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朔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特别白

    “行了,你们就莫想了,二哥要建养猪场,又不会让咱们去养猪,咱们只要好好帮衬二哥就是。”

    ……

    柳随风从未像此刻一样错愕过,说实话虽说到河口堡只两三日,可他确实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和其他边地堡寨一样,这河口堡的百姓也都兼具狡诈和质朴的品性,只是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他们更讲规矩。

    或者说是那位高百户用他的大方和威望,让这些百姓懂得如何遵守规矩,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们河口堡拉屎撒尿都得讲规矩!”

    河口堡里干净整齐,闻不到屎尿味,街面上雪铲得干净,柳随风被分了一间大院作为他日后坐馆的医馆,只是这河口堡上下得益于那位高百户的大方,这个冬天吃得饱睡得暖,竟是没什么人生病。

    柳随风的医馆挂了个随风堂的牌子后,来看病的人并不算多,这让柳随风多少有些不习惯,他知道不是这河口堡的病人少,而是这边地百姓大都穷困,就是有病也不愿医治,大多都习惯硬撑过去。

    柳随风是个闲不住的人,而且他也确实有做事的心思,于是便主动找上了高进,希望能安排他一些事情做,至于随风堂他每天坐馆半日也就够了。

    可是柳随风怎么也没想到,他主动请缨做事,那位高百户居然口出粗鄙,问他会不会给猪看病,动刀煽猪,要不是他知道这位高百户确实是爱护百姓,和其他武夫截然不同,他早就拂袖而去。

    不过即便如此,柳随风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毕竟他是御医的关门弟子,庆余堂的坐馆大夫,怎么能受这等折辱。

    “柳大夫,请不要误会,高某非是要让柳大夫行此等粗鄙之事,只是我河口堡向来穷困,说句不好听的,便连个像样的屠夫的没有。”

    高进能理解柳随风的愤怒,毕竟这年头能称一声大夫的也都算是半个读书人,这柳随风能舍了庆余堂的坐馆大夫,跟他跑来河口堡,已经算是很难得了,自己问他是否能行兽医之事,也确实过分了些。

    只是高进也没有办法,他知道猪舍该怎么造最合理,也知道土法饲料的方子,养猪该注意什么他都能写本手册出来,可是这给猪看病甚至煽猪他就抓瞎了,而偏偏这河口堡里如今算得上懂医学知识的就只有柳随风一人。

    高进把自己建养猪场的初衷和目的细细讲来,柳随风的面色才好看了不少,虽说他觉得这位高百户说得有道理,可是总觉得有些别扭,这位高百户一介武夫,反倒是比那些正牌进士出身的亲民官还要关心农事和百姓。

    反正柳随风总觉得这高百户当真是与众不同,旁人谁会注意那么多细微之处。

    “高某请柳大夫过来,本意是想请柳大夫在堡寨里也挑些人收做学徒,其中有愚鲁的便让他做个兽医。”

    高进是真没打算让柳随风干兽医的活,这种事要是传出去,他这名声便也毁了大半,这年头哪怕是柳随风这种半个读书人也不是能轻侮的。

    柳随风终究不是那种读书读傻了的腐儒,更何况他本就欣赏这位高百户为人,再加上自己也不需行那粗鄙之事,便答应了下来,“若是如此,我自无不可,只是这煽猪想来得动刀止血,高百户还是得找些稍懂医术的来我这儿听讲为宜。”

    既然答应了,柳随风自然就会尽心尽力,这医理么大抵相通,他教几个粗浅兽医出来,应当不难,只是这位高百户已经让人动工兴建猪场,若是挑些什么都不懂的做学徒,柳随风自问本事再大,也没法短时间里就能叫他们学成出师。

    “这个柳大夫放心,我自会挑些人来您这儿。”

    见柳随风答应,高进自是欢喜道,至于去柳随风那儿好好进修学习的兽医人选么,他打算让丁四郎出马,这年头乡野间自然是有游医出没,这些江湖郎中的医术大都不怎么样,说是给人看病其实也和江湖骗子差不多,只不过这些江湖郎中给人看病不怎么样,把他们抓来跟着柳随风好好学学,当个兽医总该合格。

    柳随风自然是想不到高进居然打算去抓些江湖郎中给他当徒弟,反倒是问道,“高百户,这养猪的事情,您就不怕传出去被人笑话”

    高阎罗的名号,柳随风也是听过的,在他看来这高百户突然间冒出来要养猪,只怕这消息传出去,这竖立的威名怕不是要全毁了。

    “笑话便笑话吧,不瞒柳大夫,这人怕出名猪怕壮,高某最近做了些事情,还巴不得外面能传出些‘养猪百户’的流言,省得招人忌讳。”

    高进一脸直率地说道,名声什么都是虚的,他从来不在乎,该韬光养晦的时候,他绝不会出风头,“高阎罗”和“养猪百户”的名头,他宁可让后者流传开来,这样等那些自以为吃定他的蠢货来触他眉头,便晓得谁才是猪,谁才是虎。

    柳随风算是无话可说,这位高百户所思所想还真是与常人不同,边地武夫,哪个不是重视勇武的名声,偏生这位高百户毫不在意,居然还自称什么“养猪百户”。

    ……

    “大眼,你带几个兄弟,陪丁四他们出门走一遭,把这神木县下面的江湖游医和郎中抓几个回来,记得他们若是老老实实也就罢了,要是不老实,就先把他们打服了再说。”

    送走柳随风后,高进自喊了杨大眼交代起来,杨大眼和丁四郎算是老相识,当初丁四郎还是杨大眼当成小贼给抓回来的,两人搭伙办事倒也合适。

    “得令,二哥。”

    杨大眼欢喜道,虽说这两天木兰姐没找他练刀,可他始终都是提心吊胆的,如今能被二哥派出去公干那是再好不过,更何况这还是出门去抓那些江湖郎中,要是不老实还能狠狠揍一顿,想到自己以前差点被个走方的江湖郎中拿破药给治死,他就决定等把人抓起来以后,管他老不老实,先全都狠狠教训通再说。

    “二哥,没事抓那些江湖郎中做甚,这柳大夫不是在咱们这开医馆了么”

    “那些江湖郎中走村串里的,多有行骗之事,至于医术比那庸医杀人还不如,与其叫他们祸害百姓,倒不如抓来跟柳大夫学些医理,在咱们这当个兽医。”

    陈升听到二哥的回答,便晓得二哥让杨大眼去抓那些江湖郎中,还是为了养猪场的事情,不过二哥说的也在理,那些江湖郎中几乎绝大多数都和江湖骗子没什么两样,有些良心的卖的假药顶多是拿面粉搓的,吃不死人,可有些江湖郎中开的药,那吃了是真会死人的。

    ……

    堡寨外的空地上,几个匠户围着那画的笔直整齐的建筑图纸都是啧啧称奇,他们都是丁四郎那些货郎拐来的匠户里精通建造法式的木瓦匠,只是他们这大半辈子都没见过画的这般透彻清楚的建造图。

    “我听说这养猪场的建造法式图是高爷亲手画的,光看这图纸,高爷都够当咱们的祖师爷了。”

    几个匠户里的班头忍不住感叹道,有这图纸他们压根不需要操心任何事,只要跟着图纸走,监督众人按部就班的施工就行。

    “几位,咱们虽然过往都素不相识,可如今大家都是为高爷做事,眼下高爷既然把这猪舍交给咱们监造,咱们可不能辜负了高爷。”

    那班头朝着几名同伴说道,另外几人也是纷纷点头,“这是自然,高爷建这养猪场,乃是大善事,我等必定不敢怠慢。”

    不独这些匠户们如此,便是被派去伐木搬石头做重活的青壮们也都个个干劲十足,高爷要建养猪场,还不是为了大伙儿着想。一想到那红烧肉的滋味,他们浑身便有使不完的劲。

    只是半天功夫,这养猪场的选址上积雪就被清理个干净,因为不缺燃料,在几个匠户的指挥下,青壮们把雪水烧开直接浇在地上,等土稍微松软便挖起泥土,开始打起地基来。

    高进给的图纸,全是按着他那舅舅的养猪场来的,有公猪舍、配种舍、母猪妊娠舍、保育舍和肥猪舍,全都分门别类规划好了,猪舍加高处理、排粪沟什么都全都一应俱全,也难怪那几个匠户瞧了之后不明绝厉,都是认为河口堡日后养猪必然能如高爷说的那般养上几百上千头都没事。




第一百八十一章 百工
    高府的大院内,马武这群阿弟们一个个面色严肃地捧着托盘,上面摆着高进从神木堡带回来的腰牌官服和告身。

    穿了百户官服的高进,看着底下站着的一众班底,先是取过了那试百户的腰牌官服,然后点了秦忠,“秦忠,今后望你恪尽职守,莫要让我失望。”

    “谢高爷赏,卑职今后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秦忠颤颤巍巍地从马武手中接过了那放着试百户官服腰牌和告身的托盘,他知道自己不受众人待见,可高爷还是赏了他这试百户的官职,饶是他向来胆怯,这时候也生出股能为高爷效死的胆气来。

    陈升他们看着就差跪在地上的秦忠,都没什么情绪,大家心里清楚,眼下河口堡里最适合接这试百户官职的还就是秦忠够资历,二哥若是不抬举秦忠,神木堡那里就会安插外人来当这个试百户。

    “阿升,众兄弟里你行事最沉稳,向来任劳任怨,二哥如今官小,只能许你个总旗。”

    两个总旗官职,高进给在古北寨的董步芳留了个,剩下这个便归了陈升,一群兄弟里,陈升可以托付大事,这个总旗没人会有异议。

    “多谢二哥。”

    陈升也上前接过那总旗的官服和腰牌,他当日曾和阿娘说过,跟着二哥,日后自然能光耀门楣,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接下来,高进又给倪大马巢杨大眼几人发了小旗的官服腰牌,另外留下两个小旗是给古北寨的张崇古还有被他派去且先扮做马匪的王斗。

    “兄弟们,这官职只是个象征,咱们真正能依靠的可不是这身官皮,而是咱们手里的刀子,日后咱们河口堡实力壮大,莫说几个总旗小旗,便是兄弟们人人当个百户千户也说不准。”

    高进沉声说道,对这大明朝,他没几分效忠的心思,他如今只想安安分分的种田经营河口堡,所以便要和底下兄弟们提个醒,莫要被那官职给迷了眼。

    “二哥说的是,这身官皮算不得什么,唯有兵强马壮才是真。”

    陈升第一个响应道,原本脸上的喜意也收敛了,“那神木堡的徐通是千户又如何,遇到咱们二哥,还不是要吃瘪。”

    “升哥说的是!”

    底下众人很快都吆喝起来,原本那点羡慕也都没了踪影,大家都清楚,二哥和升哥说的对,在这关墙边地,兵强马壮,实力为尊,那身官皮确实算不得什么!

    ……

    整个河口堡随着高进的归来,再次变成了四处开挖的工地,除了猪舍以外,用来烧砖的砖场还有木匠作坊,全都开工动了起来,堡寨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是闲的,比起往日冬天里死气沉沉的样子,这样的河口堡无疑要显得生机勃勃许多。

    每个人都有活干,即便是半大的孩子也要去捡碎石块,帮忙照看牲口,当然高进也不让这些孩子白忙活,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工钱,当然是用饴糖这样的小食来代替。

    至于大人们也乐得自家孩子同样被编成队伍参与各种劳动,更何况高爷还管饭,每天有小半天时间教他们的娃娃识字,这样的好事求都求不来。

    柳随风这个大夫暂时成了河口堡学堂的老师,杨大眼兴冲冲地带着丁四郎那群货郎去了神木县地方抓那些游医和江湖郎中,不是几天就能回来的。

    不过好在柳随风当先生当得挺愉快,自打宋朝以后,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便深入人心,哪怕柳随风只是半个读书人,可在河口堡里,人们对他很是敬重,尤其是他给孩子们当了老师以后。

    儒家启蒙的那些经典读物,在高进这儿都是统统不存在的,他本就是支过边的全科教师,反正连简体字他都用上了,这用来教河口堡孩子的教材他也是自己编的,全都是大白话的故事和寓言。

    柳随风看过后虽然觉得粗鄙不文,但人家高百户说了,只是教这河口堡的娃娃们能识字懂理就行,不需要文绉绉的之乎者也,要真是教这些孩子论语什么的,只怕会被骂成有辱斯文。

    这关墙边地又不是江南水乡那等文教昌盛的地方,你正儿八经地教那些孩子读书,指不定会被笑话成什么样,说不定还要被骂做沐猴而冠、有辱斯文,反倒是像高进这样的野路子传出去,没人会在乎。

    高进眼下给这堡寨上下孩子开的课说穿了也就是语文和数学,照本宣科地讲解高进那些编撰的大白话课本,柳随风还是绰绰有余的,他甚至有心思点评这位高百户的文采也就是街头说书卖艺的水平,实在是不忍猝读,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些课本内容直白简单简洁易懂,也用不着他去引申,讲一遍基本上就能听懂。

    像是坐井观天、买椟怀珠、守株待兔这些成语,都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虽然看着粗鄙,但是最后提炼的道理却是不假的,即便是柳随风也不得不承认,反正这些孩子也不可能正儿八经地念书,科举应试也是无从谈起,那与其学什么开蒙读物,还不如这位高百户写的寓言故事之类来的直接管用。

    只是到数学这门课,哪怕柳随风自诩聪明,到最后发现自己也没强到那里去,无非是仗着记性比那些孩子强,才把九九乘法口诀给背全了,至于后面那些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他还得和陈升他们一起去听高进讲课。

    “高百户,有时候,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像是个武夫,倒像是个读书人,只是明明懂那么多,为何这文章却写得如此粗……,淡如白水,毫无文采可言,真是可惜了,可惜了。”

    晚课过后,柳随风满脸纠结地说道,他不是愚钝之辈,在河口堡待了数日,发现这地方当真与关墙边地其他堡寨处处不一样,只是有些事情他看明白了,有些则是摸不着头脑,就连这高百户在他心里面也突然变得模糊起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位高百户志向高远罢了。

    可越是如此,柳随风就越想知道,这位高百户究竟想做出些什么事业来!

    “也没什么可惜的,我本就是一介武夫,这文章么,都是给普通百姓看的,平实易懂就行,文采什么的还是算了。”

    文言文的好处,高进是知道的,只是用到实用处,还是白话文更好,因为够详细,哪怕显得啰嗦,可是写实在了,百姓能看懂听懂,才是有用的。

    “高百户说得也有几分道理,我以前读医书时,若非老师仔细讲解,也是浑然不解其意的。”

    对于高进的话,柳随风倒是仔细思索一番后,开口答道,他过往读过不少医书,大都言简意赅,如果没有名师指点,的确很难学到其中关窍,他想了想,若是按着这位高百户所提倡的大白话著书,他将那些医书重新用白话文详细注释,怕是只要百姓识字便能看懂其中意思,只是这样的话难免会有辱著书的先贤,一时间他反倒是纠结起来。

    看着柳随风在那里好像着了魔怔似的不言不语,高进也没有出声唤醒他,这位柳大夫身上还是有些读书人的清高傲气的,这人的认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改变的,不过高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口堡的变化越来越大,这位柳大夫迟早会成为志同道合的一员。

    ……

    新起的烧砖场里,匠户们正忙活着,陕北这儿不缺好土,先前回龙湾清淤的时候,挖了不少河沙淤泥,还有大量的粘土,只是这烧砖不是说烧就能烧的,而且这砖也有名目,像普通人家用来砌房子的砖,直接把挖出来的黄泥加水踩熟,放到砖模里抹平后取出阴干,就能入窑烧砖,通常几天就能出砖。

    “高爷,咱们现在这一窑能烧两三千块砖,只是那上等的青砖,怕是要放到明年才能烧纸了。”

    烧得通红的砖窑里,泥瓦匠里的班头朝高进禀报着砖窑里的情况,大家都是拿了高爷的银钱,青壮们也都卖力,所以这砖窑开工以后,倒是很快就开窑烧砖了。

    “城墙用的青砖马虎不得,也不必急着用,暂时就烧这些砖够用了,先把大家的房子和猪舍盖起来。”

    高进点了点头,说起来这烧砖场建起来的成本不算高,但是产出很快,其实对于那班头口中的上等青砖,高进倒不是很在乎,河口堡眼下需要的是快速低成本的烧制砖,只要能用就行。
1...96979899100...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