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冯保问:“道长说的是哪一位”

    “是个姓杨的宫女,应当是嘉靖三年遴选入宫的,本名金芳。”




第九十七章 黎大隐的邀请(为青zpzpzp600盟主加更)
    从龙潭卫回到京城,赵然收到了黎大隐的飞符,向赵然拜年的同时,询问他有没有时间,说是准备到松藩去见他。

    赵然回复,说自己还没离开京城,黎大隐顿时大喜,于是二人约在了秦淮河上相见。

    还是阿姜那艘奢华的画舫,赵然向她道:“大过年的还来叨扰,还请嫂子恕罪。”

    阿姜飞了黎大隐一个白眼,转过头来笑吟吟道:“若是旁人,奴家自是理都不理的,但既然是赵方丈,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欢迎,哪怕是半夜陪大隐这个死鬼,奴家都铁定把他从床上踹下去,扫榻相迎!”

    黎大隐哈哈大笑:“无妨无妨,我愿在一旁端茶递水。”

    阿姜在旁伺候茶水,两个女儿坐在一边奏着若有若无的琴音,在艄公富有节奏的撑篙下,画舫沿着秦淮河顺水而下。

    酒过三巡,赵然问:“黎副印何事找我,竟然要专程前往松藩”

    黎大隐道:“只为问致然一句,能否勉为其难留在京城”

    赵然道:“上次不是说了,我还是天鹤宫的方丈。”

    黎大隐问:“若是请致然来做玄坛宫的方丈呢”

    赵然呆了呆:“你说什么”

    黎大隐很郑重的道:“致然因为身负天鹤宫布道弘法重任,故此不能留在京城,我回去想了几天,决定请致然出任玄坛宫方丈,只要致然同意,我便上报总观。今年的第二批府宫方丈二月初一就要履任,各省都要于本月十五之后立刻上报。玄坛宫侯方丈辞道回乡了,准备颐养天年,所以今年本当由我兼任玄坛宫方丈的。”

    应天府的府宫是玄坛宫,按照总观的要求,侯方丈辞道后,玄坛宫的方丈一职应由所辖地馆阁修士出任。应天府的道馆就是栖霞山三茅馆,三茅馆修士不多,作为大弟子的黎大隐的确是有权力指定某一位金丹修为的师弟出任这项职司的。

    但指定外人来做应天府的方丈,黎大隐不用禀告师门么尤其指定的这个外人是赵然,陈善道能同意赵然对此深表怀疑。

    对于赵然的怀疑,黎大隐直截了当道:“此事我已禀过老师,老师说,若是致然有意此任,可前往元福宫,我老师想和致然见一面。”

    “黎副印是想说交换方丈恐怕玉皇阁和我师门都不会太乐意……”

    “不交换,我三茅馆的玄坛宫方丈一职,请致然来担任,至于松藩天鹤宫的方丈,我们三茅馆不干涉,你们想让谁做就让谁做,那是你们宗圣馆的事。”

    赵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黎大隐也没催促,只是陪在一旁,时不时和阿姜调笑两句,又或者向赵然指点岸边的景致。

    如果从办事是否顺利的角度来看,做天鹤宫方丈当然是最舒服的,整个松藩的基础已经完全打好了,一切都已经成了制度,他可以付出很少的精力就能当好方丈,把控好信力的稳步增长。

    另外,最重要的是安全。

    但也有另外一个瓶颈,就是功德力的瓶颈。他现在能够影响到的区域差不多都影响到了,整个松藩,整个龙安,再加都府北部的几个县,总人口一百二三十万左右。功德力的可靠来源就是这么多,想要获得更多,就超过了他的职权影响力范围。

    &nb



第九十八章 案情通报(为人在梧桐下盟主加更)
    一直过了整整三天,到了正月初四,赵然才收到了老师江腾鹤和许真人的飞符,两张飞符同时抵达。老师表示,让他听许真人的,而许真人表示,原则上同意赵然出任玄坛宫方丈,同意他去见一见陈善道。

    之后没多久,东方礼亲自来了一趟抱月山庄,和赵然认真彻谈了一番。

    东方礼显得有些疲惫,见了赵然之后,坐下闭眼调息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话:“最近压力很大,考虑事情也比较多,不瞒致然,当真有些累了。”

    赵然知道他说的累,肯定不是身体上的疲倦,而是劳心的缘故,于是道:“礼师兄该给自己放个假,休沐一段时间了,十天半个月,或许就能缓过来。”

    东方礼笑了笑,道:“放心吧,没太大的事情,当年在西夏天龙院的时候更累,不也挺过来了等这起案子查完,我就歇上半年,把耽误的修行功课补上。”又摇了摇头:“其实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你说过的那句话很好,大道千条,我选其一,这或许就是我的道,不然也不会闭关两年,连破两境吧,或许在这一点上,我们其实走的是同一条路。”

    赵然道:“不管再累,还是要劳逸结合才好,回头我带师兄去宗圣馆,体验一下我们楼观的洗心亭。”

    东方礼点头:“早听说过洗心亭的大名,到时候一定去。言归正传,你说的事情,武天师、李天师、赵真人他们都同意了,特地让我过来当面告诉师弟,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这是一个信号,师弟去做方丈以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想太多,不用瞻前顾后,按照你的方法去做你的方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明白对方到底想要干什么。”

    赵然松了口气:“我的确怕大家误会,以为我要投向对方,禀告的意思,就是听令行事的意思,如果大家不赞成,那我就不去,如果大家都认为可以试一试,那我就去。礼师兄,我还有一句话,如果真的接下这个职司,不管干多久、干到什么程度,只要上边认为不能再继续了,那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退出来。”

    东方礼道:“放心吧,就是担心你有这样的想法,到时候去了也束手束脚,反而不如不去。武天师让我给你带一句话,‘大家都是相信你的’。当然,究竟能不能去做这个方丈,还要看你和陈善道谈话的结果,这一点需要你自己把握。武天师说,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飞符联络他,或者许真人,都没有关系。”

    说完了这件事,东方礼向赵然通报了审讯结果,春风和观云都没听说过什么灵台山道人,也不认识姓古的修士,当年的事情,他们是听蓝田玉的命令行事,至于灵狐青丘的来历他们也不知道,但他们说,都是蓝田玉在负责。但他们听蓝田玉提到过一个姓顾的,称其为‘顾道友’,或许这个古修士便是‘顾道友’。”

    赵然道:“恐怕就是同一个人了……东极阁追查的关键人犯和这个顾道友会不会有联系”

    “这就不知道了,我们当然希望有联系,更希望两个人就是同一个人,但目前还没有证据。东极阁已经开始想办法查找画像中那个顾道友的线索,但有一定难度,因为不能将画像公之于众,只能私下查找。”

    “那,蓝田玉……”

    “



第九十九章 礼遇(为yu0421再盟加更)
    赵然年前那几天就和东方礼沟通过,皇帝可能在修行。其实想一想也很正常,既然皇帝想要恢复威权,不修行怎么可能做到

    只听东方礼继续道:“之所以紧抓秀庵不放,是因为秀庵或许能够直接指证这一点。武天师和李天师都见过皇帝,但没有发现他的异样。两位天师都怀疑,皇帝炼的是阴阳合气术中的红铅法门。”

    “原来如此......”

    阴阳合气术就是房中术的总称,此术原为双修道侣间常用的修炼方法,在道门中有不少争议。持戒最严的某些全真清修士极力反对这种道法,所谓“大道清虚,焉有斯事”,但实际上双修道侣间行合气术能够促进修为的共同提升,这是有诸多实例的。

    正宗的合气术有不少种类,包括乘交元真法、乾坤固天法、乐气开窍法等等。但任何事情都会有人想要急功近利,房中术也一样,魏晋之时有不少走上邪道路子的妖人篡改功法,创造了不少流于下乘的合气术,比如采铅法。

    阴采阳为“顺采白铅”,阳采阴为“逆采红铅”,无论哪种采法,都属于单向采集,无交流无反补,损他人而专利己,短期看似乎精进极快,长此以往,则损天道而生因果,飞升渡劫时是要遭天谴的。故此,道门争得中原后,这种激进的合气法门就渐渐销声匿迹了。

    无论是顺采白铅还是逆采红铅,其中都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对修为会起到很精妙的遮掩作用,几乎令人无法察觉,所以武天师和李天师都怀疑,秀庵的存在是为了让皇帝采炼红铅,以此遮掩他修行的事实。

    道门不允许皇帝修行,如果猜测能够确证,这就是阻止皇权进一步扩大的关键了。

    既然说到这里,赵然顺便也将自己从裕王府听来的其他消息告知东方礼,包括冯保对宫中有人修炼的怀疑,包括景王可能正骨的传言等等。

    和东方礼交换完信息后,赵然用半天时间理了理思路,然后飞符黎大隐:“何时能访元福宫”

    ……

    这是赵然第二次来到元福宫,当年来的时候,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受询者,如今再来,已是堂而皇之的拜访者。

    马车驶上紫金山的山道,拐了两个弯,眼前出现一片红墙绿瓦的宫殿,这里便是统摄上三宫的元福宫。当年在这里坐镇过的有邵元节,有陶仲文,现在则是陈善道。作为处理上三宫诸般适宜的总摄之处,实际上也是京城之内、应天府的修行事务中心,这里一直是最忙碌的地方之一。

    宫门外,一早便有许多朝天宫、灵济宫、显灵宫的修士和朝中官员,乃至不少周边馆阁的道士、散修等候在这里,如往常一样准备向元福宫请示、汇报、申告,这些事务通常都是由元福宫中一些俗道处理,重要的事情才会报到黎大隐处。等候了多时,人群渐渐汇聚,按惯例排成了一条将近百人的长龙。

    正在议论纷纷之际,就见元福宫侧门敞开,等候的人群开始整理着装,等候传召。却见十多名元福宫俗道匆忙出来,将等候的队列向外侧赶出去十丈远,将宫门前的位置清理一空。

    这是什么大人物拜访元福宫么众人纷纷议论猜测。

    果然,又是八名道士鱼贯而出,这些可不是俗道,而是正经的元福宫修士,或是黎大隐的师弟、或是他的弟子。在吱呀呀的推门声中,元福宫正门缓缓开启!

    这下让人有点吃惊了,元福宫开正门迎客,怕是已经有好几年没听说过了。

    只见元福宫宫院使黎大隐来到门前,整了整道袍,向着山道翘首以盼。由黎大隐出门迎候,这是天师陈善道的客人!

    不多时,山道拐弯处驶上来一驾马车,车子稳稳停在了大门前,车帘开处,走下来一个道士,年岁不算大,看上去也普普通通,毫无出奇之处,也不知怎么就得了元福宫如此隆重的礼



第一百章 嘉靖二十八年的信力(为灵狐二中白银盟加更之一)
    陈天师道:“如何能不看重致然是庶务大才,这几年在川边干得有声有色,并化藩部、安定民生、提高信力、抗旱救民,听闻三府百姓自发献制万民伞,功德无量。”

    赵然微微躬身,以示谦逊。

    陈天师续道:“尤其信力上,致然所做的努力,当为天下瞩目,这几年真师堂议事时,九州阁宋天师和周真人都对松藩的信力增长赞不绝口,一个刚刚战乱多年、民生凋敝、藩情复杂的地区,六年之间信力便由区区几十万而致洋洋数百万,从最末一位跃入川省前十,实在令人惊异。哦,对了,松藩今年怕是要超过夔州,跃居第八了。”

    赵然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当即追问:“二十八年的信力薄下来了”

    陈天师微笑道:“也就这几天的事。去年松藩突破五百万了,五百六十八万。整个四川九千一百万。”

    嘉靖二十八年是大范围推行修士出任十方丛林方丈的一年,在四川这个本就做得比较规范的地方,信力值得到了大规模增长,相信到了嘉靖三十年的时候,这种增长才会趋缓稳定下来。而松藩地区的增长,应当是得益于抗旱救灾影响力的延续,这令半年没有履职的赵然“老怀大慰”。

    陈天师继续公布好消息,去年整个大明的信力值达到了十四亿,形势十分喜人。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全国各地的增长,南直隶、河南、浙江的增长较为缓慢,虽说也比过去多了一些,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

    陈天师毫不隐讳的道:“南直隶虽然增长了两百万,却依旧没有破亿,如今在两京十三省中已经跌落到第七,如果依旧没有起色,明年就会被四川超过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毋庸讳言,与南直隶一直以来重朝廷偏道门的执政方略有关……”

    听到这里,赵然几乎忍不住怀疑自己的耳朵,是自己听错了吗陈天师你居然就这么大大方方的直承己过,一点也不遮掩了

    “……最终数目虽然还没出来,但结果是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了,这些日子,我一直在为此事焦虑,很是不安。致然或许不知道,去年初在真师堂议事时,我是向诸位真师们夸下海口的,要保证天下信力总量每年增长百分之五,去年目标完成了,今年、乃至明年的目标我估计问题也不大,但要保证继续连续增长就很难了……”

    赵然插了一句:“陈天师恕我直言,每年增长百分之五,初始几年或许容易,但越往后越难。”

    陈天师道:“当然不可能永远增长下去,连续增长十年,达到二十二亿以上,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其实就算是连续增长十年也是极难的事,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好南直隶的问题。南直隶人口数大明第一,一千六百万,信力总值却排在了第七,实在不太相称,只要能解决好南直隶的问题,继而寻找到一套好的办法推行到浙江和河南,我相信必然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十年后,令大明的信力值达到二十二亿以上。故此,当大隐跟我说,想请你来做应天府的方丈后,我经过再三思虑,觉得是个不错的建议,所以今天请你过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赵然理了理思路后问道:“这么说来,还政于天子,其实也仅仅是十年”

    陈天师点头:“就



第一百零一章 始作俑者
    大明六年汇总统算一次人口数,同时总观也会随之统算一次修士数,赵然一直关注的是总人口,对嘉靖二十四年的修士数没有关注过,所以摇头以示不知。

    陈天师告诉他:“十三万五千,六年增加三千,顶得上过去一百年!”

    紧接着,陈天师又伸出了三根手指:“下一次汇总修士数是在明年,目前增加了多少尚不得而知,但去年年初的真师堂决议时,总观器符阁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数字,他们从嘉靖二十五年到二十八年的三年时间里,一共下发正骨丹两千三百六十七粒,成功为各家馆阁报上来的无根骨者正骨两千一百零八例,也就是说,这个增长速度还在加快,器符阁预计,下一个六年的修士增加量很有可能达到五千人!致然,也许在一百二十年以后,修士的数量将翻倍,甚至达到三十万!”

    赵然陷入了沉思中,十三亿圭的年信力值对应十三万修士,已经出现问题了,那么将来二十亿圭信力值对应三十万修士,又会如何呢简直不敢深思!一百二十年后,信力值能增长到三十亿吗赵然觉得恐怕很难……

    如果爆人口增加信力……他摇了摇头,爆多少人口,意味着相同比例的修士增加,这不是解决之道。

    陈天师又道:“按这个速度,一百二十年后,我道门将有多少合道大修士这固然很好、很强,但若是你我有幸都能活到那个时候,就要面对一个严酷的问题,谁飞升谁等死”

    黎大隐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和赵然面面相戯,忍不住在旁插了一句:“别说飞升,连授箓都不够。”

    陈天师道:“不管怎么样,《正骨经》的出现,毕竟是一件有利于整个道门的大功德,给了无数原本没有希望的人以求道的希望,我们断不可能就此废止,所以只能接受这一事实,然后想办法解决。”

    陈天师是《正骨经》来源的知情者,这些话既是实情,也是在安慰赵然。

1...422423424425426...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