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大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纸花船
这厮心中更是庆幸,幸亏站对了队啊,否则,继续耗在宁远这边,万一有人要耍心思对付他王朴,非要让他上阵,跟清军主力玩,这他么又找谁说理去
跟着徐长青,那显然是不一样了。
曹变蛟心情也是极好,用力干了杯酒道:“我回去马上就安排,什么时候出发”
徐长青一笑:“事情顺利的话,后天吧!咱们一路大船开路,好好跟鞑子们玩玩!”
……
不出意外,洪承畴在次日的军议上,抛出了这个议题,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俨然,徐长青这计划虽好,可谁都不想出力。
须知,这些军门们可没船,很多时候只能是看运气,一旦运气不好,那就得跟鞑子玩命了。
洪承畴和徐长青对此自是早有预料,一个眼神交流,洪承畴直接宣布,此事,由徐长青为主将,曹变蛟和王朴为辅,共同筹谋。
这虽是不合规矩,但此时,谁又敢出来挑刺儿
军议完毕,徐长青和曹变蛟回去准备,王朴则是早已经透过手下人给白广恩诸人递了话,笑吟吟的在中军门外等着几个‘大客户’。
“什么”
“一级要一百五十两还不包兵刃、铠甲、旗帜的姓王的,你他娘的心让狗吃了吗”
唐通瞬时就要跳起来。
他在密云可没什么油水,虽是离的京城很近,可说是穷山恶水也不为过。
这个价格,真是要了他的老命了。
白广恩脸色也是阴翳的快要滴出水来:“老王,做人可不能太过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小心将来遭报应!”
“呵。”
王朴嗤鼻一笑,看都懒得再看
第153章 再次出海
求收藏和订阅支持,小船多谢
吴三妹的速度比徐长青想的还要更快。
徐长青刚回到营地便是看到……两个穿着同样亲兵服饰的小娘,正在自己的大帐外收拾着卫生……
俨然,吴家已经筹谋多时,完全是送女上门……
两个小娘都没有说话,可……周围炎热的天气仿若都是被冰封起来。
与李幼薇不同的是,吴三妹那两个贴身小丫头,蕊儿和阿朵也跟在身边。
三个人一起,对李幼薇同仇敌忾。
饶是徐长青早已经见惯了风浪,一时也有些说不出的头大。
这……叫个什么事儿
难道……今天要在军营中闹出这种桃.色.事件……
这时,正好有亲兵急急过来,似有要事禀报,徐长青顿时快速离开,先听取亲兵汇报。
等这亲兵低声说完,徐长青的眉头顿时皱起来,也来不及理会已经发现他回来的吴三妹和李幼薇了。
“告诉王朴,唐通那边,每级首级加十两,白广恩那边,每级首级加五十两!
爱要不要!
至于王廷臣那边。”
徐长青顿了一下,道:“给他打个折,一万五千两吧。王廷臣那边的首级,我来出。”
“是。”
看着这亲兵快速离去,徐长青的眼神陡然寒下来。
什么瘠薄玩意儿!
到这时候了,还他么敢耍横
谁给他的勇气
是梁静茹吗!
如果不考虑大局,徐长青肯定会把白广恩怼死,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但此时还不是时候。
朝廷封赏在即,徐长青肯定不会因为这只苍蝇,让自己落上瑕疵。
这边,看徐长青有些阴沉着脸回来,似乎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李幼薇和吴三妹的冷战瞬时也是划上了句号。
李幼薇率先反应过来,没着急说话,忙帮徐长青掀开了这边的帐帘。
另一边,吴三妹瞬时也反应过来,忙也帮徐长青掀开了另一侧的帐帘。
进入到大帐内,徐长青忽然发现,这个办法不错,把这两个势如水火的小娘唬住了。
……
前屯卫那边已经得手,明军肯定不会去救援,这使得清军今天也懒得再攻城,样子都不做了。
明军诸部终于有了些许喘息之机。
不过,其他各部可以休息调整一下,徐长青这边,出征事宜却是迅速忙碌起来。
大帐内,看着徐长青忙碌的写着一条条命令,时而做着总结规划,李幼薇和吴三妹也不敢再冷战,都是乖巧的侍立一旁。
徐长青面上虽是没有表露,心中却是感慨万千:“终于体会到了大明朝的好哇。”
放在后世,这种事情就算是在王室,也绝对是火星撞地球一般。
但此时,究竟是男权社会,哪怕是李幼薇这种进步女青年,也只能服从时代潮流。
两女的安静,让徐长青省了不少力气,开始迅速做出规划。
出征问题不大。
携带一些粮饷物资,挑选精锐人手便可,由二狗、张龙、张虎、赵启亮、王洪洋等人领衔的侦查部队,已经提前北上。
但是,后勤方面事务却是巨多而且繁杂!
首当其冲的便是诸多汉人奴隶的安排。
这种战时肯定不能让他们吃白食!
仔细思虑一会儿,徐长青将他们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安排到了鲨鱼岛和猪蹄岛,扩大捕鱼规模,充当劳力,另一部分,则是留守在营地这边,继续当民夫。
再一个是操练的问题。
徐长青此时在鲨鱼岛还有诸多劳力,没有全完发挥作用,很多时候处在资源浪费状态,以前是大战在即没有时间,此时,就算出征却是自由出征,徐长青也是有了一定的时间,不说其他,最基本的服从命令操练肯定是要走起来的。
说白了,徐长青能走到现在,一方面是因为个人的武勇,再者,便是依靠他的家丁骨架。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靠曹变蛟和王朴这两个贵人的协助。
假他人之兵,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目前来看,这种状态,肯定还要持续,但是,徐长青也开始为之后真正属于自己的兵力提前筹谋了。
其他的,至于军心,民心,包括各种生活方面的杂务,徐长青就不用操心太多了,忠叔、梅燕他们会帮自己处理妥当。
到此时,说真的,徐长青是真的想战争赶紧结束,他能好好的休养生息,构架自己真正的地盘了。
……
傍晚,吴三桂的银子便是到了。
两万两现银,三万两银票,分文不少。
吴三桂买的首级都是徐长青的,也不用跟曹变蛟和王朴再分账,这让的徐长青一下子恢复了不少元气。
当晚,徐长青来到船队,亲自对诸多水手们发放了饷银,鼓舞士气。
水手们本来就因为徐长青斩了皇太极而士气高涨,这一通银子砸下来,士气瞬时也是更高,明天出征没有任何问题。
到了次日早上,马科,刘肇基,李辅明那边交易也分别达成,不过都是支付的银票。
白广恩和唐通那边也成了,但暂时还没有交易。
这两个伙计正在砸锅卖铁的找银子。
简单对了一下账,徐长青三人便是收敛了心思,将精力集中在了出征上,其他的后续事务交给王朴和曹变蛟的心腹交接就行了。
有着之前的一致,王朴和曹变蛟都已经做好了不少准备,此时也没有太多好准备的了,点齐人马,便是可以出征。
只不过,为了隐蔽其间,徐长青把出征的时间,放在了晚上!
……
大明崇祯十四年,八月十八日夜,亥时中。
宁远东部海边,二十多艘大船,在百多艘小竹筏的护卫下,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大陆,贴着内海徐徐向北。
今晚海风很大,海浪来回叠伏,人处在船上,就好像飘在婴.儿的摇篮中一般,很有旋律感。
王朴和曹变蛟精神头都是不错,或者说都比较兴奋,他们还是第一次真正坐在这种战船上,都在甲板上扶着栏杆,饶有兴致的欣赏着海上的夜景。
第154章 又见超级大鱼
求收藏,求订阅,船多谢
“阿哥,咱们这么傻等也不是办法呀,你说,徐长青那个尼堪会来吗”
夜色有些寂寥,八月中辽西的夜,已经有了几分清冷。
加之需要隐蔽的关系,不能点火取暖,还是很折磨人的。
镶黄旗营地中,拜音图的四弟巩阿岱烟瘾犯了,又不能抽,烦躁的来回踱步,一边骚扰他的阿哥拜音图。
拜音图此时却是气定神闲,脸上挂着神秘莫测的笑意,“会的。徐长青一定会来的!老五刚刚传来了消息,徐长青营地那边,船队动了!”
“徐长青的船队动了”
巩阿岱精神顿时一振,难受的烟瘾都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阿哥,老五他,他是怎么得到这种消息的”
老五就是锡瀚。
他们哥几个都是老奴的四弟巴牙喇的儿子,是正儿八经的满清皇族,黄带子。
也不怪这哥几个对徐长青这么上心,哪怕忍着这树林子里可怕的大蚊子,忍着烟瘾,忍着没女人,也要狠狠的怼徐长青!
此时皇太极尸骨未寒,多尔衮纵然上位却依然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在满清内部,徐长青的首级可比洪承畴值钱多了。
很大程度上,能斩杀徐长青的首级,就代表着满清正统!
这让的这些满清王族勋贵们又怎能不上心
尤其是之前徐长青偷袭皇太极的时候,锡瀚亲领诸多侍卫,也曾去救援,却是接连被徐长青他们杀退数次,锡瀚也是因此背上了一顶摘都摘不去的大黑锅。
这厮正迫不及待的寻找着机会,想洗刷掉这个耻辱。
“呵呵。”
拜音图看着兴奋的巩阿岱,愈发高深莫测,“徐长青此贼,的确有点本事!可就凭他那点三脚猫功夫,就想跟咱们大清玩,还是太嫩了点!老五之前可是下了血本,徐长青那边,也有咱们的人!”
“原来如此!”
巩阿岱心神大定,“那就妥了!不过,阿哥,这徐长青极为歹毒,很可能后半夜才会过来!咱们得养足精神才是!”
“放心吧,我早有准备!”
……
就在拜音图哥俩兴奋的喝着酒提神的时候,却是浑然不知道,此时,位于舒适海湾中的徐长青众人,早已经舒服的睡下,今晚,他们注定要白等了,
这主要是拜音图太着急了,也太过刻意。
须知,徐长青此时早已经不是新手,之前,松锦还没开真正开启的时候,徐长青便已经在这片海域摸爬滚打的极为熟练,一度让诸多清军游骑不敢再在临海扎营。
此时,拜音图这羊群营地看着离海很远,有十几里,但是,周围一片平原,根本就没有遮掩。
而在这片平原的西、西北、北三个方向,还有着一片连绵的松树林,又距离清军主力这么近,不到三十里而已,徐长青岂会碰这种坑
不过,对于锡瀚安排在徐长青营地中的内应,徐长青倒是真没察觉。
……
次日清晨,拜音图、巩阿岱哥俩顶着黑眼圈一顿大骂徐长青不表。
此时的徐长青船队,已经贴着内海,绕过了希望岛,继续北上!
去掉了正面如山般压力后,徐长青船队的优势便开始展现出来。
完全可以挑着捡着来,只挑最优秀的资源,而不用再像是之前那般,只能是顶着清军的锋锐,拿人命来硬上!
游击战的精华,已经逐渐开始释放!
此时,经过了昨晚上的梳理,徐长青的目标也是逐渐清晰起来,那便是--------围困锦州的清军后心!
清军出征与明军有着极大不同。
后世,网络上骂人常骂‘一户口本’。
清军此时出征,基本上就是这个模式。
因为人手的匮乏,清军出征松锦基本上是‘一户口本’的节奏,除了必要的留守人手,真满洲基本上是壮丁齐出。
此时清军大部分主力都在围拢宁远,徐长青岂会跟自己过不去,去怼这种硬骨头
今天天气不错,小南风,使得船队可以借助些风向的威势,速度很不错,午后多点,便是抵达了之前徐长青在海边扎营的那个海边营地位置。
不过,为了避免被清军察觉,徐长青并没有着急帖向海岸,而是继续向北!
在这边多日的经历,让的徐长青很明白,晚间,这边多是北风,随时都可以南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