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攻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御炎
和军事大学有关的武臣大佬们非常不爽的看着王世和,尤其是尉迟恭,一双瞪出眼眶了。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王世和早就永世不得超生了,但是王世和貌似者的要重现魏晋文人风骨,弘扬不怕刀不怕剑的文人精神,全然不顾武官大佬们恼怒的眼神,大义凌然道:“臣要弹劾大唐军事大学祭酒李靖。总务处主任牛秀,以及教授段志宏、程知节、尉迟恭、李世绩等二十三人,如今在这朝堂上站着的在在军事大学有导师之职责的将军,臣通通都要弹劾!”
朝堂顿时一阵寂静,虽然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但是没想到王世和这一来就把整个武官集团都给弹劾了一个遍,也就是说彻底和武官集团撕破脸,一点儿情面都不留,要和武官集团拼到底,把整个武官集团都给得罪了……
知道是一回事,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无论是武官还是文官都有些震惊,这种文官大规模弹劾武官的情况别说是大唐了,古往今来貌似也没有先例,王世和已经注定是要创造历史,留名于史的人物了,更别说他弹劾的基本上都是武官集团的核心,基本上所有的国公郡公县公乃至于侯爵都给他一网打尽,实属惊天动地。
这样一来,饶是李二陛下也有些吃惊了,接着稳了稳情绪,他完全没想到这个王世和好像是要豁出性命和军事大学斗到底了,因为无论如何自己也不会舍弃军事大学的,所以这个王世和难道已经做好了要死掉的准备?他这样一个弹劾,估计活不过三日就要死,他也的确不能留呢,一枚弃子,留之何用?
李二陛下作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大唐从不因言治罪,但王爱卿这般弹劾武臣,却是不知为何?军事大学做出何等伤风败俗之事需要王爱卿这般大动干戈?”
王世和一脸的痛心疾首:“陛下有所不知,昨日午后,臣一如既往巡视治下区域,巡查至平康坊附近得到报告,有人在平康坊内聚众斗殴,臣往之一看,果不其然,位仙居酒楼几乎被全数毁掉,满目狼藉,臣询问了长安县令徐治,这才得知是一群大约十数人的军事大学学生在味仙居斗殴,打伤数十人,行事嚣张,目无王法,惊扰百姓,毁坏味仙居,实在可恶之极!
臣就想问问军事大学,军事大学号称管理严格,按照军中规矩管理,那军中可有允许士兵酗酒斗殴之条例?军中可有允许士兵毁坏酒楼,打伤无辜百姓数十人之条例?另外臣得知,三原侯苏宁及武邑侯苏烈在事发之后第389章已有军事大学校风败坏之传闻,陛下,此事不可不察,若是放任军事大学这般下去。总有一天,会酿出大祸啊!陛下!”
他几乎是声泪俱下的哭喊,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就是在寻死。得罪了太多人了,还都是军方大将,简直就是找死,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作为门生故吏,他有义务有职责向他的恩人尽忠。像他的恩人报答一直以来的待遇,而以死明志就是最好的结局,他的子女和父母都会得到很好地照顾,这一点他不用担心。
只要子女和父母可以继续生活下去,他自己并无所谓,儿子很有才能,女儿很乖巧,妻子贤惠,父母也是读过书的,这一家子原本是幸福的,但是如今一来,自己就要缺席了啊,对不起了……
无论如何,他都要这样做,哪怕是飞蛾扑火,也要做,打不死老虎,也要掰下它几颗牙,尤其是苏宁,这家伙的杀伤力太强,恩人点名要他的命,但是这谈何容易,还有苏烈,还有薛礼,最好把这三人一起收拾掉,那就再好不过了,哦,薛礼要活着交给卢氏,听说是要做成人蜡,祭奠某个死去的人。
王世和已经精神不正常了,李二陛下看出来了,他有些不对劲了,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知道快要死的人往往都不会有什么顾忌,什么话都说得出来,可惜他不没有说善言,而是说了恶言,不得好死啊!
“王爱卿所言可否属实?御史大夫?御史中丞?还有军师大学祭酒李靖,总务处主任牛秀,此事是否属实?”李二陛下的语气里面带着满满的怒气,面色也不对劲,这大概就是发火的前兆了,嗯,看来王世和的决死一击还是有效果的,很好,很好,王世和是这么认为的。
只不过他没有注意到来自文官行列,长孙无忌那冷冷的眼神,还有嘴角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你跟苏宁斗?还差了点儿……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一起出列,朗声道:“陛下,确有此事!”
李靖和牛进达也一起出列大声道:“陛下,确有此事!”
李二陛下装出了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可恶!军事大学乃是为我大唐军队培养军官之场所,乃是我大唐未来之擎天柱,是我大唐军队未来之希望!这才多久?竟然就闹出了这等丑闻!你们要朕的面子往哪里放?朕可是军事大学的校长,名符其实的校长!天下人若是骂了军事大学,就是在骂朕!就是在打朕的脸!
李靖,牛秀,朕如此相信你二人,才将军事大学交给你二人打理,可是如今,你二人回报给朕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这就是你二人的政绩?这就是大唐军队未来的军官?!用这样的人做军官,岂不是要提早一百年把大唐江山给断送了!可恶!”李二陛下越说越气,站起身子一把就将手中的玉珠子给重重的砸在地上,所有臣子见状立刻低头行礼:“请陛下息雷霆之怒!”
李二陛下大声喝道:“如何息怒?息哪门子的怒!?你们倒是给朕说一个理由让朕息怒啊!哼!此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给朕说清楚,说不清楚,朕决不轻饶!”
李二陛下的怒气不像是装出来的,群臣惶恐,过了一会儿,程咬金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此事我等也是昨日方才知晓,是三原侯苏宁通报我等从而得知,事发突然,没有时间向陛下通报,本想着今日早朝通报与陛下,谁知王御史已经先行提出了,既然陛下想知道此事,那就宣三原侯苏宁入殿问话可好?”
李二陛下问道:“苏宁今日有来吗?”
程咬金点点头:“三原侯为向陛下解释此事而来,还请陛下细细询问之,再做判断!”
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那好!朕就看看苏宁能说出什么来!宣苏宁上殿!”





贞观攻略 三百八十八 要你多事
李二陛下一声令下,站在旁边的赵琛清了清嗓门,大声喊道:“陛下有令,宣三原县侯苏宁上殿觐见!”
这道命令通过一个个的太监的嘴巴往最外面传,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的苏宁终于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外边的天儿实在是有点儿冷,就算穿的很厚还是觉得瑟瑟发抖,太极殿里面肯定很暖和,这一点是一定的。
苏宁兴高采烈地爬台阶,到了太极殿门口,感受到了来自殿内群臣不同的目光,面色变得严肃了起来,正了正衣冠,整了整表情,脱下鞋子,穿着足衣快步进入太极殿,越往里面就觉得越暖和,等到了能够看到李二陛下面色上怒容的时候,能够看到李靖关注的神色的时候,苏宁停下了脚步,弯腰一礼,高声喊道:“臣,三原县侯苏宁,参见陛下!”
李二陛下一挥手:“免礼!苏宁,方才殿中侍御史王世和上奏,说军事大学学生于昨日午后在味仙居聚众斗殴,味仙居被砸毁,多人受伤,是否属实?”
苏宁点头:“回陛下,情况属实!”
不少文官眉头一皱,这情况不太对劲啊,这小子油滑的很,从来就没人从他身上占过什么便宜,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难道是别有用心?
李二陛下不管这些,大怒道:“既然属实,那么你私自带人把斗殴学生带走,是否属实?后来长安县衙要到你府上提人是否也被赶了出来?”
苏宁继续点头:“情况属实!”
几个年纪大一点儿的关注苏宁多一点儿的文官觉得越来越不对劲了,这个情况很出乎他们的预料,苏宁也许会承认。但是一定伴随着解释和辩解,但是目前苏宁好像完全没有辩解的意思。好像完全承认了,接着认命等待处罚,这也太不符合这小子一贯的行事作风了。
苏宁很年轻是真的,资历浅也是真的,但是越是这样一些看人很准的老家伙就越是不敢小看苏宁。尼玛谁家孩子十五岁就能做到这个地步?还被外面人风传为少年宰相,专门为李二陛下出谋划策,是大唐一系列变革的幕后主使,这些传言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山东世家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在苏宁做出第390章法的理由!难道军事大学的学生杀了人,就不要负责任吗?百姓何辜!受害者何辜!”
苏宁冷眼看着他说道:“百姓?受害者?哈哈哈,关你屁事!”
苏宁突然一声大吼,把所有不知情的都给吼懵了,王世和更是气得面色血红,几乎都要爆开一样,指着苏宁颤声问道:“你,你,你,你放肆!你太放肆了!你竟然如此冷血无情!咆哮朝堂!陛下!苏宁目无王法,咆哮公堂,侮辱臣等,包庇犯罪,罪恶滔天,留不得他!臣请斩苏宁!”
李靖忍不住了,护徒心切,站出来大喝一声:“竖子尔敢!若要斩我爱徒,先斩我李靖!”李世绩冷着脸站了出来:“你口口声声王法王法,苏宁所犯之罪就算条条属实,可否致死?嗯!?”
王世和愣着说不出话来,苏宁朝着李靖和李世绩鞠了一躬,又朝着李二陛下说道:“陛下!王世和口口声声百姓百姓,臣却要说,此事和百姓丝毫无关!味仙居乃是臣之家业,臣定下规矩,无论发生何事,味仙居内人都要先保护食客安全离开,然后在离开,这一次也一样,食客全部安然撤离,无一人受伤,味仙居众人为保护食客而被打伤数十人。
然而整个味仙居上上下下全部都是苏府家仆,一个平民都没有,悉数都是与苏府签订契约,官府作证之家仆,具非平民百姓,此事乃是军事大学与我苏府之间发生的冲突,与你何干!我等自会解决,要你多事?!”苏宁对着王世和冷冷一笑。




贞观攻略 三百八十九 修身养性?
“此事乃是军事大学与我苏府之间发生的冲突,与你何干!我等自会解决,要你多事?!”苏宁的话刚说完,整个朝堂就陷入一片诡异的气氛当中,不少人暗自寻思着,尼玛这味仙居是人家家的家业,被打伤的人还都是人家的家仆,算不得平民百姓,说到底,这个事儿还真的是苏府和军事大学之间的矛盾,人家苦主还没发话,你一个御史说什么呢?还要斩了这位立下大功的侯爵?
李世绩说得对,这个事儿就算全是苏宁犯的错误,也罪不至死,王世和这样做,可是把苏宁给得罪惨了啊,这位能一把火烧光东部突厥三万多人的少年,可绝非良善之辈啊!
王世和顿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一副被雷劈了的模样,浑身颤抖,盯着苏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苏宁却丝毫不打算手下留情:“事情还没弄清楚就要杀人,话都听不下去还要做出判断,让你这种人担任为民伸冤的御史,我才要说,百姓何辜!
辛苦我是侯爵,不是你说杀就能杀的,若是换做旁人,岂不是千古奇冤?!陛下,此人断断没有担任御史的才能与气度,更是以下犯上,污蔑臣,乃至于要斩了臣,臣恳请陛下罢黜其职位,贬为庶民,举族流放三千里,永不录用!”
嗬!这下手一点儿也不比王世和轻啊……
终于又有一个文官看不过眼,站了出来为王世和求情:“陛下,王御史不过是职责所在。要为百姓讨个公道,若是如此判罚。岂不是寒了所有御史的心吗?陛下断断不可听信苏宁一面之词啊!苏宁,你非要将此事做绝吗?一人之事,与举族何干,大唐律法哪一条规定此事当连坐?!”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没发话,苏宁便怒道:“你倒是好心思。方才他说要斩了我,已是将事情做绝!我乃家中独子,尚未成婚,无子,若是被斩,岂非断子绝孙,我有何颜面面见列祖列宗?我母亲如何生活?舍妹如何过活?
我留其一条性命,已属仁至义尽。你还要我怎样?孔子便说过,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我还要添上一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若不明白,回去多读些书!少吃些饭!省得浪费粮食!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文官大怒不已:“你,你,你是在侮辱先圣!”
苏宁一挥手吼道:“我的先圣不是孔老夫子!是鬼谷子!我不是儒家。是纵横家!”
纵横家与儒家在后秦时代第392章制度和运行准则,纷纷提出疑问,牛进达冷着一张脸说道:“张泽鞭笞自然不用我说,关禁闭就是将犯事学生关进无有一丝光亮的小屋子,关上三日,不与他说话,不让他听到任何声音,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关上三日!
至于不允许参加荣誉评选和考试,那也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一个学生要在军校接受三年教育,每一年会有四次大考试,春夏秋冬各一次,一共十二次,只要有六次不及格就会被取消军事大学学生资格,一年内不准考试就是意味着四次考试不合格,他们只剩下两次机会了,若是再有两次不合格,直接驱逐!其余的也很好理解,一年内不会获得任何功劳,要让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一次受罚!”
文官们面面相觑,对于军事大学规章制度,他们还是第一次了解,看上去,貌似非常严厉啊……
军校校方的处罚结束之后,李二陛下作为校长也要给予军校处罚,军校的学生已经遭遇了这样严苛的处罚,李二陛下就不能再做什么了,能做的就是处罚军校校方管理不严,平衡一下文官的怒火,于是和军事大学有关的将军统统都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而最重要的关键人物苏宁被罚了一年的俸禄,当然,不止这些……
“这段时间,朕甚是喜爱你的才华,放开手让你施为,你也确实做得不错,深得朕心,无论是纵横司还是和西突厥通商,都成功了,很有效果,这一点,就证明朕没有看错人,但是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年轻气盛,你看看都把其他大臣气成了什么模样?你们都是同僚,何苦如此?
所以你把所有职务都暂时卸下来,军事大学不用去了,纵横司有克明管着,和西突厥的通商自然也归克明负责,你去做太子的伴读,和太子一起读书,什么时候朕觉得你可以了,修身养性的足够了,再把这些职务还给你,你虽然是纵横家传人,但是若论修身养性,纵横家不如儒家,你去给朕好好的修身养性,听清楚没有?”李二陛下瞪着眼睛说道。




贞观攻略 三百九十 太子伴读
现在的情况很不妙……
苏宁皱着眉头,苦着脸,正正规规的跪坐在软垫上,忍受着腿部脚部已经发麻的酥痒般的痛苦,手持毛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苏宁的身前端坐着眯着眼睛的孔颖达老头儿,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我自巍然不动的高僧作态,或许也是大儒作态,反正苏宁怎么看怎么觉得不爽,可是没办法,谁让他是李承乾目前的老师,也是自己目前名义上的老师呢……
李二陛下是相当关注李承乾的教育的,从李承乾的日程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上午李承乾去弘文馆读书,下午孔颖达亲自给李承乾开小灶,晚上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还要考校他今天一天的课业,苏宁只不过加入了一天,就已经找回了当初高考的节奏……之前李承乾还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大儒陆德明,一个是三代帝师李纲,不过他们都已经去世了,于是孔颖达就担负起了教导李承乾的重要职责。
李承乾的教育无疑是整个大唐帝国最为精英的教育,数不清的功勋贵族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李承乾的伴读,倒不是为了说接受教育,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主要看来,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李承乾这位未来的帝王打好关系,不说别的,只要打好关系,将来就是从龙之臣,优厚待遇是杠杠的。
但是李二陛下没有这样做。倒不如说他不想这样做,他不想让某些人成为李承乾的左右臂膀,但是如果遇到了一些无法拒绝的人呢,那就让他入东宫供职,辅佐太子,却不会让任何人成为李承乾的伴读,而苏宁。貌似是李承乾第一个伴读,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今天下午来到东宫开始做伴读的日子时,李承乾那样激动的表情了……
当然也不难理解他现在一脸的幸灾乐祸,无比舒爽的表情……
这厮……
“老师!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定要正襟危坐,而承乾,不,太子就可以坐在椅子上!这样很累啊,我的腿和脚都已经麻了!”苏宁终于忍耐不住了。在写完一百遍孟子名言之后,终于爆发,指着坐在椅子上一边喝水一边装着看书实际上在看自己笑话的的李承乾,朝着孔颖达大声说道。
孔颖达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苏宁的模样,然后又一次闭上了眼睛:“一百遍写完了吗?”苏宁指着案几上堆满的厚厚一沓纸。不说话,孔颖达拿起来略微翻了翻,点点头:“这书法当真是浑厚大气。雄姿英发,倒也不负你这一身才华,只不过运笔之间略有些急乱,整幅字看上去并不沉稳,意境上倒是落了下乘,可惜啊,可惜啊,一百幅里头,能见人的,不过幅而已。”
苏宁郁闷的说道:“老师。不要岔开话题,请回答学生的问题,再说了。我又不指着拿这些字去卖钱。”
孔颖达放下了手里的纸,看向了李承乾,李承乾立刻表现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端坐在椅子上,一手拿书,一手撑在桌子上,标准的姿态,完美的礼仪,体现了作为未来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完美气度,孔颖达点点头,又看向了苏宁,然后就闭上眼,摇摇头,心里寻思着尼玛这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咋就那么大捏?
“老夫知道你自幼便未曾读过儒家经典,也未曾接受正规教育,反而尽学百家之学,行事作风思虑看法自然不同于大唐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乃至于绝大多数的官员,你更加务实,而不去看中虚名,这是你的优点,这一点,老夫自认不如,毕竟我等不属于同一学派,我乃孔门嫡传,你却是鬼谷子传人。
但是,陛下之所以让你来与太子伴读,其用意之所在就是希望你可以多学一些儒家的经典,多懂一些儒家的道理,抛开其余因素,单纯的学术,儒家并不输于纵横家,甚至还要超过他,所以才会有孔墨显学之称,而纵横家之强大在于合纵连横,一张利嘴就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一切。
但是正如世人的评价,纵横家太过于诡诈,钻弄人心,玩弄人心,将世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纵横家学说老夫不了解,但是纵观纵横家传人之人品性情,却能看得出来,无一例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包括瑕疵必报;老夫倒也不是看不起这些人,世道如此,我等又能如何?但是老夫想说的是,你纵使可以将天下玩弄于鼓掌之中,若是不修德行,不知进退,却也只能落得苏秦那样的下场。
儒门之所以昌盛,也有教化人们固守本心,修身养性之功在里面,孔子所言之“仁”乃是儒门精华所在,儒者,仁也,用《易经》里的意思来解释,就是所谓厚德载物,德行与所拥有的外物不相配,绝对是灾祸,一定会给自身带来灾祸,只有德行与所拥有之外物相配,才能长久拥有,并且不会损害自身。
这里面的道理,你可明白?虽然你是纵横家传人,但是老夫管你行事作风,虽然没有儒者仁风,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德行与操守,并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所行之事也都是为了大唐之黎民百姓,虽然有些小小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是以老夫一直以来都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相信陛下与老夫也是一样的想法,所以才让你来做太子殿下的伴读,你要明白陛下与老夫的一片苦心啊!”
孔颖达老头一脸的诚恳,苏宁也感觉的出来孔颖达这话是发自真心的,所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古代的拜师礼,说道:“孔师之言,学生明白,学生虽然未曾细细学习过儒家经典。仅仅只是读过,一知半解而已,但是随从师尊游学的数年里面,弟子绝对不仅仅学了纵横术,诸子百家,弟子都有涉猎,看中德行操守之学派。也绝对不仅仅只有儒家。”
孔颖达点头:“这一点老夫也知道,观你行事风格,就知道你绝对不是单纯的纵横家传人,所以纵使你让王世和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老夫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若是不这样做,你又如何与你的先辈苏秦张仪相提并论?正如先祖所言,以直报怨,他的那种作态。若是老夫在场,也定然会斥责他。”
苏宁再拜:“多谢孔师谅解。”
孔颖达笑着点头道:“这也正是老夫并不打算教你其他东西的原因之所在,老夫只是让你习字,只是让你正襟危坐,让你的身体劳累,锻炼你的品性。磨练你的意志,老夫知道你和令师尊游学数年,这身体自然强健。但是更多的是在于“动”,而非“静”,很多事情,“动”是解决不了的。
这些年闲暇时候老夫也读过一些佛门和道门的书籍,这里面就是把“静”发挥到了极致,心静,则没有什么喧嚣可以打扰到你,任何的苛责,侮辱,污蔑。都无法动摇你的心神,只要保持心的平静与理智,你便做到了你的无数先辈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纵横学派中,做到这一点的,也唯有鬼谷子先生。
你也应该知道,纵横传人大多数不得善终,原因就在于德行有亏,鬼谷子先生深谙谋略之术,说些不好听的,自然也明白如何陷害别人,如何致别人于死地,但是鬼谷子先生终其一生也未曾害人,他已经超脱到了另外一个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纵横家,纵横天地之大家,但是除了鬼谷子先生,纵横学派再无一人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
世人都要追求学识,这是好的,但是更关键的事情在于,世人追求学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还是为了造福自己;若仅仅是造福自己,倒也罢了,可是更多的人却是用学识去害人,学识是先人传承之智慧精华所在,是先人造福天下之财富,我等追求学识,应当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非是一己私利。
以学识去害人,那注定不得善终,以学识助人,那才是真正的宗师气派,三明,你之所作所为,已经略有宗师气象,这是老夫最为欣慰之处,若是如此,再有二十年,三十年,你必然可为一代宗师;而你之德行,品性,还有所差,这不要紧,你才十五岁,还年轻,还大有可为,你要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告诫刘禅之言语,字字珠玑。
1...173174175176177...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