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姐妹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亦舒
 沈老二看见老三哭了,更加激动。
 他们的太太见丈夫哭,也跟着抽噎。
 尹白与台青站在一边发呆,她们一直以为父亲是擎天石柱,天塌下来尚不动于色,谁都没见他们淌眼抹泪,可见是尚未遇到伤心事。
 大伯伯倒是非常镇静,伸出两条手臂,一左一右搭住老二老三的肩膀,一直往前走。
 妇孺们不知他们要走到什么地方去,只得用力扶推着行李跟在后面。
 尹白的视线一直没脱离过沈描红。
 此刻描红把双手插在裤袋中,目光凉凉的,打量尹白与台青。
 台青胆怯,无论如何不肯率先与描红打招呼。
 尹白只得做中间人,唉,谁叫她是大姐。
 她笑一笑,作一个港式手势,“我是你的姐姐沈尹白,这是你妹妹沈台青。”
 沈描红眯一眯眼睛,活泼的笑了,露出雪白小颗编贝,别人倒还禁得起,一直跟在尹白身后的纪敦木先生却觉得一阵晕眩。
 老天老天,他心里边嘀咕,这沈家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天底下的菁华,都叫她们吸收去了不成。
 奇怪,他想,忘了自身也有一半中国血统,东方女孩子里可丑得离奇:五短身裁、平扁面孔,一脸疙瘩,要不就是美人胚子,十全十美,竟毫无中间路线可走。
 此乃纪先生毕生钻研东方妙龄女性之绝学,得此结论,非同小可。
 前面停着一辆九座位面包车,他们连人带行李全体登车。
 尹白问描红:“令堂呢?”
 描红看着纪敦木,一脸诧异,写满了阁下你是谁?
 明明是个外国人,褐色头发,咖啡色眼珠子,怎么会是同道人?
 一边回答:“母亲在祖父母家等我们,现在就去。”
 南京路上新建筑地盘林立,都是高楼大厦,夹杂在旧房子之中,一看就知是建设中城市。
 台青一面红旗都没有看见。
 回家,她打算把一切经历详细地告诉同学。
 纪敦木先在宾馆附近下车,约好晚上再来。
 沈家三兄弟在车中絮絮而谈,尹白发觉母亲已靠在车厢内瞌睡。
 台青一时找不到话题,尹白只得主持大局,问道:“这次从北京赶下来可辛苦?”听说描红在北大念外文。
 描红笑道:“我愿意用英语回答这个问题。”
 尹白连忙正襟危坐,“欢迎。”
 “有错误请改正我。”已经是标准美国口音。
 台青大吃一惊,她不愿意在三姐妹中考第三名,竖起耳朵听。
 描红说:“北京夏季也很热,但在冬日,暖气设备比上海好得多。”
 尹白鼓掌,“讲得好极了,但上海人与法国人说英语时齿音都太重。”她示范几个单字。
 台青忽然开口了:“祖父母身体可好?”
 描红答:“非常健康,七十多岁的祖母还亲自主持家务,不需人照顾。”
 台青说:“家父说很惭愧,多年来靠大伯伯与三叔照顾他俩。”
 描红也很得体:“地理环境所隔,加上政治因素,令二叔无暇照拂长辈,亦是不得已之事。”
 尹白手心冒汗,应付不了这两位伶牙俐齿的妹妹倒是事小,怕只怕她俩更加要看扁了殖民地居民。
 女孩子到底是女孩子,描红问:“请问香港流行白衬衫卡其裤吗?”
 尹白吁出一口气,这个问题她胜任有余,“我们穿衣服相当随便,跟随潮流之余,也选一些适合自己性格的式样。”尹白不愿多讲,她不想描红误会她把毕生精力都用在吃穿玩这种事上。
 描红说:“你并没有熨头发,尹白。”
 台青说:“你也没有呀描红。”
 尹白说:“台青也是直发。”
 然后三个人一齐说:“直发不但好看,也容易打理。”
 沈太太醒了,笑问:“你们三姐妹在唱歌吗?”
 六只明亮的眼睛齐齐有犹豫之色,要找一首三人都会唱的歌,还真的不容易。
 忽然之间她们灵机一触,几乎是同时说出“邓丽君”三个字来。
 小邓救了她们,三姐妹高声唱出月亮代表我的心。
 尹白唱得最差,歌词漏掉一大截,普通话亦不甚准,可是她笑得最爽朗。
 唱到一半、尹白看到大伯伯转过头来,微笑享受的看着她们,额上皱纹忽然变得柔和。
 尹白垂下头,她的双眼也润湿了。
 白发萧萧的祖父母站在门口等待儿孙。
 走上相当黑相当旧的楼梯,台青温柔地拉着奶奶的手,尹白与描红跟在后面。
 再没有更动人的一杯茶时间了。
 明知无法把四十年来的苦乐—一数清楚,也尽量抢着把大事拿来讲。
 尹白忽然知道,这次回家,她再也不会为一点点小事刻薄指摘讽刺同事,再也不会任意闹别扭发脾气。这同看见了祖父母有什么关系?她不知道,反正眼光胸襟都已放宽,个人意气再不重要。
 对于他们的父亲来说,这可能是四十年来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之一,对于尹白,她能作该次聚会的见证人,已是她毕生难忘的经验。
 祖母个子小,比她们足足矮一个头,拉着尹白先问:“你最大吧,已在做事了。有没有对象?”近八十岁的人,口齿还非常清晰。
 尹白很少接触年纪耄耋的长辈,有点不相信人体的功能可以完美地操作这许多年,故此对祖母一言一动,都是轻轻的,怕她年迈脆弱,经不起大声大气。
 台青比较习惯,她外婆的庶母仍然健在,大时大节,都有机会见面。当下台青亲昵地自端一张小凳子,坐到祖母身边。
 做姐姐的尹白反而显得笨拙。
 她并不介意,退到一角,见茶几上一只果碟上放着大白兔牌牛奶糖,正是她自小最爱吃的糖果,便顺手取过一颗,剥了腊纸,塞进嘴中,这才发觉肚子有点饿。
 她走近窗户看街景,只见窄窄一条巷子,这就是著名的弄堂,无数活动在进行中,孩子们追逐游戏,小贩摆卖,主妇们交换意见,好热闹的风景。
 尹白忽然转头问:“亭子间在什么地方?”
 描红笑,“现在已经没有亭子间嫂嫂了。”
 尹白被她猜中心事,忍不住大笑起来。
 老祖母诧异地看过来,许久没听到如此尽情放肆的笑声了,一定是尹白,都说在香港长大的人多多少少沾些外国脾气,果然不错。
 室内光线并不明亮,老祖母双眼又忽略若干细节,只觉得尹白与描红站在窗前似双妹牌。
 尹白与描红说:“我们的故居并不在这个城市。”
 描红点点头,“祖父在北京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人定湖北巷的老宅出生。”
 尹白把衬衫拉松透透气。
 描红说:“热。”
 尹白点点头,“台北是个盆地,也热,我在那边中过暑。”
 描红看看台青,“她好象有点怕我。”
 尹白本来想笑谑地说:因为你太红。
 终于没有,忍下来,很得体地为台青解释:“这次探亲对她来说是极大的冲击,不比我,我俩到底算住得近。”
 “不过也是第一次见面。”
 台青终于陪着笑走过来,尹白既好气又好笑,叫描红主持公道,“这人,我言语上稍有得失于她,她追贼似打我,咬住不放,不过换个地头,就这样怯生生,真可恶。”
 描红讶异,“你们有什么好吵的?”都在资本主义社会长大的嘛。
 台青直向姐姐使眼色。
 尹白只得给她留三分面子,顾左右言他,拉过手提行李,取出一只小小耳筒收音机,交给描红,“这是你托带的。”
 台青搭讪地给描红示范,把微型耳机塞进耳朵,按下钮,忽然听到电台播出慷慨激昂的调子,她觉得新鲜,便侧耳细听。
 尹白问:“是什么?”
 台青把耳筒交予尹白,尹白一听,并不陌生,是黄河大合唱,又交还台青。
 台青刚刚听到一个男中音悲凉地唱: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另一人凄怆地答: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台青连忙摘下耳机。
 描红接过,一边听一边照旋律哼。
 尹白明白这曲子带给台青无限震荡,便拍拍她肩膀。
 大伙这才一起到外头吃饭。
 尹白好想把纪敦木叫来,又不好出声,只盼望长辈之中有人体贴她,可是今天所有的长辈,都成为小辈,谁也没提起。
 饭后大人们坐旅馆房间喝咖啡聊天,三个女孩子正寻找出路,纪敦木这个救星出现。
 “我们上舞厅去。”他说。
 女孩子们同意跟他去观光。
 尹白笑,“纪,劳驾你说一下。”
 当下他们买了入场券入场。
 尹白见台青在暗暗算数比较民生,便说:“十块钱跳两个钟头,还真不便宜。”
 台青说:“我们那边的接吻才收三百五。”
 描红霍地转过头来,“三百五接一个吻?”
 “‘接吻’是一间跳舞厅的名字。”
 “多么猥亵!”描红不置信。
 台青要分辩,尹白连忙拉拉她衫尾,台青只有噤声。
 纪敦木忙着向描红解释伴舞制度的历史、沧桑、黑暗、血泪,尹白觉得好笑,台青认为有趣,描红却震惊到极点。
 纪敦木的感受与众不同,他深深感动,他从没想过他说的话会得到女孩子这么大的注意力。
 尹白一向对他的口头禅是“废话少说”、“集中话题”、“你有完没完”,尹白从来不给他好脸色看,但是她两个妹妹来自不同的社会,她们比较温柔,比较懂得尊重异性。
 纪敦木看尹白一眼,尹白完全明白。
 “跳舞吧。”尹白站起来。
 小纪在舞池里说:“你妹妹可没叫我长话短说。”
 “她们年幼无知,不晓得你是坏人。”
 “尹白,你是一个没有良心的女人。”
 “在我们那里,女人若有良心,会叫豺狼吞吃。”
 小纪摇摇头。
 尹白说:“别抱怨了,快去请我妹妹跳舞。”
 “遵命。”
 描红问尹白,“刚才纪君说的,都是真的吗?”
 尹白解释,“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社会现象。”
 “嘿,还说香港女性的社会地位比哪里都高。”
 尹白一时语塞。
 描红欲言还休。
 尹白只得说:“我慢慢才跟你谈这个问题。”
 乐队奏出吉他巴,小纪领着台青,在舞池中飞转,好象表演一样,十分触目。
 描红问:“他是你的男朋友是吗?”
 不知恁地,尹白用很轻描淡写的口气答:“十划都没有一撇呢。”
 他需要多看看,她也有权再浏览。
 台青回座,笑说:“真正痛快。”
 小纪又请描红跳狐步。
 尹白没有想到他这方面有才华,倒也刮目相看。
 这个晚上,便宜了小纪。
 纪敦木太知道了,自从大学毕业他还没试过一拖三的风光。
 他乐得要命。
 回座他希望再来一次,“明天我们去看电影。”
 真没想到女孩子们一口应允下来。
 尹白对看电影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太浪费时间了,但是她赞成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去观光它的戏院,这对了解当地民生有点帮助。
 晚上,描红到静安希尔顿来陪她们。
 尹白与台青睡一间房间,临时搭张折床,尹白率先礼让,要睡折床,三姐妹抢半晌,结果台青胜利,她的理由:年纪小,睡小床。
 一整天尹白暗暗留意描红的心理状况,她真是一个勇敢骄傲的中国人,也许物质生活上有可能输给尹白与台青,但并没有以此为憾,尹白肯定描红得到父亲的优秀遗传。
 临睡,描红好奇问:“尹白,你脸上擦什么?”
 台青笑着用上海话答:“白玉霜。”
 尹白怪不好意思,大腐败了,她说:“广东人叫雪花膏,是一种外敷美肤品。”
 描红笑,“擦了会长生不老?怎么象浆糊。”
 尹白禁不起她的揶揄,喃喃道:“你们别恃着比我小几岁,将来,只有更紧张。”
 台青笑声最响亮。
 尹白走过去,两手用力翻转她的折床,台青滚到地下,被褥堆在身上,仍然遮不住笑声。
 描红不知她俩是玩惯了的,只是骇笑。
 台青半晌挣扎爬起,对描红说:“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尹白问:‘刚才为什么不拿出来?”
 台青讪讪的,“不好意思。”
 是一只音乐盒子,收在一只婴儿型的洋娃娃里,开了发条,洋娃娃的头会转动,腹部发出细碎的乐声。
 尹白受了催眠,累极,倒在床上便睡着。
 第二天她先醒来,妹妹们尚元龙高卧。
 小台青睡得十分香甜,面孔宛如似十五六岁小女孩,一额头汗毛,整张脸都没有一点斑,粉团似。
 再看那边的描红,压着一条手臂,打侧面孔,侧影俏丽,活似一幅海棠春睡图。
 尹白不想吵醒她们,到浴室换衣服要到楼下吃西式早餐,洗罢脸出来,描红已醒。
 她向台青呶呶嘴,“一看就知道是天之骄女。”
 “你也是呀。”
 描红不否认。
 轮到她到卫生间去洗刷。
 尹白忽然想起来,“祖父母家里有没有现代抽水设备?”
 描红答:“去年装上了。”
 尹白放下心来,切身问题必须关注。
 “让她睡,我们出去吃早点。”
 描红笑,“要叫她的,不然事后一定发脾气。”
 谁知台青这时哗哈一声自折床跳起来,原来醒了有一段时间了。
 在走廊里碰见她们眼肿鼻肿的父亲,他们要到外头小店去吃烧饼油条。
 尹白听见她父亲诉苦:“广东油条,吃过吃伤。”
 尹白又看见她母亲给父亲老大白眼。
 尹白想,怎么嫁外国人?华人乡土观念那么重,象父亲,娶了广东太太近三十年,一有机会,就诉苦指广东食物坑了他。
 尹白跑到沈太太身边去支持母亲。
 沈太太悄悄说:“昨夜谈到天亮。”
 小店桌椅十分油腻,尹白习惯西化生活,情愿在大酒店咖啡厅进出,但看到平日对食物相当挑剔的父亲如痴如醉埋头苦吃,她也豁出去了,连吃两只叫做蟹壳黄的饼食。
 台青问:“比起我们永和的怎么样?”
 尹白正不顾一切地在喝一碗布满辣油虾米榨菜的咸豆浆,闻言说:“反正回到家中,再也不用穿窄腰裙。”
 台青的妈妈笑答:“都是一家啦。”
 尹白觉察到二妈妈的温柔,不由得看正板着面孔的母亲一眼。
 三姐妹吃完站起来,“我们自有节目。”
 “去哪里?”大人间。
 “新光戏院。”
 纪敦木已经站在戏院门口等,他老兄穿皱麻长裤,凉鞋,黑色薄棉纱上衣。
 脸上故意留着点胡子渣,头发刚洗过,梳往脑后。
 这副打扮,落在尹白眼中,舒服无比,台青也看顺了这种吊儿朗当,描红却觉得此人衣服最好熨一熨。
 每个地方的审美观念不一样。
 已经买不到票子,六毛钱的门券炒到三块半,纪敦木连忙掏出外汇券。
 台青说:“黄牛票是原价的六倍,这倒跟台北差不多,我看末代皇帝的时候,一百五十元的票炒到八百块。”
 尹白笑,“也许他们是约好了的。”。
 跟台北一样,院方不准观众自选座位。
 电影是香港导演拍摄的动作片,并不合尹白胃口。
 尹白在黑暗中想起极小的时候,父亲带她到戏院看动画片,看到感人处,她大声哭泣,一旁成人观众都笑起来,如果有一个妹妹陪,感受又自不同。
 她偷偷看小纪一眼,小纪也正在看她。
 与他约会那么久,只看过两次电影,小纪伸过手来,尹白连忙把双手都抱在胸前,免得被妹妹看到尴尬场面,以身作则,本来就是苦差。
 小纪却不管那么多,他索性把一条手臂搁在尹白肩膀上。
 尹白考虑了几秒钟,决定给他这个权利。
 这么远跟了来……尹白的心软下来。
 去年公司出奖金派他到哈尔滨他都没答应,这次,多多少少有点诚意。
 他轻轻在尹白耳畔说:“今晚我见你,单独的。”
 尹白摇摇头,“每个晚上我们都要陪祖父母吃饭。”尹白停一停,“四十年不见了。”
 小纪讶异的问:“您老一直没把真实年龄告诉我,你到底贵庚?”
 邻座的描红与台青齐齐笑出来,银幕上正进行六国大封相,可见与剧情无关。
 散场后台青与描红走并排,她向二姐说:“你如果可以来我家,我请你到一个地方喝咖啡。”
 小纪与尹白一同转过头去,“旧情绵绵。”
 描红笑,“什么?”
 台青连忙向描红解释。
 描红不太接受,“太过淫逸了。”她摇摇头。
 尹白说:“民生富足,无伤大雅。”
 
七姐妹 第四章
 那天晚上,大家吃西菜,尹白叫了一个龙虾汤,上了菜后她尝一口,发觉不够热,于是把领班唤来,嘀咕数句,叫他去加热。
 本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转过头来,发觉描红睁大一双妙目,亦似怪她生活靡烂,要求琐碎烦复且不合理。
 不知恁地,尹白十分后悔多此一举。
 汤热过再送上来,尹白已经吃不下。
 过一会儿,尹白问她大伯伯:“描红会不会出国留学?”
 “她确有这个意愿。”
 “那么,”尹白动口而出,“让我负责她的费用。”
 一桌人静了一会儿,大伯伯笑,“尹白,多谢你的慷慨,俟时机成熟才说吧。”
 尹白愿意与妹妹共享一切。
 饭后,尹白与小纪在外滩散步。
 桥上一对对年轻男女姿态亲热。
 小纪本来想说:来,我们也示范一下,却不敢造次。
 对着洋妞,小纪说得出就说,毫无顾忌,对尹白,真的不敢。
 尹白坚决地说:“我务必要把妹妹接出留学,这将是我本年度最大计划。”
 “这是你的意愿,还是她的意愿?”
 “我会跟她商量。”
 纪敦木但笑不语,这个计划野心不小。
 尹白想起来,“纪,令尊到底来自哪一省?”
 小纪说:“我从来没有问过,你知道我跟随母亲长大。”
 小纪一直不大愿意谈论身世问题。
 “纪,”尹白苦笑,“这次与两位妹妹相处,我才发觉,我也是一个混血儿。”
 “那好极了,我俩天造地设。”
 “你不同,纪,你名正言顺有外国人血统,我只好算是假洋鬼子。”
 小纪安慰她:“为何感触良多?”
 尹白说下去:“也不能怪我们,似蒲公英的种子,吹到哪里,就得在那块土地上落脚,适应当地水土风气,混得天衣无缝,否则无法生存。”
 小纪拍拍她肩膀,“我同你还有什么遗憾?穿意大利皮鞋,法国时装,吃印度咖哩、喝苏格兰威士忌、瑞士冰淇淋、开德国汽车,还有,受英美教育。”
 尹白吁出一口气,“是,我们真是幸运儿。”
 “过不久,你又将成为枫叶国永久居民。”
 尹白不出声。
 纪敦木握住她的手,“你有没有发觉,平日忙忙忙,玩玩玩,无暇思虑这些人生大道理,也是好办法,凡事想得太多是不行的。”
 尹白笑,“那么,回去休息吧。”
 “尹白。”
 “什么?”
 “你父亲会不会反对我俩结合?”
 尹白啼笑皆非,“你真好笑,还没过我这关,就想先过家父那一关。”
 纪敦木怔怔地,“是,我也想太多了,只不过,我想娶一个中国太太,早日安顿下来,养两个中国血统占大多的孩子。”
 尹白诧异,“在香港,你可没跟我说过这种活。”
 “是这个地方的月亮,叫人说出心头活。”
 尹白抬头,看,果然,银盘似,她不懂算阴历,猜想应该是十五。
 “回去吧。”
 “尹白,我明天一早走,这次只拿到三天假。”
 “谢谢你过来陪我。”
 “我也玩得很高兴。”
 尹白回到酒店房间,妹妹们已经熟睡。
 第二天,连大伯伯都发觉了,笑问:“那位外国青年呢?”
 尹白只是笑。
 她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向亲戚解释:“他不是外国人。”说完之后才发觉,是又怎么样呢。
 谁知描红却说:“他母亲在美国纽约布禄论出生,父亲曾在联合国做事,是中国人。”
 尹白惊异莫名。
 当然,尹白也知道这两件事,但是,她认识纪敦木已经两周年。
 当下她不动声色,众人只当是尹白告诉描红,也不以为意。
 台青加一句:“他拿的是美国护照。”
 尹白睁大双眼,意外到极点,台青又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资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