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大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纸花船
可惜,他兄弟显然那没有他这么大力道,接连掉了两次,第三次才勉强举起来,好在也算是通过了。
顿时,这个满脸彪悍的汉子忍不住跪在地上,仰天而泣。
片刻,大汉也冲过来,无比兴奋的抱住他,哥俩抱在一起抱头痛哭,终于出头了啊。
“苍天开眼,祖宗保佑,侯爷开恩那……”
他们的老爹更是兴奋又激动的找不到北了,忙跪在地上,拼命朝着徐长青官厅的方向磕头。
但周围非但没有人笑话他们,反而眼神中都是止不住的羡慕,这家人,以后可是要发达了啊。
更活跃的是游走在周围的媒婆们,已经是满脸堆笑的上前来,开始打听他们家的详细了。
模范军的身份,尤其还是战兵,无疑是海城最好的通行证!
他们作为海城的脊梁,徐长青的手足,理所应当享受着最好的待遇!
周国锋也不由咧着嘴大笑,这两个猛男,可都是好苗子啊。
至于柔韧性和变通能力,等他们进了部队,有的是办法操练他们。
两兄弟赢的开门红,也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一个小高.潮,测试继续进行。
但接下来许多人可就没有哥俩这么好的先天条件了,十个人中,至少有六个要失败,只能无奈的被刷下来。
好在周围还有其他的募兵点,他们也不停留,赶忙收拾东西,去其他地方碰运气。
……
就在海城的征兵活动如火如荼,徐长青也不断巡视各个募兵点的时候,西北方向再次传来新的消息。
不出预料,面对清军‘连环扣’的死局,李自成已经有些刚不住了,模范军在前方的夜不收察觉到,西京已经开始有人口物资,连夜朝着郧阳府境内转移。
他们虽是很隐秘,一直在夜间行动,而且全是走小路,几乎不曾走过大路,却是依然被模范军的夜不收们探查到了蛛丝马迹。
徐长青这时正在王洪洋部视察,看完后便把情报丢给了王洪洋。
王洪洋看完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帅,鞑子太毒了哇!照他们这么搞,恐怕,李自成都不敢跟他们走一波正面,就会直接退入湖广那……”
徐长青缓缓点头。
这正是多尔衮和洪承畴等人的高明之处,——祸水东引!
而且,极有可能促成大顺国内部的分化。
毕竟,李自成之前已经分了不少地,这些有了地的大顺国老军,能不能跟着李自成走,还是个未知数。
这他娘的,清军明明没发力呢,却是生生用阳谋,直接扭转了被动局势,把压力推给了大明……
“老王,留给咱们兄弟的时间不多了那!”
半晌,徐长青长长吐出一口气。
王洪洋的脸色也狠厉下来:“大帅,咱们现在马上九万人规模,至少能抽出四万人出外作战,狗鞑子要真敢乱来,咱们绝不能让他们这么舒服了!”
……
不到十天时间,模范军新编的四万人编制,便已经招收满员,迅速进入了新兵营的操练状态。
天下也是有更多的消息传过来。
在大顺国往郧阳境内转移了六七天的人口物资之后,左良玉的夜不收终于是发现了猫腻。
但‘平贼将军’却没有加强对西北一线的布防,反而是以此为借口,对朝廷狮子大开口,要求每年再加饷一百万两。
消息传到南京,内阁哗然,旋即朝堂哗然。
南京方面究竟是‘候补’政府,都是虚职,他们以前哪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
现在,整个南京都吵成一团。
而不多时,左良玉的亲笔信也送到了徐长青手上。
信中,左良玉大肆对徐长青哭穷,声称他麾下的诸多儿郎,今年还没发过饷,过年大家都是紧巴巴、勒紧裤腰带过的,若不是他一直在尽力压制,恐怕早就出事了。
末了,左良玉则是隐晦的表示,若是加饷成型,他会分给徐长青五成……
徐长青看完信不由一阵冷笑。
左良玉这糟老头子,着实坏得很!
几句话便是想把他徐长青也拉下水。
徐长青此时的确很缺银子,却是还不至于用这么下作的手段。
朝廷此时的确缓过来一些气,但此时究竟才将将春耕,今年的秋粮怎么也得到下半年再收,又哪里去给他弄这么多银子?
这狗日的分明就是在搞事!
他必定与清军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
不过,气愤过后,真正冷静下来,徐长青也逐渐摸透了多尔衮他们的这盘大棋。
大清国就是要把大明搞乱!
越乱越好!
关键大明这帮人,着实经不起挑拨,左良玉此时只是投石问路而已,如果朝廷一旦处理不好,刘良佐、黄德功、包括刘泽清他们,肯定会跟上。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真正大浪淘沙的时代,即将开启了!”
徐长青点了一袋烟,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让自己整个人都沉浸在烟雾缭绕中。
越是困难,越要守住本心,越是要把握好自己!
现在,什么都是虚的,把握好自己才是真的!
只有也只能先保证好模范军的锋锐,才能在未来的变局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
接下来几天,史可法、马士英,包括周皇后的亲笔信,像是雪片一样朝着海城飞来,希望徐长青出面来压制左良玉。
徐长青却直接不予理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练兵之中。
模范军此时看似是征召了四万人,但战兵真正面向民间征召的,只有两万人出头,其余的都是预备役辅兵,换上军.装就可以直接加入战兵序列。
不过,后续的预备役辅兵也需要补全,算起来还是征召四万余人。
这看着是个没所谓的数字游戏,其中差异却是天差地别,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模范军的战力,保证模范军的骨架。
一晃,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初,天气逐渐开始燥热。
面对徐长青的沉默,不出意外,刘良佐、黄德功、包括刘泽清也跟着闹起来,要求朝廷加饷。
左良玉甚至以放弃襄阳作为威胁,继续对朝廷加码。
周皇后这时再也忍不住了,派了她的一个心腹宫女,亲自过来海城见徐长青,希望徐长青出面。
“呜呜……侯爷,太后,太后这些日子几乎天天哭,眼睛都有点不好了……”
这宫女三十出头,长的看似很清纯,却明显在宫中已经日久,一边委委屈屈的哭着,一边却在偷偷打量着徐长青的神色。
“她还好吧?”
徐长青慢斯条理的看着她,没有丝毫波动。
宫女忙带着哭腔恭敬道:“侯爷,太后,太后估计最近十天半月就要……生了……”
“……”
徐长青一阵沉默。
这他娘的……作孽了……
但此时,新军已经逐步走上轨道,模范军出外作战的条件已经趋向于成熟了,也到了徐长青该表态的时候。
看徐长青不说话,宫女大气儿也不敢喘,卑微的等待着徐长青的回复。
半晌,徐长青道:“太后,还有皇爷是什么意思?”
见徐长青终于开口了,宫女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忙道:“回侯爷的话,太后和皇爷的意思是……可以,可以加一部分饷,但是,不能加的这么多啊。若是侯爷肯出面,朝廷将为侯爷和模范军加饷二十万两。至于其他人,只能,只能加饷十万两……”
徐长青不由笑了。
他早就料到周皇后,包括朱慈烺和内阁会做出这种选择。
左良玉他们四部,加起来三四十万的规模,又处在大明腹心,直接威胁到南京的安全,南京朝廷根本没办法钳制他们。
但此时妥协,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让左良玉他们的**不断加大,从而无法收拾!
不过,对徐长青而言,这却是个好选择。
只要四部能多稳一会儿,徐长青和模范军便能多一些时间,准备的更为充裕!
此时,摆在徐长青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在清军动手的时候,捅清军的菊花,迫使他们放弃对流民军的围剿。
再者便是提前赶赴湖广沿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两者各有优劣。
但具体如何选择,还是要根据时局变化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半晌,徐长青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我马上给太后回信!”
第670章 柿子,要先挑软的捏!
“父帅,朝廷的最新消息来了!”
襄阳,左府。
左梦庚拿着情报急急冲进了左良玉的内书房。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左良玉此时正在跟几个心腹幕僚议事,一看到左梦庚冒冒失失冲进来,脸色顿时冷下来。
“额,是……”
左梦庚也回神来,忙恭恭敬敬的对几个幕僚行了礼,这才再次道:“父帅,几位先生,朝廷最新的旨意下来了,皇爷和内阁已经同意加饷,不过加的不多,只有十万两。听闻,是徐长青对此事表过态之后,皇爷和朝廷这才下定的决断……”
说着,左梦庚把内阁的公文恭敬递给左良玉。
左良玉看完不由嗤鼻冷笑,随即丢给幕僚们传阅。
幕僚们看完后神色各异,其中一个身份明显很尊崇的锦衣白净胖子笑道:“东翁,海城候到底还是明理之人呢,他就算跟咱们过不去,也不会跟他自己过不去的。此次加饷虽少,却是个好兆头啊。”
另一个瘦山羊胡却冷笑:“徐长青此人,机心深沉,他肯表态,必定是得到了比咱们更好的好处。东翁,目前的事态,鞑子对流贼动手,只在旦夕之间!依学生的意思,咱们不应就此放手,还需继续对朝廷加码。十万两银子,这是把咱们当叫花子呢!”
其他几人也纷纷表态,不过,保守的居多,不赞成现在继续做这出头鸟。
左良玉缓缓点头,却是看向了左梦庚,“梦庚,你有什么思虑?”
“额……”
左梦庚一时间冷汗都渗出来,没想到他爹居然当众询问他的意见,但他也很明白左良玉的意思。
这几年,左良玉的身体已经不是太好,已经想让自己在这种重要场合发出声音了。
深深吸了一口气,左梦庚逐渐平复,飞速的理着思绪。
他已经而立的人了,这一路走过来各种经验都还是很丰富的,但他更明白的是,他并不是说最正确的局势才是对的,而是必须让他爹安心。
很快,左梦庚已经有了决断,规规整整的恭敬道:“父帅,以孩儿之见,我大军此时还是当以稳妥为主。流贼若是被鞑子逼退,必定会入湖广,战事恐一两月之内就会爆发。与其与朝廷纠结,一时半会什么都拿不到,还不如先把能拿到的拿到手里……”
待左梦庚说完,几个幕僚眼睛都是一亮,这位少帅,长大了啊。
左良玉也是颇为赞许的看了左梦庚一眼,俨然很满意左梦庚的答案。
他这一辈子,冒了一辈子的险,方才闯出这番基业,左梦庚再冒险,那可就不一定有他的这种运气了。
“你能有这种想法,倒是不错。坐吧。今日的议事,你好好听着!”
片刻后,左梦庚这才回过神来,忙振奋道:“是。”小心坐在了最外围的小椅子上。
……
朝廷的公函下发后,左良玉没有再挑头闹事,却是又给朝廷出了个新的难题,要求提前拨付今年的粮饷。
好在黄德功、刘良佐、刘泽清他们这时也捕捉到了一些风向,没有跟着继续闹,让朝廷勉强还能应付。
消息传到海城,便是徐长青也不得不佩服左良玉的老辣了。
怪不得他一个大头兵,短短几年时间,便是混到了这种规模!
候旬当年对他的提携,其实真的只是锦上添花,哪怕没有候旬,依照左良玉的精明,出头也是早晚的事儿。
这厮,纵然名声不好,却究竟是实力派,必须得慎重对待那。
……
六
月中旬,清军终于在西北动手了。
他们以豪格、阿济格、阿巴泰部为辅,以吴三桂、白广恩、唐通,包括孔有德的乌真超哈、尚可喜等部为主,从六个方向,直接插入到了关中腹心。
大顺军虽是提前封锁了诸多河道,却耐不住清军早有准备,被接连突破,加之秋收还早,大顺国的物资已经极度匮乏,两天不到,大军便是逼近到了西京沿线。
然而,到了西京沿线后,清军的动作却是慢下来!
六月十九,双方在西京城外展开大战,大顺军一度取得了不小的优势,但最终还是被逼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