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猛将如云
另外,双方就共同打击印度洋上的海盗问题达成了一致。
东印度公司郑重承认,满剌加及其附属岛屿,是大明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之一部分。
南中军当局承诺,保证东印度公司船只人员货物财产在满剌加以东直到广东洋面的安全。
船舱里,南中军淘汰的各类旧杂式火炮,诸如碗口铳六磅铜炮之类的,经过保养,擦拭上油之后,被摆放的整整齐齐,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幽幽的金属光芒。
五千字奉上,大家过节过得如何?继续求点击收藏推荐打赏评价赞,咱等着呢!
第一百零六章 误会还是巧合?
作者节操有些苏醒,大家借着假日的大喜,努把力,加把火,咱今天可以考虑双更!
升龙,郑王宫。
世子殿下得到内侍传唤,说是郑王陛下有紧急军国大事请世子殿下前往商议时,已然是上床准备就寝,听到说父王有要事传召,急忙推开那刚刚入港的美妾,吩咐人打水来稍事清洗一下,更衣前往郑王寝宫。
郑梉王爷的寝宫内外,加了不止一倍的岗哨,那些郑家的同乡士兵组成的宿卫精兵,横眉立目的手执刀枪在各处通道宫门口上设立了哨卡,阻断内外交通,升龙城内,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断绝行人,一时间,以郑王宫为风暴眼,一个巨大的风暴仿佛在升龙上空快速形成。
到底出了什么事?世子殿下一边在轿子里仔细打量自己的衣着,看是否会有失仪之处,另一面心中不由得一阵阵忐忑,难道是我在私下里说的那些话,同大臣议论的那几桩事情走漏了风声,被父皇知道了?
一路在心里胡思乱想,世子的轿子来到了郑梉的寝宫外,这里的戒备越发森严,七八个宿卫将军带着自己的部下在寝宫外布下了天罗地网。看到这样一幅情景,世子殿下越发的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借着落轿下轿混乱的功夫,世子悄悄的同上来搀扶自己的心腹内侍,悄声嘀咕了一句,告诉那几个家伙,听到风声,立刻起兵攻打王宫!然后,大声的说道:打发个奴才回府去,给我取件厚实些的袍子来,父皇召集议事,一时来的匆忙,衣服穿的少了些。
那内侍答应一声,转身便要离去,却不料被一名宿卫拦住了去路。陛下吩咐,今日这寝宫,许进不许出,少不得要请世子殿下先顾及国事,再保重身体了!
世子暗自交了一声,苦也!在几名内侍的引领之下,来到了郑王爷的寝宫内。
儿臣见过父皇!虽然还顶着一个王的称号,但是平日里的起居形制,礼仪等诸多事务,郑梉的派头已经和皇帝一般无二。父皇深夜传召,不知有何军国大事,要教导儿臣?世子努力的平心静气,让自己的语调尽可能的显得正常一些。
我儿,你来看。郑梉的语气也是很平缓,但是,世子的耳朵还是很敏感的感觉到了故作镇静中,隐藏的焦虑和杀机。
寝宫的地面上,一个大臣正以头触地跪在那里。从背影望去,世子觉得很是熟悉,但是又一时想不起了。
好了,郑大人,这里只有我父子二人,你把你在河静的见闻再说一遍,让我儿为朕参详一番!
跪在地上的大臣从郑梉的语气听到了一丝缓和,知道这位陛下的盛怒,已经稍稍的缓解了。他慢慢的抬起头来,有机灵的内侍急忙上前搀扶起他,好让他给世子殿下行礼。
臣郑杖见过世子殿下。
原来是他!世子顿时觉得一天的乌云散去了。这家伙一直在河静充当使者,用煤炭等物同李家交换刀枪器械等物,对于自己在私下里搞得那些小动作,想来就是想告密,也是无法得知内幕的。
殿下,臣夤夜赶回升龙,便是要向陛下禀告一件可能会让我郑氏一族死无葬尸之地的秘密!
前日,李守汉为他的大女儿办满月酒,那一日,。。。。。
那一日,河静史无前例的热闹。
虽然刚刚经历过三反,但是,大家的热情是守汉也不好驳斥的,没办法,大家的理由很是充分,主公得了大小姐,大喜事嘛!
拗不过自己的女人和部下的意见,守汉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他还是给自己留了后手,我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钱粮来操办此事。也好给孩子积些福德。
负责治疗伤兵病号的惠民药局,负责敬老惜贫的济民总局,都收到了将军府拨付的钱粮,给伤病兵加菜,庆祝主公得了千金!给老人添置些衣服用具,告诉他们主公得了千金。
河静城中的寺庙道观庵堂,都得到了一笔香火钱,请他们为主公的女儿念经祈福,连阿方索的天主堂也不例外。一时间,各个庙宇诵经声钟鼓声木鱼声响彻云霄。
在呈上了一份丰厚的礼单,外加五十船的额外煤炭交付之后,郑杖在为来宾摆设的酒宴中得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位置,同荷兰东印度公司西班牙吕宋总督府暹罗王室等处的代表使者相邻。
与别处宴饮不同,河静府的这场欢宴,颇有些古风,每一个宾客都是独自一人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上罗列杯盘,肥鸡嫩鹅,花糕也似的水牛肉,海中打来的各类鱼虾,如山相仿的堆积在桌上。
好巧不巧的,负责这一区域的知客,正是汉元商号的大掌柜之一,李沛霖的弟弟李沛霆。
那一日,李二气焰嚣张,言语中对臣下颇不以为然,又有暹罗佛郎机等处诸使者趋炎附势,令他越发的得意,饮酒时话语中便有舍我其谁之意。臣有些气不忿儿,便出言讽刺。
听到这里,世子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如果此时同李守汉发生冲突,以他自忖军事能力,不敢说会比暹罗大城的颂昙王打得更好。
你是如何讽刺他了?
臣下说,‘二公子昆仲是大将军手下数一数二的股肱之臣,又谊属至亲,定然会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功业,想来日后不是长孙无忌,亦是杨国忠。’。。。。。
你个混账东西!听到这话,饶是世子平日里养气修身,脾气掩饰的极好,此刻也止不住的怒火。李家兄弟将自己幼妹许配给李守汉,这本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你在诸多使者面前,同李家老二,有名纨绔的李沛霆指明此事,这不是当面打脸是什么?
还有,你说什么长孙无忌杨国忠之类的话?长孙无忌倒也罢了,凌烟阁上第一功臣,那杨国忠又是什么?害得李隆基仓皇入川避祸的元凶罪魁之一,让李三郎一世英名尽数毁去。这话如果被人传到李守汉耳中,若再有人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少不得李守汉会对郑家另眼先看!
你个该死的奴才!世子殿下将这一路的惊吓恐惧一股脑的都发泄在了郑杖身上,一脚踢了过去,正中郑杖的面门,登时脸上如同开了颜料铺子,青了眼框,红了口鼻,满脸都是乌黑。
郑梉一旁冷眼看着儿子对郑杖拳打脚踢,口中不住的破口大骂,他很清楚,儿子对待郑杖的态度是为什么。郑杖常驻河静,掌握着同南中军的贸易大权,在别人眼中,那是一个肥的不能再肥的差使。
世子殿下也是要用钱的,身边的一群人,也是少不了要些好处。偏偏这个郑杖,忠心倒是忠心,在这人事上,却有些过于执拗了,几次世子殿下和他身边的近臣想要从他这里获取些好处,都碰了软硬不一的钉子。世子殿下焉能不恨?!
看自己儿子打了一会,郑杖口中只是认错不已,丝毫没有求饶的意思,郑梉便淡淡的喝了一声,够了!住手!
郑杖,你可知世子为何如此暴怒?
一边训斥着郑杖,一边示意身旁的内侍太监给郑杖送过去面巾,也好擦擦脸上的污渍和血迹。
儿子打了人,爹总是要给儿子找些理由来遮掩一下,顺便安抚一下人心。
小臣愚钝,虽深知过错深重,但,详情却是不知。用一旁内侍递过来的面巾擦了擦脸上的血迹,郑杖兀自跪在地上。
你在河静常驻,虽有些功劳,然而,过错也不少。比如那个丁十三,化了许多的银钱,耗费了无数的九转钢,可曾造成一门可以同李家匹敌的火炮?!
丁十三,是郑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枪炮所,半是引诱半是绑架的弄到升龙来的一位技术人员,原本以为,有了铸炮技工,又有了大批购买来的九转钢,自己也可以造成和李家一样的火炮来。但是,熔炼了无数的铁矿石,浪费了无数的木炭,最后,连高价买来的丧门枪和绝户刀都被狠心熔炼之后,人们很是恼火的发现,依旧无法造出李家那样的九转钢和火炮。
原因无他,丁十三只是在枪炮所里的一个环节上,其余的环节并不熟悉知晓。
为此,郑王爷也是对郑杖颇为不满!
汝又在此我军西征的紧要时分,与南中军的要人起了龌龊,你须怪不得世子对你略加薄惩!郑王在一旁为儿子的粗暴行为为郑杖寻找一个下台阶。
还不快谢谢世子殿下?!
郑杖忙不迭的磕头向世子请罪,感谢世子的这一顿触及灵魂的教育。
话一出口,小臣便知道失语了,李二立刻颜色更变,拂袖而去,再不到小臣这边来劝酒。小臣略坐了片刻,觉得也是无趣,便让贴身从人到外面招呼护卫,看看他们是否用完酒饭,准备回馆驿便是。
小臣新用的一个护卫头目黎锦标,同小臣的长随一同进来向小臣回话,说小的们已经用罢了酒饭,随时可以回馆驿。
就在此时,李二跌跌撞撞的闯了过来,口中满是酒气,他理也不理小臣,只是拉住了黎锦标说话,口中念念有词,‘老黎,老黎’的叫个不停。
是这李二酒吃多了?故意给你难堪不成?世子隐约觉得,似乎要有大事发生。
那黎锦标也是哭笑不得,又不好推开李二,只得好言安抚李二,二人纠缠了半晌。不料,就在这片刻之中,臣,发现了一个阴谋!
说到这里,郑杖挺直了腰板,眼睛之中炯炯放光。
说,你发现了什么?!世子殿下有些不耐烦了。
臣听到了一个名字!
什么名字?!
黎景淳!
提到了这个名字,世子猛地一下,他明白了为什么来的路上,大批的宿卫如临大敌了。
那黎景淳,倒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只是黎皇宫中一个文学游戏之臣,每日里陪同黎皇父子,吟诗作赋,搞些对联,回文诗之类的文章,或是做些投壶射虎之类的游戏,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勾当。可是,这个名字如今却被表面的盟友潜在的敌手中的重要人物随口叫出,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臣回到馆驿后,仔细问过黎锦标,此人倒也老实,他说,黎景淳同他乃是未出五服的兄弟。二人的父亲乃是一爷之孙!故而五官眉宇相貌间有些相似,想来那李二便是因此而酒后认错了人。
但是,李沛霆又如何认识黎景淳的?
郑王父子二人有些不解了。
启奏陛下。
一名太监在殿外回事。
说!
前去办差使的人回来了,他们说,那人今年一共出升龙四五次之多,每次大约十天上下。都说是回家照顾老母。
这就对了!
想来,定是那黎皇黎维祺,要报当年平安王郑松的杀父之仇,故而派遣身边的近侍心腹,往河静去,与李家取得联络,预备里应外合,将清都王郑梉一脉诛杀干净,以夺回大权!
另外,据小臣在河静收买的李家臣属所言,似乎三公主黎慕华亦曾经到过河静府。
请父皇早作决断!
世子翻身跪倒,以头抢地。
令黎维祺退位,立其子黎维祐为帝,以正朝纲!
臣郑杖附议!
废了黎维祺的永祚年号,甚至废了黎维祺本人,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现在郑王爷想的是,如何的实至名归?
凭什么那把椅子上坐的人一定要姓黎的?
殿内,一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中。
。。。。。。。
第一百零七章 巡视工厂
咱说到做到,收藏过了3000了,加更一章,人品爆发,祖国万岁!
打发走了各处各方的客人,检点了为女儿满月而大cāo大办所获得的各式礼金礼物,不由得吓了守汉一大跳。
自己体系内的各级官佐不算,因为守汉有言在先,那个送礼超过俸禄的,就去包中辰那里喝酒。所以,这些人的礼物大都是可以用礼轻情意重来总结。当然,像张小虎这样的家伙可以例外,他大可以振振有词的说是我以前的积蓄。
大宗的礼物是周边各个势力送来的。这些家伙们,一出手便是以升以斗计算的宝石珍珠之类。这着实让李守汉自愧不如,大声哀叹自己是一个土包子。
不过,无事献殷勤,自然是非jiān即盗。
哦,这个词汇用在这里不太恰当,自然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这些人的目的都如同商量好了一般无二。
购买军火!
购买刀枪!
购买大炮!
购买铠甲!
购买棉布!
购买瓷器!
购买绸缎!
购买一切南中出产的,大将军又允许我们买的东西!
于是,汉元商号的掌柜们,乐得合不拢嘴的点检着眼前高高摞起的一叠叠契约文书,看着库房里堆得如同山一般高的金子。
没错!就是金子,鉴于金银之间的兑换比价,所产生的巨大地区差距,守汉在对外贸易,主要是出口贸易中,一律只收金子。当然,如果收白银的话,就要考虑汇率的差距。
统计出来了。汉元商号的大掌柜林火风略带着几分矜持的手捧着账本,在守汉面前回禀。
各处订购的染色棉布,合计十四万一千三百匹。其中全额缴纳货款的三万五千零六百匹,以原料,主要是棉花充抵货款的二万七千匹,其余的都是照规矩缴纳了三成定金的。
购买瓷器绸缎生丝等物的,数目品种较为杂乱,容我稍后再行禀报。金额数目最为庞大的货物,便是主公所说的军事订货。全部一次付清了货款,数目为。。。。。林火风压低了声音向在座的各位爆出了一个骇人的数字。
倒退些年,这个数字也许会让很多人突发脑溢血,但是,现在,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大了许多。饶是如此,也有人为止咂舌。
张小虎的三哥张小麒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家伙,要这许多的刀矛枪炮做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