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猛将如云
好,大人,是这样,长史大人有紧急公务请您去商议。
那文员平了平气息,说出了来意。
什么事?可是要政事堂的学员提前毕业?还是小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去向问题?
冯清烨提出了几个前日里同僚们一直议论的政务热点,却逐一被来人否决。
大人,都不是!长史大人接到了主公的滚单,主公这次北上巡视各处,有的地方镇长似乎接待上出了什么纰漏,主公大发雷霆,要杀人啦!
李守汉此次轻骑北上,沿途巡视各地形成了规模的村镇,每到一地,在出发之后都会发出一道滚单给河静,以及下一处的村镇,虽然说有可能看不到最原始的情况,但是,上千人的队伍,一千多匹骡马,如果不提前安顿好食宿,势必会形成扰民的事情。
但是,最新来的一道滚单,却是杀气腾腾。
即日急行军,赶回河静。准备整饬纪律,刑房执法处做好行刑诸事之备。沿途各村镇,只需供应饮食住宿即可,不再观看各地事务!但是,汝等所作所为,自思自量!
看着这道充满了杀机的滚单,将军府的诸位高层们有些莫名其妙,多年以来,守汉杀人不少,但是大多数是对外征伐所杀,对于内部,大家仔细想想,似乎还没有过杀戮的记录。
到底是哪个不长眼的,得罪了主公?
怀着莫大的疑惑,一干人等到了李守汉的归来。
行军队列中,虽然已经过去了数日,李守汉依旧是隐隐中面带怒气和杀机。随行的两哨近卫,一个个都是噤若寒蝉,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惹到了主公,把无上雷霆之怒引导自己身上。
队列的后面,几个执法处的兵士,监押着一名身穿青黑色长袍的人,此人虽然面色委顿,却一脸的桀骜不驯。
青黑色袍服,是阮家的官吏们习惯穿着的服色,守汉的部下们受此影响,也是入乡随俗,村镇长们都是身着一身青黑色长袍,当然下地时除外。
想必便是此人了!
果然,守汉回到河静的第二天,便召集文武会议。
我此番从芽庄北上,巡视沿途各镇各屯堡,到处的景象都是十分令人欣慰,只有此人!该杀!
冯清烨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那名镇长,却是依稀有些印象,仿佛是个福建垦民头目,当年收复会安顺化等地后,便派遣他做了会安附近美森谷镇的镇长,自己亦曾经同他谈过几次话,觉得此人颇为干练,也是个肯吃苦的人物,不想却如何惹了主公,要面临杀头之祸?
那一日,我们本来是前往会安,准备从会安上船,前往顺化,渡灵江北上,主公听说会安附近有昔日占城国遗迹,便想去访古。便给美森谷镇下了公文,要他们安排人马食宿,公文中言明,不得铺张,不得扰民。随行的亲兵头目莫钰替守汉介绍往来经过。
不料想,在美森谷访古之后,到了主公用饭的时候,这厮,莫钰点指着那跪在地上的镇长,竟然给主公上了一盘龙须菜!
陈庆华,你抬起头来,你给列位大人讲讲,你那龙须菜是如何做的!?守汉的声音清晰,低沉,但是如同从万年寒冰洞中飘出来的一般,听得众人不由得浑身一个激灵,在主公身边多年,也不曾听到过主公有如此的反应,看来,此人确实是触到了逆鳞。但不知那龙须菜是何物?
那龙须菜,乃是用鱼塘中放养的鲤鱼须子制成,每条鲤鱼不过两条须子,这一盘龙须菜,便用了六百多条鲤鱼!陈庆华倒也豪爽,一口承认。
列位大人,我事前已经说过,不得铺张,不得扰民,可是这厮,却视我的公文如无物,大肆铺张浪费,行此奢靡之事!此风断不可张!
守汉高坐在帅案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且,我每过一村镇,随行兵马的饮食草料住宿,均由内库负担,未曾耗费一丝一毫的民脂民膏,陈庆华,我来问你,这一盘龙须菜,该如何作价?你的所作所为,又当如何处置?!
这个!?。。。。。。陈庆华还在那里有些嗫喏,守汉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处置决定。
为了以儆效尤,杜绝各地的奢靡之风蔓延,来人,行文书,将陈庆华,斩首示众!
不!
不可!
几乎是同时,陈庆华和冯清烨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我有何罪?要杀我的头?陈庆华努力的挣扎着,试图挣脱两名近卫营士兵的束缚,他们正拼尽全力按着陈庆华。我不过是为了表达全镇百姓对于主公的爱戴,将鱼塘里的鱼捞了出来,割掉了鲤鱼须子给主公做了菜,你们可以去美森谷镇上去打听一下,那一日我陈庆华可曾多吃了一口鱼?!所有的六百多条鲤鱼,全都是按照分量给各家各户分吃了,各处民户还在感念主公的恩德,赏赐了鱼给大家吃!
主公,此人有错,但是似乎从情节看来,不曾有罪,即便是要处分,也不可以杀头啊!须知,不可不教而诛,不可法外杀人啊!冯清烨从技术层面为陈庆华辩解,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和自己手下的百姓对于李守汉的感情,而做出了一些出格举动的人。有错,但是无罪。
毕竟他没有贪污,也没有将这几百条鱼据为己有。旁边的凌正作为工房的主事开口为陈庆华辩解。
冯先生,诸位,话不是这样讲的!守汉依旧面色如水,但是,细心的李沛霖已经发现,不是一开始的时候那种连刀都砍不进去的表情了。
我听人给我讲过这样的故事,当年纣王初登基时也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但是,后来,有人送了他一双金筷子,他欣然收下,但是,有了金筷子便要有金调羹,有了金制餐具,便不好再吃粗粝的饭菜,桌上摆着龙肝凤胆,便不好再住茅屋草舍,于是,修鹿台,建摘星楼,大肆征发民夫,搜罗钱财。遂有殷商之亡。为了防止我南中也出现类似的事情,这奢靡之风,便要从今日起,从萌芽起,绝了!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无法再开口。
第一百零一章 不可以法外杀人
主公所言极是!为了我南中的千秋大业,此风断不可张。李沛霖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转过身去又问陈庆华。
陈镇长,我来问你,你来南中之前,可曾如同在这里这样,每日饱暖,每年有粮食吃不完发愁的事情?福伯作为长辈,自然也不好明着反对李守汉的决定,他只能从侧面来进行触龙说赵太后式的劝谏。
福大人,这一点,小的自然是感念主公恩德,不光是小人感念,便是小的治下数百户垦民,千余户土人,家家都立了主公的长生牌位,不敢说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但是,早晚间的祭拜也是不可少的。所以,小的在接到滚单之后,大为兴奋,全镇上下,就和过年相仿。乡老们纷纷商议要如何接待主公,方能显示出我们的感恩戴德之心。于是,有人便说了这道菜。说这道菜是扬州盐商宴请时的大菜,标下以为,那盐商乃是一介商人,他们能够吃得东西菜品,为啥我主公不能吃?于是,便下令将池塘中鲤鱼捞起,给主公准备了这道菜。这便是以往的经过,小的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忘语。
主公,情况很明了。这陈庆华,是表达治下全镇民众对于主公的爱戴之心,才一时做了糊涂之事,惹主公生了这么大的气。李沛霖恰到好处的跟上了一句。
对!大人,平日里您总是说,不可无证据杀人,人头不是韭菜,割了便长不出来了!冯清烨敲钉转脚的跟上了一句。
几个人的一唱一和,为眼前的这个陈庆华求情,守汉岂能看不出来?但是,他要通过这件事,达到自己的目的。
方才冯先生说的对,不可不教而诛,不可法外杀人。那么,陈庆华,现在你没事了。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的镇长职务,便交给你镇子里的教谕担任,你暂时在府中听候差遣!
得知自己从鬼门关溜达了一圈,又回来了,陈庆华不由得喜出望外,跪在地上磕头不已。多谢主公不杀之恩,多谢各位大人求情!
列位大人,眼见陈庆华被亲兵们带下去,守汉在座位上扫视了诸多官员,虽然今日赦免了陈庆华,但是,这个苗头必须要遏制住,歪风邪气,断不可成为主流!
他将视线盯着冯清烨看了许久,看得冯清烨心中饶是没有亏心事也不由得有些忐忑,冯先生,方才你说得对,不可不教而诛,不可法外杀人。那么,我如果提前教育了,你再犯,是不是可以杀了?我明文规定不可以触犯的事情,你触犯了,是不是可以杀了?
当然可以。冯清烨在座位上拱手行礼,当年孔子诛少正卯,也是没有证据,主公此言,强胜过圣人百倍。
那好!宗兄,烦劳你行文下去!各处军营村寨屯堡,都要进行诉苦活动,便是方才福伯所言,在来南中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对照一下,愿不愿意失去眼下的这种生活。此其一。其二,在各处进行反奢侈,反贪污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活动。各级官吏要对照检查,有没有尸位素餐的事情!此其二。
冯先生,你说的不错,不可法外杀人,那,便烦劳您和刑房的诸位同仁,依照大诰和大明律,结合我南中的实际情形,起草一部民约合集,作为日常行政司法的依据,同时,也要写一部**出来,作为母法。
冯清烨起身向守汉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礼,这是学生的毕生所愿,敢不从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
同样让无数东林的正人君子唾弃不已的《南中基本法《南中民约合集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五天后,冯清烨判处了吴千秋的案子,证据确凿,吴千秋属于盗割他人玉米草,被发现之后,挥刀砍伤了何家大儿子,判处赔偿各项损失,并劳役三年。
半月后。一道公文从将军府发出,反奢侈反贪污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就此展开。
在将军分田之前,俺家每天煮饭,都要加点野菜,才勉强能够让全家人填报肚皮,如今呢?昨天俺家煮了一锅饭,结果没吃完,剩下了不少,老婆子舍不得糟蹋粮食,早上起来就加了几个鸡蛋,给做成了蛋炒饭,换上以前,哪里敢想这样的日子?
我来河静之前,压根就不记得哪一顿吃饱过,不怕各位笑话,来的第一天,在码头上吃饭,差点没给我撑死。如今想想,那顿饭还那么香,可是仔细回忆一下,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吃的,就是咸鱼用油煎了之后炖好。如今你看,吃的是肉,住的是楼,穿的是细布;缸里有米,瓮里有油,梁上有肉。这样的日子,上哪里去找?
诉苦和三反运动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展开,人们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家史说出了对于反对浪费和奢侈贪污等事情的看法,无形之中,对于李守汉的威信又是一次促进。
这样的好日月,是谁给我们的额?只有在将军治下,我们才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对嘛!我算了一笔账,要是每天每顿不浪费粮食,每天节省一斤米,我全家八口人,一个月就是二百四十斤,一年下来,就是二千八百八十斤大米,这些米可以和山里的土人买一头牛犊子的了!
人们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作为始作俑者的李守汉却一头躲进了后宅。
枫晚亭上,守汉满脸笑容的看着眼前的盐梅儿。几个月下来,盐梅儿的肚子已经是高高隆起,还有多久?
两世为人,守汉都是第一次面临着做父亲的感觉,这感觉里,夹杂着惶恐,喜悦,期盼等等。
郎中和接生婆都说胎位很正,大概还要一个多月。盐梅儿也是一脸将要做母亲的幸福,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如今你身边几个人跟着?守汉将椅子挪到了盐梅儿的对面,几个亲兵丫鬟急忙过来将小茶几移动到两个人之间的空地上。
除了蔡婆子之外,还有四个丫鬟。
人呢?都叫过来?
一声令下,五个人诚惶诚恐的站到了自家老爷面前,尽管这个老爷只有二十出头。但是一股威压之气还是很明显。一个岁数较小的丫鬟已经开始有些浑身发抖,不知道是幸福兴奋还是害怕。
你们几个服侍太太,已经很尽心很辛苦了,但是,还要继续辛苦些!直到少主子出世,守汉有些虎着脸,太太身边只有你们五个人近身服侍不够,蔡婆子,你在这府里上下去挑选,挑不出来就到外面去雇,再给我挑八个人过来,每天十二个时辰,都要给我瞪大了眼睛注意着!等少主子降生,太太平安,我必有一番心意。还有,从这个月起,太太身边的人,一律双份月钱。
守汉一遍说,蔡婆子一边如同鸡啄碎米一般点头,点着点着,饶是蔡婆子见多识广,也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大为惊讶。
守汉很自然的捞起盐梅儿的左腿,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伸手脱下了盐梅儿的鞋子,看了看盐梅儿的脚,梅儿,你的脚有些浮肿呢!的确,盐梅儿的脚腕和脚掌因为怀孕的缘故,有些肿胀。
诶!没关系的,大白天的,。。。饶是盐梅儿胆子见识比一般的女性大一些,但是,大白天众目睽睽之下,自家相公握着自己的脚,这个,似乎有些超出别人的想象了!她的声音比起蚊虫来也大不了多少。
不会是我不在家这段时间,有谁给你气受了吧?守汉一边戏谑的问了一句,一边开始给盐梅儿按摩那浮肿的部位。
这句话虽然语带戏谑,却吓得蔡婆子等人魂飞魄散,老爷不在家,回来之后发现怀孕的妻子身上有浮肿的地方,这样的疑问自然是难免的,可是,谁敢给她气受?一旦追查起来,怕是倒霉的先是这些身边服侍的人。
老爷明鉴,老身们可不敢有半点对太太的不敬!
老爷明鉴,婢子们侍奉太太和侍奉自己母亲一样,丝毫不敢怠慢!还望老爷明察!
五个人跪在地上,头磕在地上一阵阵砰砰的响。
都起来吧!哪个也没有说你们服侍的不尽心,我只是顺口一说而已。守汉如今越来越喜欢这种上位者的感觉了,一言出口,可以决人生死穷通富贵。
几个人战战兢兢站立在一旁伺候着,那个年纪小的丫鬟,刚刚从恐惧中摆脱出来,看着守汉给盐梅儿揉捏着脚上的浮肿,不由得满眼都是小星星。
太太的脚肿了,你们到库房里挑一下,看看有什么软和的料子,给太太做几双拖鞋出来,一定要软和,舒服的。
守汉一边嘱咐,蔡婆子一边点头,没口子的称赞,主公对太太的情意,那真是天高地厚。守汉自然是很坦然的全盘接受,倒是盐梅儿,虽然和守汉做夫妻已久,房中各种各样的花样招数都试过,但是在众人面前,做出如此亲昵的举动,却令她羞红了脸颊。
倒是那个年纪轻的丫鬟见机的快,从一旁搬过一张矮凳,将盐梅儿的腿放在上面,又寻了一条冈萨雷斯等人献来的薄呢子毯子,给盐梅儿搭在腿上,这才稍稍缓解了盐梅儿的尴尬和羞涩。
外面忙活的四脚朝天的,你怎么有空回来和我聊天了?一边享受着丈夫的按摩,一面关切的问着他,盐梅儿可不想因为自己让丈夫丢掉了好不容易才打下的江山,那可是用了多少的心血精力和人头才换来的啊!
冯清烨等人组织编写民约合集的事情,盐梅儿在内宅也是听说了,而且,丈夫远赴暹罗处理凤凰营的事情,再加上暹罗的赔款割地等事情,往返下来,也是几个月的功夫,当日,那两个暹罗公主(一对双胞胎姐妹哦!)和三个号称是贵族的女孩到府中拜见她的时候,她竟然出乎意料的没有一般女人会有的吃醋等反应,唉!他在外面打仗,我又是这样的身子,身边没有女人服侍又如何得了?何况,府里不是还有一个马上就要娶进门的?
那些公务?我的天呐!守汉很是夸张的叫了起来,堆得和山一样,我就和愚公一样,不停的处理,可是,他是挖山不止,我的这座山,却怎么挖也挖不完。真不知道,这段时间这些家伙们是怎么撑过来的。在盐梅儿面前,守汉有时候表现的就如同是一个大男孩在宠溺自己的姐姐面前一样,他和盐梅儿两个人都很喜欢这种感觉。在外面威风八面,言出法随,回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空间,卸掉外壳和甲胄,都是需要别人呵护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