,这也可以看出谁是公主的亲信,他觉得剩



第228章 这个朝廷做不到,就换个朝廷
    一直小心翼翼的戴梓听到徐世杨的名号,惊讶的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如今,都亭驿大火在江南也算是个传奇故事,很多说书人甚至把这件事编成了评书、戏曲。

    特别是朝廷根括之后,处于一种逆反心理,这些针对鞑子的民间艺术流传的很广。

    这些戏曲的内容很夸张,除了徐世杨烧了都亭驿,杀光了鞑子使节这个基本事实之外,其他的内容简直天马行空——有说徐世杨使八百斤大锤锤杀使六百斤大刀的鞑子使节的……,也有说徐世杨拿个咒符,呼风唤雨斗法咒杀鞑子野猪精的……。

    作为一个高等级工匠,戴梓是不怎么信这些戏曲内容的,但都亭驿大火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而且在缺乏娱乐的时代,民间戏曲是相当优秀的推广手段,如今的江南,特别是在临安府那边,只要是个人,肯定多少听过一些徐世杨的名号。

    “原来,大王……,不,将军就是火烧都亭驿的好汉。”戴梓赶紧对徐世杨行了一礼。

    “当不起,我现在只是上校,还不是将军。”

    徐世杨谦虚一句,也不管老头知不知道上校是什么意思。

    “戴老先生,既然知道我不是什么山贼强盗,还是请您跟大家说一声,先下船休息一下吧。”

    徐世杨笑着说:

    “总是在船上呆着也不是个事。”

    “大王……,将军……,呃,上校您打算怎么安置我们”戴梓小心翼翼的问。

    其实,他也清楚,现在人为刀俎,徐世杨无论怎么对待大家,自己都没有谈判的余地,只是背后就是几千同僚还有近万家眷惊恐的目光,若是有机会,还是应该努力争取一下吧哪怕只能争取一点点优惠待遇也是好的……。

    “诸位先去青州休息一段时间。”

    徐世杨回答:

    “等一切安排妥当,我会想办法让诸位回到江南家中。”

    话是这么说,可什么时候算是安排妥当,那就完全由徐世杨自己说了。

    “大人要愿意放我们回家吗”戴梓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我又不是山大王。”

    徐世杨真诚的笑道:

    “只要不是去投鞑子,我这里来去自由。”

    “只是有一点,戴老先生,你们是怎么被送过来的,你们恐怕比我清楚吧现在我就算是让你们回江南,你们就不怕再被朝廷根括一次现在的江南,可有大家的立足之地”

    说到这个,戴梓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根括可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事。

    朝廷或许只是想把工匠凑齐,送给鞑子好完成和亲。

    但下面执行的贪官污吏,怎么可能不上下其手,多捞好处

    像戴梓这样,在军器监有些人脉,也有些名声的大匠还好说一点,一些工匠被塞上船时,身上根本不着寸缕,仅有的一点家产都被经手的污吏瓜分了!

    甚至还有女眷被人抓走卖掉的!

    就连戴梓,也是花了大半家产,这才勉强保住了年轻的女儿和儿媳。

    江南的生活是很富足,也没有经历什么战乱,可这根括,比战乱也没好到哪里去,再来一次,任谁都受不了。

    对这些已经进过一次和亲队伍的工匠们来说,去辽东是给鞑子做奴隶的,回江南肯定还要再遭第二茬罪,天下之大,居然没了这么多手艺人的容身之地,这简直是个笑话。

    “戴老先生,其实你们也不必灰心丧气,你们都是有手艺的,只要不去辽东或江南,在哪都能活得很好。”
1...6263646566...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