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馨小玥
这马屁拍得响亮啊!
“院长还说“请你们所长约个时间吧,我们面谈合作之事”,二姐你看约吗”赵国庆问。
“……”贾二妹想了想,说到:“先冷他们一两天再说,免得他们以为我们诊所是卖打药的,咱可不急。”
“对,对,先冷他们两天,彻底消灭他们的势头,看他们还以大欺小不!”苏大兵说。
“行,就这样,吃饭吃饭,你们俩个快吃饭,吃了饭回去好好休息,说不定最迟后天你们两个就要随我再去跑一趟宾县。”贾二妹催着他们说。
“好,吃饭。”
第二天,宾县中医院管药材的主任就打电话来了,在电话里语气客气得不要不要的,再也没有之前那种大医院对小诊所的那种趾高气扬的口吻了。
“请问你是朱大觉诊所吗”对方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是啊。”
“请找一下你们的朱所长。”
“所长对不起我们的朱大夫正在给病人看病,没空接电话。”贾二妹客气地说,“不过,你找贾所长约行。”
“那好吧,请帮我找一下贾所长吧。”
“我就是。”
“……你好,你好,贾所长你好,”对方一愣之后,说到:
第689章谈判
原来贾二妹在到达宾县医院时并没有马上去找医院的领导,而是在中医抓药窗口问了几个抓药的患者——
“婆婆,听说中医院有一种什么正骨丸很好,是不是真的啊我爷爷前段时间摔了一跤,脚骨折了,骨头接上了,但身体却差劲了。”
“是啊,是啊,正骨丸啊,大夫都给我开过的,我是腰杆痛,服用了一盒那正骨丸后腰杆痛就好多了,我今天来要求大夫给我多开一盒正骨丸,可是大夫说只能开一盒,这是医院的保密药方,研制起来比较慢……吧啦吧啦吧啦……”
贾二妹又私下问了几个来中医院看病的病人,都是这么说,都以为这是中医院的保密配方。
贾二妹的心里一下子就凉凉了——尼玛,这医院还有一点知识保护产权的意识不用别人的秘方来冒充自己的药方,还要脸吗
幸好之前就有李鬼冒充朱大觉正骨丸,贾二妹去穿越时空到了八三年为朱大觉诊所申请办理了“朱大觉”商标和“朱大觉正骨丸”中药产品商标,心里已经吃了定心丸的,才不惧怕那些李鬼张鬼和黄鬼呢!
不过,现在医院这么搞有点不好哇,医院是国营的,也就是国家的,是老大,老大要是一口咬定这产品是他们的,你一个小诊所、小老百姓还有嘴巴去申辩吗
所谓民不与官斗,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不行,今天这谈判得改变条款了,谈不拢的话就不与他们合作了。
贾二妹打定主意后,在脑子重新打了个草稿,然后才领着苏大兵和赵国庆两个往院长办公室走去。
贾二妹等三人来到得到了中医院院长的热情接待,看到与自己谈合同的贾所长是这么年轻貌美的一个女子,张院长有些感概,果然时代变了,年轻一代崛起了。
“贾所长,朱先生还好吗”院长关切地问,“朱夫人还好吗”
“好,都很好。”贾二妹回答。
“听说朱先生的祖上是滋阴派的祖宗朱丹溪,这是真的吗”张院长又问。
“肯定是真的,现在朱先生为病人开药都是秉承丹溪翁一脉,朱先生在祖先创立的滋阴派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擅长——骨科,朱大觉正骨丸正是朱先生毕生的心血之作,”贾二妹郑重其事地为朱大觉作宣传道:“朱先生曾经是杨受成将军的私人医生,医治过无数受伤的骨科患者,他在骨科治疗方面的造诣无可置疑,他研制的正骨丸是世上无数鱼龙混杂的所谓“正骨丸”无法比拟的,更是那些意图剽窃朱先生心血之作的李鬼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这话戳到了院长的心虚处,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张院长,我们来谈谈合作的事吧。”客套话一说,谈判进入主题,贾二妹才一点都不想跟人啰嗦呢,咱是来谈判的,不是来叙旧的。
“嗯,好,合作的事是这样的,第二批我们的医院的意愿是使用你们的正骨丸一年,这一年按照需求无限量供应,你看行不行的话我们就达成协议。”张院长说,一双眼光透过玻璃眼镜镜片看着她。
贾二妹微微一笑,说到:“行,不过这次我们还是把协议写在纸上,双方的意愿和合作条款都白纸黑字地一条条写下来,彼此都同意的话就签字盖章,按上签约人的手指印,这样最好。”
之前跟滨县中医院合作的时候就只是口头协议,朱大觉诊所把正骨丸拿到医院,医院卖出一批药后再结算药款,这样的协议对朱大觉诊所来说太吃亏了,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医院,医院想给钱就给钱,想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要账就跟要他们身上的肉一样。
最关键的是,没有签订任何的书面协议,医院拿着正骨丸就当是自己的药方,丝毫都不提一声朱大觉配方。
哎,当时谈这笔生意是朱大觉老婆请中间人来谈的,只是想把自家的药推向医院,就没想到其他的利益关系。
朱大觉夫妇是大夫,是手艺人,手艺人的清高令他们没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把医术和面子放在第一位。
不过,贾二妹可不吃这个哑巴亏,要谈合作吗,行,咱们规规矩矩正正式式地签合同,条条款款全部给我写进合同里。
闻言,张院长有些吃惊,头微微一扬,盯向了办公桌对面的贾二妹,觉得这女人虽然年轻,但办事却老道得很,一点也忽悠不了了呢。
&
第689章谈判
原来贾二妹在到达宾县医院时并没有马上去找医院的领导,而是在中医抓药窗口问了几个抓药的患者——
“婆婆,听说中医院有一种什么正骨丸很好,是不是真的啊我爷爷前段时间摔了一跤,脚骨折了,骨头接上了,但身体却差劲了。”
“是啊,是啊,正骨丸啊,大夫都给我开过的,我是腰杆痛,服用了一盒那正骨丸后腰杆痛就好多了,我今天来要求大夫给我多开一盒正骨丸,可是大夫说只能开一盒,这是医院的保密药方,研制起来比较慢……吧啦吧啦吧啦……”
贾二妹又私下问了几个来中医院看病的病人,都是这么说,都以为这是中医院的保密配方。
贾二妹的心里一下子就凉凉了——尼玛,这医院还有一点知识保护产权的意识不用别人的秘方来冒充自己的药方,还要脸吗
幸好之前就有李鬼冒充朱大觉正骨丸,贾二妹去穿越时空到了八三年为朱大觉诊所申请办理了“朱大觉”商标和“朱大觉正骨丸”中药产品商标,心里已经吃了定心丸的,才不惧怕那些李鬼张鬼和黄鬼呢!
不过,现在医院这么搞有点不好哇,医院是国营的,也就是国家的,是老大,老大要是一口咬定这产品是他们的,你一个小诊所、小老百姓还有嘴巴去申辩吗
所谓民不与官斗,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不行,今天这谈判得改变条款了,谈不拢的话就不与他们合作了。
贾二妹打定主意后,在脑子重新打了个草稿,然后才领着苏大兵和赵国庆两个往院长办公室走去。
贾二妹等三人来到得到了中医院院长的热情接待,看到与自己谈合同的贾所长是这么年轻貌美的一个女子,张院长有些感概,果然时代变了,年轻一代崛起了。
“贾所长,朱先生还好吗”院长关切地问,“朱夫人还好吗”
“好,都很好。”贾二妹回答。
“听说朱先生的祖上是滋阴派的祖宗朱丹溪,这是真的吗”张院长又问。
“肯定是真的,现在朱先生为病人开药都是秉承丹溪翁一脉,朱先生在祖先创立的滋阴派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擅长——骨科,朱大觉正骨丸正是朱先生毕生的心血之作,”贾二妹郑重其事地为朱大觉作宣传道:“朱先生曾经是杨受成将军的私人医生,医治过无数受伤的骨科患者,他在骨科治疗方面的造诣无可置疑,他研制的正骨丸是世上无数鱼龙混杂的所谓“正骨丸”无法比拟的,更是那些意图剽窃朱先生心血之作的李鬼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这话戳到了院长的心虚处,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张院长,我们来谈谈合作的事吧。”客套话一说,谈判进入主题,贾二妹才一点都不想跟人啰嗦呢,咱是来谈判的,不是来叙旧的。
“嗯,好,合作的事是这样的,第二批我们的医院的意愿是使用你们的正骨丸一年,这一年按照需求无限量供应,你看行不行的话我们就达成协议。”张院长说,一双眼光透过玻璃眼镜镜片看着她。
贾二妹微微一笑,说到:“行,不过这次我们还是把协议写在纸上,双方的意愿和合作条款都白纸黑字地一条条写下来,彼此都同意的话就签字盖章,按上签约人的手指印,这样最好。”
之前跟滨县中医院合作的时候就只是口头协议,朱大觉诊所把正骨丸拿到医院,医院卖出一批药后再结算药款,这样的协议对朱大觉诊所来说太吃亏了,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医院,医院想给钱就给钱,想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要账就跟要他们身上的肉一样。
最关键的是,没有签订任何的书面协议,医院拿着正骨丸就当是自己的药方,丝毫都不提一声朱大觉配方。
哎,当时谈这笔生意是朱大觉老婆请中间人来谈的,只是想把自家的药推向医院,就没想到其他的利益关系。
朱大觉夫妇是大夫,是手艺人,手艺人的清高令他们没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把医术和面子放在第一位。
不过,贾二妹可不吃这个哑巴亏,要谈合作吗,行,咱们规规矩矩正正式式地签合同,条条款款全部给我写进合同里。
闻言,张院长有些吃惊,头微微一扬,盯向了办公桌对面的贾二妹,觉得这女人虽然年轻,但办事却老道得很,一点也忽悠不了了呢。
&
【第一卷 重生六零年代】第690章女疯子又来了
“这是我们朱大夫从祖上传承下来的独家秘方啊,是受国家保护的私有财产,恕不外泄!”
话说到这个份上,贾二妹也无所谓了,“如果你们要合作,请拿出公平和诚意来,如果没有公平和诚意,我方只有放弃和你们的合作。”
院方见贾二妹态度强硬,又实在舍不得“朱大觉正骨丸”这个口碑极好的中成药药丸,只得作出让步,将“医院方在给病人开出正骨丸时必须署名是“朱大觉正骨丸”。”这一条写上了合同。
然后贾二妹也作出了稍微的让步,那就是答应他们的条件,将“朱大觉大夫特邀为宾县中医院的老中医顾问,一年有不下三次(包括三次)到宾县中医院来讲授中医知识和义诊,来宾县做讲授和义诊期间的费用由宾县中医院报销”这一条写进了合同里。
合同就这么谈好了,用复写纸拓下的,一式两份,双方签字盖章,贾二妹用朱大觉的印章盖了上去。
在院长署名处,贾二妹还要求院长盖上大拇指印,因为她不太相信公章,公章可以作假的,一个萝卜一块泥巴都可以雕刻出一个公章出来。
再说,医院的自私她也见识过了,不留一手证据将来吃了亏还无处哭诉去!
讲真,要不是她曾经答应过要让朱大觉和他的医术发扬光大,她才不跟这家医院合作呢!
在她的坚持下,张院长在自己的签名上盖上了大拇指印,她自己也盖上了大拇指印,然后把其中一份合约收好了。
从宾县回来后,贾二妹把合同交给了朱大嫂保管,她又和朱大觉夫妇召开了一次诊所会议,因为宾县中医院需求正骨丸量有了增大,会议决定再择机招一个人进来。
当然,对于着人的事现在也不急,因为诊所里现在增加了贾二妹和夏琼英两个人,贾二妹是有中药基础的,很快就会上手,而夏琼英年轻有文化(高中毕业)脑子也灵,学起来也快,再不济苏大兵和赵国庆还可以打打下手,这个“药品加工厂”能运转起来。
现在朱大觉“药品加工厂”的分工是这样的:朱大觉负责药品配方、朱大嫂和贾二妹负责炮制、夏琼英主要负责捏丸子、苏大兵和赵国庆两个当然是负责药材的搬运等等粗活了。
……黄大觉诊所。
那个被黄大觉治疗的有些好转的女疯子丁玉芬来了。
这次是她一个人来的,她的精神症状看起来好多了,一身穿得整整洁洁的,精神上看起来也没什么异常,整个人显得文文静静的。
黄大觉给她开的药她已经吃完了,家里人感觉她就像个好人难做似的,就放她出来了,还暗自庆幸找到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终于把女子的病治到了。
因为相信丁玉芬的疯病会治好,所以家人在听他说自己去黄大觉诊所看病时也没陪她出来,还暗暗高兴她终于清醒了。
丁玉芬走进了诊所,此时是下午两点过,诊所里也没啥人,黄大觉在诊桌旁打瞌睡,徒弟在药房柜台里打瞌睡。
丁玉芬无声无息地坐在了黄大觉的诊桌前,不说话,看着黄大觉钓鱼(打瞌睡的最形象的比喻),也不叫醒他,就这么看着。
盛夏的天气真的是容易困啊,特别是午后,病人来了坐了很久了黄大觉都没察觉,突然他来了个梦钓鱼,一头向下栽下去。
不过,他这一栽并没有将脸和下巴磕碰到坚硬的桌面上去,而是感觉一个软软的肉垫兜住了他的下巴。
他一惊,醒了。
醒了一看,用双手接住他的脸的竟是一个人,一个女人。
女人年纪还算轻,皮肤也白晰,长得也还斯文,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特别是那黑眼珠子,黑深深的,巷两眼黑洞一般。
倒把黄大觉吓了一跳。
他一个激灵,坐正了身体,干咳了一声,这才一本正经地问到:“你……是来看病的”
女子缓缓地收回了自己的双手,端端正正地摆在膝盖上交叠着放好,然后点头说到:“是的,我来找您看病来了。”
黄大觉拿起了桌上的钢笔,问到:“叫什么名字啊”
因为丁玉芬现在这副样子已经与之前他见到的发疯似的样子大相径庭了,他根本就认不出来了。
“我妈说我上次到您这诊所看过病,是您把我的病看好了,现在我的药吃完了,我妈叫我自己来找您看病。”丁玉芬平静地叙述说。
“哦……”黄大觉透过镜片瞅着眼前端端正正坐着的女子,一时间想不起她是谁,何时来过诊所治病。
按理说大夫的眼睛都是挺毒的,凡是被他诊过病的患者应该都会有记忆的,但是这女子他却偏偏没记忆。
黄大觉只得由问问一句:“说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