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策之嫡后难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叶阳岚
按理说,不管怎么样,这晟王殿下此时都不该自投罗网的回来的。
可是——
萧樾他就是这么有恃无恐的回来了
昨天晚上的毒,皇帝心里早就认定就是萧樾下的,再有今天坏了他的事,解救萧樾出宫的那伙人,他也只当是萧樾的。
现在萧樾回来了,不管他是做了何种安排,又是出于何等的目的,在皇帝看来都是理解不了的。
但显然,萧樾敢回来,就必然是有图谋的。
“好!他肯露面,总好过让朕天上地下的到处去找他!”心里略一斟酌,皇帝勉力的站直了身子,咬牙切齿道:“摆驾御书房,朕倒要看看他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是!”陶任之一边挥手打发了那侍卫下去,一边快步出来,叫了宫女进去伺候皇帝更衣,又忙着安排辇车。
御书房这边,萧昀本来是在替皇帝看奏折的,本来这两天北燕的使团就要离京,再加上也没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必须要赶着商议的,他其实没叫人过来,可就在傍晚时分,内阁的五位阁老就约好了一起来了。
他们这些人,自然都是被萧樾哄来的,萧樾让人分别去他们当值的衙门传信,只说要商量后天沉樱离京时候的仪程。
大胤遣嫁皇女去北燕和亲,代表的就是大胤的脸面,严格说来,确实是各种规制都要仔细揣摩安排的,几个人是不知道萧樾已经被皇帝扣在宫里的事的,所以谁都没有怀疑,直接就进宫来了。
而他们前脚进了御书房,才刚跟萧昀表明了来意,萧樾就到了。
萧昀当然马上就反应过来这是被他这皇叔摆了一道……
可是萧樾的事,虽然暂时还没闹到街头巷尾去,宫里却已经早就跟着炸开了锅,几位阁老进宫这一路上也听了个大概,这时候再说没这回事这是把人都当傻子耍吗
何况——
现在宫里盛传的是晟王萧樾谋逆,先是毒害皇帝,后又勾联党羽,杀入皇宫救他逃走了……
这样的大事,也不可能撇了内阁,让他们全部当不知情的去装聋作哑。
所以,萧昀就算明知道是被萧樾摆了一道,也只能是把人都留在了御书房,叫人立刻去给皇帝传信了。
这会儿大家都坐在那喝茶。
几位阁老是好奇的很,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可萧樾在等皇帝过来,绝口不提,他们也不好贸然先问,就一个个耐着性子等。
等到一盏茶喝完,内侍刚给换了新茶,皇帝也就到了。
“陛下驾到!”陶任之在外面扯着嗓子唱到。
众人连忙起身相迎,萧樾也没拿乔,跟着站起身来。
皇帝被陶任之扶着从外面进来,进门的第一眼看见萧樾就是目色一寒,直接一挥手道:“来人!把萧樾给朕拿下!这种乱臣贼子,朕不将他千刀万剐不能平愤。”
他这显然是有备而来,话音未落,外面已经十几个侍卫冲进来,剑拔弩张的就来拿萧樾。
跟着萧樾进殿的是尉迟远最得力的两个手下,虽然外臣进宫不得带兵刃,但两人都是暗卫出身,就是赤手空拳也先将冲在最前面的四个侍卫给掀翻在地,然后一左一右的挡在了萧樾面前。
皇帝哪里想到萧樾敢公然在御书房内跟他动手,一时间眼睛瞪得老大,反而忘了反应。
倒是旁边的兵部尚书张阁老是个火爆脾气,立刻怒喝:“晟王,御书房重地,你敢公然抗旨”
萧樾看都没看他一眼,对他的斥责也不在意,只就目不转睛的与站在门口的皇帝面对面道:“张阁老你暂时不明真相就先不要言语了,本王没有对陛下不敬,只是就事论事的本能反应而已。陛下你进门就给臣弟栽了个乱臣贼子的罪名,臣弟若不反抗,乖乖束手就擒了,岂不等于是心虚默认,平白的让天下人误会么这么大一个污名栽下来,臣弟可吃不消,自然没办法认了!”
说着,这才环视一眼旁边全都神色防备盯着他的五位阁老,反问道:“推己及人,若是本王现在随便指你们在坐的都是乱臣贼子,并且还喊打喊杀的立刻就要叫人拖出去砍了,诸位也是要挣扎一下的吧”
他这道理是说的没错,可是在御书房里公然和皇帝叫板动手的——
这真的是千百年来的奇闻一件了。
几个老臣面面相觑,一时也无从反驳。
门口的皇帝这才回过神来,气得脸色铁青的道:“你……”
“陛下!”萧樾先发制人的直接截断他的话茬,压根就不想听他的废话和叫嚣了。
说真的,他对皇帝的耐性,真的在这几次的周旋里已经消磨殆尽了。
之前一直跟他打太极耗时间,一来是因为周太后夹在中间,不想她为难,二来也是因为南梁那边他在做的事情还没安排好,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跟皇帝闹翻,反而是把可趁之机留给外人。
他面容冷峻的盯着皇帝:“不管陛下是要控诉臣弟弑君还是叛逆,都总不能只凭你的片面之词就定了我的罪的,现在太子在这,臣弟也把各位阁老都请来了,不管您要栽臣弟什么样的罪名,臣弟不怕拿到明面上,让朝臣和天下的百姓知道,您也不要遮遮掩掩的,上来就喊打喊杀的杀人灭口了。既然来了,就请您上座,坐下来,咱们把证据证人都摆出来,仔细的论一论其中的是非。这里有各位阁老做见证,若是陛下的指控全都证据齐全,您再将臣弟拖出去砍了也不迟,不是吗”
皇帝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只凭着从武昙那里盗窃来的一个小瓷瓶做罪证就指萧樾弑君,这样的证据太薄弱了……本来他也不是不能安排假的人证出面指证的,可不巧的是昨晚真的有人要害他,他惶恐和盛怒之下就只顾着查真凶了,反而是浪费了整天的时间,并没有后续的把证据都填满。
现在萧樾当面与他对质,还口口声声都在暗示他构陷!
皇帝勃然大怒,往前踉跄了一步,面目狰狞的指着他嘶吼:“你敢在御书房这样嚣张跋扈的与朕说话,这就是谋逆!来人……来人……”
横竖萧樾现在人就在宫里,他就是动强把人拿下了,还能叫他有机会翻盘了不成
皇帝已经是不顾头脸了,就这么无理取闹的嚷了起来。
在场的众人看着这样仪态全无,风度全无的皇帝,个个大惊失色。
而下一刻,就在大家以为将要有大批的御前侍卫冲进来的时候,门外却传来了周太后冷厉威严的一声怒喝:“都给哀家老实在这里站着。”
话音未落,沉樱已经扶着她走了进来。
“太后娘娘万安!”众人连忙行礼。
周太后的面容冷肃,嫌恶的看了眼手里提着刀剑的侍卫们,冷冷的再呵斥:“皇帝病糊涂了,你们也糊涂御书房重地就亮兵刃全都给哀家滚出去,每人领二十个板子,以作小惩大诫!”
侍卫们全都变了脸色,心中叫苦不迭,可面对周太后,又没人敢于反驳,只能咬牙领命:“是!”
皇帝是没想到周太后会来,而且还来得这么快这么及时……
怔愣片刻之后,皇帝就回过神来,气急败坏道:“这里是御书房,是儿子带众臣议政的地方,母后还是先回后宫休息吧,等儿子处理完这边的事,自然会去给母后请安!”
周太后面无表情:“今儿个一早天没亮你叫人去请哀家,说晟王下毒弑君,这件事是你请了哀家出面做主的,现在既然你这里要说的还是这件事,那哀家怎么都要倚老卖老的做这个主,在这里听一听看一看你们最终要如何掰扯的。”
早上皇帝去找她,是想逼着她借她的口处置了萧樾,这样,周太后是萧樾的生母,只要她开口以弑君之罪判了萧樾,自然可以压服了天下所有的人。
他本来以为可以的,毕竟他被人下毒是确有其事,而且他又认定就是萧樾做的
第226章 步步紧逼,力证清白(二更)
周太后似乎也没想到萧樾会公然拖她下水,眉目低垂之间,神色已经略变了变。
片刻之后,她抬眸,却是没有理会皇帝,而是看向了对面的萧樾,淡声道:“哦他们说是哀家指使”
“是!”萧樾毫不心虚的与她对视,随后又移开了视线,重新面对皇帝道:“陛下,那几个人,臣弟也给绑回来了,为了公平起见,臣弟觉得不该让他们先跟母后对质,当时把守长信宫的那队人,请陛下传几个过来,先让他们陈述一下事情的具体经过,如果是臣弟自己来说,难免您又要觉得是我的片面之词了。”
皇帝这时候满心愤懑,只觉得是周太后背叛了他,在不遗余力的维护萧樾。
他目光死死的盯着周太后。
周太后虽然一直也没有转头看他,但是他这目光却如有实质。
说实话,萧樾拖她下水,她也只是觉得以萧樾的性情,不至于做这样的事,而感到有几分意外罢了,唯独皇帝——
这样满含着指责和质问的眼神,反而是叫她心底里觉得一阵一阵的发凉。
都是她的儿子,这些年,她已经维护的这个长子够多了,到头来,她这所有的维护和立场,居然就都变成了理所应当并且,彼此之间还没有半点信任可言
她这半生的隐忍和取舍,当真是笑话一般!
皇帝那边迟迟的没有反应,不得已,陶任之只能上前提醒:“陛下”
皇帝定了定神,这才又看向了萧樾。
萧樾道:“就是传几个侍卫过来问话而已,陛下难道还有为难不成”
皇帝目光阴冷的看着他,虽是很反感他这样的态度,可是现在他手上抓着萧樾画押的口供了,这就是萧樾的夺命剑,为了当众给所有人一个说法,他也宁肯是强忍着耐性跟萧樾斗下去了。
两人对视半晌,皇帝才从牙缝里挤出字来:“准!”
“是!”陶任之领命,出去传口谕,“所谓三人成虎,大总管不要吝啬,起码叫上三四个人过来,另外……今日在长信宫值守的侍卫名单,也麻烦大总管去值守那里都带过来,咱们有凭有据才好说话,省得有人弄虚作假,找了不相干的人来随便指证。”
他现在已经是口无遮拦,毫不掩饰他在防范皇帝陷害的疑心病了。
皇帝听他绵里藏针的一番话,直气得脸色铁青。
陶任之回头,朝他递过来一个询问的眼神。
皇帝瞬间暴怒:“叫你去办就去办,磨磨蹭蹭的做什么”
彼时,天色已经缓缓的沉了下来,陶任之出去之后顺便叫了宫女进来掌灯。
之前把守长信宫的侍卫,因为失职已经被皇帝勒令集中控制起来了,不过因为萧樾还没最后落网,所以还没处置他们。
皇帝也没打算在这上面作假,反正当时事发的时候,见证了经过的人太多了,再加上长信宫里一场厮杀,动静早就传遍后宫了,也不是杀了这帮侍卫就能完全隐瞒的。
邢磊当时进去是伪造口供的,此事没人知道。
还是那句话,他手里握着份证词,萧樾就算是弯子拐到天上去,最后也还是得跌下来,所以他也懒得去做掩饰了。
陶任之亲自去提的人,自然首要的就是那个侍卫长,再就是护送萧樾的轿子离开长信宫又半路被迷晕的两个侍卫。
那侍卫长挂了彩,手臂是吊着的。
三人进门就跪下了:“奴才见过皇上!”
陶任之过去的时候只说皇帝要找他们问话,也没说太后和萧樾都在这,三人身份低,再加上又是戴罪之身,所以进门就谨小慎微的垂着头,也不敢看其他人。
皇帝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冷冷的道:“之前晟王被人从长信宫内带走的经过,仔细说一遍,不得有所隐瞒,若有一个字的不实之处,以欺君之罪论处!”
三个人在宫里让人劫走了当朝亲王,自认为大难临头,哪敢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经过都说了。
当听到当时出现的是两拨人的时候,在场的众人,包括萧昀在内,又全都是狐疑的变了脸色。
“怎么会有两拨人”萧昀沉吟,目光审视的去看萧樾。
萧樾事不关己的冷然不语。
那侍卫长汗颜道:“事后奴才也有仔细的回想过整个事情的经过,觉得他们应该是一伙的,就是为了里应外合,制造混乱,然后好趁着奴才们跟第一波人械斗之际放松了警惕,好趁机带了晟王爷走的。”
皇帝对这话也不反驳,只顾着垂眸喝茶。
当时邢磊的手下被冲进去的侍卫坏了事,虽然萧樾趁乱逃脱了,但是那几个人随后也纷纷脱困了,只有一个没能跑脱,但是按照死士的规矩,当场就自尽了,也没留活口。
所以,他根本就不怕这些人陈述实情,反正是死无对证,活口他们也没拿住,就当是两拨人都是一伙的好了。
萧昀听到这里,也没什么话说了,才又看向了皇帝。
皇帝则是直接对萧樾道:“不要再故弄玄虚了,事情的经过大家都清楚了,你不是要传人进来对质么那就叫进来吧!”
跪在地上的三个人闻言,这才抬头,看见萧樾稳坐在那,不由都是大为震惊:“晟王殿下在您怎么……”
就算不是凶多吉少,但也该远走天涯了啊怎么这会儿这位王爷居然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这御书房内喝茶
萧樾冷淡的扫了眼他们,然后冲殿外扬声道:“把人带进来吧!”
趁着等人进来的空当,他才又对三人说道:“当时带走本王的,你们方才说是三个人是吧正好,人本王都给带回来了,你们帮忙指出来,是哪几个。”
说话间,外面已经有他带来的侍卫押了六名五花大绑的内侍进来。
六个人,都被塞住了嘴巴,个个都是神色惶恐。
皇帝看的一愣:“不是说三个人么”
萧樾莞尔:“所以才要他们给指出来啊,臣弟这个人,一向严谨,绝不容许有任何鱼目混珠的事情发生,他们若是能精准的指出真正的涉案人等,那样才更具说服力,不是么”
皇帝被他噎了一下。
本来还想着后面如果他带来的人里面有人供词有漏洞,就能借题发挥,说是他自导自演拿自己人来做戏的。
现在萧樾加了这么一道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死了这几个人的身份,后面就不太好做文章了。
可是事已至此,皇帝确实也无可奈何。
那三个侍卫依言上前指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