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顾遂远正要叫阵,却不由愣了愣,只见对面楼观四人的身前,正立着一个修士,左手擒着一个葫芦一口一口往嘴里灌酒,右手握着一柄长剑,长剑搭在肩头。
这修士面冲楼观四人,背对山庄大门,顾遂远也看不见相貌,分不清究竟是谁,只是见他道髻歪散,道袍随意披敞着,显得潇洒不羁。
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这个修士,顾家十多位弟子摆出来的阵势,完全被人忽略了。
这是有人来替顾氏出头
顾遂远左右望了望身边的师兄弟们,这些人却都满是疑惑的看着那修士,见了顾遂远询问的目光,各自摇了摇头。
看着对面的于致远,赵然微微皱眉,轻声道:“于师兄,不要闹了。”
于致远又往嘴里灌了一口,拉渣的胡子上沾着酒珠子,瞪着赵然哈哈一笑:“我胡闹赵致然,你居然说我胡闹好吧,你既然非要说是我在胡闹,那我今天就胡闹一把,赶紧,拔剑!”
赵然无奈道:“于师兄,你喝醉了。有什么事情,我们下去后单说,好不好今日是我大师兄来顾氏山庄试剑……”
于致远打断道:“我醉了我醉了吗我真的醉了吗赵致然,我没醉,我清醒得很!你当日是怎么答应我的你说你会全力助我解救景七,我还相信你,可你是怎么做的当面说好,转过头来就下死手!景七在牢房里坐了足足五年,他过去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家公子,又是倍受信重的道宫监院,哪里吃过这种苦头我上个月去庐山探望他,他都快不成样子了……一而再、再而三针对我们老于家、老景家……”
赵然道:“我从来没有针对你们于家……”
于致远大吼道:“于家和景家本为一体!景大长老是我叔祖长辈!你们要挑战的景云安,那是母舅家老爷!还有景七,那是我从小到大的兄弟!还有小武,我虽然不待见他,但他毕竟是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如今也死在了你的手上!”
赵然道:“景致武的死亡还不能确证,而且就算死了,那也是他刺杀我在前……”
于致远怒道:“没有你针对我家,小武会去找你吗再说了,谁能证明小武是去刺杀你谁又能证明你是为了自保而不是心生恶念杀人灭口把景七陷害到牢里,把小武杀了,如今连我家长辈都不放过,用你们的笔污蔑我家不说,更想踩着我家上位……”
&n
第一百一十七章 都是一家人
东方敬身影快速而至面前,一把拽住于致远的脖领,沉着脸道:“这厮越来越不晓事,常常饮酒误事,这回也没想带他出来,他偏要偷偷溜出来丢人现眼……行了致然,回头咱们再说,我先将他带走。”
赵然抱拳:“有劳敬师兄了。”
东方敬拖着于致远离开后,赵然松了口气,魏致真瞥了他一眼,问:“这就是当年在无极院栽培你的那个家伙”
赵然无奈道:“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魏致真摇了摇头:“心性差了些。”
围观的人群这才再次爆发出一阵乱糟糟的喧嚣。他们多是好事之徒,都是赶来观战的,本以为能够提前尝一道开胃小菜,谁想那个跳出来挑战的家伙却是个喝多了的酒鬼,叫唤得很凶,倒下的也很快,压根儿没动手,就自己喝醉了。
这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打听这个叫“于师兄”的究竟是谁,他和楼观赵致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知情者就开始给周围人分析,景七可能是谁,小武可能是谁,他们和赵致然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关系,至于两人为何相识,且听上去交情很是不错,那就没人知晓了……
更多的人则不关心这些小道消息,他们只关心比斗。有些人说,这厮其实跑出来出风头的,吵吵嚷嚷半天,人家楼观赵致然准备应战了,然后就装醉倒地,风头也出了,人也没挨打,当真好算计。
只有少许观战的高修瞧出了些名堂,看出于致远倒地并非假装,只是他们也搞不懂于致远究竟是当真喝醉了,亦或是被赵然使了手段。如果喝醉了的话,醉得也是在太过凑巧了,赵致然刚到他身边,他就醉倒如果是赵致然使了手段,那他的手段就有些令人惊悚了。
于致远虽然道袍上只有两个标识,表明他只是个羽士,但赵然也就是个金丹法师,向着对方走了五步,对方就被击倒,不见毒、不见瘴,不见法器不见符,这是什么道理
更有人怀疑,是不是魏致真悄悄出的手
另有少许人取出纸笔来拼命记录着,也不知他们记完以后是否会向《君山笔记》投稿……
小插曲结束,焦点才重新转向了门口一字排开站着的顾家修士,议论声又渐渐停息,都等着看这帮顾家修士的举动。
刚才这一幕,顾遂远虽然相对其他人而言,离得比较近,但他同样没能看明白,这个耍酒疯的于道士是怎么倒地的。可这一幕对他的震慑和冲击却是所有人都无法体会到的,因为这一幕忽然令他感到很熟悉,自己在宗圣馆和赵致然谈事的时候,可不就是被对手从神识上攻击么
所不同的是,姓于的道士境界低微,没挺过五步,自己当日却能坚持下来,然后和对方斗了个旗鼓相当,只是因为两个灵妖从旁相助,自己才被对方的青瓷法器击上。
就是不记得那件青瓷法器是什么了,模模糊糊的印象中,似乎是三件一套的子母法器,母器只是用来迷惑人的花样,好像具备幻阵功效,真正伤人的是两件子器,当真厉害无比!<
br />
对了,当日在大君山洞天中喝过的那种茶水很不错,此刻回想起来,依旧记忆犹新。
还有那座会客的大殿,当真富丽堂皇!
大君山好是很好的,毋庸置疑,否则叔父他们也不会动了楼观的心思,只可惜被宵小所据,当真是浪费了那块灵气宝地!
回想起来,大君山洞天中
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理素质
赵然咳嗽两声,打断道:“好了,不要说这些不相干的,顾道友就直接说了吧,你要干什么”
顾遂远道:“我要向大师兄挑战!”
赵然不悦道:“我大师兄是来约战顾炼师的,你差得太远了。”
顾遂远道:“大师兄能越境挑战我叔父,我为何不能越境挑战大师兄”
赵然想了想,道:“你说得也有道理,这样吧,咱俩先打一场,你赢了我再说。”
顾遂远没敢轻易答应,迟疑道:“我不跟你斗,除非你保证不用那套青瓷法器!”
他身后的几个顾氏子弟大皱眉头,有几个忍不住道:“三师兄,怕他什么法器,咱们顾家不也有宝贝吗”
顾遂远回头斥道:“老六你懂个屁,不一样的好吗回头你上大君山的时候就知道,不仅伤人,而且伤银子!”
顾氏六郎呆了呆:“伤什么银子”
顾遂远也发起呆来:“对啊,伤了多少银子呢”
赵然哭笑不得,暗道上回没怎么使全力啊,也没开幻阵,怎么脑子坏成这样了呢自己入了金丹以后,这九天玄龙大禁术威力竟然如斯了得么这得增加了多少威力啊
顾遂远在这里纠缠不清,骆致清看不下去了,上前道:“我来跟你打。”
顾遂远看着骆致清,问:“你就是骆木头”又扭头问赵然:“那套青瓷法器不在他身上吧”
赵然好笑道:“我骆师兄哪儿有什么青瓷法器。”
顾遂远点头:“那行,我就领教一下骆木头的高招。”后退两步,抱拳道:“请!”
骆致清是个不说光练的主,哪儿有那么多废话可言,直接招出一柄金光闪闪的大剑,如同门板一般宽大厚重,骈指向着顾遂远轻点……
顾遂远忽听身后的顾老六气道:“三师兄你今天是不是傻啊姓赵的说没有就没有么你真信啊”
顾遂远扭头斥道:“老六闭嘴,赵致然虽然卑鄙,但乃君山一脉,他的话我自然信得……”
猛见一干顾氏子弟人人张口惊呼:“小心!”
顾遂远再转过身来的时候已经迟了,门板大的剑光直接将他拍在地上,只露出双手双脚。
骆致清挠了挠头,向赵然解释:“他怎么不还手呢”
赵然也呆住了,正在对敌斗法的时候,转过头去跟人吵架,这是什么路子
一干顾氏子弟奋不顾身冲了上来,去搬动那巨剑,骆致清连忙将剑收了,任这帮人哭喊着从地里将顾遂远抬出来。
这帮人还在互相责怪:“老六你怎么回事三师弟斗法之时,你跟他吵什么嘴你这不是让他分心么”
顾老六委屈道:“我就那么一抱怨,哪儿知道三师兄真上心了……”
赵然凑过去看了看,见顾遂远只是受伤昏迷,没有性命之忧,于是回转来向魏致真道:“大师兄,人没事儿。”
魏致真点了点头道:“这怕不是个傻子心理素质太差!”
青衣捧着肚子强行憋着气没有狂笑出来,憋得难受到了极处,直接弯下腰去,纸笔洒落一地。
山庄大门处刚刚闪出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头,见了这一幕,不由顿住了,想要转身重新钻回大门内,却被顾家老六看见,悲声道:“老祖,三师兄被打伤了。”
“老祖,您请出蟠龙杖了”
番外:关于末法之世的猜想
作者:魔修九黎
本文初始发于贴吧《道门法则小说吧》,应作者之邀整理以做番外。
在第十一卷第84章《后悔不后悔》中,儒修通过水云珊之口,道出了对未来的规划,一反过去**的形象,开始有点意思了。
摘录如下:
水云珊道:“江师兄,你应该听说过吧,为何魏晋之后,灵宝绝迹为何中唐之后,鲜有仙神降世”
水云珊续道:“传闻中,都说此乃末法之世,可末法之世又因何而来当然,这些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但会不会有那么一种可能,是因为天子威权不在天子为天道之子,却不能代天掌命,会不会这是逆天之道自中唐以后,天子威权沦丧,名为天下之主,实为牵线木傀,一切秉道门之意行事,尤其大明更立之后,更是名不符实。”
水云珊道:“我从未否认,这是一种猜测,我刚才也说了,这不过是一种可能。但既然是可能,我们需不需要去尝试一下而且我认为,这种可能并不是虚妄。轩辕、伏羲、神农、少昊、颛臾,五帝成圣,何尝用过信力再往下,祖天师立教之前,有哪一位仙神依靠信力飞升信力究竟是什么天庭为何需要下界缴纳信力他们用信力来做什么这些问题,江师兄你思索过没有”
排除后面儒修给出的方法,即恢复天子威权,根据水云珊的问题,依照本文,其它网文,历史,政治。尝试给出猜测。
末法之世从何而来:
在流浪的蛤蟆所写的《仙葫》中,末法之世来自于大道断绝,宇宙中的大道或被其它宇宙老祖占据抽走,或者被本宇宙老祖带走开创新世界。大道唯留下种子,不足以支撑宇宙崩灭。在现实中,类似“阶层固化”,比如因较难找工作而形成的“读书无用论”。
唐家三少所写的《斗罗大陆》中,虽然并没有写到末法之世,但根据斗罗的升级需要魂环——森林和大海中的十万年魂兽被杀死夺取魂环,可以猜测,再过若干年,斗罗大陆中再无万年,甚至千年之上的魂环,魂师再不能升级。
根据笔者的阅读记录,末法之世来源无非“阶层固化”“熵增”这两种。若有其它方式,欢迎各位道友补充。
水云珊第一问:灵宝绝迹。据此可以猜测魏晋之前,修仙的主要方式是资源型修仙,魏晋之前的修士把资源都利用完了。现如今强大的法宝,基本上都是之前制造出来的。但随着资源修仙所需资源太多,导致地球上资源枯竭。再不能制造出强大的法宝,更不用说利用法宝修仙。
轩辕、伏羲、神农、少昊、颛臾,五帝成圣,何尝用过信力
这个描述,就更有意思了。五帝成圣限于笔者所限,并不都能写出他们所做的贡献。轩辕皇帝的主要贡献是除魔一统,其它的还有其部下仓颉造字,螺祖制丝。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这些都是大功德之事,据此可以猜测,最初时,修仙最主要修的是功德。在《抱朴子》中也有相应描述“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来自本书第七卷第五章)
《抱朴子》成书于东晋,据此可以猜测魏晋之前,修仙的主要方式是修功德和修法宝,最初是修功德。
欲知何为末法之世,需要先知道何为兴法之世。兴法之世清楚了,那末法就可以据此推测出来。
笔者认为世界是可以理解的,笔者相信,书中所有的神仙都是地球上的人飞升上去的。据此,笔者做出以下推测。
最初,人族英雄做出种种利民之事,比如取火,制屋,造字。产生了大量的功德力,人族先祖在懵懂之中,学会了借助功德力修仙的方法。
随着修仙人数的进一步发展,人族学会了利用种种灵石,灵草,法宝修仙的方法,在魏晋之前达到顶峰。
随着灵石的枯竭,修仙的衰落也是无可避免。但当时修功德力还是可行的,所以才有了抱朴子中修功德的写法。
修功德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功德会集中于最先做这件事情的人。
类比于杂交水稻这件利国利民之事,如果这个世界可以修仙的话,那么袁隆平毫无疑问,是可以借此成仙的。但随之问题也就来了,在袁隆平之后做这件事情的人,估计大家就都不清楚了。
所以功德力修到后来,就只会对他的首创者最明显,其它人不能据此修仙。这就有点类似于《仙葫》中的“大道三千,择一合道”。类似于“上车的人把车门关上了”
信力是什么
信力,信仰之力。这个在西红柿的《盘龙》中有类似的描述,信仰之力可以助神修炼。其中描绘道:主神可以占据信仰之力中的绝大部分,其它神则只能占据其中的小部分。
最初,飞升是依靠功德修仙的,但为何现如今已没有功德力只有信力
仙界要信力做什么
会不会是,信力就是功德力
从赵致然遇到青山之主时张老道的表现来看。纵使最初时张老道不明白赵致然的功德力修炼方法。但当时,张老道观察到功德力内丹之后,从当时张老道的表现来看,也应该明白到了,赵致然修的就是功德力。
张老道能明白,那么其它的道门中人呢其它人就算不明白,也应当了解功德力的修炼方法。
那么,纵使儒门没有第二条绳索法宝,了解功德力修炼也是很大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其它人并不采用功德修炼呢
据此,对道门如今的修练方法的历史变革做出猜测。
猜你喜欢