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剑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最终绝望
第六百六十六章 长安来使 下
叶倾城的这句话也算是在提醒这倪富国,不过你是什么身份,可在场的都是各镇的副使或者大将,如今的大唐可并非重文轻武的时候,武人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也因此若非必要,不宜随便得罪任何一位将领,更别说这里坐着的可不止一位,而是一堆。
他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从刚才就一直盼着叶倾城赶紧来,虽说在他要传达的旨意当中并无叶倾城的存在,但是王忠嗣执意要让叶倾城也到了之后才能开始,他倒也不好反对的,要真说不能得罪,王忠嗣才是最不能得罪的。经过这次会战,再加上他和玄宗皇帝那亲密的关系,他在诸位节度使当中排名第一的地位算是稳了,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玄宗皇帝安排王忠嗣这次担任主将的意思。
“叶校尉说的是,恐怕大家都等不及了,我这次带来的就是玄宗皇上的手谕,如果你们这次桑干河会战胜利,我便会将此手谕出示,然后这里的唐军便需要按照手谕行事,如果失败的话,那我就得把手谕处理掉,不能落到敌人的手中。”
说着,他便从贴身处取出了李隆基的口谕:一张看似绸缎的纸张,也不知道上面记载了什么。
见到此景,众人纷纷站起了身来,之所以没有如同颁布圣旨一般,是因为这仅仅只是口谕而已,并非有圣旨那样的权力,而且这家带来的是手谕而不是口谕,这倒是起到了一定保密的作用,就算唐军大营内部再有谁的奸细,恐怕也是“听”不到纸上内容的。
他一脸郑重的走到了王忠嗣的面前,双手将那道口谕递给了他,王忠嗣同样也小心翼翼的接过,先是快速的浏览了一遍,虽然已经从这名使者那里得知了大概的内容,但当他真的看到这道口谕时,依旧不由得脸色微微一变,又再次详细的看了看,陷入了沉思,同时还不忘把口谕递给了一旁的叶倾城。
叶倾城定睛一看,果不其然是李隆基亲笔的手谕,上面写的内容并不多,只是说了上个月他派遣左羽林将军孙老奴前去葛逻禄,回纥以及拔悉密三部,成功的策反了他们,三部以同宗主商议的机会,将阿史那骨咄诱杀,突厥汗国彻底分裂,陷入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拔悉密酋长自立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和葛逻禄自为左右叶护。本来这就是李隆基想要的局面,但是谁曾想过了些天突厥余众竟然立了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这可就超出李隆基所能掌控的局势了,因此他要王忠嗣在桑干河会战结束后率领大军直逼翰耳朵八里,看看乌苏米施可汗对待大唐是什么态度,如果不是真心臣服的话,那么他并不介意王忠嗣对突厥余众进行打压一下。
简单的概括,就是李隆基需要搞清楚这乌苏米施可汗的态度,如果他不愿意臣服的话,那么大唐就彻底让他和突厥的余众彻底消失在这世上,就算经历桑干河会战后唐军保底估计只有十五万骑
第六百六十七章 杜颜宾的意见
其他的唐军将领们一一接过了李隆基的那张手谕,他们的表情什么样的都有,有兴奋的,有失落的,有沉默的,有毫无表情的,在这道手谕上的李隆基指示,无疑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影响。不仅仅只是他们恐怕还得在王忠嗣的麾下干一阵子,而且这些唐军跟随王忠嗣久了,说不准就会有感情的,再加上跟着王忠嗣打仗也太过顺利了一些说不准事后搞名义调查十个人有一半都会愿意留下,这是他们这些将领可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再者,说是可以打压乌苏米施可汗,但就算真的将突厥灭亡,他们又能得到些什么马匹吗财富吗恐怕这其中大部分的都得上交李隆基,而王忠嗣能够得到大部分的利益,但是他们这些跟随他的将领能够分得什么呢他们大多数都是借将,不是朔方他王忠嗣的直系,在这次李隆基的安排当中注定不能获得太多利益,那他们有什么理由再继续跟随王忠嗣可偏偏这是李隆基的指示,他们如果不遵从的话那就是抗命,虽然因为不是圣旨达不到抗旨的程度,但难保李隆基将来不给他们小鞋穿的。
此念一出,大部分的人都打算在这之后划水了,即使真的打突厥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叶倾城抬头便看出了这些家伙们的那一点心思,即使没有这种心机的将领,在一旁的幕僚那小声的提醒当中也有了这样的想法,不禁让他感慨不已。说是为了大唐,为了国家而努力奋斗,但人终究是自私的不是吗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叶倾城现在站在这里,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身为凡人时自己的一点心愿,否则将来突破金仙时只怕心魔会抓住一些往事不放,他也只是在消除一个将来的隐患,说到底也还是为了自己罢了。
不过沉思也只是一会而已,在众人都看过了那道手谕之后,他们纷纷的聚在了一起商谈了起来,那道手谕最后也返回到了倪富国的手中,而王忠嗣也如同他们一样,与自己身后的幕僚杜颜宾以及影卫阿二交谈了起来,不多时那些将领当中的王忠嗣直系也走到了王忠嗣这边,和他们谈了起来,唯有叶倾城被孤立在了这两个圈子之外,不过他压根就没有在意,自始至终他也没打算混入这些人的圈子,即使是王忠嗣也是一样。
还没到一盏茶的功夫,王忠嗣那边便已经交谈完毕了,他们不似那些将领一样各种意见杂七杂八的不能统一,他们的讨论基本就是围绕王忠嗣或者杜颜宾而展开,而王忠嗣差不多也都是依靠杜颜宾的计策,他本人只负责打仗,其他的都交给了这名跟随了他多年的幕僚。
不过紧接着他便朝叶倾城招了招手,将他叫了过去,不管怎么说,叶倾城的智谋也是很不错的,在杜颜宾的基础上也许能够有所改进。并且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变数,能够将不可能的计谋给变为现实,所以他需要叶倾城的意见,目的就是去实现杜颜宾的计谋。
“王帅,杜先生,关于
第六百六十八章 安思顺的意见
叶倾城默不作声,因为杜颜宾的计划竟然与他所想的一模一样,不错,若想要最大的减少唐军的损失,那么势必就得靠这三大部族,就连诱杀阿史那骨咄也是李隆基借了这三部的手而达到的,不过之前左羽林将军孙老奴在事后似乎与三部不合,因此若想要再利用他们三部,恐怕得下一些功夫。
虽然这些北夷脑子都不太好使,极容易被利用,但是怎么利用,那可就不关他叶倾城的事了,既然说好了一切都交给杜颜宾来做,那自然就得让杜颜宾来想,他只负责执行而已。光是刚才杜颜宾的计划和他所想的一样这一点,就足够让他满意了,如果杜颜宾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当什么王忠嗣的幕僚,不如回家种田算了,万幸他还是有几分真材实料的。
王忠嗣斜看了叶倾城一眼,见他脸色平静没有任何表示,恐怕是认可了这个大致的计划,刚才他听了杜颜宾的见解之后,最想了解的就是叶倾城的见解,现在看来他想的恐怕与杜颜宾一样。自己虽然一开始有一些打算,但是杜颜宾提出的见解更为详细,在听了他的阐述之后他不得不承认现当前的形势之下,也只有依靠这三部才能达成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结果,如果叶倾城能够没有任何意见的去执行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既然他已经有所定论了,那么自然其他将领的意见也只不过是参考而已,他是主帅,他做的决定是武人能够反驳的,如果真有人不识好歹,也能够让他看清对自己不满的那些个人是谁,将来自然会一一收拾他们。
但是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人值得他注意一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人将来也会如同他一般平步青云,所以适当的向他示一下好也没什么不妥。
“安副使,不知道你的意见如何”王忠嗣忽然高声问道,其问话的对象便是那些将领人群当中一位看似中年的胡人大汉。
叶倾城看了看那人,只觉得有些面熟,但是压根就想不起来此人是谁,既然说是副使,恐怕便是唐军集团当中某位边镇的节度副使,可是在场的可是有好几位副使的,他哪能认得过来。自己虽然在长安见过不少大官和将领,但也不是人人都见过的,这位安副使自己应该见过几次,有些印象,但是并记不起来到底是谁。
无奈之下叶倾城朝一旁的阿二招了招手,将他叫过来后小声问道:“这位安副使是何人王帅怎么对他如此热心”
阿二像是看怪物一样的看了他一眼,这次会战的胜利虽说基本上都是因为叶倾城计划和他们三人行动的缘故,但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家伙了,他也是叶倾城的计划当中重要的一环,可是当事人的叶倾城竟然不认识他,说出来还真是有意思。
“哈哈,叶兄不认识他可真是不应该啊。”
“噢这是何故”
“看来叶兄真的不认
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思顺的心思
叶倾城再把眼光转向了其他的那些唐军将领,只见他们看向安思顺的目光也是大有不同,什么样的都有,最多的其实还是不屑,与他所料的不差,因为李隆基给出的线索也就这么点,所以大部分人都有想到要借助三部的力量,只不过在具体怎么执行上有所差异罢了。明明是同样的想法意见,如果是其他同僚说出来,这些家伙恐怕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可偏偏就是由安思顺的口中说出来的,这性质可就有些不一样了,因为这次桑干河会战当中,他们这些家伙并没有什么太过亮眼的表现,反而是安思顺因为率军来迟所以将计就计的潜伏在了奚契联军主力附近,并且在随后的大战当中大出风头,这让这些唐军将领无法忍受。
如今见到他的意见竟然和自己的无二,便让他们心中更对安思顺轻视了几分,认为他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安思顺当然能够感觉得到这么多朝他望过来的目光,更知道其中的不少人心里可嫉妒他此次大出风头,这些人哪里知道,他这次来迟,其实是自己计划好了的,倒不是说他故意无视李隆基派去催促出兵的命令,亦或者是他不愿意服从王忠嗣,而是他在赌一个机遇,唐军这次集结了太多兵力,他虽然出动四万骑兵和一万步军,但并不代表一同参战就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在知道了会战的目标地点是在桑干河河畔后,他便有了这赌一把的想法。这些将领们只懂军略和打仗,哪里会想到这些勾心斗角的心思,更不会想到根据李隆基的手谕来揣测他的心思,以及想法办按照李隆基的心思去完成这次的任务,他们并不懂这些,所以注定了他们一辈子最多也就这样了,而他,安思顺,将会在河西节度使的位置上牢牢的坐着,谁也不能够撼动。
听完了安思顺的见解,王忠嗣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为他也知道李隆基给出的线索就那么几个,他们自然只能够从那三部入手,不过相比刚才杜颜宾所说的大概,安思顺所说的,似乎要详细得多。
叶倾城当然懒得介入这些人的各种纠纷当中,如果换做是他,直接让傀儡虫控制三部的酋长下令攻打乌苏米施可汗不是便结束了但那毕竟不是凡世当中能够解决问题的手段,太过玄幻了一些,他不能够说出自己能够这样做,否则便会让这些人产生太大的依赖性。
“果然不愧是安副使,你的见解竟然与颜宾一模一样,看来安副使的谋略的确如同传闻一般高啊,这次挥师北进,能够利用的要素暂且只有这么多,以三大部族为利用点这条路线想来应该没有错的,那就暂且这么定了。不过因为才刚刚完成一场会战的缘故,再加上战场尚未打扫完毕,诸位就先各自回去休息休息吧,我会让后勤人员加快打扫战场速度,尽快发兵的。至于缴获的战利品和军马的分配,想来应该不用我多说,缴获的财物一半以上是要上交给皇上的,另外的一半,我们一人分一份,至于军马,按照我们四镇的军马额度来进行分配,诸位可有任何意见”
&nbs
第六百七十章 借坡下驴
“好,我不否定我就是叶三郎,但是倪兄,你是怎么认为李隆基会知道我真实身份的,按理来说我早就应该在剑南自刎身亡了,整个大唐应该都是如此认为的,你怎么会认为我会被认出”叶倾城的手指敲了敲桌面,好奇的问道,在问话中他竟然直呼李隆基的名字,看来是真的肆无忌惮了。
“那只是一般的百姓才这么认为,皇上可不这么想,毕竟你们寻龙门的名气太大,尤其一身神通更是传闻堪比传送当中的那些个修真者,他无时无刻都在探查你的消息,尤其你假装自刎后更是如此,他始终不认为你这样的英雄会选择自刎的方式结束一生。在他看来,你们这种人往往目标都很远大,你绝对是使用了寻龙门的什么手段而假死,所以当你在这次会战当中展现出了你的实力,以及你本身姓叶这件事被他知道之后,他一定会查你的底细,包括你的样貌等等,会被发现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错,的确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打从我继续使用这张脸和这个姓开始,我就不会怕他李隆基,我一没发动百姓抗争,二没拉帮结派,我现在只是在唐军当中默默的出着自己的一份力,报效这个国家而已,如果他连这样都还不能放过我,那他也不配当这个大唐之主。”叶倾城稍带气愤的发泄了几句,冷冷的说道。
“三郎,你别忘了,李隆基的钱财众多,手下甚至供奉得有那些传闻当中的修真者,即使你们身手再好,怎么能够与那些仙人般的家伙对抗我这次让你来,就是想按照你之前的说法,尽可能的让你低调下去,不引起人注意,这样的话即使皇上已经注意到了你,但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听到王忠嗣的建议,叶倾城不免在心中嘀咕了几句,早知道这样你还把我捅出去干嘛现在知道掩饰了,时机已经晚了。不过反正他并不怕李隆基,甚至是蔑视,之前李隆基对他的出手让他感到非常不屑,再加上他已经非常接近于修真者,所以理所当然的对于其他的凡人多少都开始产生了偏见,如果不是这样,他恐怕还会跟王忠嗣争辩一番的。
不过说起来,这倪富国说的还真没错,李隆基的手下的确养的有一群修真者供奉,其中有一些甚至就直接在修真界当中行走,应该是由李隆基给予他们固定的报酬,让他们顺带搜集一些有用的情报,他就曾经见过挂着羽林军军机处郎将衔的一位天仙级中阶的修真,这样走野路子的散修虽然在修真界根本不起眼,但他们毕竟是天仙级的存在,竟然愿意被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凡人所驾役,不得不说这就是财富的力量。
不,或许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彻底服从李隆基而已,纯粹的只是在接受他的钱财,算是雇佣关系,毕竟平白无故就能有极高的收益,足够买一些元晶,甚至是几块中阶元晶,而代价就只是帮凡人的帝王做一些事,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去做。甚至就连五大宗派之一的蜀山,也与中原的历代帝王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与他们的财富也是密不可分的。
但他叶倾城其实并不怕这些人,先不说这些修真者随意对身为凡人的他出手会被修真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明宫御书房内
经过杜颜宾的提醒,阿二这才意识到了自己刚才说了多么愚蠢的话语,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王忠嗣的立场,原本王忠嗣替叶倾城隐瞒身份,没有上报李隆基这件事都还没解决呢,一旦李隆基知道了叶倾城的身份,那么他首先便会知道是王忠嗣在替他掩饰。而王忠嗣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叶倾城掩饰的话,那么他本来好不容易得到的来自李隆基的信赖便会彻底崩塌,前途尽毁。
这让他赶紧扭头,半跪着向着王忠嗣道歉道:“王帅,是我欠缺考虑了。”
“不,这不是你的错。”王忠嗣摆了摆手,眼中满是落寞,他直直的望向了叶倾城消失的那道帐门,双脚始终没有迈出去,看来与朋友相比,终究是权势和地位更为重要吧。他不由得轻叹了一声,这天下间,不都是如此吗自己只想率领更多的唐军,为大唐开疆扩土,就像太宗时期的那些前人一样,但是现在的局势可不比当年了,不舍弃叶倾城,自己绝对无法爬到更高的位置。
而且,在看到叶倾城第一眼的时候,自己不就已经说服自己,好好的利用一下这个家伙,只把他当做一件物品来看的吗即使是声名远播的他,也无法避免这样的选择,但是他不后悔,如果是为了大唐,为了千万大唐的百姓,他愿意背负叛友的恶名。相信叶倾城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他们都是同一类人,如果不是因为如此的话,叶三郎时期的他怎么会获得那样大的声望,以至于被李隆基所忌惮,但是可惜的是叶三郎不能为大唐做到像他王忠嗣这样的地步了,不然的话他是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就叶倾城的。
就在离王忠嗣的帅帐不远处的地方,走在道路上的叶倾城忽然驻足,回头望了那在小坡上的帅帐数眼,眼中同样充满了落寞,随后他回过了头,缓缓的消失在了这道路上。
毕竟他与王忠嗣也不过只是当年有过几番交往,意气相投而已,并算不上什么生死兄弟,尽管借体重生后他对于曾经的朋友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因此倍加珍惜,但是现在看来,时势却不允许他这样做。
修真界当中,只讲究神通大小,你神通大,那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你神通弱,那么就注定了被人欺负,因此修真界当中的那些个勾心斗角甚至比起凡世来说更为恶劣了数倍。即使是亲兄弟也不能够太过相信的,说不定对方为了一件重宝便会在暗地里对你下死手,这在修真界是再过平常的事情了。他叶倾城若想要将来踏上这条道路,就得学会绝情,学会冷血,不然将来注定了要吃亏,这是寰宸宇说的,他当然知道这不是在骗他,只是他不知道要怎样才能绝情,怎样才能冷血。
或许,与这些曾经叶三郎的朋友们一一决裂,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只不过不知道他下不下得了这个心,还是慢慢来吧,他本来就不善于这样做的人,一切都顺从天意。
…………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服软了的玄宗
大明宫御书房内,李隆基依旧处于沉思当中,此时距离桑干河会战刚刚过去三天,从第一天获知了那名叫叶倾城的家伙的事迹后,他便火速的回了消息让潜伏在桑干河唐军大营的探子们将这三人的底细迅速传回来,并且要根据现有的情报得出最详细的结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