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赵国当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牧羊山人
    “榜前人少了,我们去看榜罢。”吴乐康打断他们的交谈。
    宋玄见他们几个离开后,也带着伍彦前去看榜。
    “宋七哥,你在这儿等我吧。我进去看榜,那头太挤了。”
    宋玄连忙拉住他,“你也别去,一会人就散了,不急这一会。”
    他拉着伍彦转到衙门一角站着,周围满是闹哄哄的交谈声。
    “快看看,谁是案首!”
    红榜前挤满了人,大红案纸上,案首的名字比其他人的名字更粗,更大几倍。
    真巧,宋玄侧头一看,又看到方才在桥上交谈的那三名学子在他前面看榜。
    “袁兄,你得了第四名,恭喜。”赵怀信轻捶袁齐光肩膀一拳,继续道:“你可得请我们去鼎香居喝一杯啊。”
    “赵兄,你也逃不掉,你亦是榜上有名的。”
    “哈哈,不足谈,不足谈,区区三十五名。”
    赵怀信摇摇折扇,笑着对他们道,“我这排名就不请客啦,哎案首是谁,吴兄你再去看看。”
    吴乐康点点头再次挤了进去。
    “不看也知道,定然是周泰初了。”袁齐光面带微笑,转眼看向赵怀信。
    然而,赵怀信的余光却看到后面一个熟悉的人影,袁齐光顺着赵怀信的
第十一章:祖上显灵了
    “云吞,云吞,好香的云吞哟——”
    “黄二娘,再来一碗云吞,多加香葱。”
    “好嘞”
    坐在马车里的宋玄听到那一声乍落,一声又起的叫卖声不觉叫停了马夫,伍彦抱着书随着宋玄下了马车。
    两人徒步在西关大街上,街角的红梅暗香浮动,伴随着大街的叫卖声跃然眼帘,热闹的叫卖声更是引得巷子里的孩童不安分地探出小脑袋,
    东桥那头架起个摊子说书的老儿,说罢一段又唱起了一段,那神情认真得一丝不苟。
    徜徉在青瓦白墙的西关大街中,不远处的一座花神庙聚拢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宋玄看向身侧抱着书的伍彦疑惑地问道,“今日街上怎这般热闹”
    “宋七哥,二月十五就是花朝节了,到时会有迎花神庙会,大家都在准备着呢。”伍彦年纪还小,看到街上这般热闹,加上宋玄得了县案首,他的内心十分雀跃。
    宋玄今日本来是约上任立一同去县衙看榜的,没想到任立再覆回来之后竟伤了风寒,行动不便便作了罢。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考生本人去看榜,因为村正一大早就派人去县衙候着,发榜情况也早早传回了西关。
    西关清平路一巷的第一间大屋就是村正的家,此时屋里屋外站着几个正好有空又爱看热闹的村民。
    “哎,吕顺回来了。”
    “呀,咱们村可有过县试的”
    任立家里的人也来到村正家等消息,虽然他们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任立已考了好几年都没过,这一次估计希望悬着,但他们还是急切地问上一句。
    “我们家任立可过了”
    吕顺回到吕家一口气还没顺下来,闷了一口茶对他们摆摆手,摇头道:“可惜了,可惜了。”
    “让任立回头加把劲,明年再考罢。”
    此话一出,村民也暗暗嘘声。
    “我就说嘛,县试哪有那么好考的。”村正的儿子吕山突然从屋内走了出来,嘴里还嘟囔了一句。
    村正吕青柏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回去。在吕青柏眼里,他的儿子县试第一场都没过,还好意思出来说丧气话,也不嫌丢了他的脸面。
    然而,吕山认为,这并没有区别,都是没过罢。
    “宋玄过了。”
    “什么!”
    吕顺缓过气来,又冒出的一句话让屋里屋外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吕青柏首先收敛心神问道:“你是说,宋七过了县试”
    “回老爷,那红案上确确实实写着宋玄的名字。”
    初初不相信的村民也信下了,那红案写的哪能有错。
    正正经经在学馆读书的考了好几年考不过,但他考一次就过了。
    仅凭运气是过不了县试的,村名更相信宋玄有过人的天资。
    “第几名”
    想来是低端的名次,吕青柏在案前端起一盏茶正欲呷一口。
    “是第一名。”
    “第、第一,得了第一名案首!”
    “咣当”一声,吕青柏惊得打翻了茶盏久久不能回神,他的嘴里细碎地念叨着,“咱们西关竟然出了一名案首,竟然有人得案首啦!”
    “快,快,吕顺你去泮塘学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先生。”
    屋内外的村民们一时间也回不过神来,他们都不敢相信,一个学馆的扫地小子能考得案首!
    忽然,任大娘扯扯任老爷的衣袖把他拉出村正的屋子。
    “你扯我回来作甚”任老爷理理衣衫不解道。
    任大娘忽然神神秘秘凑近任老爷身侧道,“当家的,我看那宋家阿玄定然是得了文曲星高照,或是祖上显灵了。”
    如此,这般。
    听了任大娘得话,任老爷点点头,两人鬼鬼祟祟地往西关正街东段的荷溪三巷跑去。
    宋家旧宅前,泥瓦房因年久失修早已坍塌,远远看去只余门前两棵桂花树还青翠,走进院子水井旁生长满了野生的葵菜和谷子。
    “当家的,来帮把手。”
    任大娘双手握紧宋宅门前的桂树,欲将它连根拔起。
    “来了,来了。”任老爷连长衫一撩,使上劲来拔。
    任大娘一边使劲,还念叨着,“立儿明年还得继续考县试,这宋家的东西可都是沾过案首的光。”
    “不错,咱把桂树迁回宅前种着,明年立儿准能过。”
    虽然,两人是悄悄来的。但这一举一动,也瞒不过住在宋家隔壁的林夫人。
    林夫人依靠在门前,手帕捏紧,牙齿也跟着咬紧道:“宋家那小子竟然得了案首!”
    “霜儿,你快到村正家打听打听,看是不是真的。”
    那头,村民从村正家里散去后,宋玄得案首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西关。
    所以,等任家夫妇喘着气将宋玄旧宅中的桂树扛回家时。
    一路上,不少村民打听到是怎么回事。
    如此,不到一天的时间,野草丛生的宋家旧宅变秃了。
    ……
     
第十二章:濂溪书院的邀请
    宋玄刚踏入学馆,就听到正屋传来说话的声音。当然,屋内的人也知道宋玄回来了。
    伍彦先将书抱进去给陈先生,又走了回来,“宋七哥,先生叫你进去。”
    宋玄进去后,见陈先生正在陪同几位客人喝茶,于是他上前请安。
    陈先生点了点头,随即向宋玄介绍坐上一位年约五十神情恬淡的男子,“你回来了,快来见过濂溪书院的周山长。”
    宋玄上前一步,对着周山长行礼道:“晚辈见过周山长。”
    周山长审视他一番,点点头。
    陈先生又转过头来,对着坐下的几位年轻人,淡淡一笑道:“这几位都是周山长的高徒。”
    宋玄听罢,转身看向那几位年轻人。
    “在下宋玄,几位兄台远道而来,玄不胜喜悦。”
    为首文质彬彬的学子也站了出来道:“在下周泰初,有幸一睹案首风采亦是欣喜。”
    周泰初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待宋玄也坐了下来之后开口道:“红案下发后,我曾品读过宋兄的答卷,宋兄文采斐然,见地独到,泰初佩服。”
    “周兄夸奖了,玄常闻周兄高才,笔底波澜,堪比日月,诗更是写得极好。”
    ……
    不多时,两位先生让几位学子去文塔祈福。
    待他们走出正屋后,周山长与陈先生相视一笑,转而各自端起一盏茶喝了起来。
    屋内静了好一会。
    “邵中啊,你可是教出了个好学生。”周山长不由点点头:“明年就是郡试了,你可有想好让他在何处进修”
    陈先生一笑,端茶虚虚吹一口,“这个,这个倒是还未决定。”
    此时,周山长的脑海里又浮现那人气定神闲地端坐案前,没有一丝得了案首的沾沾自喜。
    确实难得,确实难得。
    周山长在心中概叹,不多时眼神里多了几分热切,于是伸出手去拍了怕陈先生的手背。
    “邵中,宋玄可是个好苗子,待在西关这个地方倒是屈才了。”他一顿,又道:“我们这些为人师的,不都是为了学生将来能有个好前程,不是”
    陈先生一笑,“茂叔说的是。”
    周山长见陈先生面色无一丝急意,他的手交握了一下放开后掏出一封推荐书。
    陈先生余光一瞥,山羊胡子动了动。
    周山长很满意陈先生此刻的神情,当初为他学生写推荐书时可不正是这般。
    “邵中,你推荐的学馆弟子吕山,我们濂溪书院收下了。”
    “如此,多谢茂叔……”
    未等陈先生说完,周山长接着道:“邵中不必客气,既然一个学生也是收,两个学生也是收,不如让宋玄过了花朝就收拾东西去濂溪书院住下”
    “呃,这个、这个嘛,我会转告宋玄。”陈先生捋了捋胡子,“到时候他要是愿意去,我自然是乐意的。”
    有他这句话,周山长算是放下了心。凭着濂溪书院的声名,只要不是傻子定然会选择前来进修。
    文塔前,宋玄不期然地打了一个喷嚏。
    “宋兄,莫不是伤了春寒。”周泰初慰问道。
    宋玄摆摆手,“无碍,身子好着。”
    周泰初负手走在前面,偶尔回首看向大青砖砌成的文塔,“这塔虽不高,亦比不得城庙的精美,却在古朴中散发着灵气。”
    “确实。”
    濂溪书院一学子忽然说道:“这儿可真热闹。”
    “嗯,等过两天到了花朝节,到时会更加喧闹。”宋玄尽着地主之谊解说着。
    周泰初忽然回头看向宋玄。
    “如此,不如到时候我们约上三五好友一同前来聚个诗会。”
    “诗会”宋玄沉吟。
    “宋兄,到时候一起参加罢。不然花朝过后书院就开课了,到时候哪里有时间出来。”濂溪学院另外的几名学生也附和道。
    “不错,到时候宋兄可得在诗会中露一露脸。”周泰初笑了笑。
    ……
    暮色渐起时,周山长带着濂溪书院的学子回去了。
    陈先生将案边的两本书一并放到侧边,突然他站了起来,走
第十三章:花朝节前
    雨是不知何时开始下的。
    等宋玄清晨起来时,鼻尖一瞬氤氲着院中青草与泥土的清冽味,而雨已经停了。
    他用过朝食后,手里拿起一本《清平话本》来到小院中慢慢看了起来,这可是现下卖得最热的一个话本。
    当他看到“卷三-西湖记”,书生奚宣在西湖边结识了一名叫白茆的女子,可随她归家后被白茆之母白娘子困了大半年,要想逃离就取他心肝的情节时,竹树下的小羊不安地叫了起来。
    “咩,咩咩咩”
    宋玄心想羊兄可能是饿了,于是连忙放下书,转身去院子东侧拔一根萝卜给它吃。
    “咦我的萝卜呢。”
    宋玄见那一小块种着萝卜的地已经被翻了个遍。
    “宋七哥,村正来了,而且送来了好多东西。”伍彦抱着一盒盒礼品走过月亮门。
    伍彦见宋玄站在萝卜地前不动时,恍然说道:“村正在参观泮塘学馆时,得知这萝卜是你种的,二话不说就将它们都买走了。”
    “卖了”宋玄一愣,笑了笑,几个萝卜能值几个钱。
    伍彦连忙把礼盒一股脑放在井边的石案上,伸手掏出一个钱袋子递给宋玄。
    “宋七哥你看,没想到我们家的萝卜那么值钱,村正给的钱,竟比街上的多十倍不止。”
    宋玄淡笑,“钱你拿着,回头再种些萝卜,羊爱吃。”
    “好,我这就去寻些种子来。”伍彦将礼盒抱进屋子又跑了出去。
    “羊兄,萝卜是没得吃了,来一把鲜嫩肥美的早春青草吧。”宋玄到棚子里拿出一把青草放到小羊面前。
    羊凑了过去,嗅了嗅,舒坦地扯开嘴来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