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跃马大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纸花船

    一听是辽东紧急军情来了,一屋子乌纱、大红、包括蟒袍玉带们,都是下意识安静下来。

    刚刚还在跟这帮大佬、言官们生闷气的崇祯皇帝,精神陡然也是一凛,忙对身边的王承恩道:“王伴伴,快传辽东军情。”

    王承恩就算一把年纪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却怎敢怠慢赶忙矫健的把情报拿过来,递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忙是展开来,仔细阅读起来。

    偌大的皇极殿内,一时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是看向了崇祯皇帝,就算是一众大佬们都是不敢在多言半字。

    现在的形势,在场之人谁又能不清楚这些来自辽东的情报,直接关乎着大明的国祚!

    就在这种令人几如要窒息的环境中,众人忽然看到,崇祯皇帝紧绷的面色,逐渐开始舒缓开来。

    旋即,嘴角边竟然露出了笑意。

    那被浆洗的都有些发白、还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龙袍,一时都是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拳头紧握。

    “这是……”

    一殿人微微有些骚动。

    难道,是辽东前线又有捷报传来了

    咱们大明的军队,战斗力什么时候这么强了

    还是,又是那个徐长青

    一众人都有些好奇,但此时天子不发话,众人只能是强自压抑着这种好奇等待着。

    自从营救锦州的战略目标确定以来,从辽东发往京师的情报,基本上秉持着每天都是数封的节奏。

    加之崇祯皇帝又是勤勉的过分的人,几乎没有休息,这使得许多没有话语权、只能跪在皇极殿之外、上朝当木头人的小京官们,耳朵都是被一个名字磨出茧来了。

    那个出身蓟镇、却是隐隐有着极为高贵血统的徐长青!

    “好!”

    “好!”

    “好啊!”

    这时,一直压抑紧绷着的崇祯皇帝陡然爆发了出来,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面色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的潮红。

    “王伴伴,快,快把捷报传给诸位爱卿看看。”

    崇祯皇帝兴奋的摩拳擦掌,把捷报又递给王承恩。

    这是崇祯皇帝的一个习惯。

    就跟徐长青令的那些




第120章 病急乱投医(第十更!)
    终于完了,吐血了兄弟们,跪求一发正版订阅支持啊!小船多谢!

    正应了《墨菲定律》的那个神推论,越害怕什么,偏偏越来什么!

    等消息传递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崇祯皇帝的兴奋很快便是被压制的无影无踪,整个人再次颤抖起来。

    但是……这次却并不是兴奋的颤抖,而是……震惊,愤怒,害怕,恐惧……

    明军主力的后路,居然被清军给抄了……

    就算崇祯皇帝再不懂兵事,也知道这到底是何等恐怖的东西啊。

    这稍有不慎,瞬间便是满盘皆输。

    刚才所有的讨论,兴奋,瞬时便是要化为泡影,沦为笑料。

    众人一看天子的模样,便是已经猜到了许多,都有些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说半字。

    心中更是在猜测不已,难道,主力吃败仗了

    可天子一时不把这情报传递下来,他们也只能是忍着。

    好半天,崇祯皇帝这才是稍稍舒缓,让王承恩把情报给大佬们传阅。

    这就是洪承畴的高明之处。

    笔架山大捷和明军后路被包,洪承畴几乎是同时知晓,但,发往朝廷的时候,他却是分开来,让天子和朝廷的大佬们先高兴一下,有个时间,然后,再告知他们形势的危机。

    如果放在寻常,洪承畴说不定还真不会这么做,毕竟,这样传递消息,多跑死几匹好马是肯定的了。

    但此时,为了大局,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不那么仓促,洪承畴也只能是穷其所有了。

    随着消息通传开来,皇极殿内又是一片纷杂。

    纷纷讨论起了现在该怎么办,锦州还要不要,主力要不要突围

    但是,依照现在的着这种状态,效率,以及流程,估计讨论个十天半月也不会有结果的。

    ……

    同一时间,笔架山大营。

    徐长青此时已经收拾完毕,与姚恭,吴三桂,曹变蛟,王朴,刘正杰,刘宇等人,来到了阵前,观察西侧两白旗精锐的动向。

    现在各方面虽是都极为纷杂,但形势已经趋向于明朗。

    明清双方的主力战场,不再是正面,而是换做了此时的笔架山西线!

    如果清军要合围,那,没的说了,明军想要不被包饺子,只有死战这一条路!

    必须要守住笔架山大营和这个缺口,拼死突围!

    如果清军不合围,那,就继续维持目前的态势,看谁先沉不住气。

    阵前的高台有十几米高,站在这么高的位置,加之今天天气不错,可以清晰的看到西线两白旗先锋的动向。

    他们已经在那条巨长的壕沟周围扎下了数个营地,开始南北向的大量挖掘壕沟土墙,做足了防御的姿态,并没有东进的意思。

    这让众人的脸色都是稍稍缓和了一些。

    不过,一时也没人说话。

    徐长青此时面色也是稍稍放松。

    大框架在,大明的公信力便在。

    这就使得那些逃跑高手们,就算有心思跑,却是也不敢轻易跑,必定要卡在位置上,动惮不得。

    可这究竟不是长久之计。

    皇太极和多尔衮他们肯定也是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围三缺一’,不急于贸然。

    而就算用脚指头想,徐长青也能猜得到,按照目前这种压抑的对峙状态,九成九,肯定是明军这边会先出问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几十年来,清军的底子,效率,执行力,早已经压制大明不止一筹!

    就算徐长青是穿越者,此时究竟实力有限,也很难真正破局,只能是等待机会。

    “哒哒哒!”

    就在这种沉闷之间,北方忽然有数百精骑飞速掠来,是明军。

    众人目光顿时被吸引,纷纷看过去。

    很快,来人便是到了阵前,是个副将,高呼道:“某是松山副将夏成德,奉督臣之命,请徐长青徐爷去中军议事!”

    夏成德怕这边听不明白,接连重复了数次。

    高台上,众人的面色都是变了。

    尤其是吴三桂,曹变蛟和王朴这三个总兵官。

    什么情况

    督臣居然让徐长青这个小游击去议事,而不是他们三个总兵

    而刘正杰和刘宇也是目瞪口呆,几如满眼都要冒金星了。

    什么是宠信

    什么是信任

    这就是啊!

    徐爷就算年纪轻,可在督臣的心目中,这等分量,简直了。

    吴三桂很快便是沉寂下来,英武的脸孔上沉寂如水。

    嫉妒么

    说实话,他此时的确有是点嫉妒徐长青和洪承畴的亲昵,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洪承畴为什么会叫徐长青去中军议事,而不是叫他和曹变蛟、王朴肯定是为了守卫笔架山要塞!

    须知,就算徐长青名头几乎要盖过他吴三桂了,可徐长青手里的实力,别说跟他吴三桂比了,便是刘正杰和刘宇都比不过。

    他吴三桂又担心什么

    这边,曹变蛟和王朴很快也是想明白过来。

    王朴笑道:“徐兄弟,恭喜了啊。”

    曹变蛟虽是没说话,但是却用眼神对徐长青示意,一切小心。

    徐长青脸上没有什么波动,可心中却是翻起了惊涛骇浪!

    “夏成德”

    “夏成德”

    这名字怎么就这么熟呢

    穆然,徐长青终于想起来,这不就是跟清军里应外合,直接破了松山城的罪魁祸首、大汉奸吗

    洪承畴现在叫他来传令是什么意思

    还是,夏成德此时已经叛变了,要找机会做掉自己

    夏成德此时嗓子都快喊哑了,大呼道:“徐将军,请速速前去中军,督臣在等着你。”

    看着夏成德着急的模样,徐长青想了一会,还是决定过去看看。

    不说夏成德人并不多,只有百多号,就算真的有真满洲在后面埋伏,徐长青也不虚,对自己的身手有足够信心。

    如果真的能借此为突破口,让时局发生变动,那绝对是赚的。

    很快,徐长青带着赵增金、二狗和七八十号亲兵,二百多战马,快速来到了这边。

    徐长青此时有近三百匹战马,虽说有小两百匹都是从金自兼那边缴获的高丽小矮马,爆发力不怎么样,但这些高丽马耐力都不错,两百多匹马在,碰到真满洲主力徐长青也有应对余地。

     



第121章 风起云动
    感谢风华二哥老哥的捧场,感谢老板。

    感谢萧尘135兄弟的月票支援。

    昨天有点嗨了,今天得缓缓,小船毕竟是中年人....有点刚不住了,明天再多更点吧。跪求订阅支持,兄弟们,这是根本啊。

    思虑半晌,徐长青慎重道:“督臣,眼下之局,卑职也说不好。慎重来看,还是相持更为稳妥。清军应该是等着咱们先犯错误呢。不过,咱们这边压力大,清军那边压力怕也不逊色。现在,恐怕只能是咬着牙硬撑了!”

    洪承畴缓缓点头,说不出的疲惫。

    他自是能感觉到徐长青的拘谨,但这种时候,他肯定也不能强迫徐长青。

    这东西太大了啊。

    大明的国祚,几十万人的性命,只在这一念之间!

    谁又敢在这种时候乱放炮

    看着洪承畴疲惫的神色,徐长青一时很有想说出自己计划的意思,但很快,理智便是战胜了冲动!

    屁股决定脑袋啊。

    位置的不同,必然也清晰的决定着立场的不同!

    看洪承畴的意思,哪怕到了此时,他依然没有放弃锦州,没有放弃天子与朝廷的希望。

    这就注定了,徐长青跟他很难尿不到一个壶里。

    不能为了这种愚昧的愚忠,让所有人把身家性命都赔在里面,连点种子都不留啊!!!

    徐长青之前也在反思,守住笔架山粮路,是不是……错了

    这些时日徐长青已经反复推演无数遍,想要改变松锦之战的结局,只有一条路!

    那便是---------走曹变蛟的破釜沉舟之路!

    但这其中的难度,太高了……

    历史上,曹变蛟之所以能偷袭到皇太极的大营之前,乃至是杀入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明军主力已经崩盘,清军主力在到处追杀逃散的明军,完全放松下来,防备不周。

    而此时,两军处在艰难的鼎力对峙之中,怎么可能有这种机会

    徐长青进帐前也观察过,乳锋山主峰上,有皇太极的王旗大纛,这死胖子的营地应该直接扎在乳锋山主峰附近。

    这让徐长青的计划如何实施

    难道要攻上乳锋山

    这怎么可能

    根本就是不现实中的不现实!

    不说乳锋山主峰距离明军控制区域最近的直线距离也接近十里,单单是乳锋山纵横交错的清军防御,怎么破

    而且,清军此时的构架相当科学,几乎是完美状态,就算是真的拼了性命能攻上去,周围的清军又岂能不支援

    所以徐长青只能等!

    等那个可以抵定乾坤、一击毙命的机会!

    不过,救下了笔架山粮路徐长青也不至于后悔!

    不说这救下了几万人的性命了,更是hold住了大局。

    在大局稳固的情况下,谁再露出底.裤,那很多东西就好说了。

    至于之前对王朴说的中策,锦州的事情,徐长青又怎能与洪承畴说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

    说白了,松锦之战,就是错误中的错误,尴尬中的尴尬,真的是大罗神仙都回天乏力!
1...5960616263...6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