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阎箕偶尔还会离开一下,去忙一些别的事情,秦连楹则一直坐在这里,看着他们来来去去,检验他们的工作,给出不同的分数。

    他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目光却非常深邃,带着明显的深思。

    最后,日光渐渐偏移,树影几乎横斜时,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想通了什么,眼神跟着明亮了起来。

    “时间已至,到此为止,去把你的队友叫回来吧。”

    又一人回来交任务了,他们组再次拿了满分,正要兴致勃勃地继续抽新任务的时候,秦连楹站起来,阻止了他。

    “啊这就完了啊”这人也是西漠队的,他一听这话,顿时张大嘴巴,有点恋恋不舍。

    “天还没黑呢,我们还能再做两个任务,让我们做吧。“他央求起了秦连楹。

    “你们明天还要上路,回去好好休息。只要你们肯努力,等到了西漠,这样的机会不会少。”秦连楹嘴角微挑,摇了摇头。

    肯努力这人咀嚼着秦连楹的话,品出了其他的一些意思。

    首先,西漠还有大事等着他们去做。

    然后,这大事的难度肯定不低,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可能没办法完成。

    但现在的他们还不是完成体,他们离到达西漠还有二十天时间,还有一段时间进行学习。

    十天时间让他们变成这样,等到了西漠呢

    他们是不是能够完成更大的工作,获得更好的机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急行军之后,疲累交加中的强迫学习,竟然变成了他们乐趣与未来的源泉。

    他们竟然开始期待起它来了。

    他立刻咧开了嘴,用力点头:“行,我赶紧去通知大家!”

    说完,他转身就跑,速度很快,转眼就消失在秦连楹面前。

    忙了一天,他还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似乎一点也不累。或者说,对这项工作的强烈兴趣,足以抵消所有疲劳。

    不仅是他,下午见到的西漠队所有人几乎都是这样。

    纪律严明,乐观积极,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支队伍的确是内物阁通过各种办法挑选出来的没错,但短短十天时间,就让变成了现在这样,阎簸箕真是花了不少心思

    而且听他说,上路后不久,开始主导这件事的就已经变成了那个人。

    想到这个,秦连楹有点无法判断谁的运气比较好。

    不,这其实就是我大周之幸!

    他突然豁然开朗,觉得天地都宽广了起来。

    通知下发得很快,陆续的,一组组的人都完成手上的任务回来了。

    又等了一会儿,匠官们看看时间,又招呼了人去通知还没有完成手上任务的几组,让他们回来交接。

    酉正左右,两边所有人全部回来,聚到了龙神庙前方。

    此时天色有些昏暗,只余一抹薄薄的紫光充萦在天地间,随时都会逝去。汾水哗啦啦的声音远远传来,仿佛比白日里更加响亮一些。

    木板上的字有点看不太清楚了,但两盏煤油灯已经搁在了桌子上,灯芯燃起了光亮,照得四周亮莹莹一片橙黄。

    许问也回来了,正站在人群里,悄悄地打了个呵欠。

    他这一下午可真是没有闲着。

    上午他通看了龙神庙前三进所有的部分,对本次安排的所有任务、以及己方同伴所能达到的能力极限有了一个通盘的了解。

    下午,他就应用这些了解,开始全面指导所有组的工作。

    所有任务在接过来之后,都会先到他这里来汇个总。

    许问根据匠官们的总体需求,提出任务的完成方向以及要点,由各组分别去实践。

    完成之后,成品同样会汇总到他这里来,由他指出其中错误或不妥的地方,让各组进行修正与补充。

    这时候,西漠队每个组都是一个零件,他就是控制这些零件的总控开关。

    牵一发而动全身,再由全身进行反馈,让他对龙神庙的整体把握得更加准确。

    以前,他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无论古代的徒工试还是现代的家具修复都是。

    唯一跟同伴组队完成的,恐怕只有当初县试的那张架子床。

    当时,他还由此总结出了整分法,由朱甘棠呈了上去,好像还在别的地方起到了一些作用。

    这是他第二次进行团队工作,更加明确了由他主导,其他各组分组完成的模式。

    这让他想起了不久前出现的一个想法。

    偌大许宅,他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它的全部修复工作的。

    别的不说,屋顶的大梁是要一根根架起来的,枋木也是要一根根排起来的。

    他又不是超人,怎么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把它们架起来、排起来

    现代有现代的工作方法,现代的那些工具、那些机械他可以用,现代的那些人他也可以用。

    之前他把陆远带进许宅,证明那座神秘的宅子其实是可以为人所知的。

    那么这是不是也说明,宅子默许了更多人的加入

    只要弄清楚了它“神秘”的边界,就可以把不可能化成可能了

    这也算是为了修复许宅锻炼能力的一次练兵吧。

    下午坐在古柏下方,被秋风轻轻吹过的时候,许问突然这么想着。

    测量绘图打样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工作,将来到了西漠,肯定还有更复杂的工作在等待着他们。

    这样一想,还挺让人期待的。

    许问又打了个呵欠,笑了一笑。

    “咦那灯外面透明的是什么东西你以前说过的玻璃吗”

    许三盯着桌上那两盏煤油灯看了一会儿,突然侧过头,悄悄地问许问。

    许问没太留意,听见这话才注意去看,这一看他立刻发现了不对,惊讶地直起了身子。

    摆在那里的,是最标准的那种煤油灯,灯罩是透明玻璃的,外面拦着铜制的栏杆,下面是鼓起的油壶,上面有个提手,方便提着它到处走。

    这灯铜面洁净,没有油污玻璃透亮,里面的光芒无遮无挡地散发了出来,明显是一盏很新的灯,没怎么用过。

    这种灯在许问小时候经常见到,他家里就有一盏,烧的是柴油,通常在停电的时候拿出来用,比手电筒方便。

    正因为太常见了所以他完全没当回事,现在许三一提醒他才意识到,这煤油灯的玻璃也太透亮了,这样被光直照,竟然仍然看不出什么瑕疵!




384 玻璃之后
    古代并非没有玻璃。

    现存最古老的真正玻璃,是越王勾践剑上镶嵌的。它仅余两块,呈现一种很纯粹的蓝色,几乎完全不透明。

    那时候的玻璃所含化学成分与西方玻璃完全不同,证明它是独立起源而非接受外界传承而来的。

    但之后的古代玻璃,还是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为主,国产玻璃无论质量还是受重视程度,都远不如西方的舶来品。

    国产玻璃在隋唐时期发展至一个高峰,出现了烧制的高铅玻璃,也就是传说中的人造水晶。

    高铅玻璃透明度高、杂质少、器型稳定,质量相当优良。

    但之后,宋元明清时代,这项技术并没有得到有利发展,国产玻璃的烧制倾向依旧以对玉的仿制为主,高透明玻璃进口的多国产的少,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而且,无色高透明玻璃对生产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就算是隋唐时期的那种,通常也是有颜色的。

    据许问所知,这个名叫大周的朝代不属于他所知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此地的工匠文化非常特别,很不符合历史规律。它缺少流动性,糅合了各个不同朝代的特征,好像是把来自于不同时代的东西硬生生地拼在一起,杂糅成了混乱的没有规律的现状。

    但就现在看来,所有的这些特征与古代历史上出现的那些东西非常一致,大约截止到清中期为止,并没有他完全不知道的新事物存在。

    也就是说,它的历史上,可能也曾出现过高铅玻璃,但最多应该只到隋唐的程度,这样无色高透明的灯罩,按理来说应该是舶来品。

    但它现在就这样出现在了这里,不是一盏,而是两盏。

    看匠官以及旁边的杂役拎起它放下它的样子,也不像是什么昂贵物品,非常随意,就像许问小时候拎着它到处走的感觉一样。

    不是舶来的而是自制的而且已经达到了量产,使得它的价格大大降低,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普及了

    这种程度的高透明无色玻璃,如果真的能够普及生产的话,代表大周当前的工业发展水平比他想象中的领先得多!

    许问盯着那两盏灯,一瞬间想了无数的事情。他跟许三的议论也引起了旁边一些人的注意,更多的人留意到了它们。

    “太漂亮了,这是水晶灯吧”有人惊叹地说。

    “这么大块的水晶,磨得这么薄,那得多少钱啊!”一件东西的价格,始终是它被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不是水晶,是一种叫玻璃的物事。”出身一品工坊的江望枫毕竟见多识广一点,迅速摇摇头,纠正了大家的说法。

    这时他也紧盯着那两盏油灯,拧着眉头,好像看见了什么不可解的事情。

    “玻璃我知道,就是琉璃对吧”旁边有人接话。

    “对也不对。玻璃的确经常被叫成琉璃,但咱们常说的那种用来用琉璃瓦琉璃砖的琉璃,跟玻璃又不是一种东西,制作的法子不太一样。”江望枫摇头解释。

    许问看他一眼,确定他跟自己想的是一样的。

    从一品坊这里已经能看出来一些现代工业的萌芽,江望枫受其熏陶,当然也是看得出来这两盏煤油灯里的技术含量的……

    回头也要记得找人问问。

    上午林谢话说了一半就走了,下午一直没出现。可惜了,平时不太能了解这些东西,难得有个机会打听一下的。

    变化往往蕴藏在所有的层面,但通常都是由上而下发起的。

    能了解更多的上层信息,对自己周围的情况也能把握得更准确一点。

    此时,前方匠官已经议定了一些事情,转过身来。

    两支队伍的议论声瞬间全部消失,纪律一样的严明。

    秦连楹提起桌上一盏灯,拎到木板跟前,缓声道“任务时间到此结束,分数已经全部出来。”

    马灯昏黄的灯光照在木板上,将周围的字迹清晰地照亮出来,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眯眼,专心致志地看。

    首先,他们看见的是组名之后,数字最多最长的几组。

    京一组、京四组,西一组,西三组和西二十二组。

    这五组后面的数字明显比别的组长得多,一排还写不下,写了两排半的样子。毫无疑问这表示,他们完成的任务数也是最多的。

    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五组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

    西二十二组后面的数字是很多,但全部都是小数字,一看就知道,他们这是运气好,抽到的全部都是容易完成的小任务。这样数量的确是多,但累积起来的数字未必有人家一个大任务来得多。

    相比之下,另外四组则完全不同。

    他们的数字也未必全部都是大数字,但有大有小,京一组更是开头连续几个都是五十分。而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京营府队伍的分数是有上限的,最难的任务也只有五十分。

    京一组连拿几个大任务,最后竟然还完成了这么多任务,真不愧是京营府!

    秦连楹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目光移到狄林他们身上,赞许地点点头。

    蒋东辰首先接到了这个信号,顿时轻松地一笑,悄悄捅了捅旁边的狄林,结果狄林转过头来,表情非常凝重。这样子,完全不是像刚才被上官表扬了,反倒像是被狠狠责骂了一顿一样。

    “怎么”蒋东辰轻声问。

    狄林没有说话,只是对着他比了个手势。

    蒋东辰一愣,重新看向木板方向。

    之前他跟其他人一样,看的是最长的几组。而现在,他看的西漠队的整体,每一组的综合得分。

    然后,他轻轻倒吸了一口气,表情变得如狄林一般凝重。

    西漠队一共三十队,完成任务数量最多的十三个,最低的四个,平均下来超过了七个。

    京营府一共六队,完成任务数量最多的同样是十三个,最低的四个,平均约六个,在数量上是低于被认为是新手的西漠队的。

    当然,这中间可能会有任务难度的差别之类。但除开这个因素,京营府有什么资格在别人面前拿架子

    接着,蒋东辰又快速心算了一下各队的总分,立刻轻轻倒吸了一口凉气。

    京一组当前总分五百七十七分,在京营府六组里位列第一。

    西一组当前总分五百八十一分,刚好比他们多四分,稍微超出了一点。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西二组,他们一共只完成了四个任务,是西漠队三十个小组里最少的一个,但他们的总分却达到了六百七十五分,比他们高出了将近一百分!

    这表示,他们抽到的四个任务应该都比较难,但他们都顺利完成了,完成得应该还相当圆满,不然也拿不到这么高的分数。

    京营府基本的算术都是没问题的,一瞬间,他们所有人都没了声音,紧盯着那两组的分数,无法成言。

    这表示他们输了。
1...130131132133134...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