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策之嫡后难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叶阳岚
为了圆这个谎,她和两个宫女的日子都不好过,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注意着每一个细节。
一直担惊受怕了足有六天,终于——
等来了北燕使团离京的消息。
这阵子她一直称病,本来李尚书一行人走之前她是该露面宴请一次的,好歹是娘家人,送个行什么的都是必要的,这样她一直卧病在床,就以此为借口,省略了这个仪程,却是萧昀出面设宴招待了李尚书一行。
席间还特意叫人来请她,这几天在宫里,风七最怕的就是他,本来她称病,萧昀也不来,两个人不用有交集,现在萧昀突然让人来请她去见北燕使臣——
风七拿不准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她却肯定是不能露面的,当即就回了话。
春茹出去跟小尤子赔不是:“尤公公,贵妃娘娘卧病好几天了,面色实在是憔悴的很,尤其是我们北燕的诸位大人,就更是不好见了,省得让他们瞧见公主气色不好,心里还不安生。就劳您跟陛下解释一下吧,也多谢陛下设想周到,替娘娘为诸位大人送行了。”
小尤子听了这番说辞,倒是没强行坚持:“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先回去复命了,你们好生照顾贵妃娘娘的病情吧。”
小尤子走后,春茹二人全都松了口气,却只有风七还在忐忑惴惴——
萧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真的只是为了做戏给外人看的,还是下了决心要揭穿她
如果真是萧昀不想继续容她了,那么春茹的这套说辞绝对应付不过去,随后他一定还会派人来,非得把她拉去北燕使臣面前叫她露馅不行……
她心中忧虑恐惧,裹在被子里不住的冒冷汗。
却一直到了深夜,前朝传来宴席已散,萧昀已经送了北燕使臣出宫的消息,他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
只是因为再度受了这莫大的惊吓,晚上就真的病起来,昏昏沉沉的发起了高热。
睡梦里断断续续的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突然就想明白了——
小皇帝根本就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是大婚那天夜里他特意撂话下来让李尚书留在福宁殿和她商量怎么处置当天的命案还是这次的践行宴上特意叫人来请她过去……
这都是做戏给北燕那些使臣看的。
萧昀根本从一开始就定了主意,没想揭穿她,不仅没揭穿,甚至还提供了适当的便利,帮她隐瞒,助她顺利的完成计划。
这样一来,欺瞒北燕李代桃僵的事就完全是她做的,就算万一将来有一天事情败露,萧昀也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甚至还能倒打一耙,指责北燕人管束不严,给他这里闹了笑话出来!
而他留下自己的目的——
真的看重她或者同情她是不可能的,可是这小皇帝和萧樾不合,大约是很乐意看自己去找萧樾的麻烦吧。
风七这一觉昏昏沉沉的睡了**个时辰,等到退烧醒过来,已经是次日的黄昏,而早在这天一大早北燕的使团已经离京返回北燕去了。
风七确信自己这是掉进了小皇帝设的一个圈套里了,可就算想要后悔也为时已晚,她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就只能硬着头皮用这个身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
后面,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得再想个办法把留在福宁殿里的北燕宫人全部遣走,然后查明萧樾和武昙这一年多的近况。
萧昀说萧樾不在京城,那么武昙呢
萧樾不在京城正是个好机会,她如今有了高高在上的这个身份做后盾,刚好可以趁着萧樾不在先收拾掉那个目中无人的娇小姐……
彼时窝在郴州老宅刚过完年的武昙正暗搓搓的等着天气回暖,她好带着两个丫头下河摸鱼去。
在郴州这阵子,不用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她要么就是带着两个丫头逛林子打猎到处跑,要么就是跟着这边族中一些年纪相仿的姑娘一起逛集市玩游戏,当真是毫无顾忌,撒了欢一样的。
京城方面她大哥每隔两个月就会写信过来,信都是寄给老夫人的,有什么事了她也只是从老夫人那听一耳朵,反正萧樾也不在京城,她对那边的情况也不关心,所以别说风七又玩出新花样的蹦出来了,就连萧昀又纳了个贵妃的事都没打听,就更不知道京城里这俩人都在抓心挠肺的等着她回去呢。
萧昀是不知道他新纳的贵妃也在盼着武昙回去,只是他自己心情沉闷了一年,到年底得到的消息依旧是武家祖孙留在郴州过年,没打算回京。
这一年再转过去,六月份武昙的及笄礼都是在郴州老家办的。
武青林十分重视妹妹,这么大的日子还亲自赶过去了。
萧昀扯着脖子观望,原以为这回他们兄妹总归是要一道儿回来了,结果武青林在郴州呆了两个月,过了八月中秋就返程了,回来的却还只有他一个人。
期间,定远侯府在老家办了一桩婚事,把陆媛给嫁了。
规程上的父母丧期守孝三年,其实一年是可以按九个月算的。
很多人为了尽快回归官场,守孝一年通常会报吏部九个月,而长的孝期三年,则可报二十七个月。
武青林原也是可以这么办的,不过因为萧昀忌惮,他也不急着再领朝职,所以无所谓多等这大半年,干脆就满打满算按三年的时间守了,侯府的其他人也都随着他的决定走。
反正二十七个月过去了,陆媛这边嫁人已经不耽误了,就算是御史知道了也不能拿这个做借口去弹劾定远侯府。
所以就趁着武青林过去,将陆媛的婚事给办了。
武昙是说话算话的,陆媛的夫家是老夫人亲自给挑的,不是官宦人家,是当地乡下一户家境殷实的小地主,家里寡母带着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家,陆媛嫁的是小儿子,家里关系不复杂,主要是一家三口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人品尚佳。
陆媛虽然顶着侯府大小姐的名头,但同时也是个二嫁的寡妇,本来女子二嫁就艰难,所以哪怕是侯门千金选了这么一户人家也算合情合理。
武家给出了一份陪嫁,没有太张扬但也不算寒酸的给办了喜事。
时间转眼入冬。
进了十一月下旬,这天武昙刚和两个丫头从后门的河面上拖了一篓肥鱼回来,裹着毛茸茸的狐皮围脖刚进院子就见老夫人和周妈妈隔着窗口看着她笑。
“咱们二小姐这两年真的空长个头了,老夫人也不管着她些,您瞧瞧这闹腾的,可比早两年在京那会儿年纪小的时候都闲不住呢。”周妈妈调侃。
“随她高兴去吧。”老夫人嫌弃的甩了一眼过来,眼底眉梢却都是含着笑的,把捧在手里的手炉递过去。
“周妈妈你说我坏话好歹也背着我说啊,都让我听见了,这算什么事啊!”武昙看见老夫人坐在窗下,就将鱼篓扔给两个丫头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跑进屋子里。
周妈妈迎上来,拉过她的手把手炉塞给她,嗔道:“奴婢说不说的您这好日子也到头了,赶紧收敛收敛吧。”
两年时间,武昙长了不少,身量比原来拔高了将近一个头,再加上在老家没心事儿,成天就是疯玩寻开心,也长了些肉,人看上去高挑却不显孱弱,为了行动方便,穿了一袭刚过膝的裙子,蹬着双小靴子,爽朗又利索。
脸上褪去了当初的婴儿肥,轮廓线条都越发的精致流畅起来。
就还是跟以前一个德行,成天笑嘻嘻的没个正形,眉目之间的光彩明艳动人,叫人看着就心里敞亮。
听了周妈妈的话,她就意识到了什么,眨眨眼,三两步蹭到老夫人身边。
老夫人坐在暖炕上,桌上放着一封已经拆开的信。
武昙看见了,就伸手抢过来,一边抽了信纸出来看一边道:“大哥又来信了么说什么了”
“不是你大哥写来的,是钰哥儿媳妇写来的。”老夫人道,看她穿成这样不伦不类的没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就也瞪了一眼,一把抢过信纸,没好气道:“这两天别再出去疯了,在家仔细收拾行李去。”
“咦”武昙听得愣了愣,一时没太反应过来。
周妈妈走上前来道:“瞧瞧,我就说二小姐是乐不思蜀了,大概都不记得咱们在京城还有一个家了。”
“要回去啦”武昙低呼一声,这消息有点突然啊……
------题外话------
是不是我不跟你们要月初的保底月票你们就不给了_快快把兜都掏干净了,反正就算今天不掏的话,我保证你们也熬不过这星期╭╮
s:之前留言区有妹子给我留个“长宁伯……”我没想明白啥意思,刚这章写到长宁宫才反应过来,我特瞄词汇匮乏的又重名了然后今天去撸新文的人物设定,发现我下本又定了个“长宁侯”做封号,不仅下一本,还有之前脑洞的一个婚后文,居然也用的长宁伯……我大概是跟长宁这俩字杠上了囧
第558章 恨嫁(二更)
“这都年底了,我们不在这边过了年再走么”武昙问道。
周妈妈闻言,就又笑了,跟老夫人调侃“奴婢就说,二小姐还不定乐意走呢。”
武昙转头蹭到老夫人身边,笑嘻嘻道“家里好嘛……”
老夫人握了下她的手,觉得有点凉,就干脆用双手将她捧着手炉的小手拢在了掌中,感慨着叹了一声“该回去了。”
院里的丫鬟听见武昙回来的动静,已经盛了一碗热汤送进来。
老夫人就松开她的手,努努嘴“趁热赶紧喝了,这一天天的,到处疯。”
“谢谢祖母。”武昙道了谢,凑到桌旁拿了调羹喝汤。
莲子百合的甜汤,入口清香,尤其温度刚刚好,大冬天的吞进肚里别提有多舒服了。
武昙连着喝了好几口才又想起了方才的事,又抬眸问老夫人“对了,二嫂来信说什么了”
老夫人道“他们年底也要回京,正好大家就都一道儿回去过个团圆年了。”
这么一说,武昙就也期待起来“琪哥儿再过年就四岁了,现在应该正是皮实的时候吧”
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小曾孙,老夫人的眼角眉梢又洋溢出几分笑容来,横了她一眼“谁也没你闹腾。”
武昙这回倒是没顶嘴,只顾着埋头喝汤。
说话间如意也从院外进来,禀报道“老夫人,箱笼奴婢都准备好了,大大小小一共十二个,估摸着应该是差不多够用了。”
老夫人点点头“那就先着手开始收拾吧,回头等装不下了再倒腾别的。”
“是!”如意答应着退了出去,转身出去叫了几个小丫头进院里,先去了老夫人的卧房整理打点。
她祖母做事一向有条理,哪有说走就这么急的
武昙转头看着窗外丫鬟们忙碌奔走的身影,眨眨眼,不禁有点奇怪“我们几时启程就算要回京过年也不用这么赶吧”
周妈妈见她放下了调羹,就端了漱口水来。
武昙漱了口,又蹭回老夫人身边。
“年关前后,家里且好多事要打点呢。”老夫人握了她的手,“而且过年你们就正式出孝了,也该张罗着办事了。”
再过年,武昙就十六了。
这个年纪,不大不小,嫁人是刚刚好的。
虽说再拖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成问题,可是么——
只怕萧樾是怎么都不肯的。
思及此处,武昙不由的微微晃了下神,脱口嘀咕了一句“祖母就这么不待见急着赶我走啊我又不着急……”
老夫人看她低着头一副心虚样,意味深长的点点头,面上肃然的故意道“你是不急,我是说你大哥的婚事该抓紧办了。琪哥儿这都快四岁了,再还一直拖着他就太不像话了。”
霍芸好还长武昙两岁呢,这眼见着就要十八了。
也好在是两家早早地订了亲,要不然女孩子拖到这个年纪还不成亲,就该惹人闲话了。
可是——
什么叫她不着急
武昙一惊,诧异的抬头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哪有不明白她那点儿小心思的就还是故意逗她,示意周妈妈把刚翻过的黄历拿过来,一边将标记的几个日子指给她看“正月里是有两个好日子的,可过完年就张罗婚事有点太赶了,不合适。我给你大哥把日子都算好了,三月十六和六月初八,头半年最好的就是这两个日子了,回头让他们自己挑一个,他们要是挑了三月,那六月里就将就着给你也办了,他们要是想在六月里……下半年的日子就没有特别顺意的了……反正你这个年纪也还能等,等再转过来年去也行。”
老夫人的表情一本正经。
武昙的眼睛眨啊眨,当时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念头——
这要是祖母真把她的婚事往后拖过一年去,萧樾非得上她家掀瓦拆房子不可……
“呃……”心里这么想的,差点就脱口而出了。
不想,老夫人忽的抬头看过来“怎的你还有别的想法”
“没……”武昙哪敢承认被老夫人这么直接的盯着,脸上蓦的一红,连忙掩饰着咧嘴一笑,做乖巧状“我都听祖母的。”
说着,就又紧紧的搂住了老夫人的手臂晃了晃。
心道——
这个事儿看来是得跟她大哥火速沟通一下了,好在她大哥那边应该也着急,不至于选到六月去。
心里揣着这件事,就没什么心思哄老太太玩儿了,又勉强应付了一会儿就找借口溜了“那个……不是要回京了吗那我也回去叫她们收拾了。”
“去吧。”老夫人颔首打发了她走。
周妈妈目送武昙出了院子才关了房门回来,忍不住嗔道“老夫人这怎么活着活着还越活越回去了怎的还跟个孩子逗起趣儿来,瞧您把二小姐给吓得……六月里的日子本来就是挑给她的,您瞧瞧……这会儿指定是急着跑回去给侯爷写信说这事儿了。”
老夫人但笑不语,端起茶碗继续喝茶。
周妈妈将黄历拿过去收进小箱子里,再转头看看窗外的景色,却不免有些忧虑起来,斟酌着问道“老夫人,奴婢说句逾矩的话,您说……咱们二小姐和那位晟王爷的事儿靠谱儿么奴婢有悄悄地打听过二小姐院里,这两年里自从咱们来了这边,她跟那王爷那边就好像……逢年过节的也不见送点年货礼物啥的。这也就是咱们二小姐心宽,又是个实心眼的才不计较这些,他们这些少年人在一块儿,哪有这么敷衍不走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